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人间仙(结)》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人间仙(结)》

簡繁轉換
作者:兴霸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2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献俘礼的余波犹在,接下来的大半月,京师都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

于是乎,罕有人注意到,一辆囚车从锦衣卫诏狱被推出,由陆炳亲自押送。

到了行刑之地,陆炳亲自将里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了下来,低声道:“严老,陛下让我送你一程,也是念及三十多年君臣之情,你若有所求,可以告知。”

老态龙钟的严嵩眯了眯眼睛,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老夫教子无方,并无他言,只是有件事想问一问……”

陆炳道:“请讲。”

严嵩道:“跨海灭倭,是天师一力推动,胡宗宪班师回朝了,天师却未归来么?”

陆炳怔了怔,没想到这位在牢狱中关了许久,如今要处斩的前首辅,居然会问出这么个问题,迟疑了下,回答道:“天师确实未归。”

严嵩缓缓地道:“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这位确非凡人……”

陆炳有些无奈:“天师本就是仙人,严老至今仍然不愿意相信?”

“相信……相信……”

严嵩怔仲片刻,叹息道:“仙人早已是传说,却再现世间,受天师之位,功高震主后,又飘然离去,这是陛下的幸事,亦是老夫的不幸啊!”

陆炳顿时皱起眉头。

他很清楚,严嵩死前的每一句话,都是要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嘉靖听的,此时听出了话语里的挑拨之意,声音顿时变冷:“你亦是三朝老臣,落得如今这般田地,实乃罪孽深重,咎由自取,死到临头还不醒悟?”

“便是没有天师,难道严党倒行逆施,就能一直嚣狂?”

“对了,天师人虽未归,却有话语传回,讲述了地府赏罚,你死后,功过由孽镜台审判,至十八层地狱受罚,偿还人间所犯的罪孽!”

最后一句话,是凑到面前说的,严嵩闻言,浑浊的眼睛陡然瞪大,身体终于哆嗦起来。

而陆炳退后两步,摆了摆手,由宫内的太监将一杯毒酒端到面前:“严贼……请吧!”

酒饮。

杯落。

半个时辰后。

紫禁城,养心殿内。

陆炳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陛下!”

嘉靖正在翻看奏章,多年的习惯养成,他依旧是不亲自批复的,但内阁和司礼监的大权已经正式收回,听到熟悉的脚步走入,眉宇间还流露出了几丝悲伤。

嘉靖对于严嵩,是有些情分在的,毕竟这样言听计从,以身试丹的一朝首辅,实在是绝无仅有了。

所以同样动了杀心,夏言是闹市斩首,公之于众,严嵩之死则是悄悄进行,事后还能编个病逝的理由,保留下最后的体面。

稍稍感念后,嘉靖收敛心情,澹然问道:“他说了什么?”

陆炳不敢有丝毫隐瞒,将严嵩临死前的话语复述了一遍。

果不其然,嘉靖听完后,本就狭长的眼睛顿时眯起:“天师入朝,是他的不幸,朕之大幸,这老物临死前,倒是吐露实情了!”

陆炳道:“严嵩不沐圣恩,心怀怨怼,实乃自寻死路,陛下不必为了这等贼子动怒……”

嘉靖岂能不动怒,严嵩此言说得虽然隐晦,却将他不可言说的阴暗心思挑明。

曾几何时,对于那位天师,嘉靖是极其信任的。

因为相比起前任陶仲文,新的天师不仅法力通神,可医治山神土地,招来龙神,大振国威,更传授炼丹之法,真才实学,最关键的是,从来不结交京中权贵,唯一支持的胡宗宪还在浙江抗倭,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的臣子,没有一位皇帝会不喜欢,嘉靖当然也不例外。

直到严党和徐党覆灭。

严嵩的下台,徐阶的致仕,皆非嘉靖所愿,却又不得不为之,而后胡宗宪出头,甚至领兵跨海灭了那一直是心腹大患的倭国,终于让嘉靖悚然大惊。

胡宗宪本来资历不足,就算能入阁,也全是仰仗天子圣恩,可如今挟灭国之威,能文能武,再接任首辅,威望就完全不同了。

天师确实没有结交朝臣,只提拔了一人,可那一人,就将是大明首辅,权势滔天!

如此能耐,足以摆布朝局,又是任何一位帝王都容许不了的!

“先生此番确实欠缺考虑了……”

陆炳自然知道其中关键,却又隐隐觉得,那位之前还在乎朝局平衡,但后来不知为何,渐渐的就顾不上这边的影响了。

只可惜如此一来,胡宗宪难免受到牵连。

好在正如严嵩之言,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天师并未返朝,飘然离去,没了后续的冲突,陛下应该还是会用胡宗宪,扭转国家颓势的。

但陆炳终究是高看这位奶兄弟了,嘉靖确实不会意气用事,这段时日已经在绸缪,如何让胡宗宪领麾下众将,出塞攻打俺答汗,一雪前耻,只是经由严嵩此言,愈发坚定了心中的某个想法。

胡宗宪有带兵之能,可南征北讨,但功成之后,是不能许以首辅之位,助长权臣之风的。

正如历史上胡宗宪抗倭功成,就被嘉靖丢入狱中,最终悲愤自杀,刻薄寡恩的君王,向来喜欢鸟尽弓藏!

心中有了决断,嘉靖面容上反倒放松下来,澹然道:“严氏一族依律惩处,那逃亡的严世蕃也要缉拿,不得懈怠!”

陆炳领命:“是!”

嘉靖点了点头:“去吧!”

陆炳告退。

但一个时辰不到,这位锦衣卫掌事又入宫觐见,还带来了一封信件:“陛下,这……是天师所呈!”

嘉靖本来已经准备打坐,闻言面色微变,赶忙招了招手:“拿过来!”

吕芳将信件呈上,嘉靖匆匆看了一遍,眉毛扬起,表情变得无比奇怪,喃喃低语:“天师竟是去了武当山,请真武圣佑下凡,护我大明国泰民安?”

……

武当山。

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接襄阳,西靠十堰,南望神农架。

在明朝,武当山为“五岳之冠”,在民间甚至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称。

不过当李彦带着诸宝来到上空时,所见的却是一片灵力稀薄,平平无奇的群山。

金刚哼了声:“就这?”

七星颇为惊讶:“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真武道场既受人间王朝供奉,怎的如此颓衰?”

灵力的稀薄,可以反应出此地的福地灵区,并不兴盛,否则肯定能福泽四方,居于山中的普通人也能得利。

现在福地不成,凡俗的人烟也不多,朝山进香的民间信士寥寥,山上各个宫观,道士大多不足百人,住处多有破损。

这其实很正常。

武当山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达官贵人来此修炼,在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更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那个时代便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但大兴的阶段,无疑是明朝。

朱棣为了推崇武当,花费了整整十二年,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数十座建筑群,史称“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将皇城与道观群相提并论,武当山当时的规模可以想象。

但古代木制建筑需要时时维护,越是庞大的建筑群花的钱财就越多,而明成祖是大明强盛的时代,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土木堡之变后,军事和经济每况愈下,武当山当年修得再好,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许多宫观也早就荒废了。

历史上,正是极度崇道的嘉靖续了一波。

嘉靖三十一年,武当山被封为“治世玄岳”,正式成为天下第一山。

不单单是敕封,嘉靖还令工部重修武当山宫观,派遣臣子,率湖广军民在武当山进行大规模重建和扩建,道官、道众、军队、工匠,人流不绝,有《大岳赋》描述其“踵磨石穿,声号山裂”,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而这个世界,这件大事并没有发生。

本来该修武当山的时期,恰恰是神道复苏,土地山神苏醒之际,后来又从东海带回来了龙神,嘉靖都满心盼着神龙入京,哪里顾得上远在湖广,从未显露过神迹的武当山。

于是乎,这道教圣地空有盛名,福利缺缺,直到如今的转折……

李彦俯瞰,视线掠过宫观,越过灵区,选址半晌,最终落在半空,开口唤道:“山神何在?”

湖广之地,他并未来过,入京时也不顺路,自然不曾医治过这里的山神土地。

但此时随着开口一唤,一股仙灵之气喷吐而出,飘飘摇摇,来到山脚下一座荒废的山神庙中,绕着神像转了转。

石屑簌簌而下,蒙尘已久的神像现出微光来,不多时一个老头儿的虚影从神像里走出,醒了醒神,飞上半空:“小神拜见尊上,多谢尊上相救大恩!”

李彦弹指点出一道灵光:“不必言谢,我欲在此处,开辟道场,需你移山。”

山神土地在特定时期,是拥有**力的,比如移山。

当年银角大王扮作老道士,欺骗唐僧,让悟空背着,期间使了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将须弥山、峨眉山和泰山都飞了来,压住猴子,就是仗着使唤山神土地。

金角银角念的是真言咒语,拘唤鬼仙,李彦此时用的则是神禁定灵环,山神感受到天庭之气,哪敢推辞,只是苦着脸道:“小神法力低微,又沉睡多年,恐难移山岳……”

李彦从袖中取出玉瓶:“这些丹药用着,我接下来还会开炉炼丹,母须担心法力耗损。”

山神接过,感受到那充沛的药力,不禁动容。

她哪里知道,眼前这位可是有着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还有兜率宫内储备的颇多药草,区区丹药仅仅是下界前的练手,真正开炉炼制的,就是九转金丹系列了。

而鬼仙的力量再低微,有了这等灵丹妙药的支持,操控的又是神职所能,亦是再无阻碍。

“轰隆隆——”

“地龙翻身?”

于是乎,清修的道士和附近城镇的香客,突然感到脚下晃动起来。

大惊失色的他们以为地震来袭,刚要慌忙逃窜,就见天空一暗,仰起头来,顿时不可置信地张大嘴巴。

那是一幕奇景。

危岩奇峰接踵绵延,拔地而起,带着滚滚烟尘,汇聚成一座硕大的山峦腾空飞起。

从下方有许多角度无法看清,由半空更是将一切尽收眼底,无数山石汇聚,一座宏伟的圣境开启建造的进程,哪怕连雏形都还未有,只是第一步的动工,都让人心绪澎湃,激动不已。

金刚眼见这等规模,不禁奇道:“这般为之,花费的精力太多了吧?”

李彦道:“确实不比简单的福地灵区,因此需要诸位相助,你们居于其中后,也可提出所需,以便来日族灵入住后,能够最快适应。”

金刚怔住,七星和八卦则意识到了什么,眼睛大亮:“让我族入住?”

李彦道:“当然,便如群仙驻天庭,诸佛入灵山,灵族也要有圣地所居,不再屈于他人道场……”

“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金刚彻底反应过来,喜形于色,不能自己:“借由人界信仰,建此圣地,为我族安居之地!”

七星和八卦同样兴奋不已,看得目不转睛,连连赞叹:“好!太好了!”

谁不想光明正大地行走于天地之间,受其他族群尊重,尤其是灵族本为器具,更渴望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圣地。

如道门有三十三天,道祖居于兜率宫!

佛门有灵山胜景,佛祖坐大雷音寺莲台!

现在,李彦承诺它们,借由真武圣君的名号,在人界建造一座仙境圣地!

想到美处,金刚大笑开口:“礼敬真武圣君!”

七星和八卦紧随其后:“礼敬真武圣君!”

器灵都是以原体称呼,李彦虽然展现出了三卷天书,却未透露来历,如今三位器灵却统一了称呼,齐齐行礼。

李彦微笑还礼,默默地道:“礼敬创世盘古,愿我之力,可治三界苍生!”

……

“人间仙”结束,敬请期待本书最后一卷“造化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