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31章密谋起兵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1章密谋起兵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吉温和韦陟两人被贬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倒下。

安禄山本以为这场危机只局限于河东藩镇。

不曾想到杨国忠与韦见素居然把火烧到平卢藩镇,保定军和怀远军的两个军使遭到御史弹劾而罢官。

这次安禄山终于开始慌张起来,他急忙上奏皇帝为其求情,希望能让这些将领继续留在军中戴罪立功。

然而杨国忠不会给安禄山任何机会,他开始把手伸到平卢藩镇。

本来杨国忠是想拉拢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可他见到对方态度模棱两可,于是派人请出赋闲在家多年的夫蒙灵察,举荐他出任安东副大都护兼任保定军使。

夫蒙灵察乃是赫赫有名的盛唐名将,他曾经担任过安西节度使,诸如高仙芝丶程千里丶毕思琛丶封常清丶李嗣业丶段秀实丶马璘丶荔非守瑜等名将均是他的部下。

杨国忠此举不言而喻,他这是在故技重施,想要绕过安禄山控制住平卢藩镇。

只要夫蒙灵察顺利在平卢藩镇站稳脚跟,杨国忠便会藉机调走吕知诲,改由夫蒙灵察充任平卢节度副使和平卢军使。

这样安禄山所谓的平卢节度使将会跟河东节度使一样变得有名无实,届时平卢藩镇只剩下卢龙军与榆关守捉两支军队掌握在姜天骄手上。

除了夫蒙灵察这位赫赫有名的盛唐名将,杨国忠还举荐王玄志为怀远使军,由此控制住辽东地区的安东都护府。

然而此举却也激怒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他跟高秀岩一样滋生出反意,反而坚定不移站到安禄山的阵营。

因为安禄山早已把平卢藩镇许诺给吕知诲,所以他不可能放任夫蒙灵察和王玄志来跟自己争夺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陆续接到高秀岩和吕知诲的书信,他们两人在信中明确表示态度。

随着安禄山得到高秀岩和吕知诲两人效忠,他开始清除军队中忠于朝廷的人,以便为不久后举兵起事做好充分准备。

尽管安禄山担任着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但是他根本无法带走所有兵马,真正能掌握的只有范阳藩镇而已,而这也为平卢军和河东军拨乱反正埋下伏笔。

在历史上安禄山也仅仅只是率领范阳藩镇举兵起事,顶多再加上平卢藩镇的卢龙军,以及同罗丶奚人丶契丹丶室韦等众多胡人共计十五万精兵。

这还要多亏高秀岩和吕知诲两人公开响应起兵,由此保护住范阳藩镇的左右两翼,安禄山这才放心率领大军南下,毕竟他从来就没本事带走三镇兵马。

天宝十四载,正月初十。

范阳郡,蓟县。

姜天骄在节度使府跟安禄山密谋起兵。

严庄丶高尚丶阿史那承庆三人负责出谋划策。

安禄山在造反前只让五人参与决策,而这五人分别就是安庆绪丶姜天骄丶严庄丶高尚丶阿史那承庆,就连老搭档史思明都被排除在外,各大军使更不知道他想要造反。

安禄山拿出地图挂在墙上,他面色复杂说道:「我已经快要失去河东和平卢两个藩镇,一旦起兵就会受到多面夹击,这如何能有胜算啊?」

阿史那承庆更多是从军事角度看待问题,他郑重其事说道:「节帅,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把握,至少高秀岩和吕知诲面对杨国忠的步步紧逼,他们两人已经倒向我们!」

「平卢藩镇可交给吕知诲去处理,既然他想要平卢节度使,那他就要处理掉夫蒙灵察和王玄志。」

「其中夫蒙灵察曾经担任过安西节度使,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可惜他站在杨国忠那边,那就只能在起兵前用计将其除去。」

高秀岩和吕知诲明确倒向安禄山,他们愿意带领本部人马公开响应。

安禄山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他沉默片刻继续问道:「那麽高秀岩那边该如何交代呢?是要让他率兵南下攻打太原府,还是向西进攻朔方军?」

姜天骄立刻站出来说话:「节帅,我认为高秀岩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他的位置实在太过重要。」

「这话怎讲?」

安禄山正好想要听听姜天骄有何意见。

姜天骄走到地图面前指着云中郡,他一丝不苟解释道:「节帅请看这里,天宝四载王忠嗣选择在此修筑静边军城,本来是为了防范北方草原的胡人骑兵南下,藉此保护河东道的安全。」

「静边军正好又是单于都护府通往河东道的必经之路,并且还跟白狼关形成掎角之势,不但能够防范北方草原的胡人骑兵南下,还能很好阻挡从单于都护府而来的朔方军。」

「高秀岩那边终究势单力薄,让他主动攻打朔方军无异于自取灭亡,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派遣重兵驻守静边军城和云中守捉城,阻止单于都护府的朔方军进入河东道。」

「这样朔方军只能选择猛攻白狼关和静边军城,又或者是绕道进攻云中守捉城,这对我们来说能够争取到宝贵时间。」

阿史那承庆明显不太赞同这一主意,他毫不留情反驳道:「姜将军,你未免想得太天真了吧?我军最大优势就是打个时间差,如若坐视各大藩镇的精锐边军回师勤王,那麽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若是高秀岩率领军队主动进攻,乘其不备打他一个大胜仗,最好能够歼灭掉朔方军的有生力量,这样才有可能阻止朔方军从单于都护府进入河东道。」

姜天骄立刻强烈反对道:「阿史那将军,你根本不知道朔方军究竟有多麽强大,单凭高秀岩所部人马根本无法取胜,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你这是让他白白去送死而已。」

「从王忠嗣讨灭漠北突厥以后,朔方军休养生息将近十年时间,镇兵数量从天宝元年的六万多人飙升到十万之众,而这里面就有三万骑兵,甚至还能抽调关内道的胡人骑兵参战。」

「双方军力在如此明显悬殊的情况下,你还认为高秀岩能够打个大胜仗吗?要是再让朔方军攻克白狼关和静边军城,云中郡的高秀岩就会成为孤军,届时范阳藩镇的侧翼安全同样会受到巨大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