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59章 一条崭新的作死方向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59章 一条崭新的作死方向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59章一条崭新的作死方向(第1/2页)

万般的难处,危险,随着王安石成为江宁知府的这一纸诏令,几乎是大半都迎刃而解了,心知自己这次大概是死不了的王小仙,一连半个多月,都没什么精神。

据他所知,王安石谢恩的奏疏里至少有五分之四的内容都是在向宋神宗求情,希望朝廷可以对他这个小小的主簿从轻发落。

江宁县的县令张淳,还有县丞这两个人,人没从扬州回来,信却是先回来了,大概意思就是跟王安石请假,他们俩的腿伤恶化得很厉害已经不良于行,只能继续留在扬州治病,将县务继续全权委派给王小仙处理。

什么时候王小仙不乐意处理了,他们俩什么时候再回来。

通判陈斌,在家中自尽。

王小仙知道自己死不了之后,做事突然也是觉得没了多大意思,激情褪去,整日里也是没精打采,机械得很,

但好在菱湖疏浚的工作已经上了正轨,清田、丈田、分田的工作则由吕景在带着江宁县的胥吏在负责,用不着他过问,也一直没出啥问题。

王小仙自然不可能因为个人情绪耽误这两件大事,可事实上这两件大事对于他来说也确实是没什么可干的了,整日里他所需要做的事,就是去菱湖施工现场当个吉祥物。

没事儿就到处溜达溜达,让人知道他在,还活着,也算是给大家加油打气,毕竟就连协调胥吏,协调本地富户这种比较麻烦的事情,也都是宋玉干的,这人虽然只是一个押司,但能力真的很强。

强到他本人几乎完全没事儿干了。

不过最是有些特殊的,那却是要属作为宣诏使的李舜举了。

此人实在是没有半点王小仙印象中太监的样子。

第一天,此人直接换上了粗布衣服,挽起裤腿跟着民夫们一同用竹筒抽湖泥,一干就是一整天,干得都是和民夫一样的活儿,晚上的时候煮了一大锅从湖里抽出来的菱角,亲自洗净了吃得很是香甜。

第二天的时候这人换回了华丽的丝绸衣裳,却是依然留在菱湖这边四处转悠个不停,时不时的跟这个聊聊,跟那个聊聊,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要聊啥。

而第三天的时候,此人却是主动找上门来,拿着一只熏鸡,两尾蒸鱼,一碟小菜,一壶老酒,说什么都要请王小仙吃饭,还说他这几天在湖上跟民夫们聊天,所有人都对他王小仙赞不绝口之类的,还说等回京之后一定要在官家面前为他尽可能的美言,让他摆脱罪责。

气得王小仙给他翻了好大的一个白眼。

这人,这不是来跟自己过意不去的么?

【我要不要……说点不好听的话,刺激一下他,好让他在官家面前说我的坏话?说不定,能够抵消掉王安石说我的那些好话?】

想了想,王小仙还是觉得算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挺抹不开面的。

而且人家是真的上过战场,打过西夏人的太监,还不是胡乱指挥的那种,而是能披甲上阵,带头冲锋的。

王小仙本来对太监这个群体就没什么歧视,人家又是难得一见的好太监,让他去鄙视这样的一个为国征战之人,他也干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再说这年头鄙视太监在文人那里反而是一件很有风骨的事情,文官对于宦官上战场普遍是非常敌视的,尤其是狄青在当枢密使时,曾说过“文臣执笔处军事,不如内臣亲见战阵”这样的话,几乎没把当时枢密院的文官给气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章一条崭新的作死方向(第2/2页)

意思是说,你们丫的这些文官成天比比划划成天指手画脚,都不如一个上过战场的太监。

【诶?要不……我反向巴结这个太监呢?】

北宋最大的政治势力是谁?肯定是文官集团啊,既然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有着这么深的矛盾,自己何不干脆和这些太监,尤其是带兵打仗的太监们处好关系呢?

要知道狄青这话说得也确实是一点不错,至少那些前线的大宋将领,尤其是西军将领们都十分默契的共同维系了一条潜规则:利用宦官去制衡文官。

这也导致从仁宗朝后期开始,太监在军事上的权柄越来越重,以至于宋朝因为唐朝的前车之鉴,明明是历代对宦官压制和防范,控制最死的朝代,但在神宗朝之后逐渐却出现了太监监军,乃至太监领军这样的奇葩事件。

太监,尤其是领兵太监,跟那些西军将领们结成了一个明面上没有,但实际上就是有的隐形同盟。

如果自己一个文官,加入其中呢?

这么一想,王小仙的眼睛立刻就都亮了。

他知道他这次不死,将来搞不好还是会有一番前程的,不管怎么说吧,北宋对文官实在是有点太好了,自己以后扬名天下,正常作是作不死自己的,何况还要为国而死。

但若是和这些宦官交往,却有两个实打实的好处:其一,是很有可能以后会有机会上战场。

他已经把富弼给得罪死了,名气又要上来了,想参军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走宦官路线,绝对要比走文官路线上战场要容易得多。

只要能上战场,那他为国而死的机会岂不是就很多了么?

其二,在于彻底被文官集团所厌弃,这样的话将来自己再作出什么大妖来,肯为自己说话的人自然就少。

说不定,连王安石也会和自己划清界限,到时候就不会为自己说话了呢?

毕竟,王小仙对历史细节所知有限,只知道王安石变法,并不知道王安石本人对宦官的态度如何,但是想来,既然他是个文官,那肯定也是反感太监的吧?

更何况他在神宗朝是说一不二的宰相,这个他还是知道的,你都这么大权力了,那么从权力的基本逻辑来说,你王安石肯定不能再交好宦官了吧?至少不能是明着交好了吧?否则那宋神宗还能睡得好觉么?

再说北宋在军权问题是极其敏感,自己想作死,在普通政务上作,在北宋这个政治环境下难度有点大,但是在军务上作,那也要容易得多啊。

得罪这个宦官,无非是让他在官家面前说自己几句坏话而已,可以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关系,几句坏话有用么?在文官集团普遍集体性仇视宦官的大背景下,他又真的会在乎区区得罪么?

而且实话实说王小仙也确实是挺喜欢他的,至少并不排斥他,而一个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是,在北宋,宦官监军,领兵,往往还真就比文官们干得要更好一点,王小仙本心上来说也并不想反对他。

而要是和他好好相处,反而,是极其有利于自己以后继续作死的?

至少是一个很重要的作死方向之一啊。

想到此,王小仙眼珠子锃亮,再看着李舜举,那真是越看越觉得顺眼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