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17章 谋划美洲!第三条商路!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17章 谋划美洲!第三条商路!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15:35:30 来源:源1

第417章谋划美洲!第三条商路!(第1/2页)

亲自去剥皮?

不愧是你啊朱重八同志!

朱高炽吓得咽了口唾沫,苦笑着摇了摇头。

“皇爷爷放心,孙儿会派亲信去盯着的。”朱高炽道,“等北洋水师有了规模,明年开春就让第一支船队试航——先到库页岛,再去勘察加,把沿途的水情、部落都摸清楚。”

“只要资源足够,不出三年,咱们的商船就能在黑水流域和北海之间畅通无阻,到时候辽东、奴儿干都司的赋税都能翻几番,北边的部落见了大明的船,就像见了皇旗一样规矩。”

朱雄英听得眼睛发亮:“那将来我能跟着北洋水师的船,去看看北海的冰吗?”

老朱被他逗笑了,拍着他的肩膀道:“等你把兵法练熟了,把水性学好了,别说看冰,就是去勘察加岛给朕带回根海象牙,朕都准你去!”

院子里的气氛越发热络,连廊下的蝉鸣都像是带着几分雀跃。

老朱看着海图上那片待开拓的海域,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东海贸易已经成了气候,黑水航路若是再跑通,大明的银子就能源源不断地从南北两个方向涌进来。

到那时候,别说是北疆的防务,就是再建几支水师、修几条运河,都不在话下。

朱高炽看着老朱眼里的光,知道第二条商路的事算是定了。

他心里清楚,这条黑水远洋航路的意义,远不止赚银子那么简单——它能让大明的影响力越过白山黑水,直抵北海之滨,让那些从未听过“大明”名号的部落知道,南边有个强大的王朝;更能为将来探索美洲铺好路,让华夏的船帆,比历史上更早地出现在太平洋的另一端。

美洲啊,这可是真正的天赐之地。

那片大陆广袤无垠,从北到南跨越数万里,既有能种出万亩良田的平原,又有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山脉,土地肥沃得能让庄稼一年三熟,随便撒把种子都能收获满仓粮食。

更别提地下埋着的矿产——黄金、白银、铁、铜,储量多到能让整个大明的国库都为之充盈,若是能将这些矿产运回国内,打造兵器、铸造钱币,大明的国力少说能翻上几番。

最让朱高炽心动的,是那里还有连华夏都没有的高产粮食作物。

土豆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亩产比水稻、小麦高出数倍;甘薯耐旱耐涝,随便扦插就能成活,荒年里能救下无数百姓;玉米适应性更强,山地、平原都能种植,既能当粮食又能当饲料……

这些作物,随便取一样回来在大明推广,就能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让百姓再也不用为饥荒发愁,让朝廷再也不用为赈灾粮绞尽脑汁。

要知道,大明疆域虽广,可人口越来越多,耕地却有限,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每年都有地方因旱灾、水灾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景象他见了太多。

若是能把这些高产作物带回来,推广到全国,别说养活现有的百姓,就是再添一倍人口都不在话下。人口多了,劳力就多了,开垦的荒地就多了,赋税自然也会跟着涨,整个国家都会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生生不息。

而且,这些作物还能改变大明的农业结构。北方寒冷之地能种土豆,南方丘陵能种玉米,海边盐碱地能种甘薯,原本无用的土地都能变成粮仓,这不仅能让百姓富足,更能让国家的根基稳如泰山。

往后再遇上战乱、灾荒,朝廷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江山自然能坐得更稳。

所以,这条黑水远洋航路,看似只是为了贸易,实则是在为大明的未来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7章谋划美洲!第三条商路!(第2/2页)

先打通到勘察加半岛的航线,再一步步探索美洲,哪怕暂时不能大规模殖民,只要能把那些高产作物带回来,就是立下了超越开疆拓土的功勋,足以造福千秋万代。

朱高炽想到这里,眼神愈发坚定,无论花多少力气、多少银子,都得把这条路走通了。

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不用流血,不用牺牲太多将士,只靠着船队和贸易,就能把大明的旗帜插在更远的土地上。

朱高炽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却燃着一团火。

“第三条北线是草原丝绸之路,这条道得往内陆深处走。”朱高炽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从辽东半岛向西北延伸,“从广宁卫出发,穿辽西走廊,沿着大兴安岭西侧的草原走,先过兀良哈部落的地盘——他们去年刚归降,正好用商路把他们拴住。再往西,就能接上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驻地,像阿鲁台部、瓦剌部的聚居地,都在这条线上。”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地图上的乌兰巴托:“商队继续西进,经乌兰巴托,沿阿尔泰山南麓一直走,最后到西域的哈密卫,正好跟咱们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接上。这样一来,北边的草原和西边的绿洲就连成一片了。”

太子标看着地图沉吟:“这条道上部落杂多,怕是不太平吧?”

“所以得在沿线关键节点设官办榷场。”朱高炽道,“比如在兀良哈的驻牧地、乌兰巴托的要冲、阿尔泰山的山口,都立起大明的榷场牌坊。茶叶、铁器、食盐这些他们离不开的东西,只准在榷场里交易,而且得用宝钞或者马匹、皮毛来换。咱们垄断了这些战略物资,他们就不敢轻易动商队——动了商队,就是断自己的活路。”

老朱眯起眼:“铁器也能给?不怕他们拿去造兵器?”

“给的是农具,不是兵器。”朱高炽解释,“比如锄头、镰刀,都是钝器,就算改造成武器也不如咱们的火器厉害。可他们要开荒、要过冬,离不得这些东西。至于换回的好处,蒙古的战马是最好的骑兵坐骑,羊毛能织成毡子做军帐,中亚的玉石能当贡品,香料能运到江南卖高价,听说那边还有些火器匠人,能学些新手艺回来,补咱们军械的短板。”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而且商队不能光带货物,得配武装。每支商队都编一个护卫营,配火器、弓弩,再让沿途的卫所派兵接应,军事卫所和商队武装双重保障,不信护不住这条道。”

说着,朱高炽忽然提高了声音:“更重要的是,如今咱们生擒了北元大汗和他的直系亲属,忽必烈一脉的正统汗位,算是被咱们彻底掐断了!”

这话一出,老朱和太子标都坐直了身子。

北元大汗是蒙古各部公认的“共主”,他一被俘,草原上的平衡必然崩塌。

“皇爷爷,丧标,这意味着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很快就会陷入分裂内斗。”朱高炽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岭北区域,“谁都想争那个‘大汗’的名头,到时候部落之间必然互相攻伐,这对咱们大明来说,是绝佳的机会!”

他指着岭北的位置:“按照这条草原商路的路线,咱们正好能在岭北设个大的贸易中心。这里是草原的腹地,不管哪个部落想做生意,都得来这儿,咱们就能借着贸易,把影响力扎进草原深处。”

“岭北?”老朱眉头紧锁,这个地名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