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465章 信任永远只有一次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465章 信任永远只有一次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16:15:20 来源:源1

第465章信任永远只有一次(第1/2页)

“所以,你是反对朝廷与隋朝议和吗?”

不知过了多久,李渊才面无表情沉声开口反问次子李世民。

虽说李渊的面上看不到一丝怒容,但李世民还是能从李渊的语气中听出自己父皇此时心中已经是极为不悦,但事关到大唐的生死存亡,有些话哪怕他的父皇再不喜欢听,他也必须要说:

“父皇明鉴,如今隋强唐弱,朝廷理应趁着隋朝国力远未在我们大唐之上时,坚持不断出兵与他们交战,从而牵制和分散他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法完全安下心来治理江山,避免两国之间的国力相差越来越大。

反之,若是我们主动派人去洛阳跟隋朝求和,不仅要割让土地给他们,还给了他们最需要的时间,一旦让他们彻底消化和整合淮南、荆襄和江南三地,最终国力与我们大唐将悬殊到一个难以估量的地步。

到那时,我们大唐灭国之日就为期不远了……”

“够了!”

不等李世民说完,李渊便一脸怒容打断了他的话,随即冷冷看着他道:

“你以为朕天生软骨头,愿意去跟隋朝和谈吗?

你口口声声说朝廷要不断出兵与隋朝交战,说得倒是轻巧,但你可知如今的朝廷是怎样一个情况,你以为国库的钱粮还能支撑得起朝廷不断对隋朝用兵吗?

还是你想说,你有办法让大唐的将士可以不领军饷,甚至饿着肚子去跟隋军血战!”

李世民知道自己父皇说的都是实情,毕竟自从他们唐朝夺回河东无望之后,本来一直支持他们的关陇贵族就对他们大唐的态度转变了许多,虽说不至于马上抛弃他们唐朝,但支持的力度显然是肉眼可见的减轻了很多。

别的不说,就说最重要的钱粮,想当初他们李家刚在晋阳起兵之时,这些关陇贵族可以说是几乎掏空了河东各大田庄的钱粮送给他们李家,让他们李家拿着这些钱粮去大肆招兵买马,使他们李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天下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在他们李家入主关中之后,这些关陇贵族依旧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使他们李家很快就稳定住了关中的局面,为大唐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

可如今,这些关陇贵族就像是一家家突然变穷了一般,别说主动送给他们李家钱粮助朝廷度过眼下的困境了,哪怕李渊以天子之尊主动开口去求助,这些关陇贵族也是一个个推三阻四,似乎已经不想在他们李家身上投入更多的本钱了。

而一众关陇贵族不再全力支持他们李家的后果就是,朝廷的国库很快就有些入不敷出了,只能勉强维系朝廷的正常运转。

可如今为了应对隋朝的威胁,朝廷还要不断在关中和巴蜀招兵买马,维系着十几万人的常备兵力,朝廷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李渊愿意听从长子李建成的建议,主动派他去跟隋朝和谈的原因。

一来是他知道如今的唐军根本不是隋军的对手,一旦开战他们大唐能取胜的希望很是渺茫。

二来是如今国库的钱粮根本无法支撑他们与隋朝的长期战事,这些钱粮一旦耗尽,前线的唐军便再无力回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5章信任永远只有一次(第2/2页)

一旦唐军败了,就是他们大唐灭国之时。

因此,他不惜割让河西也要争取到几年的休战时间,以时间来换取空间。

虽说李世民能理解自己父皇和朝廷的难处,但他知道与隋朝议和无异于是在饮鸩止渴,虽然能够延缓大唐的灭亡,却也会彻底断送唐朝翻身的可能。

因此,他明知自己父皇已经在暴怒的边缘,却还是不得不苦口婆心继续劝道:

“儿臣知道父皇和朝廷的难处,但与隋朝交战并不一定要倾朝廷举国之兵,我们大唐同样是名将辈出,可以同时派出多路兵马,每支兵马在万人左右,分别攻打河套、河东和荆襄等地,便可让隋朝顾此失彼,边关根本不得安宁。

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压力也小了许多,况且各路兵马也能以战养战,并不需要朝廷掏空国库去供应钱粮。

为了大唐的生死存亡,恳请父皇莫要苟和呀!”

说到最后,李世民有些情难自己,当场重重跪倒在地,字字泣血。

李渊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如果是在长子李建成提出借东西突厥和高句丽之手拖垮隋朝的计策之前,李世民提出分兵去袭扰隋朝边关,兴许李渊有可能会同意。

可如今的他一心只想祸水北引,将隋朝对他们大唐的威胁全都转嫁到东西突厥和高句丽身上,根本不想唐军下场去跟隋军交战。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次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若是自己不说点狠话,恐怕很难让他打消主动出兵攻打隋朝边关的念头。

想到此处,他的目光陡然一沉,语气随即冷硬了不少:

“你的计策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只是朕担心的是,一旦秦昇故技重施,再次率兵杀入关中。

你说到时候那几路在外征战的兵马,会不会立即奉诏回援长安呢?”

虽说李渊的话并不凌厉,但每一个字都如刀子一般狠狠扎在李世民的心口上,使他一时无言以对。

他不是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而是他心中很清楚,从他抗旨拒绝回援长安那一天起,他便彻底失去了自己父皇的信任。

他了解自己父皇是一个人怎样的人,知道他一旦对自己不再信任,自己再如何解释也是枉费口舌。

看着次子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李渊心中同样很不是滋味。

但一想到他之前的所作所为,他的心肠又很快冷硬了起来。

他可以包容自己儿子的任何缺点,但绝不能容忍做儿子的对自己父皇见死不救。

若李世民不是他的亲生骨肉,恐怕早就死了千百回了。

可他不杀李世民,不代表之前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信任这种事,从来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再有了。

最终,李世民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太极宫的。

只是他刚踏出宫门,一名侍女就慌慌张张冲上前,哭着对他道:

“殿下,不好了,公主她……她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