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77章 重压释归

世子稳重点 第477章 重压释归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77章重压释归

辽国上京。

第二天一早,大宋河间郡王特使张突然集结了五百随军,天刚亮就从客栈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上京西城一片低矮的民居。

这片民居很破败,大多是木头所造,里面混居着辽人,汉人,还有北方各个游牧民族。

住在这里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就是「穷」。

这是一片典型的贫民窟,人间的苦难大多集中在此,走进去感觉不到任何欢乐祥和的气氛。

谁能想到,失踪已久的宋使苏轼就藏在这里。

五百随军簇拥着张,不顾辽人惊的目光,张大摇大摆地走进民居,非常精准地在一处破败的房门前停下。

推门,入内,掀开屋子里一块毫无破绽的木地板,露出一条长黑暗的通道。

张猫着腰走入通道,将神情憔悴的苏轼扶出来。

多日不见阳光,苏轼刚回到地面,眼睛被外面的光线刺激得骤然阖上,适应了很久才缓缓睁开。

将苏轼扶到桌边坐下,张嵘躬身便拜:「苏学士受苦了。末将张,河间郡王殿下特使,奉郡王殿下之命,入上京接苏学士归国!」

苏轼枯稿的脸颊微微动容,嗓音嘶哑道:「河间郡王?赵子安?」

「正是。」

苏轼露出感动之色,叹道:「老夫又拖累了,又欠了他人情啊———」

「殿下与苏学士是忘年至交,不必见外。」

苏轼缓缓道:「辽人欲除老夫而后快,你们送我离开上京,这一路上怕是处处凶险杀机,老夫也拖累你们了—」

「军令在身,纵死必往。」张嵘铿锵有力地道。

苏轼笑了:「久闻我大宋龙卫营骁勇威名,今日亲眼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愧是赵子安的磨下。」

「苏学士,上京不宜久留,不如现在就动身吧。」张嵘道。

「好,一切便交给张将军了,老夫已是花甲之年,死不足惜,若路遇伏击,

不必以老夫安危为念,尔等保全自身,多在战场上杀敌,老夫死亦值得。」

今日的上京,全城震动。

张嵘和五百随军簇拥着苏轼,从贫民窟里缓缓走出,围观的辽国百姓大惊,

消息很快传到上京留守司。

留守司萧征畲大惊,急忙带领数千辽军赶来,将苏轼张截住。

双方遭遇,萧征与张透过围观人群,远远地对视,彼此皆面无表情。

数日前,二人还在留守司互相谈笑对饮,没想到今日竟刀兵相见。

看着被宋军围在中央的苏轼,萧征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辽军将上京掀翻了天,都没能找到苏轼的踪迹,今日却被张找到了,这对辽国来说不仅尴尬,而且很难收场。

盯着苏轼那张憔悴的脸,萧征畲沉默半响,突然哈哈一笑。

「苏学士,上次馆驿走水,我等扑灭了大火,却遍寻不着苏学士的下落,可教我们好找,既然苏学士无恙,为何不与我们通报一声,却躲在这贫苦之地不见天日?」

苏轼冷冷一笑:「老夫若通报了你们,怕是活不到今日,馆驿为何走水,你心里没数麽?」

萧征畲叹道:「陛下一直挂念苏学士安危,下旨全城寻找阁下的下落,本是一番善意,苏学士恐是对陛下有什麽误会。」

苏轼哈哈笑道:「此事多争无益,今日老夫无恙,贵国待如何?」

萧征畲下意识望向张嵘。

张呵呵一笑:「萧留守莫看我,我奉大宋河间郡王之命入使,为的就是将苏学士平安送回大宋——」

说着张眯眼环视一圈,道:「萧留守现在领这数千辽军围住我等,是打算送我和苏学士离城,还是索性把我们杀了,一了百了?」

萧征一惊,忍不住扭头警了一眼辽宫方向,心中愈发迟疑。

苏轼被找到的消息太突然,辽国上下尚来不及反应,张已然要护送苏轼出城。

然而苏轼是耶律洪基要杀的人,耶律洪基没表态,萧征也不敢冒然放苏轼等人离开。

「找到苏学士是大喜事,张将军何必急着走?不如与苏学士同回我留守司,

待我备下薄酒,为苏学士和张将军践行再走如何?」

张冷笑道:「缓兵之计?等辽帝的旨意?不必了,我们马上就走,若萧留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截杀宋使,尽管下手便是,我等着!」

说完张大喝道:「儿郎听令!护送苏学士出城,任何人敢拦阻,视为我大宋之敌,杀!」

五百随军尽管人数不如辽军,但却在重重包围中豪气轰应。

「杀一一!

一声喊杀,震撼全城,五百人脚步同时踏出,激起地上一阵黄尘,区区数百人的队伍,却走出了十万大军的气势,空气中仿佛带着金戈血腥的气息,令人瞬间心生惧意。

数千辽军被宋军的气势所,情不自禁地往后退了两步,包围圈就这样散开了一道口子。

张嵘翻身上马挥手,众人昂然无惧地簇拥着苏轼,在数千辽军的逼视下缓缓前行。

萧征蓄额头的冷汗潜潜而下。

这个时候,他根本无法做出决断。

放任苏轼离去,他怕被耶律洪基问罪。

下令截杀苏轼和张,他还是怕被耶律洪基问罪,没有明确的旨意,杀害宋使的黑锅肯定要由他来背。

进退两难,迟疑失措,萧征畲突然有些后悔,得知苏轼被找到的消息时自己为何如此积极便跑过来了,装聋作哑不好吗?

「张将军,给个面子,莫让我为难!」萧征畲咬牙大喝道。

张嵘暴烈地道:「你我不熟,面子给不了,要杀便杀,只要你能担得起后果!」

张嵘带着五百宋军,护送着苏轼一步一步走出贫民窟,朝上京城门走去。

萧征畲终究不敢下令动手,后果太严重,他承担不起。

宋军走一步,包围他们的数千辽军也跟着走一步,期间不断有快马赶去辽宫通报消息。

直到张一行人快走到城门口,见城门已被关闭,张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萧留守,非要逼我拼个鱼死网破吗?」

萧征畲迟疑了一下,道:「我未奉诏令,不敢擅开城门。」

张嵘挣狞地一笑:「那就破开城门!儿郎们听令一—

话没说完,一骑快马匆匆赶来。

萧征畲不由大喜,长舒了一口气。

宫里终于来旨意了,无论陛下的意思是杀是放,萧征都不必担责任了。

骑士翻身下马,来到萧征畲面前低声道:「陛下密旨,放苏轼一行出城。」

萧征畲如蒙大赦,一边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一边喝道:「快开城门,送宋使平安归去!」

说得大声,尤其咬重了「平安」二字,小心思昭然若揭。

萧征畲骑在马上,深深地看了张嵘一眼,拱手道:「张将军,你我虽是初识,但我敬你是条好汉,今日这等气概,非英雄不能为也。」

「归宋之路,千里迢迢,望君珍重。」

张嘴角扯了扯,勉强回了一礼。

苏轼静静地看着打开的城门,眼眶顿时湿润了。

门里门外,恍如隔世,苏轼没想到自己竟真能活着离开上京,而辽帝居然也容许他大摇大摆离开。

身旁的张朝苏轼牙一笑:「苏学士,咱们上路吧,走出这道城门,您从此便脱困而去矣。」

二人相视一笑。

尽管知道未来的路途上仍旧充满了凶险,可他们此刻已拥有了自由。

辽宫。

耶律洪基正大发雷霆,面前跪着的耶律翰特刺和萧兀纳垂头不语。

苏轼被找到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辽宫,结果正如甄庆所料,耶律洪基并不打算痛快放苏轼离去。

苏轼在上京煽动谋反,蛊惑人心,犯了帝王的大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耶律洪基下旨杀苏轼,结果苏轼没死,反而大摇大摆地出现,并且安然无恙地离开上京,这对帝王的威信无疑是严重的折损和挑,耶律洪基称帝多年,从未如此窝囊过。

苏轼这样的人若不死,耶律洪基这个皇帝将来有什麽脸面统率辽国文武,如果服天下人心?

纵是宋使身份敏感,不宜公然杀之,耶律洪基也打算将苏轼囚禁起来,如同汉朝的苏武一样关押多年,只要不杀使就不算坏规矩。

可是耶律洪基终究还是下旨放苏轼离去了。

因为就在今日清晨,耶律洪基得到了一个来自南方的军报。

宋军赵孝骞魔下龙卫营三万兵马,数日前突然再次调动异常,由宋军赵孝骞亲自领军,向辽国析津府方向逼近,并且在逼近的途中变阵,竟对析津府做出三面钳击之势,显然宋军已有进攻析津府的意图。

析津府,是辽国的五京之一,它是辽国的南京,地理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更重要的是,它位于燕云十六州的范围之内,宋军若克析津府,基本等同于宋军拿下了燕云十六州。

这可是泼天的大祸事,耶律洪基听到军报后,人都快昏过去了。

震惊于赵孝骞胆大包天的同时,耶律洪基连下数道圣旨,调集析津府周围最近的兵马赶赴南京驰援。

与此同时,耶律洪基犹豫再三,终究还是下令放任苏轼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