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晚明风华 > 第235章 五镇总督!

晚明风华 第235章 五镇总督!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23 23:0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5章五镇总督!

朱寅想了想,缓缓点头道:「要想连夜出兵救援鸡鹿寨,这似乎是唯一的法子了。那就用降兵!兵危战凶,打仗哪有不冒险的?古今名将多行险,很悬的神仙仗也不少打。」

为了尽快支援李如松和秦良玉,朱寅决定冒这个险,武装三千俘虏!

两害取其轻。相比降军的反噬风险,鸡鹿寨失陷的风险更大。

他手中摩着一尺长的虎牙,不容置疑的说道:「不用这些降兵,我军最少要推迟一天救援。这一天一夜的工夫,足以影响战局。」

朱寅心中有点郁闷,就这还是精锐明军,可韧性并不强。骑兵急行军两百多里,就不能再骑马了。

霍去病和李靖是怎麽做到的?

明军骑兵还是不如汉唐骑兵坚韧强悍啊。

内地明军骑兵虽不下十方,大多却只是会骑马的步兵,不算真正的骑兵。而拥有五丶六万人的九边精锐骑兵,为了爱惜战马,节省马料,加上不敢轻易出塞,其实平时训练不多,训练场地不好。所谓精锐,也只是相对内地骑兵而言。

让这种骑兵连续行军数百里,要求真的太高了。

李如柏道:「歇息一天其实还不止,那只是骑兵。就算骑兵,双腿内侧都磨烂了,最少也要一天后才能上马。皮肤溃烂疼痛难忍,骑马速度肯定不会太快。

步兵就更不用说,沙漠行军本就辛苦,他们用脚赶路比骑兵疲惫的多,起码要歇息两天,等到腿脚消肿,才能继续行军。」

李如柏说到这里,不禁微微皱眉,用手摸摸大腿内侧,那里隐隐有血迹渗出。

此时,他不禁有些佩服蒙古人。蒙古人可以连续多日骑马,而且绝对不会担心大腿内侧会溃烂。蒙古人从小就骑马,几乎在马背上长大,马匹就是他们的一部分。

蒙古人两腿内侧丶左右臀尖丶尾椎骨,共有五块很厚的骑马茧子,从小就磨出来的。

汉人就不同了。汉人骑兵即便高强度的苦训,骑术也比不上蒙古人。哪怕是精锐的边军骑兵,连续骑马也会磨皮溃烂,无法持久,和蒙古人没得比。

郝运来忽然牙疼般的吸了一口凉气,「我是不能再骑马了,撕心裂肺的疼,

只能停下来。」

郑国望脸色有点苍白,但她一心绷着男儿大丈夫的心态,咬牙一声不,可是她的两腿内侧也烂了,走路都疼,别说骑马。

「骑兵最少也要歇息一天,否则不能骑马。」郑国望蛾眉紧锁,「步兵要歇息两天。这麽说,必须要冒险用降军了。就看抚军是不是能统驭这些新降的蛮夷。」

商阳笑道:「以在下观察,那些降兵尤其是土达人,对抚军已经敬服的五体投地,如遇神明。如果主公亲自统驭他们,他们反噬的可能微乎其微。主公再善加安抚,用心笼络,封官许愿,他们必能效死力也!」

「有了土达兵的效忠,一千多鞑靶俘虏也就能放心驱使。他们虽然是主公的俘虏,可对主公也心怀敬畏。主公再许诺好处的拉拢,重新任命各级军官,他们也就甘心效命了。这是以夷制夷之策。」

熊廷弼说道:「商先生言之有理,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挑选出一批可以继续赶路的将士,补充抚军的亲军,以防万一。末将体力还算充沛,也能继续骑马,末将一起去!」

他的腿其实也溃烂破皮了,说不疼痛怎麽可能?

可是对于熊廷弼这样的猛人来说,这种疼痛他完全能忍受,体力也很充沛。

当然,他这种人是少数。

实际上,能不能忍受疼痛和苦累,就是战土是否坚韧强悍的重要标准。

朱寅问道:「飞白,你军中能选出多少可继续行军打仗的强兵?今夜就能走的人。」

熊廷弼想了想,「大概能选出四五十个。」

朱寅道:「我们有一万三千人,哪怕百里挑一,也能挑出一百多个无需休整的将土。诸位立刻去筛选,一个时辰之后,戌时六刻之前,出兵!」

「还有,从全军将士手中收集奶糖,供应给连夜行军的人。」

朱寅军令一下,诸将立刻筛选起来。

极少数体质过人丶坚韧强悍,能够连续行军作战的将土,在自愿报名的情况下,一个个被挑选出来。

一万三千多明军精锐,仅仅选出来三百多个「强人」,四十挑一!

这可不是一般的四十挑一,因为这四十人本就是精锐,并非一般明军。

被选出的三百多人,都是筋骨强劲丶耐力超群丶体能过人丶性格坚韧的猛士,不比朱寅的家兵差。

朱寅把这三百多人暂时编入自己的亲军,让熊廷弼丶曹文诏统帅。

如此一来,朱寅的家兵护卫加亲军,就有六百多人。有这六百多人打底,朱寅就能统驭一千三百土达兵,进而掌控一千七百靶俘虏。

如此就可保无虞了。

接着,朱寅脱下盔甲换了一身道袍,然后下令焚香,集合一千三百土达降兵,登高而立,神色肃穆的用土族语对他们说道:

「我率领王师来平定叛乱,诛灭凶顽,剪除不臣,秉承的是不仅是朝廷的王命,更是上天的旨意。」

「天下的命数,世间的神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人力根本无法更改,倘若违抗天意逆势而行,那麽上天的惩罚将会不可避免的降临,祸及自己的家人和子孙,这难道不是最可悲的事情吗?」

土达语(土族语)后世被认定是蒙古语的亲近分支,词汇和语法与蒙语很相似。可是朱寅知道,土达语的来源其实是鲜卑语。

土达人听到朱寅说着他们的语言,都一起匍匐在地,心中更加敬畏。

此时此刻,朱寅在他们心中,就是星君转世的再世神明,是不可违抗的存在。

否则的话,为何他能有生祠,还能几百人击败一万大军,射杀不可一世的火落赤台吉?

朱寅继续说道:「天下大小部族,将会共同遵从唯一的主人,发出唯一的声音,大明不仅仅是天朝,也将成为至大的光明世界。你们有机会臣服,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我命令你们,骑上你们的战马,披上我赐予的盔甲,汇聚在我的战旗下,

成为神罚的鞭子如果你们战死沙场,你们的族人和灵魂,会得到光荣的福祉.」

「.-你们会得到丰厚的赏赐,肥美的土地草场,将会摆脱蒙古贵人的奴役,

有机会成为天朝的官员」

此时的朱寅不像明军统帅,而是更像一个萨满巫师。

一千多土达兵参差不齐的说道:「我虔诚的遵从神灵的意旨,在大人的旗帜下,成为神罚的鞭子—」」

朱寅眼见土达兵们对自己的敬畏不是伪装出来的,顿时心中有数。

可用!

他立刻下令,每人分配战马丶盔甲丶兵器丶奶糖。

这些土达兵之前没有盔甲,如今平生第一次穿上盔甲都很是激动。等到吃上奶糖,更是忍不住留下眼泪。

这是什麽贵重的东西?实在太好吃了!

做梦都没有梦到美妙味道。

他们为火落赤征战,死伤惨重,何曾有过这种待遇?

「愿为贵人效死!」很多人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道,「小人谢贵人赏赐!」

朱寅当即重新任命缺失的百长,再让提拔的百长自己任命什长,很快就重建了各级指挥。

不远处的郑国望和郝运来相视一眼,都是神色复杂。

朱寅这麽容易就笼络了土达降兵,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效命,光是这个本事,

就不是自己可比。

收拢土达降兵的军心之后,朱寅又集合了一千七百俘虏,对他们训话道:

「驱逐你们送死的台吉,还有躲在西北草原的瓦刺人,他们比瘤腿母狼更卑劣,比断角公鹿更怯懦!长生天会降下九十九道黑雷,劈碎他们的脊骨的!让野火焚烧他们祖辈的敖包,秃鹫咳食他们的肠肚吧!

「凡是和天朝做对的人,他们的魂魄一定会困在驼羔胎衣里,十代子孙被马蹄践踏成泥!」

「我,所有草原种族的庇护者,长生天的使者,成吉思汗的托付者,射杀火落赤台吉的终结者,会让苍狼白鹿的子孙,因我而幸福——」

「倘若你们不愿意成为耻辱的俘虏,那麽机会就在你们的面前!」

「勇士们!跟随我的大,重新拿起弯刀,骑上战马吧——」

俘虏们这才知道,朱寅竟然要率领他们出征!

可是,他们居然没有多少排斥之心,甚至很愿意为朱寅而战。

人向来慕强。朱寅这种强大的贵人,完全值得效力。等听到朱寅的封赏许诺,他们更是心动了。

大半个时辰之后,朱寅亲率六百多亲军,一千三百土达兵,一千七百鞑靶俘虏,总共三千六百人,只随身携带两日粮草,一人三马,连夜离开丹霞地,连夜飞驰鸡鹿寨!

而郑国望等人,将会率领一万三千大军,休整一天两夜之后,后天大早出发跟进。

第二天下午,朱寅就赶到了鸡鹿寨附近三十里之外。

斥候回报,鸡鹿寨还在坚守。

瓦刺大军围攻四日,却始终攻不下鸡鹿寨。

可是看样子,鸡鹿寨也守不了太久了。

鸡鹿寨,尸臭熏天。

四天惨烈的攻防战,让瓦刺大军伤亡数千!

堪称强悍的明军,依靠废弃塌的城寨,硬抗数倍于己的瓦刺大军。可是李如松的两千骑兵已经伤亡过半。秦良玉的白杆军,也伤亡近千人。

明军可战之兵,只剩三千。

更要命的是,连续数日的苦战,将士疲惫不堪,可是敌军兵多,却能轮流休整。

鸡鹿寨毕竟不是完整的的城池,已经很难坚守了。

这一日黄昏,秦良玉和李如松再次打退瓦刺的一次攻城,都是身披重创。

瓦剌兵都已经攻入城寨了,却还是在白杆兵悍不畏死的反击下,留下一百多具尸体,被赶出城寨。

再一次进攻受挫的瓦刺大军,终于暂时退却。

秦良玉筋疲力尽的靠着城墙,看着如血的夕阳,一张鹅蛋脸都瘦尖了,银色的盔甲上已经一片血污,看不出之前的颜色。

手中的白杆枪,也变成了暗红色。

李如松站在矮矮的城头,胡子拉碴,满面烟尘,看上去十分疲倦。

这几天,他和秦良玉步骑配合,打的很好。硬是和数倍于已的瓦刺骑兵,苦战四天。

「秦将军,我军最多守到明天下午,」李如松叹一声道,「若是明天下午救兵还不到,我等就只能战死沙场了。」

秦良玉摘下头盔,披头散发的说道:「妾身不怕战死沙场,只可惜跟随妾身出征的三千子弟兵,难以回归故土了。」

她撩撩耳边的秀发,正要继续说话,忽然目光一凝。

夕阳之下,一杆明军大旗,慢慢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那是明军的赤旗!

与此同时,发现明军的瓦刺骑兵,也被惊动了。

「援军!是援军!」秦良玉神色喜悦的指着东方,「李将军!那一定是抚军相公的援军!」

李如松忍不住大笑道:「抚军相公援军一到,我军无忧矣!」

城寨中的明军得知援军已到,顿时欢声雷动,无不神色振奋!

北京城,文渊阁,内阁朝房。

此时已经是酉时四刻,可几位阁老都没有离开。

半个月前,王师在乌梁素海大胜,满朝振奋。几年来朝中越发响亮的复套派言论更是高涨起来。要求恢复河套丶建城驻军的奏疏,雪片般的递到通政司衙门。

而弃套派的官员也都纷纷上疏,力陈复套劳民伤财丶得不偿失。弃套派官员向来势大,以前一直是主流,也就是最近三年声量才有所削弱。

内阁之中,首辅王锡爵和次辅赵志皋,都是传统的弃套派,主张放弃河套,

理由是河套必不可守,守则必败。

沈一贯早就收到朱寅的信,变成复套派。张位本来就倾向复套派。

复套派多是年轻位低的官员。而大丶小九卿却多是保守的弃套派。所以在朝中,弃套派势力仍然占据上风,只是复套派的声势也越来越大。

至于司礼监,由义站在朱寅这边,当然是复套派,有了司礼监站队复套派两派主张顿时势均力敌。

一时间,就是皇帝都难以决定,是复套还是弃套。

很快,宫中的郑贵妃也谏言皇帝恢复河套,不要再放弃。郑贵妃的话让皇帝再也没有丝毫犹豫,遂从复套派官员奏请,下旨恢复河套,建城驻军,追认了朱寅和戚继光在河套的举措。

于是,朝中因河套大功,不少朝臣奏请,应该按照惯例,加朱寅为太子少保衔,并为戚继光封爵。

谁知数日前,庆王称帝的六百里加急塘报又传到京城,满朝哗然,皇帝大怒。

皇帝在宫中说:「哮拜挟制庆王越称帝,逃出宁夏,乃因朱寅剿贼不力,

致使贼寇丧心病狂,变本加厉以逞拥立之谋—」

至于朱寅乌梁素海大捷的大功,皇帝似乎完全忘记了,打算下旨惩办朱寅,

锁拿入京治罪。

田义劝谏皇帝,「看各人奏报,哮拜拥立庆王之心早已有之,此次反叛目的,也是为了拥立庆王。无论朱寅如何,哮拜都会拥立庆王,是以朱寅实无过,

而有功也。」

皇帝听到田义的劝谏,又仔细看了朱寅等人的奏疏,这才没有再追究朱寅的意思。遂令内阁拟旨,严令让朱寅克日剿灭,不得有误。

接着有朝臣上奏,为了尽快镇压庆王和哮拜,应该赐予朱寅尚方剑,令其节制宁夏丶陕西丶甘肃丶固原丶延绥五镇军务!

皇帝徵询内阁意见,王锡爵反对,要求撤换年纪轻丶资历浅的朱寅,改派重臣郑洛主持大局。

沈一贯和张位则是赞同,要求必须要重用朱寅,不可临阵换师,让叛军有喘息之机。

皇帝斟酌再三,考虑到庆王已经臂越称帝,兵情如火,临阵换师不妥,而朱寅也的确知兵,遂下诏赐予尚方剑,授为五镇总督,节制五镇军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