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40章 李祺教子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40章 李祺教子

簡繁轉換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9:20 来源:源1

第40章李祺教子(第1/2页)

锦衣卫在江南杀疯了!

自蓝玉案后,锦衣卫已经一年多不曾大规模出动,此番如同嗅到了骨头的狗,在江南大开杀戒。

李祺虽然没有亲身参与,但这些时日以来,国子监中不时便有直隶、江西、浙江三省籍贯的学生被锦衣卫带走。

其中还有几个被记在明史上的官员,李祺不禁感慨蝴蝶效应真猛,扇扇翅膀直接把人吹没了。

他本来是不关注这些事的,却没想到他的弟子王艮登门求他救一个人,而此人在史书上可谓大名鼎鼎,正是明初三杨之首的杨士奇!

他前后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担任内阁辅臣,担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整个明朝无出其右者。

至于杨士奇为何会与王艮相识,原因非常简单,杨士奇虽有谋国的大才,但却没有功名,他年少家贫,依靠教学自给,王艮曾经跟随杨士奇学习过一段时间。

至于家贫的杨士奇为何会被牵连到针对富民大户的“胥吏案”中,李祺即便不去了解也能猜到,无非就是被有心人借着这个机会构陷。

每次死在大案中的人,至少一半以上是冤死的,这是古代制度固有的缺陷,没人能解决的了。

幸运的如同杨士奇,能有王艮这样的人去救他,不幸运就只能成为大案的牺牲品。

胥吏案虽然是由锦衣卫主办,但三法司在其中亦有不小的权责,李祺往陈英处去信一封,说明情况,第二日杨士奇就从牢中出来,而后跟随王艮一起来到公主府中拜谢李祺。

“你的老师是王叔英?”

“有幸曾追随王公修过几年书。”

杨士奇有些好奇,他不过是一介布衣,李祺堂堂驸马,又高居士林之顶端,如何会知晓自己的过往之事。

李祺又询问杨士奇治史、时策之事,杨士奇皆能对答如流,他经年于乡间游历,对民间疾苦之事非常清楚,每言皆能切中时弊。

及至日暮西山,杨士奇才从公主府中离去。

临安公主牵着李显穆的小手,从后堂中走出,好奇问道:“驸马似是很欣赏此人,为何不留下他。”

李祺沉吟,“是因为王叔英。”

杨士奇能以布衣的身份入仕建文朝,就是王叔英举荐,而王叔英能在建文元年从知县一跃为翰林,则是因为他是方孝孺的至交好友。

在建文帝**、南京陷落后,王叔英和王艮一样,举家自杀为建文帝殉国了,虽是一介文人,却相当的有骨气,不是软弱卑贱之人。

“王叔英是方孝孺的人,而杨士奇的倾向还不能确定,一个人再有才华,可若是站位不对,也不能用。”

作为一路相伴从江浦县回到京城的妻子,临安公主对李祺的谋划最是清楚不过,当即了然的点头。

李祺复又望向儿子李显穆。

如今的李显穆已然三岁多,日趋聪颖,他每日的课程都安排的非常满。

不同于其他人只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在确认了李显穆的聪颖之后,李祺便给他制定了完全不同的学习内容。

首先是每天一个时辰的儒家经典学习,这毕竟是儒学昌盛的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章李祺教子(第2/2页)

虽然未来儒学不可动摇的地位,一定会被推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李显穆未来是要做圣贤的人,不可不学。

以李显穆的天资,每天一个时辰的学习已经足够他胜过其他人。

其次便是数学、天文、地理的学习,李祺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向李显穆传输知识。

这些是为了让李显穆有理性的思维,以及对世界有大致的认知。

当一个人有了超出时代的眼界,他的智慧就会极大的提高。

最后,李祺为李显穆大量的讲解了朱元璋的《洪武大诰》,在这个时代应该叫做《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以及《大诰武臣》。

他为李显穆详细的讲《大诰》自然不是为了培养李显穆忠君爱国,而是——“穆儿,这大诰中的内容,便是未来你要改革的大明制度。”

李祺永远记得当时李显穆难以置信的神情,但李祺必须要打破李显穆的幻想。

“大诰中几乎所有案件的爆发,你皇外祖父都推到了臣子身上,但这是不对的,这一切背后都有我大明制度缺陷的影子。

等你皇外祖父不在了,后世的皇帝一定不会再按照大诰做事,但大诰中的制度依旧是危害天下的毒瘤,你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

剩下的要一代代的传下去。

还记得横渠四句吗?

虽然为万世开太平很难,但总要去做,你每改正天下的一件错事,就是在推动万世太平的路上,行进了一步。”

“可父亲您比我更加聪慧、有力,为何不去做呢?”

李祺望着并不在眼前的宫城,认真道:“因为你的皇外祖父还活着,他镇压天下,没有人能够去做这些事。”

李显穆想到皇外祖父对自己的疼爱,心中有些难受,“难道皇外祖父是大奸大恶之人吗?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他去世才可以做,为家族平反是这样,想要改变天下也是这样。

既然是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规劝呢?”

“你的皇外祖父当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人上了年纪后,就会固执,失去了承认错误的勇气,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不可以因此而怪责你的外祖父。

只不过因为他是皇帝,一言一行能够影响的人太多了。

为父知道你想要为你外祖父尽孝,但真正的孝顺便是将他真正在意的东西发扬光大,他在乎大明的繁荣昌盛,你就送他一个昌盛的大明,如此而已。”

如此,春去秋来,寒暑周转,时间大步向前。

————

洪武二十七年的冬日,对李显穆而言,弥漫着肃杀萧瑟之意,在这一日,他的父亲为他揭开了大明王朝的真相,那些温暖的、繁盛的、煊赫的,只是满目疮痍下的装饰,往来的权贵、巍峨的皇宫,深埋着小民的血泪,他还很小却只觉肩上有千斤重,他看到了父亲眼中的希冀和期望,家、国、天下,尽在此间。——《圣贤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