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九十八章 谁的弟子如此优秀?

状元郎 第九十八章 谁的弟子如此优秀?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5 04:16:07 来源:源1

第99章谁的弟子如此优秀?

说是请教,其实是张先生将他对《中庸》的困惑讲出来,苏录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两人进行探讨……

先生抚卷问道:「子思子言『君子而时中』,朱子注『随时以处中』,请问『时中』之『时』,当以何为准?若遇礼与情相悖,如亲丧未及三年而家贫难继,是守礼为中,还是权变为中?」

苏录拱手答曰:「学生以为,『时中』之要在『合其本』。昔者孔子绝粮于陈,犹弦歌不辍,非不知困,乃守道之本也;若亲丧三年而举家将饿,此时权变缩短丧期,非违礼,乃全孝之本……因孝不止于形式,更在存亲之心。《中庸》言『道不远人』,盖时者,非泥于古礼之迹,而在循本心之诚丶应世情之实,此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先生颔首赞曰:「好一个『时中』之要在『合其本』,受教了。」

「弟子也要请教先生。」这回轮到苏录问道:「孔子言『中庸其至矣乎』,然『中庸』既为常理,为何谓之『至德』?」

先生答曰:「『至德』之『至』,非高不可攀,乃『恰到好处』之极。庖丁解牛,刀刃入隙,游刃有馀,此『中』也;若过刚则折,过柔则钝,皆失其『至』。故『中庸』非折中调和,而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如治水者,或堵或疏,乃因势利导;用兵者,或攻或守,乃随机应变。」

苏录又问道:「常人日用之间,如何得『中』而不失?」

「常人失之『中』,多因私欲障目:见利则趋,遇危则避,此『过』与『不及』之根源。颜回『不二过』,非无过也,乃能『克己复礼』,时时反观。故『得中』之要,在『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先生答道。

「学生受教了。」苏录恭声应下。

这回又轮到张先生发问,「若遇乱世,礼崩乐坏,『中庸』之道何以为继?」

苏录答曰:「弟子以为,观冬雪覆竹,竹弯而不折,此『中』之韧性也。乱世之中,『中庸』非与世浮沉,乃先生前番所言『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故中庸之道,不在时势顺逆,而在『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之心。」

「好好好。」张先生拱手大赞曰:「吾徒将来必为大儒良师,为往圣继绝学。」

「先生又谬赞了。」苏录忙逊谢道:「弟子只求读书进学,为百姓略尽绵薄之力便足矣。」

「哎,天赐你才华不是让你浪费的,有了大的能耐,而不做大的事业,可谓罪莫大焉。」张先生摇头道。

「那也得等到弟子有了大能耐再说。」苏录苦笑道。

「哈哈,也是。」张先生捻须颔首:「能自知而不自满,善莫大焉。」

~~

紧张的课业令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七月十五,第五次月课到来了。

这次月课也叫年中考,是学年过半的一次考核,因此重要性要超过平时的月课,非但由山长亲自命题,头名的膏火银也提高到了一两银子,其下皆有倍增!

虽说重赏下必有勇夫,但鉴于开学以来,朱子和一直断崖式领先,大家普遍认为,这一两银子就是奖给他侄子的。

尽管二三四名都在省身斋,但林之鸿和乔枫已经四连败于朱子和手下了。公认最有希望挑战朱子和的苏录还欠火候,这次能战胜两位同窗,进步个一两名就不错了。

在大家看来,苏录想要威胁到朱子和,还得再过上几个月……

不知不觉中,孙山同学已经进步到,可以拿来跟第一名作比较的程度了。

但这些闲谈都跟苏录没关系,他的眼里只有这次的考题——

『君子之道费而隐。』

此句出自《中庸》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依然是用苏录非常喜欢的辩证法,阐述中庸之道的广大和精微。所谓广大之处,没文化的老百姓也能知道一些;精微之处,就是圣人也有无法参透的地方。

审题时,苏录想到这恰似自己和张先生的论道,自己刚学《中庸》就能侃侃而谈;张先生浸淫多年,依然有不通透的地方,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广大与精微啊。

由此感而发,一篇八股文便在他心中成型了。

入学半年来,苏录的水平已经精进到,无需再进行半文半白的过渡,直接就可以写出合格的八股文了。当然反覆地修改推敲,还是免不了的……

在草稿上修修改改,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苏录便拿过印着红格子的答题纸,悬腕执笔,认真誊录起来。

只见他竖画藏锋左起,悬针劲挺不逾中线,收若游丝;垂露格底轻顿即转,墨凝如珠。

通篇疏密得宜,笔画舒展不越界,偏旁揖让不挤塞。墨朱相映,瘦硬含温润,拘谨化从容,进步十分明显。

写完之后,苏录又检查了一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从文章到书法,都是自己一年前无法想像的……

没过多会儿,院中云板敲响,监考先生道:「停笔交卷。」

~~

待那先生收卷走人,省身斋中瞬间成了闹市。

众同窗心情不错,大声喧闹。李奇宇回头问苏录道:「哥,你考得咋样?」

「应该能拿到一分。」苏录笑道:「你呢?」

「俺也一样。」李奇宇咧嘴笑道:「多亏了哥的辅导,这回应该是稳了。」

「哈哈哈,那就好。」苏录高兴道,又问程万范道:「小范儿,你呢?」

「哥,我觉得问题不大。」程万范笑道:「头一回考完了心里这麽妥帖。」

「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苏录高兴地收拾起书箱,站起来准备往外走。

「别走啊,例行聚餐!」马斋长叫住他道。

「就是,哥这个大功臣哪能缺席?我们还得好好敬你一杯,聊表孝心呢。」众同窗也纷纷笑道。

「这回真不行,家里老爷子做寿。」苏录向众人拱手致歉道:「走,我请你们喝一杯,算赔礼了。」

「那就没办法了。」众人不好再强留,只是未免暗暗嘀咕,老爷爷这寿辰,还真是会挑日子。

众同窗便说说笑笑出了学堂。另外两斋的同侪这时也在往外走,只是说笑声比他们明显小了许多,好多人的脸上都没有笑容……

《中庸》难啊,哪怕出题人没刻意为难,也够这些刚刚深入学习,难解微言大义的少年们喝一壶的。

~~

过午,道南堂。

先生们早早开始了本月的阅卷活动,今天是中元节,大家都想赶紧弄完了早点回家,省得路上撞上什麽『好朋友』……

所以今天既不闲扯也不读卷了,咔咔就是一顿猛批!

而且现在卷子也少了足足四分之一,只剩四十五份了。

申时不到,四十五份卷子批阅完毕。

先生们又将得一分的三十份;得半分的十五份分开,请山长和钱副山长排定名次。

经过之前两个月的淘汰,已经没有不得分的卷子了……当然这是山长手下留情,没有出难题怪题的缘故。

五月那回出了道怪题,朱琉被骂得有点惨,哪怕是他也得收敛收敛了。

「名次已经初步排定,只是还有点争议,得请山长定夺。」钱怀仁说着将两份试卷递给朱琉:「这两位谁是第一?诸位先生各执一词,委实难抉啊。」

「我看看。」朱琉接过来,扫一眼名字就笑了,正是他那两个入室弟子,苏录和朱子和。

他先拿起苏录的来念道:

「道充宇宙,理蕴细微!」

便笑道:「这破题一如既往地犀利,让人精神一振啊!」

「这是苏同学的正常发挥了。」众先生笑道:「但这次他后面更出彩。」

「费为道用,隐含理义,君子由显入幽,道乃彰矣。」

「道本天命,具于人心,为日用轨则。故道不远人,率性谓道,其广微非君子莫能体!」

「君子察费体隐,知广中藏理,微处见真。」

「好好好!好强的冒子!」朱琉念完了冒子,击节赞道:「苏录深谙中庸之道矣!」

「是啊,『道本天命,具于人心』八个字,把『天命之谓性』阐释地透彻淋漓!」祝先生深以为然道:「仅就这八个字,就已经远超同侪了。」

「没错。」众先生也纷纷点头道:「苏同学的义理本来就强人一等,到了《中庸》更是一骑绝尘喽。」

「他的冒子一直是强的,但这回更难能可贵的是,八股也出彩了!」牛子儒笑道:「在下是支持他第一的!」

「我看看他的八股,是如何出彩的!」朱琉饶有兴趣道:

「费则洋洋发育万物,四时循序,百物昭彰;迩道若遥,**弥漫难测。

隐则幽幽藏蕴一机,一念存真,一事裁中;幽戒慎独,寸念精微须详!」

「妙妙妙啊!」朱琉大赞道:「这是谁教出来的弟子,进步如此神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