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78章 为国选才

世子稳重点 第978章 为国选才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9 16:49:26 来源:源1

第978章为国选才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赵孝骞坐在如今的位置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天下苍生的温饱和生死,都系于一身,而要改变大宋如今的现状,必须做出很多改革。

设立监察府,推行新政,开讲武堂等等,这些都是他的改革措施。

大宋重文轻武的毛病,是刻在臣民骨子里的,所以才有了那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

就在数年前,大宋还在对辽国忍气吞声时,武将士卒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很低的。

大宋军制采用的是雇兵制,一旦入了军队,无论禁军也好,厢军也好,通常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只有生活里混得非常失败,实在没有活计和生路了,男人才会选择去当兵。

而当了兵以后,就要默默承认别人鄙夷的目光,自觉地低人一等,尤其是在文官面前,一个八品小官都能指着四五品的武官的鼻子骂娘,骂得理直气壮,武将还偏偏不敢顶嘴,只能老实受着。

保家卫国的军人被人如此轻视,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会出大问题的。

平日里处处被人瞧不起,敌人打上门来,老子凭什麽给你们卖命?

大宋的军队曾经一败再败,不管顺风局还是逆风局,都被打成了败仗,与如今大宋轻视军人的风气不无关系,可以说是根源原因。

直到后来赵孝骞发明了各种火器,亲自率军与西夏和辽国交战,打了几场漂亮仗,让大宋臣民扬眉吐气后,将士们的地位才高了一点点,总算能收获臣民们敬重的目光了。

情况确实有改变,但是,还不够。

赵孝骞要做的,是把将士们的地位再往上提一提,不求达到后世子弟兵处处受人尊敬爱戴的效果,至少将士们走在路上能够让百姓拍拍他们的胸脯,赞一声「好汉」。

所以,讲武堂的开设,就很有必要了。

一来为了提高将士们的地位,二来为了从军队里选出合适的将才帅才,让赵孝骞从此不愁无将可遣。

毕竟未来一二十年里,大宋可能会面临很多场战争,灭亡西夏辽国后,大宋将会转为战略主动,疆土向外扩张,包括探索和征服新大陆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战争来解决。

这一世大宋有了赵孝骞的存在,未来的大航海时代一定不会落后于西方,在影响后世千年的变局里,大宋一定要抢先占到先机。

「讲武堂……或许可行。」许将点头,首先表了态:「臣忝为枢密使,也觉得大宋这些年良将难寻,毕竟这百年来重文轻武,朝野间有点本事的男儿汉大多不愿参军,因为会被人看不起。」

「若是朝廷设立讲武堂,为国选将帅之才,想必会有很多人动心,这些年大宋王师装备了火器,对外征战唯胜不负,不仅长了臣民的脸面,将士们也不再向以前那样被人看不起了。「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既然冲元先生也认为可行,那就拿到朝会上议一议吧。」

许将苦笑道:「拿到朝会上议,恐怕反对的人会很多,官家应该清楚,百年来的积弊,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多数人还是很守旧,很保守的,官家欲提高武将士卒的地位,文官们可不会轻易答应。」

赵孝骞叹了口气:「朕每次推行新的政令,最后的结果都会引起一场地震,要麽罢免大批官员,要麽杀人立威,难道这一次也无法避免?」

许将缓缓道:「臣以为,官家不如再等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什麽时机?」

「官家莫忘了,种建中正率军征战西夏,此为灭国之战,若能灭掉西夏,同时大宋占了天大的好处,捷报回京,自是臣民欢庆,那时官家再趁势提出设立讲武堂,阻力或许就没那麽大了。」

赵孝骞两眼一亮,对呀,自己咋把种建中的六万灭国大军给忘了?

这一战的胜负其实基本没有悬念了,现在看的是种建中所部灭掉西夏后,能给大宋带来多大的利益。

无论疆土,城池,牧场,还是钱财,粮食,战马,以及对丝绸之路的彻底掌控,这些都是利益。

捷报送到汴京时,必是举国沸腾欢庆,大宋王师更是扬眉吐气,这个时候再提出设立讲武堂,问题就不大了。

当然,反对的声音或许仍然有,不过人数不会太多,毕竟军队对国家的作用,通过灭夏一战,朝臣们大约也看明白了。

国家得到了利益,私人难道没利益?就算只站在利益的角度,朝臣们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激烈。

赵孝骞的心情稍微松快了一些,然后抬眼打量着许将,嘿嘿一笑。

「都说文人狡猾,以朕看来,状元公更是诡计多端,眼睛都不眨一下,便献上了良策,冲元先生之才,朕算是见识了。」

「您的这些本事,以后记得也要毫无保留地教给朕的犬子,那小子还没进大学就一脸的清澈,朕看了都着急。」

许将仰天翻了个白眼,道:「官家若不会夸人,可以不说话的,臣不是非要官家夸我几句不可……」

「事情就这麽定了,等西北传来捷报,冲元先生也要在朝会上帮朕说说话,你是枢密使,讲武堂是国之兵略大事,此事当躬行,亦当速行。」

许将躬身道:「臣明白。」

一阵急促的奔跑声,赵昊欢天喜地跑来。

他来了他来了,他换好尿布屁帘跑来了!

赵孝骞哈哈一笑,顺手一抄,便将赵昊抱了起来,特意在他身上闻了闻,嗯,一股奶娃子的香味,宫人刚才把他洗得很乾净。

「爹——!」赵昊响亮地大叫。

「好犬子!」赵孝骞赞道。

「嗯?嘴里吃什麽呢?」赵孝骞盯着赵昊蠕动的嘴。

赵昊小嘴儿一张,嘴里正含着一小块麦芽糖。

赵孝骞眨了眨眼,神秘地道:「爹跟你玩个游戏好不好?」

赵昊两眼一亮:「好!」

把赵昊放下,赵孝骞蹲在他面前,双手握拳平伸:「猜猜爹手里有几颗糖,如果你猜中了,爹就把手里的三颗糖都给你。」

赵昊不假思索地道:「三颗!」

赵孝骞把拳头伸到他面前,道:「吹口气。」

赵昊听话地对拳头吹气。

「用力点,没吃饭呢?」

赵昊鼓起了小腮帮,小脸儿涨得通红,用力地朝拳头吹气。

用力过甚,噗的一声,本来含在他嘴里的麦芽糖竟被吐了出去。

赵昊心疼地看着吐出去掉在地上的糖,不过想想他爹手里还有三颗,心里倒也得到了几分安慰,然后目光灼灼地盯着赵孝骞的手。

赵孝骞突然摊开双手,赵昊凑过去一看,发现竟然一颗糖也没有,不死心地拉过他爹宽大的手掌,小鼻子还在上面闻了闻,果然一点甜味都没有。

受到欺骗的赵昊顿时不高兴了,小嘴儿一咧就要哭,突然想起损失还来得及挽回,于是飞身扑过去,打算将刚才吐在地上的糖捡起来。

赵孝骞眼疾手快将他抄起来抱在怀里,旁边的宫人急忙把地上的糖捡起来销毁。

「你爹说三颗,你就真以为有三颗,你爹是那麽值得信任的人吗?」

赵昊气得在他怀里挣扎哭闹,赵孝骞却一脸幸灾乐祸,顺手还在他的小屁股蛋上拍了几下。

扭头看着侍候小皇子的宫人,赵孝骞严肃地道:「糖这个东西,以后少给他吃,他还在长牙呢,你们倒是讨好了,他将来长大一张嘴满嘴的蛀牙,朕跟谁算帐去?」

宫人们急忙惶恐地应了。

拍了拍赵昊的屁股,赵孝骞笑道:「糖你是吃不成了,不过你爹可以陪你玩,给你举高高,骑大马,堆雪人,你觉得怎样?」

赵昊的哭声立止,想了想觉得还是玩比较重要,于是也不再哭闹了。

赵孝骞哈哈一笑,将赵昊轻松举起,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大步朝前跑:「走你!」

天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在冬日积雪的宫闱空地上奔跑玩闹。

许将捋须含笑看着这一幕,不知为何,眼眶渐渐湿润了。

社稷有幸,大宋的江山被他坐上了。

现在的许将实在不敢想像,若是当初赵孝骞夺位失败,别人坐了江山,大宋将是何等面貌。

怎麽说也不可能比现在强吧?

许将默默计算着自己的馀生,不逊于汉唐的盛世,不知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亲眼看到?

傍晚时分,玩疯了也玩累了的赵昊,在赵孝骞的肩膀上沉沉睡着。

赵孝骞小心将他抱回了福宁殿,狄莹和袅袅迎了上来。

父亲抱着沉睡孩子的画面,让二女由衷感到欣悦和幸福,眼里荡漾着甜甜的浓蜜般的欢喜。

然而走近一看,二女顿时气坏了。

赵昊浑身像栽进了阴沟的小毛熊,身上又脏又臭,华丽的衣裳更是脏得不成样子。

再看赵孝骞,他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的黄袍也是脏兮兮的,上面还沾满了落雪和枯叶,头发更是凌乱不堪。

袅袅急忙接过孩子,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狄莹就更不客气了,恨恨拧了他一把,道:「你们父子在一起总把自己弄得那麽脏,到底做啥去了?」

「堆雪人,骑大马,顺便在雪地里打了几个滚儿。」赵孝骞一脸无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