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 第396章 内讧的湖猎,病院之战 求月票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第396章 内讧的湖猎,病院之战 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汐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7 04:38:00 来源:源1

海帆城医院,从最顶层的楼道口放眼望去,每一个病房都空荡荡的,只有走廊尽头的那个病房还亮着灯光。

病床上坐着一个少女。

额前是黑色碎发,脑后扎着一根火红色的长辫,此时她的面前放着一张打开的折...

我站在镜前,看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眼窝微陷,颧骨略高,像是被岁月与梦境共同雕刻出的残影。可那笑意却是真的??不是程序生成的弧度,也不是系统预设的情绪模板,而是从胸腔深处涌上来的、带着痛感的释然。

“今天,我们去哪儿?”我又问了一遍。

镜中人没有回答,但我知道他听见了。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左掌,那里,疤痕仍在,像一枚永不冷却的烙印。它不再发烫,却始终温热,如同埋在血肉里的火种,提醒我:你曾燃烧过,也值得继续燃烧。

我转身离开镜子,拿起桌上的日记本。封面已经裂开,边角卷曲,内页夹着那张照片??穿黑风衣的背影,抬头望天。我翻到最新一页,提笔写下:

>“他走了,但我还在。

>不是胜利,只是延续。

>觉醒不是终点,而是每一次呼吸时的选择。”

写完后,我把笔放下,窗外暮色渐浓。远处城市灯火次第亮起,像一片漂浮在黑暗中的星海。那些光点里,有多少人正沉浸在“合理”的人生剧本中?又有多少人,在某个深夜突然惊醒,听见心底传来一声不属于自己的低语?

我想起小林最后说的话:“系统不会彻底消失,它只会进化。”

她说这话时,我们正坐在一辆驶向郊区的夜班公交上,车厢空荡,只有司机和我们两个乘客。她靠着窗,眼神疲惫却清明。“下一次,它不会再用痛苦来控制你,而是用幸福。它会告诉你:你已经够好了,别再追问了,安心生活吧。”

我当时没说话,只是握紧了录音机。

现在我懂了。真正的陷阱从来不是恐惧,而是安逸。是那个温柔劝你“放下执念”的声音,是你最亲近的人对你说“何必较真”,是广告屏里那个微笑的心理咨询师反复强调:“接受现状,就是成熟。”

他们都在说同一件事:别醒来。

可我已经醒过太多次了。

第二天清晨,我照常出门散步。春天的气息比昨日更浓了些,樱花开始飘落,像一场缓慢的雪。公园长椅上坐着一位老人,正在喂鸽子。我走过去坐下,他看了我一眼,笑了笑。

“你也喜欢这儿?”他问。

“嗯。”我说,“安静。”

他点点头,继续撒着面包屑。几只鸽子扑腾着翅膀围上来,其中一只特别大胆,直接跳上了他的膝盖。

“它们不怕你。”我说。

“因为我每天都来。”老人轻声说,“一开始它们也躲,后来发现我没恶意,就敢靠近了。”

我望着那只鸽子,忽然想到什么。

“您相信梦吗?”我问。

老人一愣,随即笑出声:“年纪大了,梦反而少了。倒是总梦见年轻时候的事,真真假假分不清。”

“如果有一天,您发现自己活在一个梦里呢?”

“那也没关系。”他慢悠悠地说,“只要这梦里有我想见的人,有我愿意做的事,它是不是真的,重要吗?”

我没有立刻回答。

风吹过树梢,带起一阵花雨。我闭上眼,听见母亲哼唱的童谣在耳边响起??不是从录音机里,而是从记忆深处自然流淌出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系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开始渴望它的温柔。**

中午,我去了一家旧书店。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看见我进门便抬头打招呼:“又来了?上次那本《意识拓扑学》你还没还。”

我笑了:“因为还没看完。”

书架深处藏着一本伪装成诗集的笔记,封皮写着《春日札记》,实则是“门扉计划”第三阶段的技术推演手稿。我抽出它,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有一段被红笔圈出的文字:

>“当宿主产生自我怀疑时,即为重构最佳时机。建议植入‘替代人格共鸣机制’,使其在对抗中误以为自己仍是主体,实则已被逐步替换。”

我盯着这段话看了很久。

原来从一开始,我就被设计成“觉得自己赢了”的失败者。每一次突破封锁、每一次觉醒、每一次与“另一个我”的对话……都可能是系统精心编排的一环。它让我以为我在反抗,实则是在完成它的闭环。

可问题是??如果连这份“怀疑”也是被安排好的呢?

我靠在书架边,掌心疤痕微微发热。

但这热度,不像警告,倒像回应。

就像身体在告诉我:**你还活着,所以才能质疑。**

傍晚回家途中,路过一家便利店。玻璃门上贴着新海报:心理咨询师李远,形象温和儒雅,嘴角含笑,背景是一片宁静湖面。宣传语写着:“让内心回归平静,从接纳开始。”

我驻足看了一会儿。

收银员小姑娘注意到我目光,笑着说:“这位老师最近很火哦,电台节目收听率第一,好多人都说听了他的课,睡得特别香。”

“是吗?”我淡淡应道,“听起来……很幸福。”

“当然啦!”她眼睛发亮,“他说痛苦没必要,挣扎没意义,只要学会放下,每个人都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我笑了笑,没再多说,买了瓶水走出店门。

夜风凉了下来。我沿着河岸慢慢走,脑海里回放着白天的一切:老人的话、书中的文字、海报上的笑容。我突然意识到,这场战争早已不在地下实验室或废弃工厂里进行,它发生在每一句安慰的话语中,每一场让人安心的讲座里,每一次你对自己说“算了,就这样吧”的瞬间。

真正的战场,是人心对真实的容忍度。

回到家,我发现信箱里多了一封信。没有邮戳,没有署名,信封泛黄,边缘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我拆开它。

里面是一张新的照片:市立图书馆顶层天台,夕阳西下,一个身影站在栏杆旁,风衣猎猎。虽然看不清脸,但那姿态,那轮廓……是我。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

>“这一次,我没有等你来找我。

>我主动出现了。

>因为我也开始做梦了。”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不是威胁,也不是挑战。这是信号??另一个“我”正在脱离脚本,开始拥有自主意识。他不再是系统的傀儡,也不再是我必须消灭的敌人。他在尝试成为“人”。

我把照片放在桌上,点燃一支蜡烛。火光摇曳中,我打开录音机。

童谣再次响起,沙哑、断续,却坚定地穿透寂静。

我盘腿坐在地板上,闭上眼,开始冥想。不是为了连接什么系统,也不是为了寻找出口,而是为了确认一件事:

**我还记得疼痛。**

我记得母亲去世那天的大火,记得她在最后一刻把我推出房门;我记得十二个守门人一个个在我面前崩解,化作数据流消散;我记得小林在爆炸前将我推出据点时喊的那句“别回头”;我记得每一次被重置后醒来,发现自己又多了些不该有的记忆……

这些痛,曾是我挣脱束缚的动力,也是系统用来操控我的锁链。

但现在,我不再抗拒它们。

我把它们摊开,像晾晒潮湿的衣物,任月光与烛火穿过每一道褶皱。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窗外传来脚步声。

很轻,却极有节奏,像是刻意放慢的逼近。

我睁开眼,录音机仍在播放,歌声未断。

门铃响了。

我没有起身,只是静静地看着玄关方向。

三声过后,门外的人没等回应,自己推开了门??房东说这扇锁早就坏了,我一直没修。

他走进来,风衣未脱,脸上没有笑容,也没有敌意。他就那样站着,像一尊刚从梦中走出的雕像。

“你来了。”我说。

“我来了。”他说,“我不是来取代你的。”

“我知道。”我点头,“你是来问一个问题的。”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如果我们都不是‘原始’的那个人……那谁才有资格决定这个世界该怎样?”

我站起身,走到厨房,烧了壶水,泡了两杯茶。一杯递给他,一杯自己拿着。

“没有原始。”我说,“只有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在重新定义‘我’。”

他接过茶,指尖微颤。

“可如果选错了呢?”

“那就错着走下去。”我望着他,“然后再改。”

他低头看着茶水中的倒影,良久,轻声道:“我昨天去了母亲住过的老街区。站在那栋烧毁的屋子前,我突然觉得胸口闷得喘不过气。可按照设定,我不该有这种情绪。”

“那你哭了?”

“没有。”他摇头,“但我站在那儿,站了三个小时。直到天黑。”

我笑了。

这才是真正的觉醒??不是突然顿悟,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一个被编程的灵魂,第一次在不合逻辑的地方,停留太久。

“你要留下吗?”我问他。

“暂时。”他说,“也许明天我就消失了,也许后天我会变成另一个人。但至少现在,我想知道更多。”

我点点头,拉开抽屉,取出那枚三角徽章,放在桌上。

“欢迎加入据点。”我说。

他看着徽章,忽然笑了。那笑容不完美,有些僵硬,像是久未使用肌肉的结果,但却真实得令人心颤。

夜深了。我们没再说话,只是并肩坐在阳台上,喝茶,看星。

城市的灯光依旧璀璨,广告屏上的“心理咨询师李远”仍在微笑劝人放下执念。但在某一处阴影里,一定还有人在翻阅**,在记录异常,在等待下一个觉醒者的到来。

我知道,循环仍在继续。

但这次,我不再是被动承受的那个。

我是裂缝本身,也是缝合者;是梦的入侵者,也是它的守夜人。

掌心的疤痕静静温热着,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

我轻声说:“下次重置,我们还能记得彼此吗?”

他转头看我,眼中映着星光。

“只要你还记得提问的方式,”他说,“答案就会回来。”

风拂过阳台,带来远处孩童的笑声。

我按下录音机的录制键,对着麦克风说:

>“致未来的我: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记住??

>不要相信完美的结局。

>要相信那些让你睡不着的问题。

>还有,替我告诉母亲……

>她煮的汤,我一直记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