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张通幽请降(求订阅)
永王之乱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史思明本来正愁没有办法对付李光弼,他接到这消息如获至宝,立刻派人散播给唐军将士。
李光弼治军颇严从不收买人心,不像郭子仪那般处事圆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凡是军中将士违背军法一律处罚,因此众人对他只有惧而没有敬。
随着年关将至越来越近,唐军将土的思乡之情越来越重,他们都想回到太原府去跟家人团聚过年。
李光弼亲自驻守在东受降城,他倒是还可以约束住本城将土。
至于振武军城和中受降城两地将士,李光弼已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振武军城的唐军将士得知永王之乱,有人写信送往榆林县进行请降。
关内道,榆林郡。
史思明在府衙中接到张通幽的书信,他赶紧把诸将召集起来。
张通幽声称振武军城的唐军将土愿意归降,请他带兵前来接收城池。
阿史那从礼认为这是李光弼的陷阱,他对史思明劝谏道:「节帅,此乃诈降之计,您可不能上当受骗啊!」
「这振武军城距离榆林县有一百五十里,若是我军前去接收城池,那麽李光弼完全可以在半路上埋伏我们,这不得不防啊!」
史思明深以为然点头说道:「阿史那将军所言极是,然而这张通幽不是普通人,他是我朝中书令张通儒的弟弟。」
「据传张通幽曾经蛊惑王承业私吞常山太守颜果卿的功劳,而他至今还没遭到处死,
那就证明李光尚未发现到这件事情。」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李光弼已经发现张通幽,故而用他前来诱骗我军出击。」
众将认为史思明说得在理,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可是史思明实在不愿意失去这机会,他目光冷峻站起身来说道:「无论是真是假,这件事情值得冒险,我准备派人前去试探一番。」
「大郎!」
史思明立刻进行点将。
史朝义面无表情站了出来,他双手抱拳行礼说道:「不知父帅有何吩附?」
史思明一脸冷酷无情说道:「你率领两百骑兵绕过中受降城,给我直奔振武军城,我倒是要看这张通幽到底有没有在骗我!」
「遵遵命!」
史朝义抱着必死决心接下军令。
在场诸将明显都能看出这是让史朝义去送死,大家都没想到史思明如此苛待自己几子。
史思明从来就不喜欢长子史朝义,他内心始终认为子不类父。
史朝义性情温顺不容发怒,他在军队中很受将士们的欢迎,并且能够同甘共苦和体恤下属。
这种仁义在史思明看来却显得软弱,无法承担家族的重任,他觉得乱世需以铁血手段震镊人心,而不是像他这样恭谦谨慎和爱惜土兵。
史朝义一切行为在史思明眼里都是妇人之仁,他更加偏爱幼子史朝清,认为其性格类己,更具枭雄气质。
现在史思明只给史朝义两百骑兵去接收振武军城,如若这真是李光弼的陷阱,那他明显这是有去无回。
军中无亲情,法令大如天。
史朝义只能硬着头皮执行任务,他从军中挑选两百精锐骑兵,在晚上趁着夜色掩护悄悄绕过东受降城。
由于寒冬腊月黄河结冰,所以史朝义直接踏冰而过。
结果史朝义还真是命不该绝,他带兵前来接收振武军城,以张通幽为首的唐军将士立刻投降献城,城内五千将士一夜之间改旗易帜。
关内道,振武军城。
史朝义找到张通幽有些好奇问道:「张将军,您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张通幽脸上闪过苦涩之色,他唉声叹气说道:「史将军,若非我等忌惮于李光弼,将士们早就想投降回家了。」
「最近江淮地区不是发生永王之乱吗?城中将士对于大唐朝廷已经彻底绝望,因此推举我出来当这个恶人。」
这话一出,史朝义眉头紧锁询问道:「恶人?这是什麽意思?」
张通幽只能老老实实解释道:「当初常山太守颜果卿诛杀李钦奏,设计捉到何千年和高邈两位大将,他为了迎接太原城的河东军进入河北平叛,委派其子颜泉明入朝奏功,并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援。」
「我跟随颜泉明一起入朝奏功,路过太原城之时投靠王承业,劝他把这份功劳占为己有。」
「王承业下令把颜泉明等人囚禁起来,把他们带给朝廷的奏表全部修改,而他因功拜为羽林大将军,魔下将士受官爵者数以百计,我也跟着沾了点光。」
「现在他们想要投降大燕,可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让我出来干这脏活,要不然你以为我怎麽敢写信请降。」
史朝义嘴角抽搐真不知道该说什麽。
他发现这天底下的人心真是越来越航脏,吃人血馒头都能吃得这麽理直气壮。
虽然李光弼行军治戎堪称天下无双,但也架不住猪队友的背刺,说到底他还是低估人心险恶这四个字。
振武军城投降消息很快传到东受降城。
李光弼接到消息大为惊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军队中有内鬼,旋即找来浑硷下达命令:「浑将军,你立刻率领所有步兵撤往中受降城,由我带着骑兵紧随其后。」
「节帅,你是担心中受降城也会出事?」
浑一眼就能看出李光在担忧什麽。
「是的!」
李光弼微微点头说道:「我猜测王承业一开始就已经投降叛军,要不然他怎麽不救常山太守颜果卿呢?」
「当时颜果卿明明已经拨乱反正,井陉关门户洞开,无兵把守,可他却在太原城中坐视常山郡沦陷。」
「姜天骄能够兵不血刃攻占太原城,这就说明他存有不轨之心,早知今日我就不应该带兵勤王救驾,想当初我为了救驾之功也是昏了头。」
如今李光弼回想起来真是懊悔不已,然而事已至此,于事无补。
浑城越来越觉得姜天骄真是恐怖无比,他总感觉对方好像有未下先知的能力,无论遇到谁都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李光弼同样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他就担心自己正处于姜天骄的算计,更害怕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姜天骄还不知道自己威名已经越来越大,就连李光弼都对他有畏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