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大傻子九阿哥(第二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大傻子九阿哥(第二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九阿哥没有接了单子,直接递给舒舒,脸色有些不好看,道:“难道是有人昧了伤兵的钱米?”

八旗是大清的根基不假,可是这根基眼下不当用了,绿营才是天下稳定的柱石。

舒舒家里就是都统府,晓得朝廷对兵丁待遇很优握,不单对八旗兵如此,对绿营也很好。

每年朝廷拿来养兵的银子,占了赋税的四成,就是兵饷与抚恤银。

去年南巡,路过绿营的时候,她听小松提了一嘴具体的抚恤政策。

战死直接给家属三年全俸,安排一子入兵册吃饷。

要是没有儿子,父母与妻子半俸终老。

残疾的话,也给安排一子当兵吃粮,本人有七两半到三十两银子的安家银子,还有每月三斗米,直到终老。

舒舒道:“应该不是被人昧了钱米,而是大头在药费上。”

三斗米,只能勉强够果腹,不能养活妻儿,也没有能力养病。

石总兵贴补残兵,应该是贴补在养家银子或医药银子上。

怪不得没好意思找都统府做中人,这是晓得九阿哥发财了,人傻钱多,过来“吃大户”。

九阿哥轻哼道:“爷是傻子不成?干等着他来吃大户!”

舒舒仔细看了眼上面的单子。

永兴茶砖、安远茶、庐山茶三种江西的名茶,还有铅山香孤干与鄱阳虾干两种吃食,南风扇一种名品,万年红帽纬跟西山葛布两种特产。

舒舒叹了口气,递给九阿哥道:“倒是都能用得上,爷瞧瞧。”

即便晓得该立个规矩,马上停止采买之事,可是她也不忍心从石总兵开始。

九阿哥简单看了,想了想,道:“都是平时不好采买的贡余,都留下吧,不过这是最后一回,爷也不能老当大傻子,非要叫人盯着啃几口。”

二品总兵,为了银子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说明是清官了。

否则的话,几千两的银子,哪里不能凑凑?

夫妻俩人手头宽裕,实在不差银子,也没有恼。

舒舒没有反对,只道:“这也是被人误会了,以为咱们家专门高价收外地特产呢,明天叫何玉柱对外说一声,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买了。”

九阿哥点头,看了舒舒一眼,道:“放心,爷晓得轻重,‘恩出于上’的道理还是懂的。”

他又不是大阿哥,不需要经营兵部势力。

这些伤残老卒,不单绿营有,八旗也不少,如今成了最底层。

跟内务府相比,八旗更需要作坊工厂,安置这些伤残老兵。

不过他只是想一想,就放下此事。

还是那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是他当操心的问题。

兵部上下官员,还有八旗都统衙门,自有该操心的人操心这个。

次日,就不是何玉柱去这两位大人府上了,而是福松带了账房前往。

高家这里,只采买了鼻烟壶跟沉香两样,按照市价两倍算的银子,而后将扣了十二两石斛的银子,给与支付。

是的,福松今日过来还带了两罐石斛来。

加上昨天那一罐,就是十二两的石斛。

无亲无故的,还是账目分明为好,所以结算的时候,连带着昨天的那个一起算了。

广东巡抚高承爵,眼下已经转安徽巡抚了,忙道:“使不得,使不得,本就是求药,才叨扰到九爷处。”

看似两省巡抚平级调任,可是从偏僻的两广到江南,也算是升了。

福松却毫不客气,挺着下巴,冷澹道:“高大人别推托了,九爷说了,就这两回,再没有第四回了。”

高巡抚讪讪。

他真不是为了“双倍价格”去的,可是也晓得九阿哥的顾忌,不愿意沾上勒索朝臣的嫌疑。

他倒是庆幸带回来的沉香只有一斤,鼻烟壶也只有五个了,要不然这银子收得烫手。

折成银子后,还要他再拿出一两八钱银子,才补上石斛的账。

而后,福松就又去了石家。

这回采买的东西就多了,差不多单子上写的,全都买了。

见了石如璜时,福松同样没有好脸色,依旧是带了傲慢,道:“九爷说了,到大人这里,是最后一回,九爷有银子不假,可也不是大傻子,石大人这趁火打劫可不厚道!”

石如璜拿着这四千八百两的庄票,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他是奔着占便宜去的,可是也没想到九阿哥真的会拿两倍的价格,还将这些东西包圆了!

只想着比寄售价格高些,就是好的。

他觉得烧手,正想着找什么理由退回去一半,福松已经上马,招呼人离开。

九阿哥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少不得御前报备一声。

他就将两个单子拿着,直接来清溪书屋请见了。

那姓高的职位已经定了,可姓石的还没定呢。

要是因为此事,耽搁了前程,那他还真是不忍心。

他在内务府待了三年,也算是看明白了,这贪官真多。

就算不明着贪,可是换了手段,也能落下不少。

像石如璜这样不怎么贪的,露出穷酸相的,就很难得。

康熙还不晓得九阿哥又跟两位地方大员“采买”了,听说九阿哥来请见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九阿哥素来娇气,会借口养病告几日假。

“传吧!”

他点头,对梁九功道。

梁九功应声,带了人进来。

九阿哥面上带着几分老实,手中拿了两个折页。

康熙看出他的心虚,心中很是纳罕,又出什么篓子了?

昨日出去半天,下午就传太医,也没有时间再出去瞎转悠。

九阿哥看着康熙,很是恳切,道:“汗阿玛,儿子今儿过来认错。”

康熙冷哼道:“你又做什么了?”

九阿哥耷拉着脑袋:“儿子好像哄抬物价了,听说这几日城里的石斛与三七价格都涨了,要是因此耽搁了寻常人家用药,那还真是儿子的罪过了。”

康熙:“……”

上行下效不假,不过九阿哥在京城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倒是他这里,传了太医炮制石斛茶,这几日也喝这个,还跟几位尚书大学士提过石斛的养生功效。

这次,好像让九阿哥背锅了……

眼见着九阿哥真心愧疚,康熙心情颇为诡异,轻咳了一声,道:“你也是无心之失,改了就是了……”

九阿哥点头受教,道:“儿子长记性了,没第四回了,再有人上门递帖子,也会直接退帖子告诉对方,没有什么要采买的,要是他们再带了什么好东西,想要折银子,可以直接去内务府,若是内务府有需要的,会按照市价结算。”

康熙却听出不对劲来,指了指他手中,道:“这是第二回、第三回?”

九阿哥没有否认,将两个单子递了上去,道:“是儿子直接大喇喇的截买土仪,估摸被误会了,本想着直接退了帖子,结果这一打听,都有内情,儿子就心软了。”

说着,他就讲了昨日收到帖子,后头又叫何玉柱退帖子之事。

孝子这里不必说了,人都有父母,这石斛紧缺也确实与九阿哥有些干系。

石总兵这里,九阿哥就多说了两句。

“本该直接立规矩的,可儿子一时不忍心了,也是二品大员,厚着脸皮打回秋风,也不能叫人落了空……”

康熙听着,脸色发黑。

只听说王公勋贵勒索大臣的,没听说大臣反着“勒索”皇子阿哥的!

不管是什么立场,此事都是大不敬。

他看着九阿哥,皱眉道:“你既是晓得是占便宜的,直接撵了就是了,为何还纵容?”

九阿哥道:“也不算纵容吧,儿子叫福松过去训人了,跟那人说清楚了,没有下一回。”

康熙:“……”

所以银子给了,还要画蛇添足,人情还没落下?!

他看着九阿哥,沉吟道:“这是太子妃族人,你是顾念着太子妃那边的人情?”

九阿哥晓得,此时点头省事,可还是摇头道:“儿子是觉得这人脸皮虽厚些,可不是贪官,为人也难得,本是勋贵出身,富贵惯了的,还能想着寻常小卒的生计,舍得放下脸皮跟前程过来钻营……”

“左右就这一回,吃亏就当占便宜吧,跟烧香拜佛似的,积下福祉,保佑汗阿玛万寿无疆,皇祖母千秋不老,娘娘长命百岁,也保佑丰生他们几个好好的长大……”

康熙听着,神色稍缓,道:“那些残兵不是绿营老卒,这是石家的户下人出身的披甲,真要是绿营兵籍贯都在地方,不会跟着回京……”

九阿哥露出诧异来。

“那是他养自己的奴才!?”

他面上带了纠结,感觉还是让对方占便宜了。

康熙看着他,冷哼,道:“打听的一知半解,就胡乱做主。”

九阿哥皱眉道:“那怎么那样寒酸啊?何玉柱昨天打听着,说是那些人伙食银子都是石家供给,这户下人立了功劳不是可以开户么?开户就要分宅分旗田的,怎么这吃喝还要主家贴补?”

户下人为仆兵,也是八旗旧俗。

就比如小松的阿玛黑山,就是仆兵出身。

康熙的脸色不好看,明明《八旗疏律》中明确规定,旗产不许转卖,可是户部八旗司的文书登记,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早就有旗产买卖了。

失了旗产的百姓越来越多,沦为京城的贫苦户,生计艰难,有主家喂养的还是运气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