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28章 勾栏故事

世子稳重点 第528章 勾栏故事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8 23:13:5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28章勾栏故事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同样的,每个男人其实也有一个被美女们疯狂追求却爱而不得的梦。

当梁雅说大理寺外许多人想进来探视他时,赵孝骞的脑海里已自动编造了一个凄婉动人缠绵排侧的才子佳人故事。

大宋绍圣年间,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赵半阙,被奸人构陷入狱,时年汴京震动。

无数才貌绝代的花魁和千金小姐为之肝肠寸断,纷纷聚集于大理寺外,只求能见赵半阙一面,一表衷肠并发誓此生非赵半阙不嫁,哪怕赵半阙死了,她们也会殉情随他而去。

至不济也会一生守寡,馀生活在与赵半阙点点滴滴的回忆里这故事太感人,太虐心,赵孝骞想想都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然而梁雅很不合时宜地打破了他的美梦。

「呢,大理寺外面聚集的大多是殿下的故交,都是男的,至于花魁娘子,千金闺秀——这个,真没有。」

赵孝骞表情顿时僵住了,眼里的失望怎麽都掩饰不住。

「按照剧情发展,此时的大理寺外,应是花魁多如狗啊—她们怎麽不按套路出牌?」赵孝骞痛心极了。

见赵孝骞的精神状态明显有点不稳定了,梁骓小心地道:「兴许花魁娘子们不喜掺和朝堂事,毕竟殿下因涉事而入狱,朝廷还在查呢,娘子们大抵是不敢冒风险的,怕牵扯进来—.」

赵孝骞叹了口气:「言之有理,这应该是唯一的解释了。」

梁雅道:「大理寺外的故交们——

赵孝骞撇嘴:「都是男人,有啥可看的,叫他们回去吧,探视我有什麽意义,实在闲得慌,没事帮我去开封府敲敲鸣冤鼓,朝会上帮我吼几声『世道不公」,这些岂不比探视我更有意义。」

梁雅笑道:「世人心中自有公道,老实说,殿下入狱,就连下官也觉得颇为不公,殿下是我大宋的英雄,却无端卷进了风波里,下官虽不知殿下为何斩四十二名官员,但下官觉得,殿下这麽做自然有您的道理。」

赵孝骞哈哈一笑,道:「梁寺丞倒是明事理,我在监牢这段日子,就靠梁寺丞多多关照了。」

「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好好侍候,一应吃穿用物,定不让殿下受委屈。」

二人寒暄几句,突然沉默下来,互相对视。

许久之后,赵孝骞幽幽地道:「你打算在我牢门前待到什麽时候?我的第一楼的灌汤包呢?你特麽饿到我了。」

梁雅悚然一惊,起身就往外跑:「下官该死,这就去办!」

赵孝骞入狱的当天晚上,州桥第一楼香喷喷热腾腾的灌汤包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大理寺监牢。

与此同时,州桥到东西城角楼的汴京大大小小的勾栏瓦舍里,数十名说书先生拍下了醒木,开始说新故事。

不得不说,说书先生们这一次紧抓时事热点,赵孝骞白天刚入狱,晚上便成了说书先生们嘴里的故事主角。

「..-话说绍圣二年,河间郡王奉旨戌边,于真定府和拒马河两败辽军,诸位可听清了,『两败辽军」!大宋立国百年,我王师何曾如此扬眉吐气过?诸位可当浮一大白乎?」

「要说这位河间郡王是谁?此人何来如此大的能耐?且听某细细道来,河间郡王姓赵,名讳上孝下骞,是当今官家的宗亲兄弟,也是楚王殿下的独子。」

「这位郡王殿下出生便不凡,传闻降生之时,满室灵芝飘香,天象隐见虎豹之形,久旱之地,遂降甘霖,当是时也,谓为京师奇观——.」」

说书先生讲得口沫横溅,越说越入戏。

不愧是吃这碗饭的行家,所谓出生异象,灵芝飘香什麽的鬼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居然如同亲眼所见,诚挚得让人不忍生疑。

神奇的是,如此玄幻的扯淡,在座的听客居然都信了,没办法,古代人就吃这一套,他们印象里的不凡之人,出生时是一定要有异象的,这是大人物的标配,没有异象说明不够档次,更没有看点。

说书先生们胡说八道多年,自然是懂观众的爽点的,于是不负众望,果断给赵孝骞加持了异象。

异象说完,进入正题,说书先生们按照张小乙给的故事情节,开始添油加醋,极尽夸张地说起河间郡王两败辽军的经过。

这又是汴京看客们非常关注的爽点,毕竟两败辽军的盖世功劳,天下人只知结果,不知过程,真正知道结果的,只有朝堂上那些大佬们。

现在说书先生们把宋辽之战细细说来,顿时引起看客们的满堂喝彩,说到关键处,说书先生突然住了嘴,慢条斯理地给自己斟了一杯水润嗓子,一脸神秘却不往下说了。

看客们急不可待,见这副欠揍的样子,纷纷怒骂叱喝,然后不情不愿地将散碎的铜钱碎银扔上台。

说书先生顿时眉开眼笑,弯腰拾起看客们的赏钱,躬身道谢后,继续娓道来。

醒木一拍,说起赵孝骞率三万龙卫营将士,于真定府北面列阵迎敌,郡王殿下天纵之才,近年造出了一种非常犀利的火器,可谓无坚不摧。

龙卫营三万将土正是靠着郡王殿下造出的火器,将辽军钉死在真定府以北五十里外,曾经天下无敌的辽军,竟不得寸进,反而被宋军歼灭数万,最终兵败如山倒。

此战也,大宋王师几乎全歼辽军五万兵马,最后只有辽帅耶律淳率数十名亲卫仓惶逃回南京。

大宋立国以来,绝无仅有的歼敌数方的大胜,在赵孝骞手中得以实现。

看客们听得如痴如醉,说到这里,顿时引发满堂喝彩,说书先生趁机住嘴,

又是一脸欠揍的微笑,在看客们的笑骂声中,不得不再次扔上铜钱碎银。

在张小乙的交代下,龙卫营两败辽军的经过,说书先生们还算比较客观,没有过分添油加醋。

毕竟故事要取信于人,首先第一要素就是,你得靠谱儿。

不然两军交战,你突然来一句天降神雷把敌人都劈死了,这不纯纯侮辱人智商吗。

接下来说书先生们又开始说起了赵孝骞和龙卫营第二次大败辽军,拒马河南岸风声萧萧,辽军试图渡河偷袭,被赵孝骞提前察觉,遂在南岸布下重兵。

此战辽军出动了两千重甲骑兵,然而终究敌不过大宋王师的火器,两千重甲骑兵全军覆没,此战歼辽军三万,余者仓惶北逃,从此辽军不敢南下而牧马,大宋新开四百里疆土,宋辽攻守之势自此易也。

看客们越听越激动,一阵阵的满堂喝彩几乎掀翻了屋顶,勾栏瓦舍的老板掌柜们喜笑颜开,多年没见如此热闹兴隆的场面了。

随着说书先生的娓道来,看客们身心都沉浸在边疆风起云涌,沙场征战的画面里,故事跌岩之间,看客们群情激奋,难以自抑。

而赵孝骞的个人形象,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愈发具象化了,看客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河间郡王的模样,已有了清晰的眉眼,甚至连一场场战争的画面,众人也仿佛身临其境,激动得面红耳赤。

看着勾栏内的气氛已达到**,说书先生眸光一闪,开始慢条斯理地继续往下说。

「三日前,河间郡王突然回京,这件事想必诸位大多知道吧?不瞒诸位说,

郡王殿下刚进城门,老朽不才,便亲眼瞻仰过殿下的风采,果真是风流俊俏,威武不凡,如天神临世,令人敬畏。」

在座众人纷纷笑了起来,还有人附和说,当日他们也曾见过郡王殿下,还给殿下让了道,规规矩矩站在路边行了礼。

「诸位只知殿下回京,但诸位可知殿下为何回京?」

说书先生的这个问题,把在座的看客们问懵了。

环视四周后,说书先生突然一叹,神情黯然道:「殿下回京,是因为他在真定府招惹了奸人!今日郡王殿下被拿问大理寺,这件事诸位也都知道了吧?」

「奸人猖獗,气焰至斯!连殿下这般盖世功臣也敢陷害,这世道—」

说书先生沉重地一叹。

这句话顿时吊起了看客们的胃口,勾栏内拍桌声,骂娘声不绝于耳,催促着说书先生赶紧说下去。

前面的种种大败辽军的事迹,不过都是铺垫。直到此刻,说书先生才说到了正题。

大宋新占领四百里疆土,朝廷欲在新疆土上设立新县,迁徙农户,分配良田。

转运使韩维等四十二名官员欺上瞒下,圈占农田,残害农户,真定府四百馀农户的性命丧于恶吏刀下。

河间郡王心怀悲悯,治下百姓受此不公,焉能忍气吞声,纵知韩维等人是朝廷京官,手握权柄,亦毫不妥协,为了给治下百姓一个交代,郡王殿下遂下令当众斩首韩维等四十二名犯官。

说到这里,看客们愈发激动,大声叫好。

然而郡王殿下未经朝廷诏令,擅杀官员,犯下了大罪,殿下本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

斩下四十二颗犯官首级后,郡王殿下星夜启程回京,向官家自领其罪,这才有了今日殿下被拿问大理寺的结果。

说到这里,看客们恍然大悟,白日里赵孝骞这位功臣突然被大理寺拿问,一切疑惑都有了答案,前因后果互相呼应。

于是,原本热闹喧嚣的勾栏院里,陷入了一阵死寂。

许久之后,一名看客突然起身,猛地一拍桌子,怒骂道:「奸人害了百姓的命,朝廷不闻不问,为民除害的大功臣反倒入了狱,这是什麽道理!」

「黑白颠倒,世道不公!」

『没错!赵郡王做错了什麽?他不过是没按规矩杀犯官,犯官本就该死,在哪里杀不是杀!」

一句怒骂,彻底点燃了看客们的情绪。

与此同时,汴京的夜晚,大大小小的勾栏瓦舍里,同样的一幕纷纷上演,整个汴京沸腾了,民怨冲天而起,不可遏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