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6章 守印府君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16章 守印府君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16章守印府君(第1/2页)

其实王小仙是什么人,大家虽然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也都大体都是了解的。

无外乎是清廉刚正,傲上恤下,八个字而已。

说来,这全县上下二百多号人,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被他尽数收复,其实除了他真舍得分钱,也真能为大家赚钱这个最现实不过的理由之外。

他本人的人格魅力,也实是不得不说的一个原因。

虽然这样的人格魅力或许并非是出自于他的本意,然而在外人看来,王小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好像是圣人经书里面,活着走出来的人一样。

公生威,廉生明,此话当真是半点不假,王小仙就仿佛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在冒着圣洁光芒的大灯泡一样,再如何内心龌龊的人,在与王小仙接触的时候难免也是会情不自禁的心生惭愧。

人之天性,做手下的,碰上这样的领导,自然也就很容易被他所感染,时间虽然不长,却让人由衷的,本能的,对他产生一股拜服的情绪。

当然,前提还是他弄的炒茶真的让所有人都赚到了钱,而且基本是合法的赚到的钱,物质上被满足了,大家才有余暇来接受领导精神上的洗礼。

这可能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人格魅力吧。

只是每当事到临头的时候,众人却还是忍不住的会去怀疑,也还是没有人会去往那最极端的方向去想,甚至是王小仙说了,大家也还是会不相信。

更甚至是直到他把事切实的做下了,大家才会齐齐的感慨而已。

实是大家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世上真的有王小仙这样的人,有人真的能干这样的事。

此事就是如此。

县令张淳是一个四十多岁,可能五十来岁的人物,虽然是进士,却是个太老的进士,前途几乎已经没了,这辈子也不太可能当得上五品官。

不过也正因如此,这张淳行事素来柔和,也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事也颇为懒散,平日里县令的权柄也会下放给县丞,主簿,县尉,没什么大事的话是不喜欢他们来烦他的。

颇有一点大宋孙连城的意思。

当他在接过了王小仙的文书,发现居然是让他盖印来动用县库羡余的时候,深呼吸的忍耐了好几个来回,才强行忍住了将文书直接甩他脸上的冲动。

一双眼恶狠狠地瞪着王小仙道:“王主簿,本令,到底是何时何处得罪了你,让你居然想要这么整我?

你是明经出身的官员,几乎不可能坐我这个位置,你把我弄下去,你也上不来,你这是图的什么呢?真换上一个年少有为,贪恋权柄的,难道你会比现在更舒服么?”

王小仙:“令君您误会下官了,下官真要整您的话,有的是比这更合适的手段,若是贪恋权柄,也未必没有其他的手段来架空您,在下此番所为,只为报国,恤民而已。”

王小仙说得郑重其事,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张淳在细细思量之后,却是也不得不承认,直娘贼的这小王八蛋说的好像不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而是真心话?

这就更搞人心态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守印府君(第2/2页)

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怎么给他分了这样的下属?

“介白啊(王小仙的字),我晓得你是清正刚直,然而这官场之道,不是那么简单的,江宁县乃是江宁府的治所,所以这县库和府库,实为一体,元府君性沉稳,是万万不会同意你这所请的。”

“我看不如这样,此事,你越过我,直接去找孙府君如何?若是元府君同意,那我自然没什么可说的,若是元府君不同意,你也别为难我,如何?”

【直接去找元绛么?倒也可以,既然要犯上,不如索性就挑这么个重臣去犯】

元绛和这张淳可是完全不同了,这已经是国之重臣的级别了。

“令君说得是,我这就去找元府君去,无论如何,也要让他同意我之所请。”

说罢,王小仙转身就走。

那张淳见状,却是心中冷笑,暗想:“这小官人,刚来江宁不久,不知轻重,元府君乃是待罪之身,去年的江宁府亏空案闹得那般的大,你却一点不知,我倒要看看,你这所谓的刚直性子,能不能抵得住府君一怒。”

所谓的江宁府亏空案,一度被闹得很大,就是去年,英宗皇帝还活着时候的事,知府元绛自江宁撤出府库时,发现府库历年亏空加起来已经达到了四十万贯的天文数字。

御史张刍借此机会弹劾元绛“察吏不严,纵容亲信”之罪,而且元绛在追赃的时候使用了极其酷烈的酷刑手段,这在宋朝,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仁宗朝的仁治的英宗朝,也属于是政治不正确了,很是遭了一番非议。

所以此时的元绛,其实已经是带罪之身了,甚至他都已经不是府君了,朝廷因为这件事把他给撸了,只是因为新知府还没有到任,让他暂时顶一顶。

说来此事也足以证明北宋政治体制的奇葩,元绛是治平二年上任江宁府,治平三年查账,还不是别人查账而是他自己查账,查出来了四十万的亏空,结果居然把自己给查进去了,那御史张刍都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这四十万的亏空又不是一年就亏出来的。

最搞笑的是元绛追缴赃款还追出毛病来了,为了追赃,对手下相关责任人严刑逼供,居然反而罪加一等了。

所以他这个新任知府就不应该查账,查出有亏空了之后就不应该追缴么?

当然,这和宋仁宗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是有关系的,宋仁宗的政治环境是真的仁,他这个仁字上的真的是一点毛病也没有,就是有时候实在是仁过头了,以至近乎于放纵,颇有一种政治正确把正经干事儿的人给逼得干不了事儿的既视感。

虽然当时仁宗已经死了,但这股政治风气却是依然惯性留着的。

这种敏感关头。

元绛一个待罪之身,王小仙这个县里的主簿,主动找到他,说要清羡余,还要花羡余?

元绛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文书,又抬起头看了一眼王小仙。

又低头看了一眼文书,又抬头看了一眼王小仙。

一时,竟然是无言以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