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46章 党争激烈

世子稳重点 第846章 党争激烈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03:21:16 来源:源1

第846章党争激烈

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前世虽然漏网了,多少还是咬过几口猪饲料的。

「祥瑞」这种东西,缥缈得像许愿池里的王八,你信就投个币,不信就呵呵一笑。

可不同的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层面,这种风气不可长。

二十五份奏疏,全特麽都发现了祥瑞,由此证明赵孝骞的登基是天命所归,大宋必昌。

普通的臣民看起来自然是欢欣鼓舞,说不定真能蛊惑一大批愚昧的民众,就算不相信的人,也只会淡淡一笑,不去戳穿,情当看了一场热闹。

但赵孝骞是皇帝啊,前世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啊,他总不能傻呵呵地哄着自己信了吧。

二十五个地方发现祥瑞,跟特麽雨后的狗尿苔似的呼啦一下都窜出来了,怎麽看都不像是祥瑞,更像是妖孽。

「祥瑞,嗯,看起来确实像,只不过祥瑞未免太多了些,你们确定它真的是祥瑞?」赵孝骞笑吟吟地道,眼睛却盯住了户部侍郎曾晨。

曾晨此刻已是冷汗潜潜,脸色苍白。

他没想到不过是借「祥瑞」之名,狠狠给官家拍上一记马屁,这马屁好像拍到马腿上了,官家根本不信这个。

更糟心的是那二十五名地方官员,他能想到的马屁,那些官员也想到了,几乎同时上表称发现祥瑞,把祥瑞搞得不值钱,帮家人们把价格打下去了。

见赵孝骞已盯住了他,曾晨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跪倒在殿中央,颤声道:「臣有失察之罪,臣知罪。」

赵孝骞淡淡地警了他一眼,道:「罢了,你也是一番好心,此事不追究你了。」

说着赵孝骞环视群臣,道:「朕即位是为了务实做事,立志治下昌平盛世,希望诸公与朕一样,把分内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好便足够,至于那些虚无缥缈的『祥瑞」什麽的,以后不准再奏了「相比那些所谓的祥瑞,朕更希望诸公送上更实际的东西,比如职权内的事务办理情况,治下范围内的具体数据,任内是如何造福一方等等,这才是朕真正想要看到的。」

群臣凛然,纷纷躬身应是。

祥瑞之事揭过,赵孝骞也不好处置那二十五名地方官员,说到底人家没犯什麽大错,无非是想拍个马屁而已,只不过马屁的力道和角度搞错了。

现在赵孝骞公开下了旨,以后再有人上奏发现祥瑞,那可就真要治罪了。

接下来宰相章在朝会上宣布了一个消息。

从汴京各官署中挑选百名官员,下放到地方上,深入民间乡村,与农户同吃同住,了解疾苦,

理清新政弊处,时限为半年,半年后回京述职。

至于下放的地点,暂时定在京畿范围的县乡,作为朝廷的试点,如若有效,可向大宋全国推广,并以此立法。

这个消息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许多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也有人头颅低垂,不敢出声,生怕赵孝骞和章惊选中他。

没人愿意去,大多数人当官的初衷是为了出人头地,掌握权力,享受养尊处优的优渥生活,谁愿意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乡村里过贫民农户的生活?

赵孝骞的自光环视下来,不由冷笑。

嘴上说着为国为民,张载曾经的横渠四句被他们当成了口号喊得带劲,一旦真需要自己付出了,个个都是这般模样。

文官集团的虚伪,可见一斑。

「一个个都如此谦让,看来诸位都是高风亮节之士,既如此,朕也不让你们为难,政事堂和吏部谨慎挑选后,便直接点名了,点到了谁,谁便可获此殊荣,下放到地方。」赵孝骞语气带着几分冷意道。

「没被点到名的也不必遗憾,这只是第一批,往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不了解民间疾苦,

怎配为民谋福,为君分忧?」

「平日里口号喊得那麽激昂高亢,朕希望诸公能说到做到,否则,朕也怕你们背负『道德败类』的恶名,一生清誉尽丧,让朕心疼呐!」

殿内大部分人的表情变得不自在,有点羞耻心的老脸都红了。

群臣对赵孝骞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位官家,可比哲宗先帝厉害多了。

哲宗隐忍多年,性格早已变得温和,亲政以后鲜少露出锋芒,任何事情大多是笑吟吟地与朝臣们商量着办。

可是这位新即位的官家,却是锋芒毕露,一看就不好对付,往后想要在官职位置上怠政不作为,怕是难了。

尤其是今日的朝会,官家一开始便算计了人心,他抢先一步占领了道德高地,然后从高地上俯视群臣。

不是说为君分忧,为民谋福吗?

现在机会来了,下放到民间乡村,现场第一时间感受民间疾苦,并把百姓的疾苦报上朝廷。

你若不干,那就是「道德败类」,平日里高喊的每一句义正严词的口号,都是此刻扇在自己脸上的耳光。

赵孝骞又补充道:「对了,此事政事堂要带头,诸位宰相轮班下放,朕授予『按察使」之职,

宰相下放地方有权处置地方官员,豪强,地主不法,为百姓声张正义。」

「同时,御史台,皇城司等官署,朕也会安排人乔装秘密走访,下放的官员到了地方上可要守规矩,一旦发现有鱼肉横行乡里的举动,马上会被拿问汴京治罪。」

「新政推行数十年,期间废复多次,一项明明是对国对民有利的善政,为何如此反覆?咱们先从新政自身找原因。」

「此举,就是要朝堂的官员们亲身感受,亲身经历新政在地方上的实施情况,看清楚新政里的哪些条款看似利民,实则祸民,那些条款被地方官员钻了空子,饱囊肥己。」

群臣的表情愈发复杂。

这位官家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果真比先帝强势太多了,不愧是领过兵的主帅,委实杀伐果断,

不留一丝情面。

殿内不仅新党官员表情复杂,旧党官员同样也是心情复杂。

新政被旧党们不容,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士商集团的利益,这本就是一场集团阵营之间的战争,新政太多方面触动了曾经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朝堂上才会出现新旧两个阵营,不死不休。

现在赵孝骞的这番说辞,态度已经很明显。

继续推行新政是主基调,这一点不会变。

但新政的很多具体条款将会改善修正,而改善修正的基础,就是这些下放到地方的官员,从他们亲身经历的民间疾苦上,做出适当的修改。

自古变法者,很难不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蛋糕就这麽大,你吃得太多,占了太多,让别人没得吃,这可不行。

但你不能一上来就把别人吃进嘴里的蛋糕用手指抠出来,这就很冒味。

王安石当年的变法,神宗先帝曾经那麽支持他,最终却还是不得不废止,就是因为王安石触碰了权贵地主们的利益,逼得他们疯狂反扑,这些人纠集起来的力量太恐怖,就连皇帝都不得不妥协。

赵孝骞的做法不一样,他现在放出的风声是改善修正新政,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权贵地主做出妥协?

此时殿内的新党和旧党都微微动容,他们不停揣度圣意,尤其是旧党官员们,隐隐觉得己方阵营翻身的机会来了。

中书侍郎苏辙突然站出了朝班,大声道:「官家,臣愿主动请缨,下放民间,体察百姓疾苦。」

苏辙刚说完,旧党官员们纷纷站了出来,主动表示愿意下放民间,

赵孝骞叹了口气,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

这些旧党约莫以为机会来了,下放到民间就是为了挑新政的刺儿,如果新政的刺太多,落实到地方上搞得民间一塌糊涂,兴许官家会改变主意,不再坚持推行新政了,旧党们的春天这不就来了麽?

赵孝骞很无奈,自己当了皇帝,终究还是有人拿新政再次当成了武器,将它化作一柄刺向政敌阵营的剑。

以前的赵孝骞游走于朝堂权力中枢之外,也根本不参与两党的争斗,只听说双方斗得激烈,却不知具体是如何激烈的。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

果然很激烈,双方从来没放过弄死对方的任何机会,一旦抓住机会,就往死里弄。

本来不愿被下放的新党官员们,此时见到旧党们纷纷站出来主动请缨,这些新党官员们也慌了,他们立马明百了旧党的用意。

于是不用别人暗示,他们立马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下放民间。

一坨人人避之不及的臭狗屎,瞬间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儿,眼前的景象岂止「讽刺」二字可形容。

赵孝骞迅速警向章,见此刻的章一脸铁青,咬着牙站在原地,垂着的双臂却在微微发抖。

赵孝骞勉强笑了笑,道:「见诸公皆有为民谋福之心,朕甚慰,子厚先生,你怎麽说?」

章惊铁青着脸站出来,缓缓道:「当值御史将今日主动请缨之人的名字官职记下,政事堂挑选下放官员时,会优先考虑。」

赵孝骞沉默半响,语气冰冷地道:「罢了,散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