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62章 潜移默化

世子稳重点 第562章 潜移默化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6 23:42: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62章潜移默化

许将自从来到龙卫营后,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冲击。

许将是典型的文人,而且还是状元公,古往今来的文人其实都很反差,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却偏偏梦想着金戈铁马,上阵杀敌。

只能说,他们向往的,是一种自己一辈子不可能做到的别人的人生。

许将印象里的一军主帅,那是杀伐果断,坐在帅帐内发号施令,令出如山倒,魔下将土莫不豁命以赴。

因为主师的一道军令,将士们上阵舍生忘死,浴血厮杀,而主帅在帅帐内沉静如水,

威风凛凛,犹如一头号令群兽的猛虎,令人心生敬畏,忍不住在他面前伏拜。

这才是许将印象里的一军主师。

然而赵孝骞却让他开了眼界,原来主帅这个领域,还有人这麽干的。

调兵遣将的当日,许将还没到,赵孝骞便把兵马派出去了,所以许将没有近距离观摩赵孝骞威风凛凛发号施令的样子。

等许将赶到大营时,营地内已空空荡荡,赵孝骞像个无所事事的街溜子,在大营里招猫逗狗,到处闲逛,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主帅的威风和气质。

现在如此重要的举报传来,许将以为这下赵孝骞总该逞一下主帅的威风,下达几道提神醒气的命令了吧?

然而,赵孝骞只有一句「自己看着办」。

这特麽是一军主师该说的话?

你是来拉屎的吧?

「怎麽会这样?」许将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他:「前线种将军已与辽军交战了,什麽叫自己看着办?子安,他们交战了啊!接下来如何安排,你这个主帅总要下几道命令吧?」

赵孝骞叹了口气,这位政委好像还没从枢密院办事的思维中跳出来,更没适应眼下交战第一线的节奏。

许将是枢密院副使,朝廷枢密院的办事风格赵孝骞很清楚,所有从地方上送到枢密院的奏疏公文,用句俗话来说,黄花菜都凉了。

枢密院从设立之时开始,吃的都是凉了的黄花菜。但凡跟军事有关的消息,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消息送到枢密院时,事情已经很严重,或者已经平息。

这样的情况下,枢密院能做的只有事后找补批示,发几道行政命令下去,告诉地方该如何做。

消息滞后是一个原因,朝廷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也是一个原因。

但这样的风气,在前线是行不通的。至少在赵孝骞这里行不通。

主帅没有身临战场,仅仅从军报的寥寥数语里是看不清战场情势全貌的。

不了解的情况下,主师乱下命令,告诉第一线的将士该做什麽,不该做什麽,这叫「乱命」,也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人命关天的战场上,主帅这麽干是会出大事的。

所以赵孝骞的指挥风格向来理智沉稳,自己没身处战场的情况下,具体的战术策略问题,他从来不插手,让第一线的将领临机决断。

许将无法理解,在他的观念里,朝廷王师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由主帅或者更高一级的比如兵部,枢密院直接指挥,上面不指挥,下面的将士不能乱动。

可以理解,毕竟大宋立国百年来都是这麽干的,朝廷对军队的约束,已经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大宋军队战力不强,不仅仅是兵员胆魄素质的问题,朝廷对军队的提防和制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许将的质疑,赵孝骞摊了摊手:「种建中和将士们在前线干得挺好的,我需要做什麽?除了为他们喝彩,以及准备好功劳簿给他们请功,还能干什麽?」

许将皱眉道:「种建中魔下两万龙卫营将土,那可是我大宋最精锐的王师,不夸张的说,这支军队有横扫天下的实力,子安作为主帅,怎可漠不关心?」

赵孝骞苦笑道:「他们干完了活儿,自然就回来了,冲元先生在担心什麽?担心种建中不忠不轨,还是担心龙卫营的将士们对朝廷心怀异志?」

许将摇头:「老夫没这个意思,但朝廷是有规矩的———

话没说完,赵孝骞打断了他:「朝廷的规矩,在战场上不管用,将士们为朝廷征战杀敌,舍生忘死已经很危险很辛苦了。」

「朝廷要做的是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不是让他们在拼命的时候还给他们身上加什麽规矩。」

见许将还是一脸质疑,赵孝骞叹道:「打个比方吧,比如说,你还是个孩子,在路上被一个闲汉揍了一拳,这个时候你是果断还手揍回去,还是转身跑回家,去令尊面前告状,说有个人揍我,爹我该怎麽办?」

许将不假思索地道:「何以报怨?以直报怨。当然是揍回去再说。」

赵孝骞笑了:「你看,这不很清醒吗?为何眼前的事冲元先生看不明白呢?」

「同样的事,咱们说到宋辽之战上,种建中派人票报,说与辽军遭遇,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种建中若是选择按兵不动,先向我这个主帅请示要不要打,等拿到我的命令后再开打,你觉得合适吗?」

「种建中对朝廷赤胆忠心,没等到主帅的命令前,坚决不动手,哪怕辽军的刀剑砍在将士们脖子上了,但我就是一腔忠心,朝廷不发令,我就是不动手。」

「最后会是什麽结果?辽军砍瓜切菜般把我军将土屠戮乾净,这辈子没打过如此顺手的仗,种建中和将士们一枪不发全死了,莫非冲元先生认为这样的结果,才能证明将士们对朝廷的忠心?」

许将的老脸顿时一红。

从赵孝骞的这番话里,他终于察觉到自己刚才是多麽的不讲理。

「子安所言—-好吧,刚才是老夫糊涂了,身在前线方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多麽可贵。」

状元公不愧是状元公,承认错误很坦然,赵孝骞也很欣慰,这位状元公终究不迁腐,

三观也还算比较正,他只是常年在权力中枢当官,难免沾染了一点官僚习气。

当然,也确实存在着文人对武将的提防与傲慢,这不是许将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年代的普遍问题。

这两日的相处,赵孝骞对他渐渐比较了解,也对许将这个人定了性。

小毛病确实有,但总的来说人不坏,这位老同志可以挽救一下,早治疗,早痊愈。

「子安的气度与格局,老夫不如也,是老夫狭隘了,日后在军中,还请子安多指教。」许将知错就改,很认真地朝赵孝骞长揖一礼。

赵孝骞急忙回了一礼:「您是长辈,可莫折煞小子,我就是心大,而且对将士们足够信任,仅此而已。」

许将摇头:「子安不是心大,而是有足够的本事,才有足够的信心,老夫这几日与留守大营的将士们攀谈,将士们话里话外都对子安非常敬仰推崇,忠心爱戴,子安一句话,

他们随时能为你赴死。」

「一军主帅能做到这个程度,汉朝卫霍亦莫如此了。」

赵孝骞微微一笑。

他能给将土们的,除了尊重和公正,还有利益,

在他魔下当兵,不说跨越阶级那麽夸张,至少能让全家从贫农升到富农,战场上头铁一点的话,兴许还能当个小地主。

这样的主帅,谁能不爱戴?谁敢对他们的主帅不利,就是砸他们的饭碗,他们怎会不为了他而赴死?

赵孝骞对兵分三路的魔下并不担心,主要是对种建中,折可适和宗泽三位主将有信心。

他现在想做的,是要扭转许将固有的观念,让他彻底融入魔下这支军队,跟上他统御指挥军队的思维和节奏,如果不扭转的话,以后工作中恐怕还会与许将发生矛盾冲突,不大不小也是一桩麻烦。

「冲元先生,我听说当世诗人词人,莫不向往金戈铁马的战场,感受那杀敌报国的热血激情,先生也是如此吗?」赵孝骞笑吟吟地道。

许将授须微笑:「老夫也不能免俗,常梦想能指挥千军万马,一声令下,与将士们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为大宋开疆拓土。」

赵孝骞眨了眨眼:「先生与我一同成边,往后大小战事还会有很多,将来方便的时候,先生不妨与将士们同临战场,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气氛,让你圆一下梦想,先生意下如何?」

许将立马惊喜道:「真的吗?老夫也能身临战场?会不会拖累将士们?」

「不会,你站在后军远远看着便是,添不了麻烦,既然先生有意,小子以后找个机会给你安排。」

「好好!子安费心了,子安懂我,哈哈!」许将欣喜大笑道。

赵孝骞微微一笑,军队是个大熔炉,战场更是炼金炼心,只要许将亲身参与几场战事,他的思维,他的节奏,约莫就能与龙卫营的将士们保持一致了。

终于稍微正了许将的思路,赵孝骞缓了口气。

换了旁人,赵孝骞哪来这麽大的耐心,谁敢在军中与他唱反调,二十记军棍抢过去,

从此见了他都会不自觉地踢正步。

但这位副使是赵煦的眼线,打不得骂不得,还得罪不得,赵孝骞只好用这种笨法子,

悄无声息地改变这位政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