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25章 全城动荡

世子稳重点 第525章 全城动荡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8 23:1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25章全城动荡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赵孝骞的计划。

原本这个消息并不出乎意料,赵孝骞也算定了,杀韩维的事今日必会传到汴京。

只是它来得实在太巧了,正好卡在刘贤真即将认罪的当口。

如果赶在刘贤真认罪之后,杀韩维的消息才紧跟其后,那麽结果就不一样了两件事其实是因果关系。

因为刘贤真等汴京权贵们指使韩维等犯官圈占土地,残害农户,赵孝骞才会下令处斩韩维。

现在刘贤真没认罪,赵孝骞杀韩维反倒是坐实了,这让朝堂上包括赵煦和章惊在内的许多人突然陷入了被动。

瞒不住的事情,狡辩没有意义。

赵孝骞痛快承认了自己杀韩维,满殿文武又是一片哗然。

今日的朝会,实在是太刺激了。

牵扯到案子里的朝臣只觉得峰回路转,反转不停。

与案子无关的朝臣只觉得今日的大瓜保鲜且包甜,裤裤一顿狂炫。

坐在殿首的赵煦脸色难看,听赵孝骞亲口承认杀了韩维后,赵煦更是咬紧了牙,神情复杂地盯着他。

站在朝班内的章,曾布,许将,安焘等人,则果断地阖眼养神,事不关己保持旁观。

官家召见他们时确实做好了铺垫,而章他们也决定送官家一份人情,朝会上帮赵孝骞敲个边鼓,推波助澜一番,把刘贤真等人摁了。

可是现在的事态明显已脱离了掌控刘贤真他们还没认罪,赵孝骞却先爆雷了,章能怎麽办?

他若还站出来帮赵孝骞圆场,这位宰相自己都得搭进去。

金殿上,刘贤真突然仰天大笑几声,双目赤红,眼神透着一股深深的劫后馀生的庆幸,指着赵孝骞大声道:「赵孝骞,你擅杀官员,炮制伪证,构陷朝官·...」

「殿上诸公皆在,请看当朝这位活生生的奸之臣!臣请官家明鉴,赵孝骞当论死罪,以正天下视听!」

旁边原本瘫软,吓得面无人色的陈涣,乔荣之二人的身体也仿佛被突然注入了一股能量,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起身立马附和刘贤真。

赵煦叹了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赵孝骞,道:「杀韩维等四十二名官员,你认了?」

赵孝骞坦然点头:「臣认了,是我下令当众斩首的。」

「为何不押解汴京,经三法司论罪?」赵煦问道。

「因为韩维等四十二人在真定府激起了民愤,如若不当众斩首,臣恐治下百姓被煽动,引发民乱,那时就不是杀几个官员能平息的了,所以臣决定用韩维等犯官的命,消洱一场大祸。」

赵煦叹了口气,目光移向章,苦涩地道:「子厚先生怎麽说?」

章怀面无表情地道:「臣以为,河间郡王是否论罪,当交由三法司先审再判,当下应罢官免职,拿问下狱。」

这话很公正,不愧是宰相,挑不出任何毛病,殿内许多朝臣暗暗点头,然而群臣的脸色却大多有些黯淡。

赵孝骞如今已是大宋的英雄。

英雄回京,却涉罪下了大狱,从情感上来说,委实让人一时接受不了。

赵煦沉默半响,也淡淡地道:「那就—先罢免赵孝骞签书枢密院事,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真定知府等官职,拿入大理寺监牢,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诸部堂官会审,严查韩维等四十二名官员被斩之案。」

直到此刻,赵孝骞仍然神情淡定,双手过顶自己摘下了长翅官帽,道:「臣愿听发落。」

殿内一片沉寂之时,刘贤真却笑了:「天不藏奸,忠就是忠,奸就是奸,赵孝骞,你擅杀朝官,构陷同僚,这是报应!」

赵孝骞静静地注视着他,突然也笑了:「刘贤真,我的罪自有三法司定论,

但你,不会以为什麽事都没有吧?」

「供状证据皆在,难不成你觉得自己没事?朝廷就真的不闻不问了?」

刘贤真笑声顿时一滞。

这时他才想起来,赵孝骞入狱是因为擅杀韩维等官员,可并不代表他刘贤真就是无辜的。

此时此刻,供状和证据可都还在官家手里呢,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所以,刚才自己笑得太大声了?

见刘贤真陈涣乔荣之三人脸色又僵硬起来,赵孝骞不由笑了。

自以为逃出了五指山,可是,佛还在。

这时章怀又面无表情地道:「官家,臣以为,此案牵扯甚深,赵孝骞杀朝官是事实,但刘贤真等三十馀官员也不一定是无辜,此案所涉之人,当一并入狱,

交由三法司严审。」

赵煦点头,朝刘贤真一挥袍袖:「一并拿下,会审后三法司将结果奏报于朕,

殿外很快有禁军班直入内,按照供状上的名录,将刘贤真陈涣乔荣之等三十馀官员全数拿下,押出殿外。

唯独对站在大殿中央的赵孝骞,禁军班直却没对他动手。

赵孝骞洒脱地笑了笑,再次看了一眼表情复杂的赵煦,然后转身昂然走出了殿外。

大殿外,已有禁军班直在等候,跟着赵孝骞的脚步朝宫门外走去。

大庆殿内,赵煦突然感觉心中一阵烦闷,这时也没了心情再议别的朝政,于是一挥袍袖,冷冷道:「今日散朝,诸事再议。」

群臣躬身行礼,赵煦意兴阑珊地起身,临走前,赵煦转身,深深看了章一眼。

章惊表情不变,保持垂头躬身的姿势,却突然将头压得更低了一些。

见章惊这个动作,赵煦的表情稍见缓和,转身出了大庆殿。

刘贤真等人和赵孝骞同时被拿问下狱,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这场朝争,原来没有胜利者。

至少表面看来是如此。

当剥去官衣,摘去官帽,一身素白的赵孝骞走出宫门时,整个汴京城沸腾了原本等候在宫门外,准备接赵孝骞散朝后回王府的陈守等禁军勃然大怒,上前就待拦阻押解赵孝骞的禁军班直,被赵孝骞眼疾手快严厉呵斥住,陈守等禁军咬碎了牙,只能缓缓后退。

消息也随之飞快奔向楚王府。

皇城司勾当公事魏节此时也在宫门外,他还在等着赵孝骞散朝后,向他禀报公事。

没想到赵孝骞竟是除去官衣官帽,被禁军班直押出宫的,魏节也懵了,但他没像陈守那般冲动,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然后马上掉头回皇城司。

半个时辰后,汴京皇城司也全员发动起来,无数眼线暗探被召入官署,又很快被散了出去。

然后,刘贤真陈涣等官员的府邸外,莫名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一双双阴势的眼晴盯着府邸大门,锁定每一个出入的人。

不仅如此,赵孝骞下狱的消息也惊动了宗正寺。

赵孝骞除了诸多官爵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大宋宗亲,而且是大宋立国以来最出色的一位宗亲。

当今官家因为赵孝骞的出色,而破了祖宗成法,委用宗亲以实权官职,大宋开了赵孝骞这个先例后,所有的宗亲羡慕嫉妒之馀,也纷纷动了心思。

可以说,无论宗亲们看赵孝骞的眼神是嫉是羡,赵孝骞的存在终归是所有宗亲的一盏灯塔,他的命运与宗亲们休戚相关,无法坐视。

当赵孝骞下狱的消息传出去后,老宗正赵宗晟坐不住了,七八十岁的年纪,

愣是亲自出了府,在家人的扶下颤巍巍来到宫门外,求见官家赵煦。

随着赵孝骞的下狱,汴京各路人马暗潮汹涌,异动频频。

然而最激动的却莫过于汴京的市并百姓。

百姓的心思最纯粹,他们根本不关心事情的真相,他们的眼里只有黑白善恶,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人永远是好人,坏人一定是坏人。

赵孝骞这样一位大宋英雄竟被拿问下狱,这无疑是好人蒙冤,乌云蔽日,朝堂上不仅出了奸臣,就连当朝官家是英明还是昏庸,恐怕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将英雄拿问下狱的人,能是好人吗?

这就是百姓们非常朴素的价值观,

人家在前线为大宋浴血奋战,数败辽军,因为有了赵孝骞和魔下的精锐之师,我大宋方得今日的扬眉吐气。

结果人家刚回汴京,你们竟把这位英雄抓起来了?

赵郡王究竟犯了什麽事,百姓并不在乎,他们只知道朝中定是出了奸臣。为什麽要抓赵郡王?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奸臣嫉妒赵郡王的功劳,他们眼红了,要除掉功臣。

于是,赵孝骞入大理寺监牢才一个时辰,无数百姓纷纷向楚王府聚集,不仅如此,就连国子监的学子们也有了动作,无数学子从国子监出发,一路招摇过市来到楚王府。

满腔正义的学子胆子可比百姓大多了,他们扬起拳头,面朝大门紧闭的楚王府,大声呼喊口号,声援河间郡王,定要联名上疏,为赵郡王鸣冤昭雪。

整座汴京城,为赵孝骞一人而陷入了动荡。

随着赵孝骞入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法司也奉旨迅速组成了会审堂,

皆由三法司首官担任。

赵煦向三法司会审堂下了旨,旨意上说得很明确,勿枉勿纵,以礼相询,

赵煦的意思非常明确,审问赵孝骞可以,但不准用刑,问话要有礼貌,有素质。

与此同时,同样是三法司的差役,却如狼似虎地闯进刘贤真,陈涣等三十馀官员的府邸,开始对他们的府邸大搜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