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 第127章 :商会封锁,裂盟萌生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第127章 :商会封锁,裂盟萌生

簡繁轉換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4:54:05 来源:源1

第127章:商会封锁,裂盟萌生(第1/2页)

自上次叶长歌夜袭敌方“幽谷仓”,彻底切断对方后勤补给以来,形势急转。岭南商会在苏锦瑟的领导下,将经济战全面铺开,精准打击敌对势力,迅速引爆内部动荡。

黎明的薄雾中,岭南集市的交易摊位一片寂静。原本络绎不绝的盐商已消失,香料商只剩稀少几人,雾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恐慌。

“村首,商会没和我们签协议,拒绝让盐进村。”一位商户面色苍白地来报,语气中满是焦虑。

叶长歌在民居会议厅内沉静听取商情,一边交代村中储备粮储多屯粮,一边拨给信使送往苏锦瑟总部:“让她见这些消息。”

不消一天,硃砂书简送出:“自今日起,任何与平江寨、梁啸山、铁花岭有来往者,一律不准在岭南通商——违反者终身列公会黑名单;若有商队擅自私运,将永久封商且交盟府处理。”

令人生畏的惩罚措施如同晴天霹雳,迅速传遍岭南大地。有些商队顺风撤出,有些仓库遭到查封,更多人陷入恐慌。

商会不仅断路,更通过官银流转系统将对手票据冻结。

“梁啸山寄来的三百两银票,今日起被冻结,目前无法用于兑换。”负责岭南银票兑换的官司奏折中写道。

当这些消息传回梁啸山时,寨主林忠义脸色骤变。

“我们囤积的银票难以换货耽误生意,桥东河里的船也被拒了——补给堆无粮,马匹没草喝。”

他下令家将紧急出城谈判,但换来的仅有叶长歌更严厉的方案。“若想恢复商权,需拆除寨墙外的伪防御壕,提供三座用于交换粮料的收税仓库。”

随着商会封锁加强,原本与三大势力联合的小规模村镇出现动摇。曾在平定山匪中协助梁啸山的南坪寨、居厝岭、山溪村等地,一旦无法拿出粮料、布匹,应急助战便成空想。

这些村寨代表紧急联名向叶长歌表达请求:“我们愿意提供原料与粮食,只求解封商权,加入岭南贸易系统。”

面对请求,叶长歌并未当场应允,只是温声安抚: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想稳定脱困,就须遵守新的贸易规范,加入商会特许制度后你们将获得我们的护送与渠道。”

几日后,南坪寨代表带着首批米面送至村中仓库,正式入盟。同样的潮流很快蔓延,一批批村落自发脱离原联合阵营,加入叶长歌的阵营,商会通道越来越有实效。

同一时间,对手阵营内部开始显露裂痕。梁啸山的铁腕方式激起寨中长老不满,有人认为如此抵抗只会拖垮寨中,必须转求和谈。

林忠义令徒弟与平江寨使节密谈,试图达成个别协议;对面,铁花岭黄玥却强硬发话,认为继续坚守是保护“铁花本寨”的唯一方式。

更有谣言称,铁花岭中有人私下向叶长歌送出少量银两,换取紧急物资。黄玥震怒,下令抓捕“叛徒”,却被内部势力以“村寨优先”的口号指责。

在一次秘密磋商中,梁啸山和铁花岭连线不欢而散:

“你们若答应对方苛刻盟约,我们,就与岭南断绝来往!”黄玥质问。

“我们也无路走,只能谈判为先。”梁啸山语气疲惫。

平江寨林忠义则趁势投靠叶长歌:“只要商权能恢复,我村愿交粮三年,退出三大阵营。”

三势力表面仍联合,暗地中早已失衡。

就在这时,苏锦瑟一纸“下调商贸税率”的通告发至南坪寨、居厝岭,并进入小村路口商站实施执行。新商站设立于盘岭小道边,一夜之间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新的贸易繁华再度出现,商队络绎不绝,优质货物流动恢复。村民见状,纷纷签约参与新的分成计划。

夜晚的集市热闹非常,一位南坪寨的新商人感叹:

“没想到我们寨中石子地也能载道商船,连平时难得一见的丝绸都能带回来!乡亲们没想到这好日子哪!”

大厅一片喧哗,苏锦瑟笑着望向村中高台,叶长歌身影站在旁边。她轻声对他说:

“经济就像水,看重封堵,也看流动。我们给了他们路、给了他们机会,只要采用盟契即可共赢。”

叶长歌点了点头:

“这是我们胜利最精彩的一步:让敌人自陷危局,让商人与村人齐心一致。”

黄昏映照下,山峦与溪流都在迅速冷却。断粮、断银后,原本紧密协同的敌对阵营开始裂痕频出,而叶长歌与苏锦瑟伺机而动,稳步扩大胜势。

自第一批小势力加入岭南商会后,原本敌对阵营逐渐畏缩,唯恐门户尽失。此时,叶长歌与苏锦瑟正部署下一步:经济战的殃及反应期已过,接下来要做的是制度化联盟关系。

岭南几大集市再次热闹起来,商队川流不息、货币往来复苏。但所有入城商队都要先在商会通道登记并领通商证书,村中“岭南卫道营”配合民兵护卫,确保交易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7章:商会封锁,裂盟萌生(第2/2页)

与此同时,玉溪寨主前来签约:“愿捐出三千担稻谷,换取十年通商保障。”

而另一边,梁啸山从战局影响中回升,他不甘落后,将寨中老兵召来,拟定重兵进攻计划。但珠玉在侧的铁花岭与平江寨却仍在经济冲击下内耗,对梁啸山的备战决议迟迟不定。

尽管梁啸山对峙决心仍在,但身边议事堂暗流涌动。寨中元老乔道清激烈反对持续战事:“这场仗仗打不过,补给还愈发拮据,继续对抗只会葬送我们!”

一时间,林忠义与韩左之间再度爆发冲突。林忠义怼道:

“你铁花岭赌得起人民鲜血,我不行!”

韩左冷笑:“你们只想投降,却想瓜分成果?别忘了我们当初为何联合!”

还没等梁啸山出面协调,财务主管韩三急匆赶至:

“寨中米桶只剩半月!若不战斗,不如签约死亡也来得快!”

梁啸山见势不对,借故退隐商帐簿中,苟延数日未出战。

叶长歌得知消息,立即亲自赴南坪寨与铁岭村商讨奖励条款:

“自今日起,凡卸下军装主动来岭南注册村寨,可得到银两补偿与粮食基金,还可继续参加商会交易。”

此举一出,山中即现脱离潮。夜里,三批官吏带着卷宗与奖励物资登门,南坪寨与居厝岭连夜决定转向。

第二日清晨,大帐中肃然肃静。梁啸山眼见三百壮丁和百担粮草已离寨,他冷声说道:“继续念战者必死!”

仍有孤勇者起誓:“死守庄头!”

但次日晨,缺粮的铁花岭崩溃性分裂。黄玥被迫宣布释放疑似通敌者三十余人,“让他们去岭南吧,留下的人准备战死”。

这些通敌者涌入岭南码头,成为更坚实的商贸助力与民兵后备。镇民欢迎,商会大笔供应其补助。

然而叶长歌与苏锦瑟不会止于“人心争夺”,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币权膜拜。

在岭南集市,他们宣布:**“新岭南银锭”**正式推行,凡本地生产或入盟者均可用新银锭交易,具备官方保障和兑换优先权。旧银锭可折抵新钱,但不再流通用于商会贸易。

公告24小时之内,新银锭如潮涌出,村中马掌匠、陶匠纷纷领取兑换,而原用旧银票的梁啸山派遣使者赶来兑换,却被拒之门外。

使者恼羞成怒,抓起铺的几捆旧银锭砸在账簿前:

“谁敢不让我们换?这是我们寨中的养命银票!”

赵族长淡然回答:“这并非交易币,我们有理由拒绝。欢迎来岭南注册,或换新银锭后进来。”

使者滚腿而去,书送到岭南守阵岗台后瞬间作废——从此对外发行的旧银锭将无市场价值。

到处都是裂变的苗头:梁啸山逼迫平江寨表态,二人当场冲突升级,以致桥东村壮丁当夜提出辞职逃离。梁啸山气急败坏,将桥东村庄设为围墙外死地,没人能进出。

两级封锁下,桥东惨淡沦陷,粮浪断绝、百姓饿死。梁啸山痛哭醒悟,但已晚。

他向叶长歌递出白旗,请求和谈。

而与此同时,铁花岭虽正式宣布“断商行动”,但寨主黄玥背后却以个人名义向岭南商会发送密信:“求补给,愿出布匹换回最基本棉花原料。”

交换协议当夜完成。黄玥表示:“我为了寨中不死,将与商会合作。这是生死之间的选择。”

兰村、马家岭等小寨,也逐渐递交村长信,表示愿挂靠叶长歌阵营。

第二周后,岭南再次举办“商盟大会”。会上,叶长歌宣布与各小寨签订正式“岭南商盟契约”,其中包括资源共享、利益分成、防御互助条款。

签约人数超过两千人,南坪寨与居厝岭代表共同上台,鞠躬亮证。

商会长老代表苏锦瑟手持契约硬笔誓词,庄重宣告:

“从今日起,岭南万里商路,人人有份,愿与叶公子共建通商新纪元;过去敌人,今日不忘兄弟;明日之势,合则强,不合则亡。”

在场众人齐呼“盟誓如山”,现场宛若节日。

而远在梁啸山与黄玥残余势力内部,更多人已身逃岭南,他们口中谈的是新盟契与通途,而不再提故土与旧名号。

夜深。

岭南寨外,民兵仍轮夜巡哨,商道仍延伸到东边高岭,灯火一片。

叶长歌与苏锦瑟站于高台之上,望着各寨商队登岸、粮食卸载、银锭兑换。

他微笑:

“这才是我们的领地:不仅有人信,更有商与权所及。”

苏锦瑟靠近,轻声:

“经济之路未必走血拼,但它能胜过血拼。你说,我们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

叶长歌眯眼:

“是胜者为王,是商道为路,是信义为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