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35章 反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35章 反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5 来源:源1

第435章反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1/2页)

大殿里面,气氛诡异。

朱高炽下意识地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只见老朱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子,在那群弹劾的文臣脸上一一扫过。

显然,老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昨日刚驳回文臣对岭北的反对,今日便被他们用“宗法”反将一军,这哪里是弹劾朱高炽,分明是借着礼制向皇权施压!

“你们……”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磨过砂纸,每一个字都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他猛地向前倾身,龙椅的扶手被攥得咯吱作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那群义正辞严的文臣,“朱高炽是燕王嫡长子,没错!可他更是朕的亲皇孙!是跟在朕身边自幼长大的皇孙!”

“你们张口闭口宗法礼制,”老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震得殿内梁柱仿佛都在嗡嗡作响,“朕问你们,哪条礼制规定,祖父不能留孙儿在身边?朕戎马一生,儿子们镇守四方,难得有个孙儿聪慧懂事,能陪朕说说话、理理琐事,以全天伦之乐,难道也有错?”

他指着詹徽,语气里满是讥讽:“詹徽,你家里儿孙绕膝,留着嫡子在京打理家事,难道也要按‘礼制’赶去外地?刘三吾,你教过的门生遍布天下,难道个个都要打发去偏远州县,才算合你心意?”

“别拿什么‘藩王世子当就藩’来糊弄朕!”朱元璋重重一拍龙椅,案上的青瓷笔洗被震得跳起,“燕王在倭国镇守国门,朕留他长子在京历练,一来能帮朕分担些庶务,二来能让他多学学朝堂规矩,将来才能更好地辅佐燕王!这既是祖孙情分,也是为大明培养人才,你们却硬要说成‘贪恋安逸’、‘违逆祖制’,安的是什么心?!”

老朱的目光扫过那群低头垂目的文臣,怒火中烧:“朕看你们不是在乎什么宗法礼制,是见不得朕的皇孙有才干,见不得朝廷多了进项,见不得武夫能挺直腰杆!借着这点由头就想把他往外赶,真当朕老糊涂了不成?!”

殿内鸦雀无声,连风吹动旌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文臣们被老朱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谁也没想到这位铁血帝王竟会搬出“天伦之乐”来说事,更没想到他会直接点破众人的私心。

朱高炽站在一旁,看着龙椅上盛怒的皇爷爷,心中一暖——老朱看似在发怒,实则句句都在为他辩解,为他挡住那些明枪暗箭。

老朱还是精明啊!

一眼就看穿了这群文臣的伎俩,不跟他们缠斗什么“藩王就藩”的细枝末节,直接抡起“礼法道德”的大棒反击回去,反倒让他们措手不及。

咱这个当爷爷的,戎马半生,儿子们个个在外镇守藩地,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好不容易有个聪慧懂事的孙儿在跟前,留着他在身边,陪朕说说话,讲讲边地的趣闻,聊聊朝堂的琐事,享受几天天伦之乐,怎么了?

这难道不是为人祖父的本分?难道不合“父慈子孝、祖孙和睦”的伦常?

你们张口闭口圣贤书,难道连“百善孝为先”都忘了?连祖孙亲情都要拿礼制来苛责,这是哪家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5章反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2页)

再说了,他朱高炽又不是藩王,只是一个藩王世子!

藩王需就藩镇守,那是礼制;可世子尚未袭爵,留在京师侍奉祖父,跟着历练政务,本就是常例。

远的不说,前几年秦王世子、晋王世子,哪个没在京师待过?

怎么到了朱高炽这里,就成了“违逆礼制”?

你们这般双标,到底是真在乎礼法,还是另有所图?

老朱这一番话,看似在讲亲情,实则把“礼法”的球又踢回了文臣怀里——你们不是讲礼制吗?祖孙天伦就是最大的礼制;你们不是讲道德吗?容不下这点亲情,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这下倒好,文臣们准备了一肚子“藩王就藩”的道理,瞬间被堵得严严实实,再想开口,反倒显得自己不近人情,连最基本的伦常都要违背了。

朱高炽站在下面,看着龙椅上老朱那看似怒不可遏、实则暗藏机锋的模样,心里暗暗叫好。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手以退为进,用“亲情”破“礼制”,可比自己硬邦邦地辩解要高明多了。

这群文臣想拿规矩捆人,老朱就用更大的规矩——人伦道德,让他们动弹不得。

朱元璋喘了口气,眼神依旧凌厉:“今日这事,休要再提!高炽留京,是朕的意思,谁也别想动摇!谁敢再拿宗法礼制说三道四,先问问朕手里的朱笔答应不答应!”

詹徽立刻躬身回禀:“陛下息怒!燕王殿下镇守倭国,已是重任在肩,奈何倭民卑劣反叛不断,仅燕王一人恐力有未逮。”

“倭国镇军府统筹倭国罪民区一切军政要务,却不隶属燕王管辖,理当由世子代为镇守,这正是‘大宗主政,小宗辅之’的礼制体现。”

“再说,朱高炽殿下成年未就藩,本就不合规矩,如今有倭国这等要地需镇守,正是他补全孝道、践行礼制的机会,陛下又何必迟疑?”

“放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震得案上的玉玺都嗡嗡作响,“朕的皇孙,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高炽在北伐中立下生擒北元大汗的大功,在东海贸易中为朝廷赚得数千万两银子,他留在京师,是朕特许的,是为了让他帮朕处理要务,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质疑朕的决定?”

刘三吾却毫不畏惧,反而向前一步:“陛下息怒!正是因为朱高炽殿下有功,才更该以身作则,遵守宗法礼制!有功之臣更应敬畏祖宗家法,否则何以让天下人信服?陛下特许其留京,虽是天恩,却也难免让人误会陛下‘功高可破法’,这对陛下的贤名,对大明的礼法,都是损害啊!”

这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朱元璋的软肋。

老朱一生最看重“法纪严明”,最恨“徇私枉法”的名声,刘三吾偏偏拿这个说事,让他驳斥也不是,承认也不是。

朱高炽见状,知道不能让老朱独自应对,便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这话言重了。小子滞留京师,确是因陛下有旨,令小子协助处理贸易、军务等事,并非贪恋安逸。”

“至于倭国,小子虽未亲至,不过却也知其地初定,只需用心经营即可,倒是不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