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便宜行事,超级特权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三百六十六章 便宜行事,超级特权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1 09:11:40 来源:源1

对于泉州府中事,朱元璋不是没有发过怒,可派去的官员一批接一批,可总说没有问题。

病死的,有证据,都是身体不好,有些人是水土不服,有些人是吃坏了肚子,有些人是突发疾病,大夫作证,仵作也说没任何问题,就连死去官员的家眷也没发现任何异常,更没听到什么异响。

无论怎么查,人都是病死的,这事怪不得其他人。

至于有些官员疯魔了,很可能是哪天走夜路撞到不干净的东西了,或是对妈祖不敬受了惩罚,亦或是自己领的俸禄太少,压力过大,直接疯掉了,这谁能说准原因。

不管谁去调查,给朝廷的消息跑不出四句话:

风平浪静,并无诡事。

四民皆安,官吏咸廉。

老朱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其他地方官吏不满任的也有,但多数是出了问题被朝廷拿下的,或考功不过,风评太差,被吏部弄走。像是泉州府这种,不是死了就是疯了,不是水土不服就是老母病重,摆明了有鬼。

很明显,派去泉州府的官员,不是被收买了,欺瞒朝廷,就是能力不足,流于表面。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官吏畏惧山路难走,都没到泉州,随便找了个地方歇了两个月,随便写封奏折交差。

不管如何,朱元璋需要一个有能力,有胆量,有智慧,有完全信任的人前往泉州。

顾正臣清楚接下泉州差事意味着冒险,这次的对手很可能是不讲规则,毫无底线!

看着朱元璋深邃的目光,顾正臣开口道:“陛下,臣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还不想英年早逝,所以……”

朱元璋微微凝眸,有些失望。

朱标不动声色,马皇后只是轻柔地点了点头。

顾正臣动了筷子,品尝了一口鱼肉,道:“所以,希望陛下准许臣在句容卫挑选十二人随同前往。”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

为国事,迎难而上,不避生死,这才是干臣之资!

“区区十二人,是不是太少了?”

朱元璋问道。

顾正臣摇了摇头:“足够了。”

朱元璋端起酒杯,轻声道:“朕对泉州的一些人无法完全信任,就不给你支人手了。不过,朕从云南调了一个人,任泉州卫指挥同知,他将完全听命于你,到时候他会主动寻你。”

顾正臣没有询问是谁,想了想,说道:“陛下,臣想请一道旨意。”

“讲。”

朱元璋一饮而尽。

顾正臣严肃地说:“陛下曾禁百姓私自出海,然民间有句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泉州临海,在宋元时期又是贸易重地,百姓可下海捕鱼,商人可远航于海外。臣若治泉州,必会以泉州百姓吃得饱饭为纲,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法来填饱百姓的肚子。”

朱元璋脸色有些难看,威严地说:“你可要想清楚了,百姓、商人一旦扎堆下海,那你可就分不清楚谁是民,谁是寇,甚至还可能引寇上岸,劫掠百姓,以至酿成大祸!朕宁愿沿海的百姓受点穷,也不愿看到民寇勾结,不愿看到百姓为海寇所害!”

顾正臣知道朱元璋的担忧,但也有自己的考虑,坚持道:“陛下所虑自是有道理,可臣以为,害怕贼寇便禁了百姓、商人下海,颇有因噎废食之嫌。是不是臣只要解决了海寇问题,陛下便可以后退一步,恩准臣让百姓下海?”

“哦,你能解决海寇问题,计将安出?”

朱元璋好奇地问。

顾正臣微微摇头:“臣尚未到泉州,这些事还需要慢慢谋划。”

马皇后见朱元璋又开始皱眉,在一旁帮衬:“陛下,既用他,就给他些便利,也免得他处处掣肘,无法施为。”

朱标也跟着劝说:“父皇,儿臣相信顾先生可以在保全沿海百姓的同时,给海寇以重击。”

朱元璋见顾正臣态度坚决,起身走出偏殿。

顾正臣有些不安。

马皇后笑着安抚:“咱们用膳,你去了泉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入宫,多吃点。”

朱标有些不舍:“顾先生在句容,信件往来最晚不过两日。可去了泉州,这信来往可就慢多了,一个月能收到一封信都不易。若有困惑不解事想问问顾先生,也变得难了许多。”

顾正臣含笑道:“太子聪敏,有不解之事、急切之事可以多询问下陛下、皇后,若不紧要之事,不想劳烦陛下与皇后,大可书信递至泉州。若太子想知泉州事,臣也愿将诸事记于书信之中传至金陵。”

“好,孤等你书信!”

朱标高兴起来。

便在此时,朱元璋走了回来,坐了下来,抬手将一封圣旨重重搁在桌案上,对顾正臣说:“这是朕给你的旨意。”

顾正臣拿起圣旨,小心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几行简短的字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告诉福建大小官员每,卫所将士每:顾正臣奉旨而为,有便宜行事之权,可先斩后奏,可调卫所之兵,如有抗其命而不遵者,杀了不冤。

钦此。

顾正臣深吸一口气,看向朱元璋,连忙说:“陛下,这旨意太过沉重!”

这旨意已经远远超出了泉州知府的范畴,它针对的是整个福建行省的官场,卫所,哪怕是福建参政断然也没如此大的职权,何况还涉及到了卫所兵权!

一旦拿出这旨意,就意味着顾正臣在福建可以一言决断所有事,定人生死而不需要先经朱元璋点头!

这权给的实在是太过巨大!

现如今不是开国前夕,朱元璋找个亲信,比如李文忠、常遇春等人,委任为地方参知政事,统领一个行省的政权、军权、司法权,权势极高。

现如今地方行省几乎不见了参知政事,基本上都是参政掌管政权、司法权,地方卫所掌握兵权。虽没有三司设置,但分权的影子已是初显。

现在朱元璋给顾正臣的,几乎是福建行省参知政事的权力,这就有点太过惊世骇俗。

朱元璋瞥了一眼顾正臣,严肃地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朕为何会给你这封圣旨,收下吧,不到万不得已,莫要拿出来张扬。”

顾正臣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将圣旨合了起来。

朱元璋不是一个随便给人权力的人,他让自己当的是泉州知府,而不是福建参政,按理说根本用不着这种“便宜行事”、“独揽福建行省”的圣旨。

除非——

泉州府问题的背后,很可能站着一个庞大身影!

而这个身影,是自己凭借着知府身份无法撼动,无法解决的!

顾正臣不清楚朱元璋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有所指向,但很清楚,圣旨给的权越大,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自己面对的敌人就越可怕!

“臣领旨!”

顾正臣肃然喊道。

朱元璋想了想,补充道:“你给东宫的文书,依旧可走驿站。若有紧急情况,准你动用卫所军士与军马送出五百里加急。”

顾正臣连连答应,问:“水军那里……”

朱元璋直言:“你可以指挥所有泉州水军,用不了多久,靖海侯将会前往福宁州与温州府外海巡视,你若有需要,可以与他取得联系,他会全力配合你。”

朱标听得眉头紧锁。

马皇后也感觉这次安排不同寻常。

这些权,不是知府可触碰。

这些事,不在知府范围之内。

但朱元璋给了他,说明顾正臣肩负的使命远远不是治理泉州那么简单。

“今日算朕为你践行了,愿你慎始慎终,以民为重,以朝廷为重,千万莫要行差步错,自甘堕落。朕还指望你将来可以辅佐太子,成就一番大事。”

朱元璋举杯。

顾正臣连忙起身,手中端着酒杯道:“陛下,皇后,太子,臣定全力以赴,治好泉州府。民生不安宁,官场不清明,冤魂不昭雪,臣不回金陵!”

朱元璋欣赏顾正臣的意气风发。

内侍走了进来,禀道:“陛下,龙骧卫千户萧成到了。”

“让他进来。”

朱元璋下令。

顾正臣起身离席,看向来人,只见一相貌普普通通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一脸憨厚,脸色稍有些黝黑,似是田间经年劳作的农夫。

朱元璋对萧成道:“这位就是顾县男,从现在开始,你是他的贴身亲卫,当年你如何护卫开平王,现如今你就如何护卫他,待他回金陵时,你来掌管龙骧卫!”

“开平王的护卫?!”

顾正臣震惊不已。

“末将领旨!”

萧成沉声答应,然后看向顾正臣,咧嘴道:“顾县男,久闻大名,能做你的护卫是萧某荣幸!”

顾正臣惊讶于朱元璋的大手笔,有些不安地说:“陛下,臣身边有张培……”

朱元璋摆了摆手:“张培虽是不错,可论勇猛还比不上萧成。顾小子,朕不希望你出一点意外,吃饱了就回去吧。”

顾正臣谢恩,将圣旨揣入怀中,行礼告退。

萧成行礼,跟着顾正臣出了皇宫。

顾正臣皱眉道:“这几日我会留在金陵,你就不需要跟着我了吧?”

“陛下有令,不敢不从。”

萧成古板地回道。

顾正臣有些挠头,不得不带萧成回府。

当天晚上,泉州县男府出现了惊人的一幕,一向好脾气的顾正臣竟然追着刚来的护卫打,虽然没追上,但这气可是真的……

顾正臣想要骂人,你妹的萧成,让你护卫,不是让你听墙根的,听也就罢了,你丫的推窗户露出脑袋看是几个意思?

滚,老子不想让你跟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