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两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宫!第三回合直接刚正面!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两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宫!第三回合直接刚正面!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不愧是宰相,一个个拿捏时机,发起飙来都很厉害。”

卫国公府内,李彦悠然品茶。

李德謇坐在对面,倒是期待起来:“这次武后闹得太不像话了,陛下会废了她吗?”

李彦道:“除非皇陵派上用场,否则废后的希望不大。”

李德謇怔了怔,脸色变了:“元芳,这种话万万说不得!”

李彦沉声道:“此次灾情,单是武后一人的责任么,也许陛下并不希望关内长安大乱,可他若不是防备太子防到了那般地步,也不会到如今的地步!”

没有外人在场,李德謇沉默片刻,终究叹了口气:“陛下若是有几分先帝的胸襟,确实不至于这般。”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是真的很信任,军政大权交托了许多过去,对于一个发动玄武门之变上位的皇帝来说,太难得了。

看看后面李隆基也是政变上位,对儿子忌惮到何等程度,人说虎毒不食子,他是一日杀三子。

但或许也正是得到的有恃无恐,李承乾自己作,把喂到嘴里的皇位给弄没了,李德謇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他不禁有几分唏嘘,又担心道:“郝侍郎不会重蹈上官侍郎的覆辙吧?”

李彦想到郝处俊一家原本的凄惨下场:“我会尽力保郝侍郎无碍,他此次出手十分关键,废后风波,是对权威的一场考验。”

“要么权势大增,如同上官侍郎废后失败, 武后立刻名正言顺的参与政务,培养北门学士, 夺宰相之权。”

“要么权势大衰, 倒退回正常的皇后。。”

“武后就盯着文献皇后独孤氏, 想要二圣临朝,名正言顺的掌握权势, 但历朝历代,掌权的太后倒是不少,掌权的皇后有几位?”

“能如文德皇后那般, 辅佐劝谏君王,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德謇道:“人心总是不足,怕就怕万一陛下依旧力挺武后,为其撑腰,那该如何是好?”

李彦道:“这点我倒是对陛下有信心, 如今关内大灾, 长安动荡, 他会顾全大局的。”

还记得第一次入长安,与丘英一起, 在紫宸殿内面圣时, 李治当时所言:“高祖开基, 太宗肇业, 我唐家三代受命,忧勤百姓, 经邦帝业, 乃享太平……”

“我唐家”而不是“我李家”,正是家国一体的思路, 李治所作所为也贯彻这一点, 心中是有国家大局的。

武后就没有这个格局,她的大局观就是掌权,有了权就有了其他一切。

所以这对夫妇在性情上极为相似,都是薄情寡恩,冷血无情之辈, 可单单这点, 就分出了高下。

李彦总结:“身居高位者,不能只顾玩弄权谋,武后如果明白这个道理, 她其实能以另一种方式登上天后之位……可惜没有如果!”

李德謇心中认同,却觉得挺奇怪:“我一直想问,元芳, 你怎么对帝后这么熟悉?”

李彦笑笑,总不能说这一对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夫妻,多少学者研究,多少营销号消费。

结合后世今生,还不能了解李治武后的秉性,那才叫失败。

他又喝了几口清香扑鼻的阳羡茶:“我现在还不清楚,陛下的身体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但有郝侍郎和尹大夫这次入宫,也能看出一二。”

“假如陛下未醒,武后肯定会快刀斩乱麻,将两人要么擒拿下狱,要么轰出宫去,这件事闹得越大,对她的权威打击越大。”

“而一个时辰后,郝侍郎和尹大夫还没有出来,我就亲自入宫!”

李德謇变色:“可你不得诏书,擅自回来,陛下会不会……?”

李彦道:“正因为我这般回归,陛下才会见我,略施惩戒后,更愿意听我的话。”

李德謇若有所思:“你若是随使节团回归,功高难赏,陛下就不待见你了?”

李彦笑道:“倒也不一定不待见,我太年轻,升官都不方便,在群臣里面,陛下对我特别放心。”

“能力和他所认为的忠诚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方面就是年龄。”

“毕竟一个尚未及冠的小郎君,除了阿耶这种亲人,又有多少人肯追随依附于我?”

听到称呼的变化,李德謇的手轻轻一颤,露出由衷的笑容:“你小子啊,真是把圣人的心思摸得明明白白!”

李彦饮茶完毕,长身而立:“长安百姓危急,关内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死人,不能再斗下去了……”

“最后一个回合,我要跟武后正面硬刚!”

……

大明宫内。

紫宸殿外。

郝处俊老神在在的等待,旁边是侍从捧着高高的《女则》。

尹中言的神情也带着忐忑不安,心中甚至有些后悔。

但来都来了,现在退缩,不仅得罪了武后一派,连反对武后一派的官员也得罪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苦侯。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然而并未等来召见,反倒看到一位道人由内侍领着,来到殿外。

梅花内卫,明崇俨。

尹中言立刻恶狠狠的瞪了过去。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没有私仇,但这种权利上的倾轧,有时候比起私仇,更是有你没我。

明崇俨也不是善茬,报之以冷笑,还主动招呼道:“郝侍郎!尹大夫!”

郝处俊对梅花内卫也不喜,没人喜欢这种监视自己的存在,冷哼一声,并不理会。

尹中言终究顾忌圣人的态度,还礼道:“明副阁领!”

郝处俊斜了他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明崇俨则心情大好,走入殿内。

只是看到李治时,他的心情又不那么美妙了。

这位圣人以前端坐在御幄内,虽然说话有气无力,时常咳嗽,但在面对臣子时,还是能保持一份体面的。

可现在,御幄的青罗丝巾揭开,不仅暴露出李治苍老憔悴的面容,还不是正常端坐,身后有两个宫婢扶着。

明崇俨暗自庆幸,自己有了另外的靠山,否则看到李治这随时可能驾崩的模样,真的只能投靠武后了。

李治整个人还显得有些浑浑噩噩,看到明崇俨入殿拜下,愣神了片刻,有气无力的声音才响起:“免礼赐座!咳咳,崇俨啊,李敬玄一案办理得如何了?”

明崇俨道:“李思冲私藏甲胄,李敬玄有意包庇,图谋犯上,已于闹市问斩,百姓交口称赞,都赞陛下圣明!”

李治点了点下巴,又问道:“关内灾情,也是行刑之时被揭,两者可有关联?”

明崇俨早有准备:“是民间结社,江湖子所为,趁着法场行刑,围观者众,趁势高呼,我等阻止不及,望陛下责罚!”

李治本来想抬手,却没有力气,只能轻轻摇了摇头:“倒是不必怪罪那些人,关内祸事既成,一味遮瞒又有何用,终究会公之于众,可此事竟是由江湖子揭露,朝廷威严大损啊!”

明崇俨拜下:“臣等有罪!”

他注意到圣人的用词是关内祸事,旁边的武后端坐,则一言不发,不由地精神一振。

圣人要废了这可怕的娘们?

但李治只是说了这一句,似乎就揭了过去,缓了片刻道:“关内灾情到底如何,粮米能否及时供应?”

明崇俨心头一奇。

这个问题不该问他啊!

但很快又明白,李治这是不信任百官,怕他们为了废后,故意夸大灾情。

同理他也不信任武后,怕她为了保住地位,故意隐瞒灾情。

所以只能问梅花内卫。

但李治无疑要失望了。

真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谁去当梅花内卫啊?

明崇俨炼丹练功,争权夺势,都很热衷,对于灾情却不关心,根本不知具体情况。

他又不敢胡说,只能道:“陛下,臣未出长安,关内灾情也只是道听途说,并不能确定真假,但长安城中,确实情况危急,如今各米铺已经售卖一空,百姓手中的米粮维持不了多久,恐生大乱!”

李治目光凝重起来:“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明崇俨摇头:“臣无能,没有办法。”

李治也不为难他:“退下吧,让郝侍郎和尹大夫入殿!”

郝处俊和尹中言走入殿内,看着清醒的李治露出喜色:“陛下圣体安康……”

李治没等他们说完,直截了当的道:“朕如今只关心灾情,你们可有赈灾安民之法,速速说来!”

尹中言闭上嘴,郝处俊则朗声道:“陛下,武后失德,贪势计私,为祸国家,才有此祸,臣请废后……”

武后面无表情,一动不动,但在听到废后两个字时,也不禁眼皮轻轻跳了跳。

李治直接打断,冷声道:“废了皇后,灾民就能活命,长安就能不乱吗?你作此保证,朕依你之意又何妨?”

李治积威已久,别说尹中言噤若寒蝉,就连之前敢丝毫不给梅花内卫面子的郝处俊,都滞了一滞,只能回答道:“灾情汹汹,臣……难以保证!”

李治轻轻叹了口气:“你们一心只知争斗,满朝上下,就没有一个既有能力赈灾,又得朕心的臣子吗?”

正在这时,内侍入殿禀告:“陛下,李元芳在宫外求见!”

李治和武后齐齐一怔,郝处俊和尹中言也神情诧异。

片刻后,李治颔首:

“宣李元芳入宫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