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遗产(第三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遗产(第三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九阿哥想到了之前统计出来的贫寒宗室与觉罗,道:“那这些人家娶媳嫁女不是也成问题了?”

宗室与觉罗有皇父贴补。

户下人有主家贴补。

那寻常旗丁呢?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怪不得内务府的包衣傲气,儿子之前还想不明白,原来是应在这里了,跟外头的旗人相比,包衣这日子还是富足的,是铁杆庄稼里的铁杆庄稼。”

包衣人口家家都有缺,妇差的比例也多,相当于一家有两份钱粮,而且是数目不低的钱粮。

若是狠下心送女儿入宫小选,就又拿一份宫女钱粮。

康熙揉了揉太阳穴。

他是八旗共主,不单单是宗室的主子。

他想了想,道:“朕会叫户部八旗司统计八旗无产旗人,而后再从内库拨银抚养……”

说到这里,他望向九阿哥道:“这银子是从内务府拨出来,就由内务府负责此事,照你看,当如何贴补?”

九阿哥沉思了一下,道:“不外乎,衣食住三样,不能直接给银子,旗人吃喝风太盛了,银子发下去也瞎花了,赏米吧,跟残丁三斗米似的,只是要给的更少,两斗左右,也给出期限,半年到一年,要是还没有正经生计,那就迁丁……”

康熙听着有些不明白,道:“往哪里迁?”

九阿哥道:“往东北的皇庄迁,本来旗人入关之前,也不是全民皆兵的,应该也是四民俱全,既是在京城生计艰难,无法立足,那就迁回盛京安置好了,那边皇庄多,也缺人手……”

主要是有这个“安置”政策,也能逼着人上进些。

入关几代人了,享受了京城的繁华富贵,谁还乐意迁回关外呢?

康熙看着九阿哥,带了惊讶,道:“你怎么想到迁丁?”

九阿哥带了得意,道:“就是不养闲人罢了,儿子名下的包衣人口,儿子就是这样吩咐的,能补差事的补差事,补不了的就直接安置到皇庄种地去,想要什么活儿也不干,白领一份钱粮,吃主子的、喝主子的,那是做梦!”

提及这个,他对石如璜的同情心烟消云散了,道:“也是湖涂人,这样贴补着,只会越养越废物,除了拖累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功效。”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就数你们府里规矩改的最多,也不怕落下个刻薄的名声!”

别的皇子开府,都是从着宫里的规矩,到了九皇子府这里,却是一套新规矩。

怪不得老被包衣说嘴,确实不是宽和主子。

九阿哥道:“谁叫儿子小气呢,受不了旁人占便宜,奴才也不行啊!”

这自己还没使唤人呢,就要白养着,这到底谁是主子,谁是奴才?

康熙道:“你府中只用了一半人口,可有不方便之处?”

九阿哥忙摇头,道:“没有没有,很是方便,真要说起来,还能再精简几成,只是当时安排人事,想着就是给包衣与左领下人户均一份钱粮,再精简的话,有些人家真要没饭辙了!”

康熙心中叹气,九阿哥说到了关键之处。

他当然也晓得八旗与内务府人事臃肿,可是这是饭辙,不是张嘴就能抹了的。

真要那样行事,就要乱了。

旗人本就少,更要拧成一股绳,内部乱了,影响就大了。

他看着九阿哥道:“内库的银子,还回五十万两就行了,剩下五十万两放在你手中,省得以后用银子的时候还要闹出动静。”

这么一大笔数额,入库出库也繁琐。

九阿哥点点头道:“那儿子留下了,回头再有其他营生,也不用在外头凑银子了。”

父子俩都没提分红比例。

因为像小汤山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其他的营生,跟鸡血石那个似的,就要细水长流了。

不过九阿哥心里的底线是利润的五五。

皇父出银子,他出力,这样刚刚好。

康熙心中的底线,也是五五。

总不能比儿子拿得少。

自己这边要养活多少人,九阿哥阖家才几个主子嚼用?

眼见着午饭时间,九阿哥也没有啰嗦其他,就从御前退下来。

只是他心里不大痛快。

之前以为石如璜养的是朝廷的残兵,觉得为人可敬,他花些银子心甘情愿。

可要是石家的仆兵,那与自己有什么相干?

朝廷给的抚恤已经给了,剩下主家操心他们的生计,那是主家自己的事儿。

他可不是吃了亏不吱声的人,绷着脸从小东门出门,跟何玉柱道:“混账东西,真当爷是傻的,来占爷的便宜,爷可不惯着他,一会儿吃了饭,你就回城,去石家将多给的庄票要回来!”

何玉柱听说那些残兵是石家的户下人,也义愤填膺道:“太混账了,也是奴才不好,没打听仔细。”

主仆俩说着话,气呼呼地往阿哥所来。

北五所门口,站了一个人,四十来岁年纪,穿着洗得褪色的蓝色宁绸大褂,额头都是汗。

眼见着九阿哥跟何玉柱过来,那人视线落在九阿哥的黄带子上,也是不知该如何称呼。

九阿哥止了脚步,看了看那人,又看了看阿哥所大门,没好气道:“你是谁,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那人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请问,可是九爷?”

九阿哥的视线落在那人袖口上,而后落在他脚下官靴上,道:“你,就是那个南昌总兵官石如璜?”

那人忙打了千礼,道:“见过九爷,正是奴才石如璜!”

九阿哥没有好脸色,可是眼见着北花园门口的护军往这边张望,就冷着脸对那人道:“滚进来说话,爷还真要瞧瞧,你怎么个巧言令色!”

哼!

这是心虚了,不敢收自己两倍银子了!?

石如璜战战兢兢地跟着进来。

九阿哥直接到客厅坐了,也不叫石如璜坐,只道:“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真当爷是大傻子了?”

石如璜忙道:“是奴才听说了高大人之事,一时起了贪心,才厚着面皮往九爷处送了请安帖子,奴才刚从江西回来,带了几车土仪,可是江西到京城水路畅通,这东西在京城也不少,寄卖不上价格,就想着看看您这边,只要外头的市价就好,没想着翻倍……”

说到这里,他从袖子中将庄票都取了出来,道:“这是福大人送过去的庄票,都在这里……”

九阿哥吩咐何玉柱道:“接过来,数一半出来。”

何玉柱就上前接了,数出两千四百两银票回来,剩下的递给给石如璜。

九阿哥这才舒坦些。

还行,有取巧之心,可也是穷闹的。

他看着石如璜道:“瞧着你的年岁,也不是像是百战老将的样子,怎么户下人中出现这么多残兵?听说养了好几十口人?”

石如璜跟太子妃平辈,是太子妃的族兄,年将不惑,即便赶上乌兰布统之战,也是品级不高,那剩下的就是三十五年、三十六年这两回了。

可这两回平准之战,就算石如璜都去了,也不会有那么多残兵。

石如璜羞愧道:“有些是奴才阿玛身边老人,有些是奴才叔父身边当差过的老人,还有奴才堂兄身边的人。”

这就说得通了。

早十年二十年的,可没眼下这么消停,石家子弟都在军中,积下这些人手也就说得过去了。

九阿哥就想了想,道:“这事情也不全赖你,还有爷误会在里头,方才爷从御前下来,提了一嘴,也不知道汗阿玛怎么想的,你从爷这儿出去,再去御前请个罪吧!”

石如璜忙道:“谢九爷提点,奴才一会儿就过去。”

九阿哥道:“你这两日去兵部了吧?有什么风声没有,到底要转哪里?”

石如璜道:“之前听到的是升广州左翼汉军副都统。”

九阿哥听了,不由心动,道:“听准了,真的是广州的缺?”

石如璜犹豫道:“之前是准的,眼下还要看皇上意思。”

九阿哥冷哼了一声,道:“自找的,傻不傻,就不会补好了缺再过来钻营?要是爷记仇了,给你搅合一把,你就在兵部候缺吧!”

石如璜额头汗津津的,苦笑道:“是奴才生了贪念,失了分寸!”

九阿哥摆摆手道:“行了,爷不跟你计较,你去御前老实请罪,实话实说就好,那些老卒虽是你们家的户下人,可到底是上了战场的,为大清效过力、流过血,汗阿玛素来仁慈,会体恤你的!”

石如璜听了,不由动容,道:“九爷,奴才再给您赔个不是!”

九阿哥摆摆手道:“不用闹这些虚的,你也是给爷提了个醒,反正没有下一回了,不过等你外放广州了,不在京城任职的时候,爷说不得会打发人去广州,到时候你还要帮着照应一二。”

这是为以后茶饼外销做准备。

石如璜忙道:“那奴才就盼着能为九爷效力的那日。”

驻防八旗与京城八旗还不同。

九阿哥觉得,要是亲戚正常往来的,驻防八旗这里应该是无碍的。

九阿哥就道:“回头你多往都统府转转,往后爷要是安排人,就安排福晋的户下人口过去。”

如此一来,就成了正常的亲戚往来,不是皇子阿哥勾连地方文武。

石如璜带了感激道:“奴才晓得了,回头多去给姨母与姨夫请安。”

九阿哥听了,大概明白这姻亲关系了。

这一位的生母也是宗室女,也是阿敏后裔那边的,就是不知是几房的。

既是实在亲戚,那以后使唤起来更方便了。

他就道:“你别耽搁了,去御前请见吧,就说将庄票送回来了,爷也收了……”

要不然的话,老爷子那么护短,说不得就要对石如璜印象大坏了。

要是将广州副都统丢了,那可太可惜了……

*

下一更5月9号中午12点,欢迎来起点AP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