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狼诀2 > 第一百二十一章又是一年惆怅客(五)

天狼诀2 第一百二十一章又是一年惆怅客(五)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2 04:43:35 来源:源1

第一百二十一章又是一年惆怅客(五)(第1/2页)

按照计划,凌霜先派人去黑风寨附近侦查,摸清了他们的布防和作息规律。黑风寨位于青石镇外五十里的黑风山上,山势陡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寨门紧闭,门口有十几个守卫,日夜巡逻。

萧琰建议,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派一部分人在寨门附近制造动静,吸引守卫的注意力,然后派一支精锐小队,从后山的一条小路悄悄摸进去,直捣黄龙,擒贼先擒王。

凌霜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便开始调兵遣将。她从县衙里挑选了五十名精兵强将,又联系了一些被黑风寨欺压过的百姓,组成了一支临时的队伍。

出发前,凌霜看着萧琰,说道:“萧公子,这次行动很危险,你就留在客栈里,不要跟我们一起去了。”

萧琰摇了摇头:“不行,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我虽然不会武功,但或许还能帮上一些忙。”

“可是……”凌霜还想说什么,却被萧琰打断了。

“凌捕头,你就别劝我了。”萧琰说道,“我已经决定了。”

凌霜知道萧琰的脾气,只好无奈地说道:“好吧,那你一定要跟紧我,千万不要乱跑。”

“我知道了。”萧琰点点头。

夜幕降临,凌霜带领着队伍,悄悄地向黑风山出发。萧琰也跟在队伍里,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来到黑风山下,队伍按照计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人在寨门附近埋伏起来,准备制造动静;凌霜则带着萧琰和另外二十名精兵,悄悄地向后山走去。

后山的小路果然很隐蔽,而且十分陡峭。他们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好几次差点滑倒。萧琰虽然体力不如其他人,但他咬牙坚持着,没有掉队。

爬了大约一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黑风寨的后墙。后墙不高,而且守卫也比较少。凌霜示意大家停下,然后拿出一个飞虎爪,扔了上去,抓住了墙顶。

她纵身一跃,顺着绳索爬上了墙顶,然后向下面做了个手势。其他人也纷纷爬上了墙顶。

进入寨内,他们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巡逻的守卫,向寨主的住处摸去。黑风寨的寨主名叫黑熊,据说力大无穷,武功高强,而且生性残暴。

来到寨主的住处附近,他们看到门口有两个守卫。凌霜示意大家停下,然后和身边的两个手下交换了一下眼神。

那两个手下点了点头,悄悄地绕到守卫的身后,突然出手,将他们打晕了过去。

凌霜带着众人,悄悄地走进了寨主的住处。里面灯火通明,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正坐在椅子上喝酒,他应该就是黑熊了。

黑熊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看到凌霜等人,脸色一变:“你们是谁?怎么进来的?”

“黑熊,你的死期到了!”凌霜说道,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哼,就凭你们?”黑熊冷笑一声,站起身,拿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敢闯我黑风寨,找死!”

说着,黑熊挥舞着大刀,向凌霜冲了过来。凌霜毫不畏惧,举起佩刀,迎了上去。

两人立刻战在了一起。黑熊的刀法大开大合,势大力沉;凌霜的刀法则灵动飘逸,精准狠辣。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一时间竟不分胜负。

其他的手下也和黑风寨的人打了起来。寨内顿时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此起彼伏。

萧琰躲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激战,心里十分紧张。他虽然帮不上忙,但也在时刻关注着战局。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黑风寨的小喽啰,悄悄地绕到了凌霜的身后,手里拿着一把匕首,准备偷袭。

“凌捕头,小心身后!”萧琰大喊一声。

凌霜听到萧琰的提醒,连忙侧身躲过。那小喽啰的匕首落空,被凌霜一脚踹倒在地。

黑熊趁机挥刀向凌霜砍去,凌霜躲闪不及,手臂被划了一刀,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凌捕头!”萧琰惊呼一声。

凌霜咬了咬牙,忍着疼痛,继续和黑熊打斗。但她毕竟受了伤,渐渐落入了下风。

萧琰看着心急如焚,他环顾四周,看到墙角有一根木棍,连忙捡了起来,然后趁黑熊不注意,冲了过去,一木棍打在了黑熊的腿上。

黑熊惨叫一声,腿一软,差点摔倒。凌霜抓住机会,挥刀向黑熊的脖子砍去。

黑熊见状,连忙用大刀格挡。“当”的一声,两把刀碰撞在一起,发出了刺耳的声响。

黑熊被震得后退了几步,凌霜也趁机后退了几步,和他拉开了距离。

“臭小子,我杀了你!”黑熊愤怒地看着萧琰,挥舞着大刀,向他冲了过来。

萧琰吓得连忙后退,可他哪里跑得过黑熊。眼看大刀就要砍到他身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朔忽然从外面冲了进来,一脚踢在了黑熊的手腕上。

黑熊的大刀掉在了地上,他惊讶地看着白朔:“是你?”

“黑熊,你的死期到了!”白朔说道,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向黑熊刺去。

白朔的剑法十分凌厉,黑熊虽然力大无穷,但在白朔的快剑面前,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凌霜也趁机加入了战斗,两人联手,很快就将黑熊制服了。

黑风寨的其他喽啰见寨主被擒,纷纷放下了武器,投降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凌霜看着萧琰,又看了看白朔,感激地说道:“多谢你们。”

“凌捕头客气了。”白朔说道,“我也是碰巧路过这里,听到寨内有打斗声,就进来看看。”

萧琰也说道:“我也没做什么。”

凌霜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这次能成功剿灭黑风寨,你们都功不可没。”

接下来,凌霜让人将黑熊和其他的喽啰都绑了起来,然后派人将他们押回县衙。她则和萧琰、白朔一起,在寨内搜查了一番,找到了很多黑风寨抢劫来的财物,准备归还给那些受害者。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亮了。三人一起下了山,回到了青石镇。

巡抚大人得知黑风寨被剿灭的消息,非常高兴,对凌霜、萧琰和白朔进行了嘉奖。

青石镇的百姓们也非常感激他们,为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一章又是一年惆怅客(五)(第2/2页)

宴会上,萧琰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也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凌霜走到他身边,说道:“萧公子,恭喜你。”

萧琰笑了笑,说道:“这也有你的功劳。”

白朔也走了过来,说道:“萧公子,凌捕头,我打算离开青石镇,去闯荡江湖了。”

“哦?你要去哪里?”萧琰问道。

“还不知道,”白朔说道,“江湖之大,总有我容身的地方。”

“那你多保重。”凌霜说道。

“你们也多保重。”白朔说道,“后会有期。”

说完,白朔向两人告辞,转身离开了。

庆功宴结束后,萧琰看着凌霜,说道:“凌捕头,我也该走了。”

“你要去哪里?”凌霜问道。

“我还不知道,”萧琰说道,“我想继续在江湖上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凌霜沉默了片刻,说道:“那你多保重。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来找我。”

“嗯。”萧琰点点头,“你也多保重。”

萧琰转身,离开了青石镇。他骑在马上,看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他的江湖路才刚刚开始。

萧琰离开青石镇后,一路向西而行。他走过繁华的都市,也穿过荒凉的戈壁;遇到过善良的百姓,也见识过江湖的险恶。他的心境在这段旅程中不断变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

这日,他来到一座名为“洛阳”的古都。洛阳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充满了韵味。萧琰牵着马,在街上慢慢走着,欣赏着这座古都的风光。

走到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他看到一家茶馆,便走了进去,想歇歇脚。茶馆里人不多,只有几个茶客在悠闲地喝茶聊天。

萧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慢慢地喝着。他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有些感慨。离开大渊已经快一年了,不知道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请问,这里有人吗?”

萧琰回过头,看到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正站在他的桌旁,微笑着看着他。那女子容貌秀丽,气质温婉,不是别人,正是苏婉清!

萧琰猛地站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婉清?真的是你?你……你没死?”

苏婉清看到萧琰,也有些惊讶,随即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砚之,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我看错了呢。”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萧琰激动地问道,“那天我在望夫崖看到你的日记,还以为你……”

“说来话长。”苏婉清说道,“我们坐下说吧。”

两人坐下后,苏婉清才缓缓道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那天苏婉清被逼到望夫崖后,并没有被赵天霸的手下杀害。就在她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白朔忽然出现,救了她。

白朔将她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为她疗伤。等她伤好后,白朔告诉她,赵天霸和张大人已经被绳之以法,大渊镇恢复了平静。但苏婉清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了,便决定和白朔一起离开大渊,去闯荡江湖。

这些日子,她和白朔一直在江湖上漂泊,一边行侠仗义,一边寻找自己的归宿。这次来到洛阳,也是偶然。

“原来是这样。”萧琰听完,心中百感交集。他既为苏婉清还活着而高兴,又为她和白朔在一起而感到一丝失落。

“砚之,你这些日子过得好吗?”苏婉清问道。

“我还好。”萧琰说道,“我离开大渊后,也在江湖上走了走,遇到了很多人和事。”

他简单地向苏婉清讲述了自己在青石镇的经历,以及剿灭黑风寨的事情。

“没想到你竟然做了这么多大事。”苏婉清惊讶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萧琰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两人沉默了片刻,气氛有些尴尬。

“对了,白朔呢?”萧琰问道,打破了沉默。

“他去买东西了,让我在这里等他。”苏婉清说道。

就在这时,白朔推门走了进来。他看到萧琰,也有些惊讶:“萧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我路过洛阳,进来歇歇脚。”萧琰说道。

“真是太巧了。”白朔说道,走到苏婉清身边坐下。

三人聊了一会儿,气氛渐渐变得融洽起来。萧琰发现,白朔虽然年轻,但为人正直,武功高强,而且对苏婉清也很好。他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也为苏婉清感到高兴。

“萧公子,你接下来打算去哪里?”白朔问道。

“我还不知道。”萧琰说道,“或许会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看看洛阳的风光。”

“那太好了。”白朔说道,“我们也打算在洛阳待上几天,不如我们一起吧?”

萧琰看了看苏婉清,苏婉清点了点头。

“好啊。”萧琰说道。

船过铜陵时,萧琰生把最后半卷《南华经》收进了行囊。江风卷着水汽扑在船板上,带着些微的凉意,他拢了拢月白长衫的袖口,望着远处渐次模糊的岸线,喉间泛起一阵干涩。

已经是深秋了。

他记得离家那日也是这样的天气,母亲把一叠浆洗得发硬的贴身衣袍塞进他的书箧,絮絮叨叨地说江南潮湿,要时常拿出来晒。父亲站在廊下,手里攥着那方传了三代的端砚,指节泛白,却终是没说一句话。

船行已近三月。从汴京出发时,同行的举子们还在船头高谈阔论,说要在江南采撷些新词,待春闱高中,好让琼林宴上的御赐酒沾些风流气。可如今,那些喧嚣早已散了——有人在池州便折道去了庐山,说要寻李太白的遗迹;有人在芜湖被当地盐商请去做了西席,红帖递过来时,脸上泛着油光;还有两个最是年少气盛的,在采石矶上为了一句诗的平仄争得面红耳赤,竟就此分道扬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