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67章 选富弼还是王小仙?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67章 选富弼还是王小仙?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67章选富弼还是王小仙?(第1/2页)

临近七月,江宁的气候依然闷热潮湿,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东京汴梁,却已在夜里渐起了些许秋风。

深夜里,大内禁中的延和殿外秋风瑟瑟,殿内却是灯火通明,年仅二十岁的赵顼坐在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上,却是眉头紧锁,大红色的常服袖口上,还沾着些许的墨迹。

“哎~”

桌上,是满满的,堆成了山一般的奏疏,这一声轻叹,却是显得延和殿内愈发的空旷而有回音,光滑的金砖地板上只有倒映着的烛火光影,一众服侍的宦官和女官人却是全都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谁都知道,官家此时的心情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

桌上的这些奏疏,官家都已经看了七八遍了,但还是会一本接一本地看起来个没完。

只因为那些奏疏之中,只有其中一封是来自于富弼富相公的请罪奏疏,顺便还提了辞职,最后又说自己教子不严,请斩富绍庭。

剩下的像山一样高的奏疏,全是弹劾王小仙,乃至是王安石,轻一些的说他们污蔑大臣,重一些的说他们煽动民变,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王小仙是摩尼教出身的反贼呢。

却在此时,贴身亲信宦官李宪凑了过来,小声道:“大家,李都知回来了,要不,咱们召见他来聊聊?毕竟他刚从江南回来,定然熟悉情况。”

“李舜举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听闻官家还在处理国事,便来偏殿候着了,您要是见他,就宣他进来,若是不见,便要回宫外休息去了,听说啊,这次从江宁回来,还带回来一个女人做小妾呢。”

赵顼听到李舜举带回一个女人来做小妾,倒是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笑了笑,道:“只带了女人,没收个干儿子什么的回来么?你看,这还有人弹劾他和那王小仙结拜的事情呢,他倒是也真干得出来,请进来吧。”

“是。”

李宪领命而去,在殿外看到了明显脸上还有倦色的李舜举,连忙也是上前行礼,而李舜举却是也半点不敢托大,连忙回礼,姿态却仿佛是更谦卑一些似的。

论资历论品级,李舜举当然比李宪更要高得多,但是太监这玩意和大臣还是不一样,再深的资历功劳都不如官家的亲近,

这李宪乃是当今官家的潜邸近人,说白了就是带着官家长大的,而李舜举资历再深,毕竟也是仁宗朝,也就是先先帝时候的事儿了,当朝官家对他或许会有敬重,却是无论如何不会有亲近的。

换言之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李宪爬到他头上来也是早晚的事儿。

这李宪对李舜举也是客气,行过了礼,而后小声地提醒道:“官家知道公公和王小仙结拜之事了,似是颇有些生气。”

李舜举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正要进殿,却不想被李宪又抓住胳膊:“富弼辞相的奏疏,和群臣请留,乃至处置王小仙的奏疏,官家已经琢磨大半天了,此时也正为他头疼,你要做好准备,

我看,官家心里是认可王小仙,甚至是想要顺水推舟,罢黜富相公的,只是群臣奏对,为了朝政的稳妥,也不得不对此慎重,李公公打算为王小仙说好话么?”

李舜举点头:“结拜之情,半点不假,从现在起,王小仙便是我在这世上最亲近的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7章选富弼还是王小仙?(第2/2页)

李宪见状微微诧异,不过很快便点了点头,而后偷偷从袖子里拿出一奏疏来道:“这是我去银台找到的,枢密院正在商讨今年给西夏的岁赐之事,官家是个有大志的,常以庆历议和为耻,我记得议和之事,便是富相公所主导,公公顺便将此奏疏拿过去,说不定会让官家对富相更厌恶一些。”

“多谢。”

只匆匆这般数语,李宪将西夏岁赐相关的奏疏交给了李舜举,便将他领进了殿内。

“臣李舜举,拜见官家。”

“免礼,过来坐着说话吧。”

“谢官家。”

赵顼倒是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事实上他对这位久历边事,颇有战功的宫中老人,虽然不熟,但还是颇为敬重的,只是这种敬重确实也更像是对外朝臣子们的敬重罢了。

“官家,这是臣刚才在银台看到的奏折,宰执们,似是正在商讨给西夏岁赐之事,臣有意见,臣以为,今年的岁赐,未尝不可以不给,或者至少是少给,就算是给了,也一定要强势一些,最好能够羞辱他们,以示官家新君登基,革新强硬之意,丧师辱国,已是前朝之事。”

赵顼皱眉,不禁道:“会不会因此而启战事?”

李舜举坦然相对:“便是不这般,西夏今年也一定会寻衅的,正月略庆州,三月略秦州,臣以为此必是看官家新君登基,来试探咱们大宋虚实,刺探官家虚实的。再者西夏朝内部不稳,国主李谅祚意欲亲政,两方都急需要军功立威。”

赵顼皱眉道:“西夏内部有事,便要拿我大宋立威?”

李舜举:“恐怕是的,陕西四路兵马,总共也只有八万余众,其中还有三万是厢军,夏贼……不好说,但恐怕至少也是十万以上的举国来犯,官家还是要都督宰相,早做准备才是,若是这般了,还要再给岁赐,我大宋怕是真要被天下人笑死的。”

说着,李舜举将奏疏递了过去。

他都没看那奏疏,大概就知道那些相公们能写些什么。

而果然,赵顼也只是一扫,便看到上面写着,建议加大今年的岁赐力度,最好将去年欠下的岁赐给补上,以示大宋宽宏,之所以今年正月有夏军寇边,就是因为先帝擅自做主减少了岁赐的绢布,巴拉巴拉,把巴巴拉拉之类的。

押印的,也正是身为枢密使的富弼。

却是气得赵顼都乐了。

这倒也并不如何意外就是了,毕竟庆历议和就是富弼所主导的,其核心在于花小钱买和平,这本就是他的政绩,这才几年的功夫,再打起来,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打起来,自然会显得他极蠢。

再说他们这些仁宗朝的老臣们从来都是能不打就尽量不打,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动刀兵的。

将这奏疏往桌上一扔,和富弼的辞呈奏疏并列放在一块,却是看起来愈发的讽刺。

“你看,那一本是富相公跟朕请辞的,这边的这一堆,是让朕挽留富相公,还弹劾王小仙诬告大臣的,还有弹劾他和你这个内侍结拜的,李舜举,你说,我到底是该批准富相公的请辞,还是应该下明诏,去处置一下这个王小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