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99章 罄竹难书

世子稳重点 第899章 罄竹难书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899章罄竹难书

「无故拿问」,「妄造冤狱」。

张嘴就扣了好大一顶帽子,赵孝骞顿时有些无语。

这大约便是宋朝版的「抛开事实不谈」了吧。

从朝会开始到现在,没有一个人问过陈州官员到底所犯何事,罪证是否切实,啥都不问就为陈州官员鸣不平。

土大夫的傲慢,文官的优越,体现得淋漓尽致。

赵孝骞叹了口气,大宋需要改变,要改变的不仅是制度和秩序,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心,

百年以来,帝王对士大夫实在是太善待了,以至于如今的文官们飘得不着地,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监察御史刘——刘忠道,是吧?」赵孝骞问道。

「是。」刘忠道昂首挺胸,正义得像帮原配捉奸的娘家人。

「你刚才说监察府无故拿问陈州官员,妄造冤狱,这话朕听明白了,不过朕有件事仍不明白一:

赵孝骞嘴角一勾,缓缓道:「从你说话到现在,你好像没问过事情的是非曲直,张嘴就把帽子扣到监察府头上,所以,你从小到大跟人聊天的时候,从来不习惯讲道理的吗?」

刘忠道一滞,殿内许多人的脸色也不好看。

良久,刘忠道不得不低头道:「官家怒罪,刚才是臣一时激愤,臣敢问官家,不知陈州官员所犯何罪,以至于一州之地的官员全数被皇城司拿问。」

赵孝骞嗯了一声,赞道:「对喽!这才是正常的有理有据的聊天嘛,你看,当你学会讲道理时,你的面目都没那麽可憎了,从里到外透着清澈的可亲可爱—」

殿内群臣哭笑不得,君臣如此紧张对峙的时候,官家居然还有闲心调侃臣子,吵架都吵得如此松弛的吗?

停顿片刻,赵孝骞语气渐渐低沉:「监察府设立以来,办的第一桩案子便是拿问陈州官员。」

「诸位,若是监察府没有真凭实据,没有掌握犯官的罪证,你们觉得监察府的胆子真这麽大,

敢随便拿问官员?」

「莫说朕这一关他们过不去,殿内诸公本就对监察府甚多不满,恐怕也容不得监察府胡作非为吧?」

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刘忠道:「所以,朕给你的解释,可能会让你,或是让许多朝臣失望」

2

说着赵孝骞抬头扬声道:「监察大夫韩忠彦何在?皇城司勾当公事甄庆何在?」

殿内朝班中闪出两道身影,站在大殿中央一齐朝赵孝骞躬身:「臣在。」

赵孝骞看着韩忠彦,淡淡地道:「查办陈州官员一案,监察府自当明正典刑,古人云『不教而诛谓之虐』,现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们把证据,供状摆出来,堂堂正正地把这桩案子钉死了。」

韩忠彦躬身道:「臣遵旨。」

转过身,韩忠彦环视群臣,缓缓道:「五日前,监察府收到陈州百姓呈来的匿名诉状,状告陈州官员歪解新政,私相加赋,勾结商贾地主,逼使百姓卖田卖地,举家沦为流民。」

「监察府收到诉状后,在皇城司的协助下,当即出发陈州明察暗访,皇城司所属走访陈州治下三十馀村庄乡堡,最后确定,百姓诉状基本属实,皇城司并已掌握了许多罪证,陈州官员皆涉案。」

韩忠彦的语速很慢,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仿佛生怕殿内的朝臣听不清似的。

此时刘忠道和诸多朝臣的表情都很不满,很显然韩忠彦说了这麽多,只是平静地陈述案情,但没有拿出乾货。

似乎知道朝臣们要说什麽,没等刘忠道反驳,韩忠彦立马道:「监察府查办的案子,人证物证必须俱全,绝不落人口实。」

说着韩忠彦望向一旁并肩而立的甄庆。

甄庆会意,转身朝殿外沉声喝道:「来人,将陈州官员涉案的罪证搬上殿来。」

话音落,殿外廊下顿时走进来几名皇城司属下,他们合力搬进来两只大箱子。

箱子放在大殿正中后,甄庆上前两步,亲自将箱子打开,其中一只箱子里面赫然是一大纸张,隐隐可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还有一只箱子则是许多帐簿和地契,以及诸如凶器,血衣等物证。

两只箱子放在大殿正中,韩忠彦不慌不忙地朝群臣拱手,道:「陈州犯官罪证皆在此,每一件是实证,诸位若是不信,可自行上前查阅证实。」

「另外,皇城司在这些犯官家中搜出来往书信,贪墨赃银等,其中仅陈州知州曾叔礼一人所受赃银,便高达近百万两,家中田产地契约十馀万亩,其他如黄金珠玉奇珍更是不计其数,贪墨之巨,大宋立国以来罕见。」

箱子就摆在大殿内,可韩忠彦说完后,殿内群臣竟无一人上前查看证实。

大宋的清官很少,所有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这些罪证,赃银,田产等,基本能确定是真的,韩忠彦敢把这些东西搬进大庆殿,说明监察府有这个底气证实所有的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经得起验证推敲。

陈州官员所犯之事,基本已是板上钉钉,不可能翻案了。

然而,朝臣们终究还是心中不甘。

他们并不在乎监察府出的这些犯官,毕竟已经栽了,那就要认栽。

朝臣们在乎的是,监察府不能这麽搞下去了。

今日是陈州,明日呢?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群臣此刻觉得仿佛有一把刀悬在自己的头顶,现在没落下来,但指不定什麽时候就落下来了,

他们的下场跟陈州官员不会有任何区别。

监察府设立后,当官若当得如此提心吊胆,这官儿当得还有什麽意思?

见殿内群臣都不说话,赵孝骞盯着监察御史刘忠道,道:「刘御史,你刚才参劾的是监察府无故拿问官员,妄造冤狱,现在朕再问你一次,你还觉得监察府是『无故拿问」,『妄造冤狱」吗?」

刘忠道脸色苍白,垂头讷讷不能言。

赵孝骞环视群臣,道:「殿内诸公,还有谁对拿问陈州官员有疑问的,可以站出来,道理越辩越明,朕不介意你们质疑,只要讲道理,任何话朕都能听得进去。」

仍旧没人出声,今日朝会之前,许多朝臣暗中串联,为的是藉由拿问陈州官员一案,把监察府扳下去,至少让他们以后行事有所顾忌,不敢随意拿问官员。

可现在事情的发展,却已脱离了大家的控制。

监察府面对群臣的质疑和不满,非常淡定地把事实和证据摆了出来,说话和做事坦坦荡荡,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牢牢地占住了「道理」二字。

朝臣们这还如何质疑反驳?他们的理由本身就是自私的,道理上根本站不住脚。

殿内沉寂许久后,章惊只觉得后背痒痒,大约是感受到群臣目光的压力了。

章只好打破了沉默,沉声道:

「不知官家打算如何处置陈州涉案官员?」

赵孝骞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道:「子厚先生,作为宰相,你现在应该关心的是,陈州辖下有多少百姓被这些官员祸害,多少户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农户卖田卖儿女,举家沦为流民,

不得不背井离乡,而不是只关心这些犯官的命运。」

章惊脸色一白,垂头道:「臣知错了,官家教训得是。」

赵孝骞抬眼看着韩忠彦,道:「你来告诉殿内诸公,陈州辖下被祸害的百姓究竟有多少。」

韩忠彦环视群臣,语气沉重地道:「元佑六年,陈州人口共计八万户,四十二万人,知州曾叔礼就任陈州知州后,在任四年间,陈州人口已不足七万户,人口也已减少到三十五万。」

「这其中包括百姓家破人亡者,被逼卖田产后举家逃难者,被官府和地主杀害者,甚至还有活活饿死者,生机无望自尽者等。」

「所有数据,田亩,人口等,皆有据可查,曾叔礼和辖下一气的官员,地主,商贾,直接或间接祸害百姓的人数,足足数万,实令人发指,罪不容救!」

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许多人不敢哎声,也有许多人被这冰冷无情的数字震惊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章惊的脸色愈发难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确实令人震惊。

它在史书上,或许只是一行不痛不痒的数字,可在当下的现实里,他们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他们原本可以无病无灾地生活下去,世代做一个温顺本分的百姓,然而官员做的恶,终究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赵孝骞也是脸色铁青,尽管他昨晚便知道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此刻再次听到时,仍然忍不住心头的怒火。

「数万人啊,他们有的死了,有的拖家带口沦为流民,或许已饿死在挣扎求生的路上,还有的当了地主的农奴佃户,过着牲畜般的日子,这些,都是曾叔礼他们做的恶!」

「朕当年率军与辽国交战,咱们的将士都没死过这麽多人,如今小小陈州一地,便是数万!官吏之恶,竟甚于外敌!」

「子厚先生,陈州官员所犯之罪如何处置,先生何以教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