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20章 双管齐下!武力威慑与经济制裁

第420章双管齐下!武力威慑与经济制裁!(第1/2页)

经济制裁!

老朱与太子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底渐渐浮出明悟。

这词儿听着新鲜,可道理却实在——不用刀兵,只凭断绝交易就能制住对方,比打仗省力,还能落个“不嗜杀”的名声,确实是高招。

一旁朱雄英更是掏出纸笔,小眉头皱着,一笔一划将朱高炽的话一字不漏地全部记录下来。

他年纪虽小,却已懂些朝堂事,知道高炽说的这些不是寻常闲话。

嗯,这些可都是金玉良言啊,以后咱做了皇帝也用得上,到时候照着法子治那些不听话的部落,准保管用。

朱高炽瞥了朱雄英一眼,见他写得认真,嘴角弯了弯,随后耐心解释道:“正如先前咱们说过的东海贸易动用宝钞结算,那也是一样的道理。”

“东海诸国为什么会乖乖听话,听从我大明的宝钞结算之策?并非他们真心信服这纸钞,而是因为他们打不过我大明,因为我大明水师的福船战舰能压着他们的港口打,他们的战船在宝船面前就是些小舢板。所以他们即便心里把咱骂翻天,也只能捏着鼻子换宝钞,忍着受着,不敢有二话。”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而草原也是一样的,现如今我大明兵锋正盛,捕鱼儿海一战,连北元大汗都生擒了,这股威慑力足以震住整个草原。草原各部亲眼见识到王师的强悍,知道南下劫掠就是自寻死路,当然不敢再来挑衅,只能低着头服从我大明定下的规矩。”

“武力威慑之后,便是经济制裁,这两者得捏在一块儿用才管用。”朱高炽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先凭借强横武力威慑外敌,打碎他们的傲气,令他们不敢生出半分异心;再借助经济贸易手段,把他们的生计跟咱们绑在一起——他们要的东西,只有咱们能给;他们有的东西,只能卖给咱们。”

“这样一来,他们的日子好不好过,全看咱们的脸色。听话的,就让他们多赚些,部落能添些粮食、布料,首领脸上也有光;不听话的,就断了他们的活路,不出半年,部众就得闹起来,首领要么低头认错,要么被自己人赶下台。这比派大军出塞征讨省事多了,还能让他们自己窝里斗,根本没空琢磨着联手对付咱们。”

“说到底,无论是宝钞结算还是草原榷场,都是一个理——用刀子架着他们的脖子,再递过去一块肉,让他们知道,跟着大明有肉吃,对着干只有挨刀子的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依赖,觉得离了大明不行,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他们自己就把那些想闹事的苗头掐了。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法子,比年年派兵去‘剿匪’要稳妥百倍。”

老朱听到这儿,重重一拍大腿:“说得好!刀子要快,肉要香,软硬都得有!朕以前只想着用刀子劈,倒忘了这肉还能当缰绳用。”

太子标也点头附和:“高炽这话说到了根子上。武力是底气,经济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四方宾服。”

“岭北的贸易中心,还有草原商路,都得按这个法子办,既要让他们怕,更要让他们离不开。”

“正是。”朱高炽点头,“而且有了贸易中心,咱们还能安插眼线——让那些往来的商队伙计、榷场的管事,甚至是归附的蒙古人,都成咱们的耳朵和眼睛。草原上哪个部落囤积了粮草、哪个首领暗中联络了其他部族、哪个地方有异动,消息能第一时间传到岭北驻军手里,咱们就能提前防备,不至于被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0章双管齐下!武力威慑与经济制裁!(第2/2页)

“更要紧的是,哪个部落真敢闹事,驻军能借着商队的掩护快速出兵。商队的驼队、马车能伪装成运输物资的队伍,悄无声息地把士兵、军械送到指定地点;贸易中心的粮仓、货栈,能随时变作临时军营,供军队休整补给。这样一来,岭北就不再是孤悬在外的飞地,而是咱们钉在草原上的钉子——深深扎进腹地,既能预警,又能随时出击,让整个漠北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

“以前岭北驻军消息闭塞,等朝廷的命令传到,部落的兵马早就动了;现在有了贸易网当眼线,有商路当通道,反应能快上十倍。比如瓦剌部要是敢往东南移动,不等他们走出百里,岭北的骑兵就能顺着商路抄他们的后路;兀良哈部要是想勾结女真,榷场的人当天就能报上来,驻军立马就能去敲打。这钉子钉得越牢,草原就越翻不起浪来。”

岭北有多重要?从地理格局上看,它就像一只骑在华夏版图上的鸡,雄踞漠北腹地,俯瞰着中原与草原的交汇地带。

向东可扼守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通道,向南能直逼长城沿线的重镇,向西则连接着中亚草原,向北又能辐射西伯利亚。

这片土地的战略价值,从后世便能清晰看出——大俄正是利用对岭北及周边区域的掌控,形成了对华夏北方的弧形包围,进可凭借广袤的草原快速投送力量,退可依托西伯利亚的纵深层层设防,从地缘上对华夏形成了长期的战略钳制。

无论是陆路通道的控制,还是对北方民族的影响力辐射,岭北都是关键的支点。

对大明而言,掌控岭北,就等于在草原上安了一道闸门,既能阻挡北方游牧部落南下的步伐,又能以此为跳板,将影响力延伸至整个漠北乃至中亚。

失去岭北,中原王朝便会失去对草原的主动权,只能被动在长城沿线设防,永远处于被袭扰的风险中;握住岭北,才能真正打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攻防困局,将战略防线推向更北的地方,为华夏腹地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可惜,洪武五年的北伐,大明精锐折损于岭北草原,徐达的中路军惨败,李文忠的东路军虽有小胜却元气大伤,此后朝廷再难组织大规模北伐,历史上便再无收复岭北的机会。

失去了这块屏障,蒙古残部得以喘息,屡屡南下袭扰,大明只能退守长城,耗费无数钱粮修筑防线,却始终摆脱不了北方边患的阴影,岭北也成了洪武朝乃至后世心中的一根刺。

现在这个时空的大明,因为朱高炽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他提出的海贸策略充实了国库,为北伐提供了充足的钱粮;他两次率军亲自出战,帮助明军在与元军的对抗中占据了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精准预判了脱古思帖木儿的动向,最终成功生擒北元大汗,还打下了岭北这块战略要地。

这样用无数心血和牺牲换来的成果,当然没有白白舍弃的可能!

这不仅是对牺牲将士的告慰,更是大明打破北方困局的关键。

有了岭北,就能将防线北推千里,就能用贸易和威慑双管齐下驯服草原各部,就能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稳固的北疆。

朱高炽不会让历史重演,老朱更不会允许这块用银子和鲜血换来的土地,再从大明的版图上消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