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八百三十八章 檄文与谤文(第二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八百三十八章 檄文与谤文(第二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京城,九皇子府,正房。

九阿哥正在跟舒舒说李蟠这个人,这也是前几年的传奇人物。

“会试的时候,旁的应试举子带的是食盒,他带了一个面口袋,好大个,等到护军验看,是三十六涸馒头,原来他是徐州人氏,身量高壮,食量惊人……”

说到这里,他带了唏嘘道:“早先即便是趣谈,也没有几个人会笑话,那是状元呢,讥讽的话显得嘴脸嫉妒可憎了些,自打去年点了顺天府乡试主考,这‘饽饽状元就又在外头说开了,被人咬着他舞弊,多半听了这个,当他出身寒苦,手脚不干净了……”

因福松的缘故,舒舒对去年的顺天府乡试比较关注,不过因为主考是临期才指派的,知道的并不多。

顺天府是解额大省,康熙三十五年之前是民籍六十三人,八旗二十四人;康熙三十五年增加各省解额,顺天府的民籍增加为八十人,八旗三十人。

实际上,这些民籍举人,很多都是国子监生,监生入监,可以在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这就是为什么大臣子弟会扎堆的缘故。

“要是高官显宦主持这一科乡试,未必会闹出这么大动静。”舒舒道。

现在动静这么大,不过是因这两位主考没有根基。

读书人闹事儿,说没脑子也是没脑子,说有脑子也有脑子。

会权衡利弊,不会真的鸡蛋碰石头。

九阿哥想了想,道:“康熙三十六年下半年的时候,这两位都在上书房轮值过,就是这几门功课爷跟老十都不上心,后头他们就去教十二阿哥他们去了,没想到会卷进这种事情中。”

舒舒道:“宦海沉浮,说不得就是如此了。”

九阿哥想了想,道:“闹了这一出,总要有什么证据吧,不知是不是两位有什么不谨慎的落在外头,或是家里妻室儿女有什么不清白的地方……”

无风不起浪。

舒舒也说不好,只是想起福松说的明府嫡孙,好奇道:“纳兰容若的嫡子?才学如何,怎么悄无声息的?”

她们家跟明珠家也是姻亲,有来有往的,可是都鲜少听闻长房几个孙辈的消息。

九阿哥摇头道:“不知道,没怎么听说,按理来说他们家的孩子,成丁该补侍卫”

舒舒道:“应该是叔侄年岁太近了。”

明珠的次子跟三子都算是老来得子了,跟侄子们年岁相仿。

纳兰家的侍卫缺,之前是明珠次子,后来是明珠三子,也就是舒舒的表姐夫。

虽说涉及科举舞弊事情都是大事,可是不与他们夫妻相干,他们闲话几句就放下o

结果午饭之前,十阿哥来了,带了张檄文,《士子揭世文》。

“南城都贴遍了,宗人府一上午沸沸扬扬的,都说这个来着,上回闹这么大动静,还是顺治十六年的时候”

十阿哥将檄文递给九阿哥道:“不过这科确实巧了,‘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倒是也不算说错……”

九阿哥接过来看了,读得津津有味儿,道:“这都指名道姓了,说的跟真真似的”

说罢,他递给舒舒,道:“你瞧瞧,爷之前还寻思是不是‘无风不起浪’,看了这个反而觉得都是扯淡了!”

舒舒也接过来看了,去年乡试的“官二代”、“富二代”一个没落下,全都榜上有名,被揭了老底,或是点名父兄官职,或是提及豪门出身。

年羹尧也占了一句,“携湖抚资囊潜通一万”。

只看这一句,就晓得其他人的点评多有水份。

年羹尧现在名声不显,却是被明珠选为孙婿的人,在八旗里也是小有才名。

八旗以从军为荣,八旗乡试,竞争本就没有那么激烈。

舒舒摇头,道:“不像檄文,更像是谤文。”

正如十阿哥说的,这一科太巧,乡试龙虎榜,官员子弟占了四分之一,还有几个考生,不是官员子弟,可都是徽商子弟,出身江南大族,也比较令人瞩目。

之前礼部主事说有人咬福松,这檄文上没有,应该是晓得了福松的底细。

显祖血脉,不是他们能诽谤戏耍的对象。

十阿哥看着九阿哥道:“归根结底,还是因三十五年开始顺天府增加解额的缘故,)江南文风荟萃,集两省之地,乡试解额才八十三,顺天府却是八十人,如此一来京中的部院大臣安排子弟入京应试的就多了。”

结果荟聚一科,就算是正常录取,看着也像是作弊了。

说到这里,十阿哥皱眉,道:“许是近些年天下承平的缘故,茶楼越开越多,市井八卦也越来越多,这次过去,估计要查了……”

他们身在局外,站在高处,能看出这檄文是无稽之谈,可是下头的百姓怎么看?

三人成虎。

他们会觉得指名道姓的,肯定就没有假的,却不知这世上还有一个词叫“臆测”,还有一个行为叫“无中生有”。

九阿哥也讨厌外头的八卦杂谈,点头道:“早该管管了,一个个是闲的磨牙,以讹传讹的”

而且还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话传千里。

大家热衷传播的,也多是些**八卦,有的甚至不靠谱。

舒舒在旁,想起了钮祜禄家的四太太,就是被谤言逼死的。

言语如刀。

人品高洁的人,却是受不了这样诋毁。

要是向着女子的时候,那满满恶意,更是叫人没有还手之力。

“总不能真就几个落第秀才凑到一起闹出这个,后头是谁呢

九阿哥看着十阿哥道:“爷瞧着,这榜上的多是汉官或汉军的,没有满蒙大臣,这是他们内斗?”

十阿哥道:“不晓得,不过能将二十多个举子底细都说的清楚不乱,也是有心人了!"

他是因为福松的缘故,怕九阿哥跟舒舒担心,才拿了这个回来。

他也晓得九阿哥跟年家有些干系,道:“年羹尧那边,九哥不用担心,没人会当真,就算明珠那边不出面,还有坡尔盆呢……”

一等公坡尔盆,是领侍卫内大臣,也是年羹尧之妻纳兰氏的外祖父。

九阿哥点点头道:“爷不插手,张廷瓒已经提醒爷了。”

十阿哥道:“檄文上没写,可是外头有不少人说张家父子的。”

张廷瓒跟其弟都是顺天府应试。

虽说他们以国子监生的身份下场举业是在规矩里的,可还是为人诟病。

九阿哥最是护短,听了不乐意道:“当朝廷是什么?当汗阿玛是什么?自己落榜了,不想着自己哪里不足,反倒要给旁人找罪过,简直是有病!”

十阿哥想了想道:“文无第一,主考官、阅卷官,都是人,就有喜好取舍,乡试又是最难,百中取一,不忿者多也是常有的。”

几人也没太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苏培盛就来了。

“九爷,九福晋,我们主子奉皇上口谕昨晚回京,入督察院,监审此案,主子的意思,是先见八旗举人。刃

所以打发人传唤八旗举人去督察院。

福松这里,晓得在皇子府,就打发苏培盛亲自来了。

九阿哥讶然道:“没想到,居然落到四哥手中

那他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吩咐人叫了福松过来。

福松如今就住着皇子府后头的配房小院,身边跟着的都是都统府那边拨过来的老人。

福松担心姐姐惦记自己,道:“皇上没有回銮,就是表明不愿被物议裹挟,此事应该会速审,大姐不用担心。”

舒舒点头。

一点儿也不担心。

尤其是看了《士子揭世文》后。

那里面除了年羹尧之外,还提了好几个后世的大学士与封疆大吏。

是不是真才实学,历史已经给予了鉴证。

福松这才放心,跟着苏培盛走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舒舒即便觉得可以不用担心,可是这人一走一天,也不安了。

福松又饥又渴模样,“咕嘟咕嘟”喝了不少水,吃了两个肉夹馍才顾得上说话。

“四爷叫齐了八旗举人,直接在督察院考了一场策论,请了翰林院的大人、国子监与顺天府学的几位教授过去审卷,当场判卷分等”

说到这里,他脸上带了笑,道:“这半年来,跟着张大人学了不少解题做文章的小技巧,文章做的还算通达,被评了二等……”

舒舒听了,很是欢喜。

即便不走科举之路,多学习也是好的。

宗室子弟中,有精通汉学的,可都是诗文字画之类,并不是世人眼中的正经学问。

要是福松在这里有所长,往后说不得可以脱颖而出,得了恩典,重归宗室。

九阿哥则是“哈哈”道:“不错,给咱们家长脸了…

舒舒想到这一科有年羹尧、纳兰容若之子、鄂尔泰等人,好奇的不行,道:“那旁人考的如何?”

福松道:“一等两人,镶蓝旗的鄂尔泰跟镶白旗的年羹尧,二等七人,其他人被评为三等……”

按照府学里的标准,三等以上都算合格。

这一批八旗举人,真金不怕火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