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80章分道扬镳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80章分道扬镳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本来李亨想要找个藉口脱身。

没想到又有三个人挡住他的去路。

这三人分别是广平郡王李俶丶建宁郡王李倓丶宦官李静忠。

李倓对着李亨劝谏道:「叛军进犯两京,四海分崩离析,若不依靠人心,何以兴复社稷?」

「殿下若随陛下入蜀,叛军必定尾随烧毁栈道,断绝蜀地与关中的交通,如此无异于把中原拱手让给贼人,毕竟人心离散就很难重新凝聚。」

「为今之计只有调集各大藩镇的精兵强将,联合东征讨伐叛军,克复两京平定四海,使社稷宗庙转危为安,再修复宫室迎回陛下,岂非人间之大孝,何必执着于儿女之情?」

李亨见此情形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这一切都是他自导自演出来,为的就是要跟李隆基分道扬镳。

广平郡王李俶立刻去跟李隆基汇报情况。

李隆基只能同意跟李亨分道扬镳,他从禁军将士中分拨两千人马,让他们跟随太子。

随着李隆基跟李亨分道扬镳以后,他继续向西来到扶风郡。

虽然李隆基顺利来到扶风郡,但是禁军将士根本不想去蜀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于护驾也是越来越感到厌倦,各种牢骚怪话满天飞。

眼看着陈玄礼快要控制不住禁军将士,李隆基急得忧心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正好在这个时候,剑南道进贡十几万匹彩帛运抵扶风郡。

李隆基顿时抓住救命稻草,他马上命人把所有彩帛陈列在城楼下,然后召集禁军将士发表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

「朕因所用非人,这才导致逆胡叛乱,被迫流亡至此。」

「诸位将士仓促随朕离开长安,不得不与父母妻子诀别,一路跋涉到这,实在是愧对众人。」

「从扶风郡到蜀地的路程还很遥远,那里恐怕也养不起这麽多人马,现在朕准许你们回家,并请大家把这些彩帛拿去作为盘缠,从今往后各自珍重。」

「朕将携带皇子皇孙继续西行,相信依靠自己也能走到蜀地,今日与诸位将士在此别过,你们回到长安后见到父母和家乡父老,请转达朕对他们的愧疚。」

这番话说完之后,李隆基顿时泪如雨下。

在这一刻,禁军将士终于被李隆基的真诚所打动,他们不约而同眼眶通红,齐声高呼:「臣等无论生死,决意跟随陛下,绝不敢有二心!」

虽然杨国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奸相,但是他确实为李隆基挡下不少劫难。

要不是杨国忠事先让人把十几万匹彩帛运来扶风郡,李隆基哪里有这麽简单重新收服禁军将士。

杨国忠对不起天底下所有人,可他唯独对得起李隆基。

这十几万匹彩帛分给禁军将士以后,再也没人吵着闹着,众人坚定不移保护着李隆基前往蜀地。

太子李亨跟李隆基分道扬镳后,他同样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前路渺茫不知何去何从。

虽然百姓们请求太子李亨留下讨伐叛军,但是他不会真的傻到留下来。

既然如此,李亨为何还要跟李隆基分道扬镳?

其实这原因并不复杂,主要还是李亨参与马嵬驿兵变,他跟李隆基之间已经产生嫌隙,因此在兵变后自然是拒绝前往蜀地。

李隆基是依靠政变上台,他狠起来那是六亲不认。

对于这点李亨还是非常清楚,他假如跟随李隆基入蜀避难,那麽随时都有被废掉的可能,故而在队伍开拔后,以父老挽留为由,拒绝继续南下蜀地。

广平郡王李俶见到众人一言不发,他率领打破沉默说道:「天色已晚,此地不可久留,不知诸位有什麽打算?」

众人心里都没主意。

建宁郡王李倓见到没人出来拿主意,他便站出来说话:「殿下昔尝为朔方节度使,将吏岁时致启,倓略识其姓名。河西、陇右两镇将士皆败降贼,父兄子弟多在贼中,或生异图。」

「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贰心。贼入长安方虏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

李俶丶李倓丶李辅国三人早就商量好去处,这番问答只是为了说服众人而已。

很多人都不知道太子李亨曾经遥领过朔方节度使,虽然他没有正式上任,但是跟朔方军将领还是存在联系。

众人听闻此言觉得是个好去处,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唯一选择。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建宁郡王所言有理!」

「是啊,我也赞同北上投靠朔方军!」

李亨见到大家都同意下来,他决定明天就向灵武郡进发。

记住是灵武郡。

而不是朔方郡。

灵武郡乃是朔方节度使的治所,这相当于是朔方军的大本营。

由于李亨跟李隆基是在渭水以南分道扬镳,而不是在渭水以北的马嵬驿进行分别,所以他入夜后遇到从潼关方向溃退下来的残兵败将。

「不好,叛军追杀来啦!」

这大晚上的乌漆墨黑咫尺莫辨,众人纷纷把这支唐军残兵当成叛军。

双方顿时渭水河畔展开激战。

直到唐军将士死伤过半之后,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己人。

李亨从溃兵口中得知姜天骄已经带兵进驻长安,他立刻把两军整合到一起,沿着河畔找到一处水位较浅的河段,然后骑马横渡渭水。

一部分唐军没有战马无法涉水过河,再加上他们又不会游泳,只能挥泪目送李亨等人离去。

李亨率众渡过渭水,经由奉天县北上,他害怕姜天骄派遣骑兵追来,策马狂奔疾驰三百馀里,只用一天一夜就抵达新平郡。

代价就是李亨身边只剩几百人,其馀将士全部跟丢,连同马匹全部活活累死。

新平太守薛?早已弃城而逃,这让李亨感到勃然大怒,他立刻派人把薛?抓回来斩首示众。

李亨在新平郡稍微休息片刻,他继续前进来到安定郡。

安定太守徐瑴同样弃城而逃,李亨照例派遣将士将其捕杀,他就不信大唐人心就这麽散了。

灰头土脸的李亨走到彭原郡,他在此补充粮草马匹,同时对外放出消息,声称自己收拢兵马正欲跟叛军展开决战,于是引得大量官吏百姓前来归附。

直到李亨跋山涉水来到平凉郡,他终于引来峰回路转。

平凉郡乃是大唐朝廷的养马重地,官吏百姓纷纷把马匹献给李亨,他很快得到数万匹马,唐军士气为之一振。

虽然李亨距离灵武郡已经不远,但他还不确定朔方军是否依旧效忠大唐朝廷。

朔方节度留后杜鸿渐丶六城水运使魏少游丶节度判官崔漪丶支度判官卢简金丶盐池判官李涵五人商议后,他们决定拥立太子李亨。

盐池判官李涵亲自来到平凉郡拜见李亨,力邀他前来灵武郡主持平叛事宜。

李亨得到朔方军将士的效忠,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随即动身前往灵武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