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貂蝉入我怀,我于汉末称枭雄 > 第18章:宴收张绣,宫闱暗波

第18章:宴收张绣,宫闱暗波(第1/2页)

王景接到张济请柬,对身旁贾诩笑道:“文和,整军之事,你多担待,我去赴一个宴。”

贾诩垂眸,低声道:“主公,属下闻张济之妻邹氏,容颜绝世,然......臣以为,此宴或需谨慎。”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显是提醒王景莫要因美色误事。

王景摆手,淡然道:“文和多虑了。我非曹孟德,不好人妻这一口。”

“我所图者,乃张济之侄张绣。”

贾诩虽不知“曹孟德”是何人,但听王景明确表态,便放心不再多言。

张府宴席,气氛热络。

张济夫人邹氏盛装出席,亲自为王景斟酒。

她果真眉目如画,身姿婀娜,一颦一笑间眼波流转,既有成熟风韵,又暗含一丝若有若无的诱惑,艳光逼人。

连见惯了貂蝉绝色的王景,心中亦不由暗赞:此女风韵确乃绝世,一颦一笑皆能动人心魄。

难怪史上宛城之夜,会让一代枭雄心智失守,酿成塌天之祸。

美色如刀,古来多少豪杰皆栽于此等温柔陷阱之中。

然而他目光清明如古井,仅礼节性地举杯致意,便将注意力全然放在与张济、张绣的交谈上,言谈间气度从容,仿佛邹氏与厅中摆设并无二致。

邹氏见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讶异与更浓的好奇。

酒过三巡,张绣按捺不住,起身抱拳,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微微发红:“久闻卫将军武艺盖世,枪挑吕布!”

“张绣不才,恳请将军指点几招,以助酒兴!”

王景早已洞悉其意,淡然一笑:“可。”

众人移步院中空地。

张绣取来一杆镔铁长枪,深吸一口气,便舞动起来。

但见枪影重重,寒光点点,破空之声嗤嗤作响,确已深得“北地枪王”童渊所传百鸟朝凤枪之精髓,引得张济家仆们满堂喝彩。

“请将军赐教!”

张绣收势,气息微喘,目光灼灼地望向王景,少年意气尽显无遗。

却见王景并未取任何兵刃,只信手折下院中一节细竹,长约四尺,持于手中。

“你全力攻来。”

王景单手持竹,随意而立,周身空门大开。

张绣见状,少年心性顿起,低喝一声:“得罪!”

长枪如毒龙出洞,枪尖震颤,幻出数点寒星,直刺王景中宫!

这一枪已得迅疾狠准之要义,旁观的邹氏不由轻掩朱唇,张济亦是瞳孔一缩。

然而,在王景若隐若现的重瞳之下,那凌厉枪势轨迹清晰无比。

他身形微侧,枪尖堪堪擦着衣襟而过,就在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刹那,手中细竹似缓实急地轻轻点出。

“啪!”

一声轻响,竹梢精准无比地戳在张绣右手腕的神门穴上。

张绣只觉整条右臂骤然一麻,如遭电击,气血瞬间阻滞,五指不由自主地松开,“哐当”一声,长枪坠地!

他僵立当场,满面难以置信——自己苦练多年的绝技,在对方面前,竟如孩童嬉戏?

短暂的死寂后,王景平淡开口:“枪法尚可,杀气不足。沙场搏命,非是戏台演武。”

这话语如冰水浇头,让张绣从震惊中醒来,脸上的血色褪去,旋即化为彻底的敬服。

他推开欲扶他的家仆,直接单膝跪地,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张绣狂妄!今日方知何为天外有天!”

“愿拜入将军门下,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王景随手抛下竹竿,上前一步,亲手将他扶起。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平淡,而是带着审视与期许:“你的根基不错,缺的是生死间的磨砺与真正的杀伐之气。”

“锋芒外露,尚需内敛。”

他略一沉吟,决断道:“明日便调入我的亲卫营,随我左右。待你见过血火,懂得收放自如之时,独领一军,绝非虚言。”

此言一出,张济与邹氏大喜过望,连忙上前敬酒。

张济连声道:“多谢将军栽培!绣儿,还不快谢过主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宴收张绣,宫闱暗波(第2/2页)

“张绣谢主公栽培!”

“哈哈......”

王景大笑一声:“继续喝酒!”

......

张府宴散,夜风微凉。

王景回到府中,王允已拿着拟好的招贤令文书等候。

王景审阅无误,将文书纳入怀中,并未休息,即刻整装策马入宫。

未央宫内,王景将招贤令呈上,言辞恳切:“太后,袁绍、袁术在外,必以门第笼络人心。”

“朝廷若不自开贤路,何以抗衡?”

“此令颁布,明示天下,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则天下寒门才智之士,必云集响应,人心可定!”

何太后见王景主动前来,心中已是暗喜,再闻此高论,更觉眼前之人实乃社稷柱石。

她当即取出传国玉玺,郑重盖下印信,凤目流盼间,柔声道:“将军所虑,皆是社稷根本。有将军在,哀家与陛下方能心安。”

政务既毕,何太后却以“尚有细节需斟酌”为由,强留王景在宫**用晚膳。

她凤目扫过空寂的殿宇,唯恐独留外臣惹来流言,便顺势道:“去将陛下与陈留王也唤来,既是家宴,也免得冷清。”

不一会儿,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亦被唤来同席。

内侍宫女皆被屏退至殿门外。

宫灯暖黄,映得何太后肌肤如玉,却也将席间一种异乎寻常的寂静放大开来。

何太后亲自执壶,趋身至王景案前为他斟酒。

广袖滑落,露出一截雪白皓腕,袖间暗香幽幽,直沁心脾。

她目光低垂,专注于杯中物,然眼波流转间,那份专注又显得过于刻意。

“将军连日为朝廷辛劳,请满饮此杯。”

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腻。

少帝刘辩似乎觉得筵席沉闷,只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案上脍肉,对母后亲自为臣子斟酒这等逾越礼制之举,一副懵然不觉之态。

布菜时,何太后广袖微拂,指尖似一片羽毛,在王景手背上轻轻划过。那触感温软滑腻,一触即分。王景目光微垂,瞥见她迅速低下的眼睫与悄然染上耳垂的绯色。

这份超越臣属的亲昵,在这寂静的宫室中,已然难以掩饰。

王景始终正襟危坐,礼仪周全,应对得体。

但何太后每一次带着香风的靠近,每一次看似无意的触碰,那指尖传来的温软,都让王景手臂的肌肉为之一绷,旋即又强制松弛下来。

他心中了然,这凤袍之下传递来的温热,已非无意,而是太后一次次大胆而含蓄的试探,但他才是这场游戏的真正掌控者,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由他决定。

王景目光清明,并未顺势而为,也未刻意回避,这种深不可测的从容,反而更让何太后心旌摇曳。

年仅九岁的刘协默默扒着饭,将这一切——皇兄的懵懂、母后异常的红晕与流转的眼波、王景那看似恭敬却掌控一切的平静——尽收眼底。

他低下头,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与年龄极不符的冷澈与了然。

方才母后触碰到王景时,喉间泄出的那一声极轻、宛如少女般的嘤咛,如同惊雷般在他早慧的心神中炸响。

宴毕,王景躬身告退,身影在宫灯下拉长,步伐沉稳,竟比这未央宫的主人更像此地之主。

何太后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刘协抬头,看看兀自望着殿外出神的母后,又望向王景消失的宫门方向。

他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超越年龄的疲惫与冰冷,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喃喃:

“母后的酒杯,今夜为何总是偏向那一边……这未央宫的风,好像都跟着他走了。”

一阵夜风穿堂而过,带来丝丝凉意。

刘协收回目光,低头看着自己小小的手掌。

董太皇太后薨后,他在这宫中便真成了孤雏。

如今能安然度日,已属侥幸,自己又何必多言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