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下去的時候讓人一攔,就沒追上秦氏。
“這個老虔婆,看我不撕了她的嘴!”王氏回來同王太后知會一聲,準備立刻讓人套車去魯國公府討個公道。
王太后臉色也難看,但她還是把王氏拉住,“年頭上吵嘴動手要犯忌諱,來年要走霉運。”
王氏自然知道這個,隻還是恨的咬牙切齒道:“便是來年走一整年的霉運我也認了,沒得讓人這麽編排我們家孩子!”
“你若信得過我,這事兒我來辦。我來幫你罵!”
王氏愣了,“老姐姐怎只怕我犯忌諱,卻不怕自己犯忌諱?”
王太后道:“我罵她,她不敢還嘴。你等著,我現在就回去辦這件事!”
啥人罵魯國公府老夫人,能罵的她不敢還嘴?王氏還沒理清楚呢,王太后風風火火地走了。
當天傍晚,魯國公府老夫人秦氏受到了來自太后的申斥。
王太后是信佛之人,深居簡出,從沒聽說過她和人擺太后的譜,更別說是從慈寧宮發懿旨,派出一隊宮人浩浩蕩蕩的從正門出去,這樣惹人注意的做法了。
一大隊宮人進魯國公府傳太后懿旨,秦氏還得換上誥命的衣服跪著去接。
一道懿旨雖不帶髒字兒,通篇卻是都在申斥秦氏品行不端,愛逞口舌之利。
當然末了王太后還誇了誇魯國公府的晚輩,說幸好他們沒有受到秦氏的影響。
這誇的部分自然是誇陳氏,順帶著也是說馮貴妃也是好的,畢竟馮貴妃現在也是自己人,王太后氣歸氣,還想著給她留面子。
那傳旨的太監在魯國公府門口念叨了快兩刻鍾,總算是把一道懿旨念完。
末了那太監還皮笑肉不笑地道:“老夫人接旨吧。太后娘娘是個不愛攙和事兒的和氣性子,今兒個為了您可算是破例。希望您別辜負了她老人家的諄諄教誨。”
大過年的讓太后這麽罵,秦氏羞憤欲死,卻還得硬著頭皮恭敬領旨。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不過一夜,這事兒就傳遍京城,秦氏儼然成了京城高門圈子裡的一個笑話。
她那張嘴早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只是過去后宮裡王太后和周皇后都不愛管事兒,馮貴妃風頭無兩,沒人願意當那個出頭鳥,去觸馮家的霉頭而已。
如今太后發了聲,年關上頭本就是外命婦為數不多可以遞牌子進宮的機會,趁著這股東風,一眾受過秦氏排揎的外命婦第二天一早就進宮去紛紛告狀。
而王氏也終於知道為啥她那老姐姐信誓旦旦地說她來幫著罵秦氏,秦氏肯定不敢還嘴了!
乖乖!老太后啊,天底下最大的皇帝都是她生的,那可不是她罵誰誰都不敢還嘴!
…………
後頭秦氏告病,馮源進宮,想以秦氏的年紀為由,和正元帝求個恩典,讓太后再出懿旨撫慰一下自家母親,也挽回一下自己母親的名聲。
正元帝卻表現得比他還急,已經將那些外命婦說的內容都讓人整理出來,都擺到馮源面前,還苦著臉道:“阿源來的正好,朕正想著幫老夫人挽回聲譽。只是老夫人怎麽得罪這樣多的人,叫朕實在難做!”
馮源看著那些張狂到沒邊的話,一時間都愣住了,怎麽也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出自自己母親的口中。
“一定也有添油加醋的地方,阿源不必這般。”正元帝在他看過後就讓人燒掉了那些書信,又拍著他的肩膀道:“你是開國功臣,老夫人更是貴妃的母親,朕也不相信皇子公主會有那樣的外祖母。”
馮源哪裡還敢求情,想著不再加重責罰就是好的了,連忙感激涕零地跪下謝恩。
一個年就這樣過完,有人歡喜有人憂。
正元帝自然屬於歡喜的那個,魯國公府抖的實在過頭,太后出面,母子倆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總算是讓馮家有了自知之明,連馮貴妃都消停了不少——沒再出現他去看望周皇后的時候,馮貴妃故意橫插一腳,借著兒女的名義強行請他移駕永和宮的事兒。
而更讓他歡喜的,自然就是顧野的身世證據都搜集完整,全部遞送到了龍案之上。
他的大兒子,終於要名正言順地認祖歸宗了!
第87章
正元帝讓人搜集的證據分成幾部分, 一部分自然是遠洋船行的人的口供,幾個對顧野有印象的人都被押解上京。
另一部分,則是寒山鎮上的碼頭攤販的供詞, 還根據他們的描述, 把當時三四歲大的顧野的畫像畫了出來,作證的攤販都簽字畫押。表明他們不是信口開河, 是要承擔責任的。
現在的顧野和走失時畫像上的樣貌差別頗大,但若是中間放上一副三四歲時的畫像, 那就完美的銜接起來了, 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人。
最後一部分, 自然就是顧茵和王氏婆媳當年在寒山鎮上辛苦謀生的證據。這一部分不是給別人看的, 是正元帝自己看的。
收養顧野的若是其他人,如魯國公馮源這樣的人家, 正元帝要把人猜疑死。
但是擱武家,武家父子倆的為人正元帝是相信的,尤其當年這父子倆以為王氏他們沒了, 一個在重傷之際,驚聞噩耗而中風, 差點沒了性命, 苟全性命後則成了殘廢之人, 之前正元帝派去的禦醫都說武重心志消沉, 怕是沒幾個年頭可活。另一個則消沉落寞了好幾年, 從昔日意氣風發的將領變成了後來沉默寡言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