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461章 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461章 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16:15:20 来源:源1

第461章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第1/2页)

魏徵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也知道了高句丽之前发生了兵变,高句丽将领渊盖苏文弑杀了高句丽王高建武和莫离支乙支文德,拥立高建武之地高藏为新的高句丽王,自己则自封为“大莫离支”,大权独揽,事实上掌控了高句丽。

作为曾经参加过隋朝和高句丽河北之战的一员,他自然知道渊盖苏文唯一的弟弟渊净土就是死在了河北,因此对大隋和秦昇可谓是恨之入骨,是最容易受唐朝挑唆的。

虽说之前经过大隋的两次打击,高句丽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已经很难再与大隋为敌,可他们若是不断派兵来滋扰大隋的北境,杀伤大隋边关的军民,还是能给大隋造成不小的麻烦的。

但秦昇对此似乎也早就胸有成竹:

“渊盖苏文虽然残暴,但也不是心中只有仇恨一心只想报仇的莽夫,他在行事前也是会权衡利弊的,只做最有利于自己和高句丽的那个决定。

因此,只要我们能将一个难以抵挡的利益摆在他面前,他自然会暂且放下仇恨,先去谋夺那个唾手可得的利益。”

魏徵听完忍不住饶有兴趣问道:

“殿下所说的这个利益是?”

秦昇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而突然卖起了关子:

“听说玄成一向博览群书,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你可知高丽半岛上除了高句丽之外,还有什么哪几个国家?”

“哈哈哈,殿下这是有心考校下官了。”

魏徵素来见多识广,秦昇的问题自然是难不倒他:

“据下官所知,高丽半岛上除了北面的高句丽之外,南边还有另外两个国家,一个同为扶余人建立的百济,以及辰韩人建立的新罗。

三国之中,若是单论国力,高句丽最强,百济次之,新罗最弱。

若是论他们三国对于大隋的态度,则是刚好反过来,新罗最恭顺,百济次子,高句丽最差。”

秦昇点了点头,随即又继续笑着说道:

“当初乙支文德跑来东都,威胁先帝说若是大隋不接受他们的称臣纳贡,那他们便要臣服伪唐了。

好在之后朝廷分别派出使者去见了百济王和新罗王,要他们在北面的边关上屯驻重兵,让高句丽人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再跟朝廷提臣服伪唐之事。”

“殿下是打算故技重施,再分派使臣去见百济王和新罗王,命他们再屯驻重兵于北境,牵制住高句丽的兵马,使渊盖苏文不敢轻举妄动?”

魏徵笑了笑,因为他不仅知道这件事,还知道这个主意就是秦昇出的。

如今他只当秦昇是要故技重施,再一次借百济人和新罗人之手牵制住高句丽人,使他们无暇侵扰大隋。

可没想到秦昇却是摇了摇头:

“渊盖苏文行事不会跟高建武和乙支文德那般瞻前顾后,百济人和新罗人的兵马不仅吓不住他,反而会让他找到机会率军南下,不惜与百济人和新罗人一战。

而百济人和新罗人并不想与高句丽人开战,因此极有可能不等渊盖苏文率高句丽大军杀到,他们就主动撤军,并主动派人去跟渊盖苏文求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1章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第2/2页)

如此一来,不仅暴露了他们两国的虚弱,也会让渊盖苏文彻底看清两国的底色,知道他们两国不敢与高句丽为敌,从此便不需要再顾忌他们,只要全力对付大隋就好。”

魏徵听完低头沉吟片刻,也觉得秦昇说得不无道理,便忍不住皱着眉头问道:

“既然如此,殿下又打算如何利用百济和新罗两国来牵制高句丽?”

秦昇轻轻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才继续往下说道:

“玄成你有所不知,百济虽说国力不如高句丽人,但因为同为扶余人后裔,他们渴望开疆拓土的野心是一样的。

一直以来,百济都想要吞并新罗,统一高丽半岛南部,但因为他们和新罗都是大隋的藩属国,因而一直心有顾忌,只能时不时找各种借口对新罗用兵,不断侵占和蚕食新罗的疆土。

因此,我打算秘密派使臣去见百济王,告诉他朝廷同意他出兵吞并新罗国,不过条件是他一旦统一了半岛南部,就要挥师北上,与大隋南北夹击高句丽。”

“殿下这是给百济王画饼充饥呀。”

魏徵听完不由哈哈一笑,也瞬间明白了秦昇的意图。

毕竟百济一旦跟新罗开战,渊盖苏文绝不可能袖手旁观,要么趁机出兵加入混战,彻底将水搅浑,要么在一旁虎视眈眈,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相比之下,秦昇对百济王的许诺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百济王相信大隋是真的支持他吞并新罗的。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苦了新罗的君臣和百姓了。

毕竟正如他方才所说,在高丽半岛三国之中,新罗对大隋是最恭顺的,一直就视自己为大隋的藩属国,对外从来都是以“大隋新罗国”自居。

可如今为了大隋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牺牲掉这个大隋最恭顺的藩属国了。

如果秦昇知道魏徵此刻的想法,只怕会很不以为然。

毕竟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在穿越之前已经充分见识过这些新罗后裔的嘴脸了。

畏威而不怀德用来形容他们同样很是贴切。

明明他们都是新罗人的后裔,却因为高句丽更强大,非要冒认曾经奴役他们祖先的高句丽为祖宗,只能说是倒反天罡了。

既然他们的后人如此看得开,又知道该如何自己说服自己,自己又何必同情他们呢!

大事商定之后,魏徵便起身告辞而去了。

秦昇见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也打算回房歇息,但此时一名亲兵却匆匆来禀报,说唐朝副使宇文士及求见。

(评论区有人问隋唐的河北、河东、河西和河套是指哪里,这里统一解答一下,河北大致就是现在的河北加北京天津,河东大致就是现在的山西,河西大致就是现在的甘肃,河套大致就是现在的陕北加宁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