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21章 家宴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21章 家宴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21章家宴(第1/2页)

且说这王安石和王雱两父子到来,王小虎又拜了师,动静这么大,一众过来喝茶的客人俱都看在眼里,纷纷送上了祝贺,自然,不出两日,此事恐怕定然便要传遍整个江宁。

父亲起身与这些客人们依次告罪,免了所有人的茶钱之后,自然便也落下了门板,收了摊位,邀那父子二人进了屋中,说什么也要亲手做一顿谢师宴以作款待。

王安石父子二人也没有推脱,跟着一并到了小店后院,丁忧期间不便饮酒食荤,却是王小蝶亲自下厨,也做了几味素菜小炒给他们父子二人吃了,却是吃得二人连连称赞。

王雱更是夸张,吃菜时竟像是恨不得将舌头也吞咽进去了一般,一边吃还一边夸赞道:“好食好食,小蝶姑娘这是怎么做的?全素之席,竟也做得如此喷香可口,父亲,这味道比之开封的樊楼也不差了。”

王安石也是吃得欢喜,虽没有王雱那么夸张,却也是连连点头。

说到底他们正在丁忧期间,饮食寡淡了一个多月,嘴里早就淡出个鸟来了,毕竟北宋这个时代,所谓的食素,那就真的基本上都是纯吃水煮菜了,跟后世的减肥餐似的,便是想烹些花样也难。

所谓君子慎独,王安石这种人,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干得出偷偷吃肉这种事情的,如今吃了王家的这一桌席面,再三确定这里面确实是没有半点荤腥之后,自然是吃得肚圆。

王雱:“确实都是一些素菜,就连荤油也无,却怎会做得如此美味?小蝶姑娘这一手庖厨技艺,便是在开封城,只怕也无人能出其右了吧?”

其实又哪有这么夸张,无非是炒菜、素油、酱油这三样新鲜玩意,带了一点新鲜的烹饪方法而已。

而且这三样也都不是什么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都已经有了,比如炒菜秘传于开封等大城市的少数大酒楼里,菜籽油零星在江南一带的寺庙里,酱油在宫廷勋贵的府上,都是已经零零星星的开始出现了的,只是没有普及开来而已。

亦或者说炒菜,酱油,菜籽油,这三样本来就是一而三的东西,炒菜不推广开来,菜籽油烟点更高的优势也普及不开来,炖煮食物时用豆酱也并无不可。

王小仙没记错的话,这几样东西在北宋末年,至多南宋初年时,差不多就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了,于这个时代来说,应该也只是略有新鲜而已,是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的。

王小蝶被这般夸奖,也是忍不住脸色微微一红,连忙谦虚道:“哪有,不过是些居家手艺,都是大兄传授,说是以后找了婆家,凭这一门手艺才好不叫人欺负哩。”

王雱:“哪家的男子,若是能娶了小蝶姑娘这样的女子,可当真是运气了呢。”

说完,就听到王安石在后面猛烈咳嗽,还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王雱立时醒悟了过来,自然又连连告罪不已。

今日也不知是吃得开心了,还是怎么了,居然如此轻浮,竟在这一众外人面前,完全失去了该有的拘谨。

毕竟他王雱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甚至为了备战科考的缘故,尚且没有婚配,一心只想着取了功名之后再考虑终身大事。

一个没有成婚的男子,对另一个没有成婚的女子,这般说话,确实是显得有些轻浮放浪了。

当然,王小仙他们一家对此也确实是没怎么在意就是了,毕竟他们小门小户的,又是商贩人家,王小蝶平日在茶摊虽然主要是在后厨忙活,但偶尔也是要出来招呼客人的,又哪还会像他们这等官宦人家一样,有着那许许多多的规矩呢?

实际上整日来他们茶摊上喝茶,借机正在追求小蝶的浪荡子也不是没有。

听了此话,这王小蝶除了心里欢喜之外,倒是也完全没有多想什么,甚至只觉得这王雱说得很对,谁将来若是娶了她,那确实就是那一家人的福气么。

甚至心里忍不住的想:【自家的大兄如今已经贵为一县主簿,更得了王公看重,还推荐他去什么锁厅,过了锁厅,岂不是便与进士无二?】

【二兄如今也得了王公看重,还收做了徒弟,将来岂不是一样是很有可能要做进士的么?我们家一门两个兄长若俱是进士,我们家岂不是也就成了那所谓的书香门第?】

【既是书香门第,那肉贩家的赵虎,布行掌柜家的张泉,乃至那糕点铺子家的李二哥,这些人可是万万配不上我了呢,以后他们再来喝茶,我需不可再给他们好颜色才行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家宴(第2/2页)

王安石转移话题道:“小虎,是不是还没有表字?”

王父大喜:“他今年十七,原本是打算明年十八之后,去请县令老爷来帮忙取一个的,如今既拜王公,还请王公帮忙取一个?”

这王父乃是纯纯的市井小民一个,生孩子之前,只是以挑担的脚夫为生,大字也不识一个,还是生了王小仙之后,王小仙教他炒茶之法,才靠着此法开了茶摊谋了生计,让两个儿子有机会读书。

甚至都没给俩孩子请过先生,王小仙的学问是纯自学的,而王小虎是王小仙教的,他也知道这两个孩子实是聪明,是生在了自己这样的家庭给耽误了,今日这两个孩子得以拜在王安石这样的大儒膝下,着实是让他欢喜得不能自已。

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原本是叫小龙小虎的,王小仙嫌弃小龙这名字不好听,所以才改了叫小仙。

如今随着他们家越混越好,王小仙也有了官身,这老王也才知道他取的这两个名字可以说是相当之烂,旁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出身于底层市井,甚至还曾经招过耻笑。

两个孩子出于孝心,也不好换了这名字,因此在这表字上,这老王自然便也更上心一些了

王安石闻言微微沉吟了一会儿,道:“想到了两个,一个是怀瑾,取自于屈原的九章,‘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与介白二字共钩‘玉白无暇’之意。”

“其二是允中,出自尚书,取允执厥中之意,与介白相合,取持守中正之意,老哥以为哪一个更合适了?”

前者是王小仙介白的同义词,是寄希望于王小虎将来也能和王小仙一样,做个清正刚直之人。

后者则是与他的介白二字互补,守正中庸,正好中和王小仙的耿直。

却是不等老王同志去选,王小仙便突然抢答道:“那就允中吧,我们王家有我这么一个直人也就够了,不需要再来一个。”

王小虎挠了挠头,他心里其实还挺得意怀瑾这两个字的,白玉无瑕,分明是在激励他成为像兄长一样的人,而这,事实上也一直都是他的目标啊。

只是既然兄长已经开口,替他选了这允中二字,他自然也不敢反驳,便也只好点头认下。

至于老王,他是不懂这些的,只知道王公这种大儒所取的表字,那一定很好就是了。

王安石却是若有所思。

所谓表字,往往代表了希冀和志向,听说王小仙的表字是自己给自己取的,观其言行,只能说这字取得着实贴切,他也终是不负了这个表字。

甚至其行事已经可以堪称是激进了。

然而如此激进之人,却是反而希望自家弟弟,处事可以持重么?

那这个王小仙,其骨子里的本性,难道竟然不是一个激进之人么?

王小仙却是不知王安石在想什么,眼下吃喝都已经差不多了,王小蝶和父母二人自去收拾碗筷,王小虎则是邀了王雱出去说要个他看什么宝贝去了,屋内只剩下了王小仙和王安石。

王小仙却是突然问王安石道:

“王公,您从京城来,有些事您比我清楚得多,您说,包拯包公,他的清廉到底是名,还是真的清廉刚正呢?他会不会实际上也是阴私龌龊之人呢?”

“什么?”王安石一愣

“包公?你为何突然有此一问?包公清正,此乃朝野共知,如何做得了假?若是连如此一位仁厚长者都有假,这朝中又还有什么是真的?你这小儿,为何突然问起这个?莫不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要知道,包拯是向宋仁宗举荐过王安石的,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贵人之一,王安石对包拯也是素来尊敬,好端端的突然蹦出这么一句,已经让王安石感到有些生气了。

“哦~,原来如此,那,张方平张公,和冯京冯公呢?他们二人的官声如何?咱们这种升斗小民,与这些朝中相公么相去太远,也看不清真假虚实,他二人可是贪鄙之人?”

王安石闻言愈发诧异,却是忽的心中一动,道:“张公,冯工,包公,都曾做过这知江宁府,你特意问及此三人,到底是意欲何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