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71章 北渡威压

世子稳重点 第471章 北渡威压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71章北渡威压

赵孝骞对摩下的龙卫营将士向来比较满意。

主要是将士们听话,懂事,不矫情。该拼命的时候也不含糊。

这样的将士,哪个当主帅的不喜欢?

统率这样的军队久了以后,赵孝骞也渐渐看出龙卫营与边军和厢军的差距了。

差距确实不小。

拱卫汴京的上四军之一,与地方的边军和厢军之间,说是隔着一条天堑未免太侮辱地方上的同志了,但从这些日子的全军操练就能看出来,边军确实有些吃力,跟不上龙卫营的节奏和体能。

任重道远,不急,赵孝骞还年轻,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寿命足以平平安安吃到龙卫营将士每个人的席。

「张嵘,去辽国上京要人,我只给你五百随军,你怕不怕?」赵孝骞含笑问道。

张一撇嘴:「怕个鸟!末将身后站着数万龙卫营袍泽,谁敢对我无礼,老子活劈了他!如今咱们大宋的实力,至少能与辽国平起平坐了,我怕啥!」

赵孝骞点头:「没错,就该有这样的霸气,你到上京后,我会率龙卫营北渡拒马河,在边境上给辽人制造一点压力。

1

辽主但凡没皆头,就应该知道该怎麽做,此行你哪怕是孤身一人入上京,辽人也不敢碰你一根汗毛,尽管放开手脚,不必有任何顾虑。」

张嵘喜滋滋地道:「就喜欢干这种嚣张跋扈的活儿,若要末将斯斯文文跟他们打嘴仗,末将或许有点犯忧,但若论嚣张霸气,呵!我敢掀了耶律家的祖坟。」

赵孝骞咳了咳:「这个———达!嚣张归嚣张,还是要注意底线,别真把人惹急了,不然相隔千里无法救援,龙卫营顶多只能帮你报仇,顺便把你厚葬。」

张面色一紧,这时他才想到两地相隔千里,龙卫营只能远远地给辽国施加军事压力,不可能冲进上京当他的靠山。

于是张立马乖巧了许多。

张嵘这人有个很势利的优点,自己拳头大时狂得没边儿,自己弱小时果断认怂,这种没骨气又识时务的性格,颇得赵孝骞的欣赏。

赵孝骞表情渐渐严肃起来,沉声道:「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将苏轼带回来,记住,要活的。」

张嵘迟疑道:「若末将赶到上京之前,苏轼已被辽人杀了怎麽办?」

赵孝骞的眼神晦沉下来,冷冷道:「若苏轼遇难,你马上回来,而我龙卫营,由伴攻转为实攻,兵围燕云十六州的河间府,试看辽国会有何反应。」

在座众将顿时震惊地望向赵孝骞,众人的眼神里充满了猝不及防的兴奋。

这麽快就要对燕云十六州动手了吗?

赵孝骞不想把自己的战略意图解释得太清楚,而是望向折可适,

道:「老折,明日一早你领一万兵马,北渡拒马河,骑兵在北岸百里方圆范围内伴动,制造紧张气氛。」

折可适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赵孝骞又望向种建中,道:「老种,你领剩下的两万馀兵马也北渡拒马河,先在北岸扎营,我龙卫营北渡的消息,定要与张嵘同时到达辽国上京,

这才叫『压力』。」

折可适问道:「末将率部伴动时,若遇辽军,如何处置?」

赵孝骞挥了挥手:「挡路者,杀。」

「是!」折可适兴奋地应道。

种建中担心地道:「殿下,此番北渡,干系不小,汴京朝廷那里———-不知官家是何态度,不如先派人请旨,再定行止。」

赵孝骞微笑道:「临出汴京前,我已向官家请过旨了,官家予我便宜决断之权,咱们先把事儿干了,然后再上奏汴京。」

众将皆领命而去,赵孝骞站在堂内,凝视着堂外的天空。

天空上,飘着一朵像骏马形状的白云,正奋蹄向北,高昂起的头颅不屈且执看,像百年不甘的英灵们留存在世上的一丝执念。

「一步都错不得啊—.」赵孝骞独自喃喃。

当许多责任莫名其妙背负在肩头时,他已感到压力巨大。

曾经的少年展露锋芒,初衷不过是想改变个人和家人的命运,可是为何自己的肩头却背负了整个国家的前途?

责任越来越沉重时,赵孝骞偶尔也想逃避,也有满腹怨气,本不该他背负的东西,凭啥要扛在肩上。

然而一觉睡醒,终究还是自觉地套上笼头,继续拉磨。

人生在世,谁不是牛马。

第二天一早,龙卫营点兵。

张从龙卫营里挑选了五百随军,天没亮就离营北渡,风驰电般赶赴辽国上京。

这次张嵘是执旌节而往,正式的身份是大宋河间郡王特使,奉命入辽国上京,迎接大宋使臣苏轼归国。

官面上的说辞都很客套,和和气气,这几个月的宋辽之战仿佛没发生过,两国来往仍然一团和气友睦,情如当年的兄弟之邦,没有一丝丝改变。

对苏轼在上京的遭遇,大宋仿佛一无所知,赵孝骞写给耶律洪基的书信,内容装聋作哑,只说是迎接苏轼归国,就好像自己家人在邻居家串门待久了,家里来人催他回家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两国外交上,这样的糊涂是必须要装的,没有一上来就撕破脸皮的道理。

于是张手执旌节,怀里揣看赵孝骞写给辽帝的信,昂首挺胸地出发了。

与此同时,折可适率部一万北渡拒马河,按照赵孝骞的命令,在拒马河北岸百里方圆内巡弋。

龙卫营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辽国方面不可能不知情,每天不知有多少辽国斥候隔着拒马河,盯着宋军的动向呢。

今日见宋军突然北渡,辽国斥候大惊失色,急忙向析津府票报军情。

当日夜晚,种建中所率两万馀宋军也渡过了拒马河,在北岸扎营。

同时,辽国析津府也知道了宋军兵马调动的消息,急忙向上京禀报,并迅速集结析津府兵马,朝西南进发阻截宋军。

河北大地,风波再起,战云密布。

诚如赵孝骞所料,三日后,张嵘率部五百人日夜狂奔,刚到辽国上京,

析津府的信使也同时赶到。

按照外交礼节,张嵘向上京守城辽军递上印信和文书,并举起了手中的族节。

辽军本来对张嵘这一行宋人充满了警惕和敌意,然而亮出印信文书后,

城门外的辽军不敢怠慢,派人飞快进城上报。

张与五百随军则不慌不忙地站在城门外等候。

半个时辰后,一名穿着辽国官服的四十来岁的肥胖男子,在一众将士的簇拥下走出城门。

男子见到城门外等候的张嵘等五百随军,不由冷冷一笑,上前也不行礼,反而用鼻孔瞪着他。

「阁下就是宋国河间郡王的特使?」男子神情倔傲地道。

张嵘打量他一眼,淡淡地道:「你是谁?」

「本官上京敌烈麻都司仪事官,曾展。」

「姓曾?你是汉人?」张嵘眼睛眯了起来,表情愈见不善。

「什麽汉人!我是辽人!」曾展语气渐冷。

张嵘侧过头问旁边的亲卫:「这个什麽敌烈——什麽玩意儿司,是干啥的?」

旁边的亲卫终归比他多了点常识,闻言低声道:「敌烈麻都司,辽国掌外交礼仪朝贡之事,相当于咱大宋的鸿胪寺。」

张嵘似懂非懂,但还是恍然状哦了一声,又问道:「这个姓曾的仪事官,是个什麽路数?」

亲卫挠头:「小人不大清楚,应该相当于鸿胪寺丞,或是录事之类的官儿吧·—..」

张嵘不耐烦地道:「你就猜猜这货是几品官。」

亲卫顿时压力山大,擦了把冷汗,迟疑地道:「应该———-六品,或从五品—.吧?」

张把这位名叫曾展的辽国官员扔在一旁不搭不理,自己却看手指算细帐。

郡王殿下是从一品,我是郡王特使,所言所行代表都王,所以我也是从一品曾展在一旁将他的絮叨都听进耳中,眼皮不由一跳。

帐是这麽算的吗?

张嵘沉浸在自己精密的算法里不可自拔,仍着手指喃喃道:「我是从一品,那麽辽国出来迎接我的,必须是从一品以上的官员,比如宰相,枢密院使什麽的,不然就是欺负人了————」

说着张嵘抬眼扫了一下曾展,眼神愈发不善:「你这杂碎撑死了不过是个五品官儿,敢在我这个从一品面前摆谱儿?」

「狗娘养的,找打!」

话音刚落,张嵘抢起砂钵大的拳头,狠狠一拳揍在曾展鼻子上,这一拳不偏不倚,正好打中曾展的鼻梁正中。

曾展没想到这个宋国的使臣说动手就动手,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

鼻梁瞬间被击中,曾展只觉天旋地转,鼻腔里酸的辣的麻的,充斥各种味道,接着两股热流顺着鼻孔而下,曾展下意识擦了一把,只见满手的鲜血。

曾展顿时又惊又怒,捂着鼻子怒道:「宋人张狂,竟敢在我国都公然行凶,来人,来人!拿下!」

身后的辽军将士纷纷拔刀围了上来。

张嵘身后的五百随军也纷纷拔刀出鞘,毫不示弱地与辽军对峙。

张碟却丝毫不惧,不慌不忙地高举起印信,喝道:「我乃大宋使臣,奉命入使辽国上京,敢碰老子一根汗毛,你们麻烦大了!」

说着张嵘突然弯腰,主动把头伸了出去,道:「来来,往我这儿砍下去,你敢砍老子就敢投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