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九十章 数九寒天

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九十章 数九寒天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1:19 来源:源1

第一百九十章数九寒天(第1/2页)

送走老幺去部队,总算办完了一项大事,感觉一下子就轻松多了。我丢心落肠地进入总务处老总那里聊天时,无意中得知他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广东,进入了正大集团高管层。他才从南方儿子那里回来,喝了酒后,吹得天花乱坠,说得我热血沸腾。他还建议我去外面闯一闯珠三角。可是我不懂企业管理,于是开始读书了,前几天刚好在书店里买了一本《现代企业管理》,晚上认真地研读起来,象进修新课程一样,用功细读。企业管理有了初步认识。

一天大雾,然后就是大晴天,心情好。到了中午,太阳一下子就钻入乌云中。二哥上楼来到我宿舍,我很高兴,看了楼下坝子里,大哥和母亲在下面等待,我请她们上来,一起做面条吃,简餐。我们一起乘赶场的铁船,回老家。不久,一阵大风刮来,让我产生几分胆寒。继续滑行,风更多,其实,这种天气,我们都不应该继续前进的。这是一次寒潮,开始霜冻,感觉更难受。本想睡个懒觉,可才接受了代课任务,要为初一上语文课,还必须快点起床,进教室。做行政工作久了,讲课还有些不适应。一边上课,一边做办公室事务,特别是筹备艺术节,但没有忘记挤出时间学习秘书学和企业管理等知识。还翻阅人民日报,很想从中找到人才招聘信息。无论多忙,我都会听广播新闻,还要欣赏音乐,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不能改变。

一天中午,大哥和大嫂来找我,还有另外三个,要是请客吃饭的话,就是半桌子,很麻烦的,真是为难。后来,有两个人离此去办事了,我请大哥大嫂和一个姓李的吃饭。她们得知有个亲戚,是老表,叫王斌,大学纺织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地区纺织厂,可是下岗了,去了深圳打工。然后聊起了泓儿的工作问题。大哥的意思是,老幺当兵后,不在国土上班了,泓儿便没有了依靠,没有必要再干下去了。她与汉城一位大美女结识后,想去了深圳就业。大哥的意思是找一下王斌,让他关照一下泓儿与杨美女。他大些,又是大学生,对深圳熟悉些,也好有个依靠。

说起这个颜美女,这是我几年来在汉城看见最漂亮的姑娘,在我眼中,她比好多电影明星都美丽动人。标准身材,相貌出众,说话声音好听,又温柔贤惠。可能唯一不足的就是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也就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至今都在待业,靠啃老维持生活。老幺才把她推荐进入国土上班,但她觉得没有意思,写写画画的,单调乏味,没有前途,再干下去没有意思。老幺一离开,杨美女就立即辞职不干了。

我以前听泓儿神秘地说,要引荐一下,让我见一见她刚认识的大美女。果然在出租屋见到颜佳丽,她比泓儿大一岁,此时刚十八岁,不仅人长的粉嫩红润,名字也很好听。这真是一朵红玫瑰,人见人爱。可能就是因为美艳绝伦,所以读高中时,追求她的男子一茬接一茬,严重打扰了她,成绩总是上不去,还渐渐进入下轨。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颜美女居然是我高中政治老师的幺女儿。这个颜姓在汉城是很稀少的。颜老师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分配来小山城教书。他到这里,人地生疏,便在闲暇时进入川剧团看演出。有缘认识了川剧团有名的演员,也是大美女,便很快结婚了。这颜佳丽很象她母亲,但更美丽。青出于蓝胜于蓝。她只要在大街上一走,那回头率是出奇的高。实际上,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景。她就是山里的金凤凰。

我是怎么知道颜姑娘还是小师妹呢?我一看见她,总有一种亲切感。便好奇地问:你们这个姓很少,我原来有个老师就姓颜,名迪,还是大学毕业的,教哲学,让我受益匪浅。

她吃惊了:他是我老爸呀!

就这样与小师妹认识了。由于她与泓儿结拜为姐妹,我便不好称呼她师妹,直呼其名,她礼貌地叫我叔叔。这样一来,我只好在必要的时候关心她,爱护她。我本有心将她介绍给在深圳打工的亲戚,可是,就是一直联系不上那边,一打亲戚提供的电话,就是没有人接听。泓儿与佳丽去深圳后,也没有找到王斌本人。说了,我还觉得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个大学生,一个美女。从家庭条件来说,王斌的父亲是我们清流乡的乡长,爷爷是退休老干部,以前也是当官的。他是名正言顺的官二代。在那个年代,大学生是凤毛麟角,含金量很高的。这小王人长得帅,可谓仪表堂堂,如果让师妹见了,也会觉得不错的。问题就在于,他从纺织厂下岗后,去深圳闯江湖,是否能够大展宏图。从体制内进入体制外,是一个质的飞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章数九寒天(第2/2页)

小师妹带泓儿进入深圳这个改革开放最热火的地方,却暂时没有与小王联系上,我还真有些着急。但距离太远,鞭长莫及,也只有干着急。我在总务老陈的鼓动下,产生的那股子外出下海情绪还在持续发酵中。有了泓儿与师妹深圳探险,我更有信心与力量。在我心中,南方就是我憧憬的梦。

距离岁尾还有三天,学校艺术节如期进行。学校在我们几个年轻人的建议下,干起了这件大事,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有了在铁钉开展活动的经验,这次活动,我拟定了活动方案。最主要的在于前期的筹备工作。组建活动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最麻烦的还是学生们的文艺节目,书画展览。还有就是对校友摸底登记,发邀请函等。我负责一些接待和宣传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能力的展示。

艺术节要突出艺术两个字。在展板上就已经初露端倪,这些客人一到校园,先欣赏起师生的美术作品,在开幕式前,我负责登记,收取校友的爱心赞助款,还开了票据。就因为在负责后勤保障,会议也没有参加,师生们精彩的文艺演出,我只能听广播。还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让领导和嘉宾尽情地喝酒,开怀畅谈心中的快乐。活动结束,我归还会场播音器材,中心任务就是写宣传简报等。其实这些都是我的强项,难不倒我的。学校原计划让大家喝了酒后好好休息,晚上看录像放松快乐,可是天一黑下来,停电了,打破了计划,老师们只有自由活动。我休息不成,点起蜡烛,撰写活动简报。然后继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这本书,为深入珠三角做知识储备。

夜里,我在想,老幺的来信应该快了,都一个多星期,应该跟我们谈一些部队生活,对我来时,军营信息,我很需要了解。

一天下午,清流乡一位李山的青年老乡回来了,他是铁钉的专业老师,以前就是职高毕业后,对口升入农学院,作为师资配备,毕业后就返回铁钉任教。小李老师来,是来看望他读中学的弟妹的,他希望以我的关系,请那些老师们关照。他的父亲是街道一名赤脚医生,特长是中医,在附近生意好,也赚了不少钱,场镇搬迁时,在桥头找一块地基写了两层楼,里面还有一眼山泉。我以前不认识李医生,就是因为李山参加高考中榜了,我负责填写升学那一套材料。暑假中,找不到李山本人,我就在那酷暑中,专程回清流乡找到李山一家人,搞政审,填表格。看见我不辞辛劳,为李家孩子办理业务,让李医生很感动。他还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李家街上的新房子里住宿了一夜。他给我路费,我没有收下,只与李医生聊天。他跟我谈到那眼山泉时,眉飞色舞。当时打开后壁的山石时,一股清泉喷薄而出,让在场的师傅们好吃惊。李医生到老家请来了一位发如浓霜是风水先生,看看该怎么办。先生说了:山主人丁水主财。兴房起屋,挖出清泉,这是大吉大利,今后将财源滚滚。

老中医懂易经,他相信风水先生的话,他对老先生的口风更是感激不尽。李医生新房落成后,开好门诊,生意火爆,来看病的老乡络绎不绝。李山考上了大学,还有个老二成绩更优秀,居然考入川大,后面还有两弟妹,在清流学校成绩优异。

李山老师的来访,我很开心,好久都没有收到铁钉的音信。他跟我介绍了那些好伙伴的情况。有一位教建筑学的老颜和教音乐的老马近日圆满结合了。我表示祝贺。这位颜老师,以前在山城的建筑工程学院读书时,我与冷老师去学校找过他。冷和颜是老乡,又是同学,关系不错。老颜热情接待我们,还找了一辆军车,载着我们上歌乐山参观学习。那是我第一次到山上,第一次让小说《红岩》所的故事与这渣滓洞集中营和白公馆对上号,落上了深深的记忆。

这是当年的最后一天。校长与我一起出差汉城。在办完了公事后,请美术老师老苏等两位一起喝酒,对他为艺术节所作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我分别去拜访了向校长,刘哥,晚上与老尤畅谈,为今年画上一个圆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