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民和暗患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民和暗患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与廉兴贤猜测的一样,甚至比他猜测的更过之。

定海中所、舟山、陈锐,这些名字或地名,在东南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当放出风声之后,短短三日之内,沈家门港口外停靠的船只已经密密麻麻,使得吴泽不得不临时抽调人手在码头紧急修建库房。

陈锐坚持以舟山为中间商,毛海峰犹豫良久但还是没有反对,他心里也清楚,这么多商贾蜂拥而来,是因为陈锐在其间作保。

“还是乱的很。”

远远看着嘈乱的码头,陈锐有些无奈,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自己夹带里没什么人,当年的老兄弟都派上用场了,但在管理上还是很纷乱。

倒是吴泽、廉兴贤临时从军中抽调出来的陈子銮、楼华松、金科等人展现出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不过陈锐不可能让他们离开护卫军。

陈锐沉吟良久,突然说:“待得新兵成军,当设司。”

一旁的徐渭嘴角动了下,的确理所应当,两个月后,舟山上人口过万,常驻人口都近万,应该设立各个机构管辖。

如今舟山上各类事务,大抵是陈锐与沈束、徐渭等人商议,然后交付给一两个管事专门负责,相对来说要混乱的多。

但徐渭也很清晰的认知到,陈锐要的不仅仅是设司辖之。

说的小点,这是自立门户。

说的大点,这叫立制。

看了会儿后,陈锐带着司马去了大榭岛,如今已经是四月底了,千余新兵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训练,即将正式入军。

徐渭转头回了议事厅,他手头上堆积的事也数不胜数。

“这是第三批了吧?”

陈默点头道:“毛海峰去了南洋采买粮米,让徐唯学去了登州,运送流民南下,第三批六百多人,昨日抵达的。”

“安置好了?”徐渭看了下吴泽那边的递交的单子,“也不知道木屋够不够。”

“梅冈先生去料理的。”陈默解释道:“已经有士卒的家眷迁居来了,暂时安置在大榭岛和小岛上,沈家门这边的木屋暂时容流民入住。”

“不过快得很,吴兄那边建完仓库,先全力修建木屋,十日之内就能完工。”

徐渭点点头,心想也真亏了沈束,一个两榜进士放下身段,耐心的去安抚流民。

不过陈锐当日就说过,舟山不需要高谈阔论的儒士,要的是能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此时此刻,沈束在小山的侧面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一旁陪着他的是从军中抽调来的廉钟。

“先生,喝口水吧。”廉钟从腰间接下竹筒递了过去。

沈束在路边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息,喝了几口水才觉得喉咙好受了些,笑着说:“将你调来帮忙,不会埋怨我吧?”

“先生说哪里话。”廉钟嘿嘿笑道:“前几日还多亏先生指点呢。”

“阿锐是个重情分的人,但也是不喜欢论资排辈的人。”沈束温和的解释道:“你现在是副排长,第二批新兵入军,你应该会升任排长或副连长,难以独领一军。”

“第三批新兵入军后,你肯定能独领一个连队,而且也有机会从新兵中挑选出色的。”

其实沈束并没有将真正的原因说出来,如今护卫军中分为三个派系。

陈锐当年的老兄弟一个派系,以周四、邓宝为首,边军算一个派系,以周君佐、周君佑兄弟和司马、李伟为首,最后一个是义乌派系。

如今连长级别中,周君仁是边军出身,楼楠虽然是义乌人但也是边军出身,两个副连长邓宝、周四都是陈锐的老部下。

接下来新兵入军,陈锐肯定会提拔义乌出身的将校,如齐乡、刘西、廉钟等老人就要让一让,使得军中势力达到平衡。

歇息了片刻后,沈束起身继续往前走,廉钟嘴里牢骚道:“当初大哥都说了,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这都两个月了,还是这等模样!”

“这是说哪里话。”沈束摇头道:“当初这一块是闲置的,所以没有必要先行铺路。”

廉钟也知道这个道理,没再说什么,他就是个嘴快的,不说话浑身都不舒服。

远远看见不远处的平地上一排排的木屋,沈束放慢了脚步,“一共是两家吧?”

廉钟点头道:“相对来说,这一批流民比前两批要抱团的多,就是以这两家为首。”

“而且让他们去洗漱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人携带军械。”

此时此刻,一栋木屋内,一个高大的汉子沉默的听着边上几人的牢骚。

“还以为有什么好处,结果来住这破地方!”

“来之前说吃得饱,结果呢,就几个馍馍一碗粥!”

“咱们也不一定非要在这儿吧?”一个青年试探问道:“找个机会……”

“是啊!”另一个稍微瘦一些的青年嚷嚷道:“听说那陈锐原来不过一个把总,还没有大哥……”

“闭嘴!”高大的汉子瞪了眼过去,“再说这等话,别怪我收拾你!”

瘦弱青年嘴里还在嘟囔,外间却有人喊了几声。

片刻后,七八人挤了进来,将不大的木屋挤得满满当当。

“这位是朱固兄弟。”一位中年人向沈束介绍道:“原是天津三卫,天津告破之后才南下的。”

朱固朝着沈束行了一礼,“拜见梅冈先生。”

廉钟还没如何,沈束却是眯了眯眼,自己的身份并不是什么秘密,前两批流民中也有人知道,但此人昨日才抵达舟山,今日就知道了,而且很确定自己的身份。

相互介绍之后,沈束心里更是有些警惕,屋内的四五个青壮有的是朱固的堂弟,有的是朱固的表弟。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身边有这么多青壮,朱固才能在流民中有不小的影响力。

中年人笑着说:“朱固的姑姑是我的嫂子。”

这位中年人名叫柴运,东昌府人氏,乃是当地大户,去岁被鞑靼破家,只能带着全家老小东逃至莱州、登州。

沈束笑着寒暄了一阵儿,心里算了算,柴家二三十人,青壮大半数,与柴家有姻亲关系的朱固身边也有十多个青壮。

是个麻烦啊。

寒暄了一阵儿后,沈束才说起正事,“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接下来一段时日,你们要自行修建居所。”

“会有专门的匠人指点,砖石、木材都会给你们备齐,折算成银钱,日后从你们的月钱中慢慢扣除。”

“舟山乃是海中岛屿,再过两个月,常有暴风大雨,木屋是扛不住的,所以要尽快成屋。”

“月钱?”柴运呃了声,“我们也有月钱吗?”

“做事的,自然有月钱。”沈束笑吟吟道:“可以去作坊作工,可以去海边煮盐,也能开耕田地,甚至可以喂养猪鸡鸭,虽然不多,但都有份月钱。”

“此外,不管是建屋还是去码头搬运货物,挖掘河道等等,都算是作工,虽然没有月钱,但都能吃饱。”

朱固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身边两个青年都有些不忿之色,开玩笑啊,我们跑到浙江来,难道是来作这等事的?

去海边煮盐,这是把我们当成灶户了啊!

顿了顿,沈束看了眼屋外的几个女眷,轻声说:“此外女眷也能去作坊做工,这个作坊乃是特地新设的,无青壮在内。”

也是没辙啊,女人能做的不多,挖掘河道、搬运货物、修屋建宅她们大半都做不了,而养猪养鸡鸭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才会设个容女人作工的作坊。

陈锐希望能压榨出每个人的价值……总不能让自己白白养着吧?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柴运看了眼朱固,笑着说:“朱兄弟原是卫所兵,武艺非凡,不知道可否入军?”

沈束咳嗽两声,一旁的廉钟上前一步,“定海中所今年募兵名额已经满了,你们想入军,至少要等到明年。”

所谓名额满了那是扯淡,真正的原因是需要这些流民在舟山扎下根。

至少要等他们亲手搭建了宅子……有一定的沉没成本之后,陈锐才会考虑在其中募兵,以保证他们对舟山的向心力。

沈束仔细的观察众人的神色,笑着说:“倒是有个路子,能赚些银钱。”

“先生请说。”朱固扫了扫边上的几个伴当。

“淮河决堤,两淮盐场产量锐减,舟山自行煮盐。”沈束轻声道:“如今东南盐荒,若是私下售盐,得利丰厚。”

“若是走这条路,不仅能拿一份月钱,而且售卖的银钱中也能分成。”

“这算是卖私盐吧?”柴运嘴巴都歪了。

“算是私盐。”沈束也不否认,“但适才说了,东南盐荒,就算被发现,也无大碍。”

屋内沉默下来了,好一会儿之后瘦弱青年突然问道:“如果我们不留在定海中所呢?”

“报备一声,即可离开舟山。”廉钟冷声道:“但若要离开,一户皆走。”

柴运嘴角动了动,与朱固对视了眼,昨日抵达舟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登记造册。

没有人是傻瓜,朱固能带着家人从天津一路逃到登州,更是个聪明人,他和柴运都猜得到,迁居舟山之后,很可能会被打散。

所以,柴运和朱固都与家人登记为一户。

也就是说,柴运与将近三十个族人登记为一户,而朱固与十多个家人姻亲以及青壮登记为一户。

而定海中所的态度是,你不想留下,可以,那就全部滚蛋。

沈束笑着说:“适才提及,两个月后,东南沿海常有暴雨大风,还是暂且留下,先行建屋吧。”

“先生说的是。”朱固也笑了,“我等被迫离乡背井,幸有定海中所收留,供给饮食居所,并无离去之意。”

沈束打了个哈哈,又聊了几句后起身告辞。

柴运追出了门外,“敢问先生,不知是否能调拨些铁锅?”

“铁锅?”沈束眯着眼看了眼周边,“这是要……”

“今日见岛上各处忙碌,所以不敢烦扰,我等想自理炊食。”柴运略有些忐忑。

沈束沉吟片刻后点头道:“可以,但还望诸位一视同仁,勿使他人无食。”

“请先生放心。”

“明日会有人送铁锅和粮米过来的。”

目送沈束、廉钟一行人离开,柴运才回了屋子,屋内只有朱固一人。

“怎么说?”朱固问道。

“没什么好说的。”柴运脸上再无一直挂着的笑意,嗤笑道:“陈锐在山东好大名声,这是要把我们当成苦力使唤呢!”

朱固叹了口气,“早知道还不如留在登州。”

“留在登州?”柴运哼了声,“留在登州等死吗?”

“那个村落被我们杀的鸡犬不留,但要说没人查得出来,你信吗?”

“一旦被查实,就算我们裹挟流民,你觉得能扛得住戚继光那厮?”

朱固有些后悔,后悔逃出天津去东昌府找到柴家……原本就隐隐听父辈提及,但没想到柴家人这么狠,搞不好八成真的是马匪出身。

“先在这边熬着吧。”柴运低声说:“看看局势再说,最好是能入军……”

朱固默然无言,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青州府淄河店那个村落。

抢了粮食也就罢了,柴运却非要将全村人屠尽,如此残暴的行径,让朱固这个也曾杀良冒功的卫所兵也惊惧不已。

此时此刻,已经走远的沈束停下了脚步,回头遥望木屋,半响后才低声道:“有点不太对劲。”

廉钟点头赞同,“前两批流民还算顺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每日去领食,而柴运那厮却要……这是要将这五六百流民握在手中?”

“这没什么意义。”沈束来回踱步,“让段崇文遣几个人暗中盯着点,再让老哈给戚元敬去一封信,查查这批人的底细。”

沈束有些不太好的预感,别是引狼入室。

从走入木屋的那一刻,沈束就有着古怪的感觉,一直到离开的时候与柴运那一番话,他才猛然醒悟过来。

前两批流民,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神色枯槁,面黄肌瘦……要是能吃得饱,就算只是四五成饱,谁愿意沦为流民?

而木屋中的那些人,完全没有给予沈束这样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能吃得饱。

特别是柴运,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绸衫,头上的发髻都很齐整……实在不太像是流民。

反而是木屋外的那几个女眷,看样子很久都没吃饱过了,目光中闪烁着恐惧。

“而且没有孩童……”沈束低低呢喃。

迫于无奈,流民可能会舍弃老人,可能会舍弃女眷,也可能舍弃孩童……但孩童往往是最后舍弃的。

而这批人带着些女眷,没有老者,也没有孩童,太古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