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33、第 33 章

青梅煮酒(科举) 33、第 3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王苍和贺文嘉去府学读书的事去岁就定好了的,王家、贺家都早做了准备,提前在叙州府府学后门外高价买了一座一进小院。

院子里头三间正房,左右各两间偏房,一个读书人带着三五个仆从足够住了。

王家和贺家买的院子共用一堵墙,王苍在墙这边喊一声,墙那头贺文嘉听得清清楚楚。

八月二十七,今天正是府学考试的正日子,王苍亲手提着书篮在贺家门口等着,不过片刻贺文嘉就出来了。

贺文嘉快步出来时手里还拿着两个肉包子,递给了个给王苍,王苍摇摇头:“我用过早食了。”

贺文嘉只吃了一个肉包子,另外一个肉包子给贺升,叫贺升把书篮给他。

贺文嘉也自己提着书篮,跟王苍并肩走去府学。

今日府学正门和后门都开门,贺文嘉边走边说:“说是辰时开考,这会儿离开考还有半个时辰,你也太急了些,叫我说,再等两刻钟出门去府学刚刚好。你瞧,这会儿门口都没有几个人。”

王苍笑道:“早到有早到的好处。”

贺文嘉也不说抱怨的话了:“哎,赶紧考吧,考完了也就了了。”

为了准备考试,他们两人提前了三日到叙州府,到了小院后连门都未出,一直在家闭门读书。

“等今日考完了试,明日咱们去茶马街逛逛,听我爹说,这个季节正是往草原上去的好时候,南来北往做茶马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贺文嘉抬头看了眼天上的日光,日光刺眼,又伸手遮了下。

“不着急,待考完试再计划也来得及。”

见王苍不接话,贺文嘉也觉得没意思,叹了声,一脚跨进府学的大门。

守门的老头淡淡瞥了眼两人提着的书篮,又扭过头去。

叙州府的府学修在一处小山坡上,经营数百年,府学里古柏森森,清幽至极,行走其间,凉风带走额头几许汗意,在酷暑的八月末,颇有几分爽快之意。

舒坦!

“夏天在府学读书挺好的哈。”

“嗯。

贺文嘉舒展身子,没提书篮的那条胳膊甩了甩,哈哈,腋下生风之感,爽爽哉!

王苍和贺文嘉两人从后门进的府学,后门的学子不多,但等他们走到今日考试的笃学门内时,站在笃学门处往山坡下看去,学子们排队进门,一眼看过去数不到头。

贺文嘉:“啧,我还以为今年没多少人考府学,看来是我想差了。”

这时,一个身穿碧色细棉长袍的学子笑着搭话:“剑南道各州府内,除了益州府之外,徐州府府学是办得最好的,每年八月底叙州府府学开考,府学正门外的客栈一房难求,考试当日大门口,哪次都是大排长龙,就没有人少的时候。”

贺文嘉扭头拱手笑道:“以前只听说过,没见过,兄台如此有经验,可是以前见过?”

“哈哈哈,我去年来考过一回,没考上,今年又来,自然是见过的。”

哦,原来如此。

这位学子自我介绍:“黄有功,字季君,徐州府治下富顺县人,见过两位兄台。”

“王苍,见过季君兄。”

贺文嘉也同样拱手道:“贺文嘉,我还没有字。”

黄有功大笑,十分自来熟地拍拍贺文嘉肩膀:“我看你年岁还小,还没到取字的时候吧。”

“季君兄已经及冠了吗?”

“今年刚及冠。”说着黄有功又叹气:“已经及冠了,我也只是个秀才,比不得两位年纪轻轻就能来考府学,两位可是已经中举了?”

王苍和贺文嘉对视一眼,贺文嘉轻咳一声:“我们去岁才中的秀才,还未参加过乡试。”

黄有功又笑道:“秀才也没什么,我岳父说府学的先生厉害,只要考中府学,假以时日一定能考中举人,我与两位兄弟共勉。”

“黄兄说的对,希望我们都能得中。”

三人交谈的工夫,山坡下的学子陆陆续续上山来,三人都进笃学堂内选了个位置坐好等先生发卷。

贺文嘉把笔墨摆好,闲得没事儿干,左看看右看看,居然看到两个熟人,一个是韩贤,一个是许耕,都是在保宁府府学见过的人。

特别是许耕,他说过等回叙州府后要去南溪县参观梅家的书楼,到现在都还没去过。

许耕也看到贺文嘉了,两人对视一眼,许耕挪开眼睛,轻咳一声,示意他收敛些。

贺文嘉默默低头,切,装什么装,他早就知道许家的底细了。

过了会儿,贺文嘉再扭头看,笃学堂内已经坐满了,好多人?!

按照往年府学的规矩,每年招收学子最多不超过五十人,今年报考人数超过一千人,录取率跟乡试考举人不相上下。

考府学比乡试好的地方在于学子之间水平差距较大,举人和秀才在同一考场考同一张试卷,举人的优势当然更大。

叙州府府学有着剑南道寒门最好府学的名声,主要是因为府学招生考试就很难,经史子集只是基础,重点考核的是学子写策论的本事。

举人和秀才相比,这个优势,就体现在策论上。

许多秀才只熟读四书五经,勉强做得文章,若是叫他们写一篇言之有物的策论出来,属实难为他们。所以,府学考试注定了大量秀才会考不上。

可那又怎么样呢?

小县城的秀才跟州府的秀才不一样,小地方县学的先生跟府学的先生教学水平更是天壤之别,小地方出身的秀才若不来府学搏一搏,这辈子都没有希望考中举人。

王苍和贺文嘉都是秀才,他们俩跟在场的普通秀才不一样,他们这两年跟着先生细读四书五经,学《周史》,还有年初疏浚河道之事,他们两人写的策论多到用斗装,用车拉,两人写的都麻木了。

面对府学的考卷,两道策论,一道论述今春疏浚河道与农桑之事,一道问‘穆如清风‘。

第一道题估计大部分学子都猜过可能会考,贺文嘉提笔就是写,但凡有一丝犹豫都对不起他在江边吹的那些冷风,写的那些策论。

第二道题,‘穆如清风’出自《诗经?大雅??民》,原句是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此句主要是对仲山甫的美德和他辅佐宣王政绩的赞扬。

提笔时,贺文嘉愣了一下,这道题究竟是在考问君王与贤臣,还是皇权与世家?

仲山甫是深得君王信重的有德贤臣,也是有封地的樊侯,诗里周天子命他做诸侯典范,奉献忠诚。

这时候,贺文嘉怕他想多了,又怕他想得不够多,一时之间,竟是有些犹疑。

贺文嘉一咬牙,罢了,问什么就答什么吧。

纵使全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打压世家,先生会教,策论会考,但既然题眼是‘穆如清风‘,那就写”穆如清风’。

最多最多,在结尾时赞美贤臣的美德功勋时,暗指几句:有大德之人,该心怀天下。族或不可传万代,但德行和功勋可传万世。

贺文嘉为人性格爱憎分明,文风却十分圆融,这一点是跟渔娘学来的。按渔娘的说法,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高分,而不是展示你的性情。

渔娘曾私下偷偷跟贺文嘉蛐蛐先生,先生当年殿试时若是肯以考试为先,也不会得罪了皇帝,还差点人头落地。

贺文嘉下笔如有神,还能分心想别的。文人讲风骨没错,不过对他来说,考功名罢了,用不着把自己摊开给人看,还赌上自己的前程。

贺文嘉能如此想,比他更通人情世故的王苍想的就跟明白了。

有孙浔这位前朝末年第一狂生当例子摆着,他教出来的两个弟子都不想走他的老路。

‘穆如清风‘四个字,试出了学子的才学,也试出了学子的内心所想,试卷批阅后,田知府在府学内看到排名前十学子们的卷子,看完后内心十分感慨:挺好,年轻一辈的寒门学子都挺机灵。

排名前十的学子只有一位官宦子弟,其他九位都出身寒微,田知府满意地点点头:“以前听人说,剑南道叙州府学招生最是公正,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田知府说的官宦子弟是排名第九的那位汪直,他父亲是叙州府治下高县县令,去年腊月刚跟南溪罗县令的侄女刘舒娘成婚。

石学正笑道:“除了这位汪直,还有两位学子知府也可瞧瞧。

“哦,哪两位?“

“头名王苍,第五名贺文嘉,这两位算是世家子。这两人的基础扎实,策论写的极好,特别是王苍,不论出身,府学内所有先生都认为他该排头名。”

石显说话时,田知府把王苍和贺文嘉的试卷找出来,看完试卷后,田知府就笑了:“这两家我知道,前朝也只是末流世家,如今前朝世家谱在当今没用了,王贺两家也不认自己是世家,当然要以寒门论。”

“知府大人说的是。”

“石显,朝廷缺人呐,皇上指望你们多培养些有用之人,以后还需多上心些。”

“是。”

石显亲自送田知府出门,等田知府走远了,几个先生跟出来,石显转身道:“各位,刚才田知府的话你们也听到了,都该心里有数了吧。”

韩贤感叹:“世家越来越强势,寒门缺人?。”

许耕笑道:“田知府的先生是当朝首辅,田知府对咱们府学如此关心,这是咱们府学寒门学子的机会,高兴都来不及,又有何可叹?”

石学正大笑:“许先生这话在理。

按照府学的划分,每年秋天新入学的学子,前三名可进甲班,第四至第十名进乙班,剩下的就不重要了,按照成绩分进其他班级。

先生们已经把录取的红榜填好了,府学外一千多参考的学子心里忐忑不安,心里觉得自己答得不错,应该能行,又觉得这么多人参考自己估计考不上了。

这一天,府学前门的客栈酒楼到处都是等录取名单的学子,梅家的书铺就开在府学前门,街上到处是人,连带着书铺的生意都比平时好几分。

王苍和贺文嘉在家歇了半日,也没去茶马街,下午从府学后门绕路去府学前门凑热闹,被黄有功撞上,黄有功热情招呼他们,并且给王苍和贺文嘉介绍他新认识的朋友。

“这位是朱润玉朱兄,他是叙州府本地人,跟咱们一样也是考生。”

王苍、贺文嘉拱手行礼,介绍自己的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朱润玉一听就道:“你们去岁可去过田家宴会?”

“去过,去送钱。”贺文嘉大大咧咧道。

朱润玉嘴角微翘:“巧了不是,我家也去送钱了。”

黄有功诧异:“你们认识?”

朱润玉笑道:“勉强算见过吧,今天托黄兄弟的福,我们才算认识。”

“哈哈哈,说明你们本来就有缘分。”

贺文嘉拍着黄有功胳膊道:“今天认识了新朋友,咱们去吃顿好的。”

朱润玉立即道:“我请,我知道有家食铺的酸鸭汤做得不错,暑热天吃这个最好。”

“那咱们就走吧。”

黄有功是个爱交友的,又碰上贺文嘉这个话多的人,两人凑一块儿,饭桌上说得热闹极了,朱润玉和王苍两个话不多的人,都被他们带起了兴致。

用了午食后,四人也没找个凉快的地儿喝茶,朱润玉带他们去三思书铺买书。

“不瞒诸位,最近叙州府有本游记极其受欢迎,听说府学内的先生还在课堂上亲口夸过,说这是近几十年写得最好的巴蜀游记。”

黄有功一拍大腿,激动道:“朱兄,你说的是不是那本《山河畅游?巴蜀》,江湖浪人写的?”

“正是,正是。”

“嘿呀,我也听说过这本书,我们县学的刘教谕不知道从哪儿买了一本,一个劲儿地夸,我们都想买一本,可富顺县书铺没有卖。”

“《山河畅游?巴蜀》这本书本来就很抢手,富顺县地方小,可能书铺没有进货,不过在叙州府肯定买得着。”

“哈哈,还是叙州府这样的大地方好呀,再抢手的书随便都能买。”

“黄兄误会了,也不是哪个书铺都能买,就算在叙州府内,也只有府学外面的三思书铺买得到。听书铺的掌柜说,印刷这本书的书坊和三思书铺是同一个东家。”

“难怪难怪!黄兄快带我去,我定要多买几本给同窗们带回去。”黄有功十分急切。

“那咱们赶紧走,前面转个弯就到了。”

黄有功和朱润玉两人走得飞快,王苍和贺文嘉落后几步,一句话没说。

三思书铺内到处是看书买书的学子,黄有功先一步进去,转身催促:“王兄弟,贺兄弟,快进来。

王苍和贺文嘉两人对视一眼,来都来了,进去买一本吧,给渔娘多添两本销量。

黄有功挤进去,还没张口就被小二哥拒了。

“要买《山河畅游?巴蜀》?明天请赶早,已经卖完了。”

贺文嘉嘴角扭曲,嫉妒的,渔娘真要名传天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