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61、第 61 章

青梅煮酒(科举) 61、第 6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渔娘答应给贺文嘉绣一张帕子,过年前就说了,过年完后一直磨磨蹭蹭到三月贺文嘉生日时,才把手帕当作贺礼送给他。

贺文嘉这两三月读书都读到疯魔了,看到渔娘送他帕子上绣的鱼,脑子顿时就清醒了。

“你这是鱼?不是什么肚肥尾巴劈叉的蚯蚓?”

贺文嘉十分疑惑地把帕子翻来翻去看,渔娘恼羞成怒:“打人不打脸啊,不要就还给我。”

渔娘要抢,贺文嘉赶忙把帕子塞自己怀里,笑道:“说说罢了,你送我的东西,好坏贵贱我都喜欢。

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吧,渔娘轻哼:“听先生说,这几日你写的策论太过尖锐,叫你收敛些?”

贺文嘉顿时沉默了,过了会儿才说:“我知道,我会改。”

贺文嘉原来的文风十分圆融,策论走的是言之有物又不偏激尖锐的路线,这回因家中变故,忍不住心中愤恨,写文章时就会透露一二出来,叫考官看到了,兴许会觉得他是个愤世嫉俗且难当大任之人。

这些贺文嘉都知道,可他写文章时就是忍不住,满纸圣贤言,背后全是糟污事。

渔娘主动牵他的手,温声安抚:“我知道你难。”

贺文嘉嗯了声,抬起头来笑道:“贡院是科考的地方,我知道科考该如何做。”

渔娘也没想说教他,转而说起温子乔:“昨日温子乔和他母亲已经出回保宁府准备院试了,也不知道他顺不顺利。

“秀才而已,对如今的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温子乔也这样觉得,秀才而已!他得了梅家许多照顾,若是连考秀才都觉得难,那他真是罪该万死。

回保宁府的船上,温子乔没有看书,他在心中默背那些已经背了无数次的经典,每一句经典在哪本书哪一页什么位置,甚至句读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默了许久,直到他觉得自己不会忘记后,这才稍歇一歇,一会儿再默另一本书。

乔氏见儿子站起身了,她才把炖了许久的鱼汤端来:“趁热喝了,凉了腥气得很。”

温子乔双手捧起汤碗几口喝了,感觉浑身都暖了起来:“娘,您放了胡椒吧。”

乔氏笑着点点头:“咱们昨日走的时候厨房的管事塞给我的,说三月江面上的风伤身,煮汤时候碾碎了些在汤里,叫你多喝点,别着凉了。

梅家的主子对他们母子尊重,梅家的下人对他们也很周到。

“儿啊,咱们可不能学孙允那等小人。”

“娘,我知道。“

贺家大少爷出事吓走了孙允那等小人,到温子乔这儿,他心里想的是要赶紧考出来,以后梅家用得着他的时候他才有本事帮一把。

这世道,庶民过得难,像贺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一样被欺负。温子乔把这些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想得多了,他想当官的心志就愈加坚定了。

温家母子俩说了会儿话,温子乔歇息了片刻,又去用功了。

乔氏不在跟前碍着儿子读书,她去后舱看看晚上的饭食。

几个船娘正在剁鸡肉,见乔氏过来,她忙笑道:“老夫人您去船舱歇着吧,这点活儿我们几下就干好了,保准叫您家少爷晚上吃上烧鸡。”

乔氏撸起袖子去帮忙:“知道你们干活儿利落,我闲着也无事,跟你们一块儿做你们也轻松些。”

几个船娘受宠若惊:“您是老夫人啦,怎好叫您动手。”

乔氏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我算什么老夫人,不过是人家客气称呼一声罢了,我跟你们一样都是穷出身。”

“这话从何说起?”

乔氏来了谈性,就从他早逝的男人说起,说温家村,说那些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再说他儿运气好碰到了赏识之人,母子俩有了庇护,又有好先生,这才过上了如今的日子。

船娘们惊呼,竟然有这样的事。

“老姐姐,您的运气太好了,我看呐,你们好日子还在后头。”

“人在做,天在看,以前什么出身都是以前的事了,您以后还要往后看。你儿子以后肯定前程似锦,您就别跟我抢活儿干了,您这个老夫人只需好好保养,以后当个老封君。”

一个身形健硕的船娘道:“当官儿的都怕家中老人活不长?知道为什么吗?”

其他船娘不知,都摇摇头。

乔氏知道,却不抢话。

那船娘得意笑道:“人家上头坐的皇帝讲孝顺,下面当官儿的若是死了爹娘,那些官儿都要去守孝。你们想呀,你回去守孝了,你的官位不就被别人占了嘛。”

“以前我们县的那个县令呀,是个宠妾灭妻的色中饿鬼,家中夫人被折磨的不像样了,那家老夫人是个疼惜儿媳孙子的,愣是被气死了。”

“这下不得了,老夫人一死,那个县令就没了官位,后头守孝满了,塞了不少银子才走关系被安排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官儿。”

“你怎么知道?”

“嘿,还不是我家有个表亲在那县令家当长工嘛,消息就这么传出来了。”

说起官老爷啊,什么好官贪官,大家都有一肚子话要说,都把乔氏忘了,乔氏也不恼,她端了张板凳坐在一旁帮着摘摘菜,听她们说话。

在梅家住了两年,潜移默化地学了不少梅家的规矩,乔氏如今也是越发有气度了。

温三哥过来瞅了一眼,转头回去跟温子乔说:“我看婶婶跟以前很不一样,等你成亲带着你媳妇儿回南溪县,你去跟林夫人求一求,请林夫人派个厉害的妈妈教教你媳妇儿,见客礼仪人情来往都学一学,对你以后有好处。”

温子乔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他笑问一句:“温三哥这一年在梅家学了什么?”

温三哥咧嘴笑:“反正没少学。”

温三哥也识得几个字,去了梅家后,帮着梅家管事跑腿,人家见他肯学,看在子乔的面子上也愿意教他,这一年学下来,他可以拍着胸口说,现在放他出去找个掌柜或是账房的活儿肯定没问题。

“子乔,等你当官了,我跟着你去当个师爷如何?”

“三哥,当师爷跟当掌柜不一样,除了会办事你还要明白衙门里的事,还要会出主意。

温三哥哎呀一声:“那我可不会,回头你要是当官的,请梅家帮你找个厉害些的师爷帮你。”

“好。”

温家母子一行人到保宁府后给梅家送了封信,这封信到南溪县时,已经是四月初了。

四月春衫薄,渔娘扶着孟氏在院子里溜达,孟氏穿着单衣还出了一身汗。

“大嫂,累不累?”

孟氏捏着手帕擦脖子上的汗:“有点,这几日天气好,我又怀着身子,比以往更怕热些,晓月说都是正常的。”

李晓月刚去给贺文茂扎了针过来,她伸手搭上孟氏的脉搏摸了脉后,又伸手碰了碰孟氏的肚子:“少夫人,孩子已经入盆,估计半个月到二十天孩子就要出生了。

孟氏捧着肚子笑:“赶紧生吧,千万别拖到入夏,我娘说夏天坐月子磨人的很。”

贺文茂这几个月用药的效果不错,贺文茂还年轻,断腿好得快,脸上的伤痕配合着针灸和药膏也在一日一日好转,孟氏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晓月,文茂今日如何?”

“挺好,大少爷的饮食清淡,脸上的伤口收敛以后没有留下多少黑印儿,再坚持个一年,效果就会慢慢出来。”

“只要能祛疤就行,饮食清淡我们都能坚持。”

“少夫人,您这一个月就别操心大少爷了,您先顾好您自己吧。”

“我知道。”

文茂十分盼望着个孩子,孟氏也想安安稳稳地生个健康的孩子出来,有了孩子,大郎也有了寄托,叫他暂时别惦记那些事。

四月十八,孟氏的肚子发动,折腾了七八个时辰,生下来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娘子,贺文茂为女儿取名贺心安,小名安安。

心安,心安,求的不就是个我心安稳么。

贺宁远和阮氏夫妻俩十分喜欢这个大孙女,孩子才出生就送了许多好东西,布料首饰几口箱子都装不下。

梅家、孙家也送了许多贺礼来,叫孟氏的娘家人看见了,总算肯相信贺家不嫌弃她家姑奶奶生的是个女儿。

孟氏斜躺在床上给孩子喂奶,笑道:“你看几家如何宠爱渔娘就知道了,爹娘他们不会嫌心安是个小娘子。”

“既不嫌,怎么叫你亲自给孩子喂奶。”

“我亲生的闺女,我自己愿意喂。”

渔娘劝她的话,说世上再没有比母乳更好的东西了。孟氏听了渔娘的话,决定给女儿喂三个月奶,后头无论是找奶妈子还是煮羊奶喂孩子都可以。

见自家姑奶奶过得好,孟氏娘家人在贺家没留几日,看过孟氏和孩子后就走了,说等到满月再来。

四月一晃就过去,待到五月,保宁府传来好消息,温子乔考中秀才了,还是头名。

梅长湖高兴地连说三个好字,还说没白教这小子,争气!

林氏看完信笑道:“五月初十温子乔娶妻,婚事办完,三日送谢氏回门后,温家一家三口就回来了。”

“谢家人守信,谢氏也是个好姑娘,她和温子乔定亲后温子乔家中突发变故,后又守孝三年,又离开了温家村,她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温家传来的好消息叫梅家人高兴,孙浔看完温子乔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后,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孙允。

于氏冷笑:“想他做什么?你费了那么多心血教他,他领情吗?孙允若是考中秀才,难道他还会感激你不成?”

“孙允,唉,被教坏了。”

“少给他找借口,都十**岁的人了,孙平和羡林都比他像样些。”

要不是看在孙浔也姓孙的份上,于氏真想说你们孙家从根子上就坏掉了。

孙浔叹了口气,罢了,罢了。

孙浔不管孙家的事了,过了大半月,五月底,淮安安东县送来一封信,孙族长来信说孙允考中了秀才生,秋天要去考举人试,两边奔走不及,就不来南溪县了。

于氏忍着恶心看完信,气道:“你还惦记他呢,他连一句半句的话都没有,全是他祖父夹枪带棒的话。怎么,他孙允说考举人就能考中了?真这么厉害,怎么以前考个秀才几次三番考不中?”

“哼,得了便宜还卖乖,这爷孙俩若是在我面前,我非得骂几句不可。”

“好了,你的身体好不容易才养好,跟他们生什么气?你要是气病了,回头渔娘要说你了。”

于氏听到渔娘心里才稍微舒坦点,端起茶喝了半盏,消了气,才道:“你们孙家人就是有这个本事,能把知礼的好人气成泼妇。”

孙浔笑道:“又来了,我的夫人从来都是知礼的贤妻,怎么会是泼妇。

于氏斜他一眼:“我看呐,当泼妇挺好,一顿好骂,骂完了心里舒坦,免得把自己气出病来。”

孙浔保证:“以后你不开口,我绝不回孙家村。”

“我没那么霸道,以后你想回孙家村回你的,别叫上我就成,反正我是不会去的。”

“好好好,都不去,你不去我也不去。”

夫妻俩在屋里闹一场,渔娘原本不知道,过了两日来请安,听师娘说起孙家那封气人的信才知道两人吵架了。

“我知道师娘肯定不是生孙家人的气,您是气他们薄待师父,叫师父受委屈。”

于氏拊掌叹道:“还是你这个贴心小宝贝明白我,你师父那是个傻的,从小到大被孙家族里欺负,每次他话说得狠,心里却还对孙家留着三分情面。”

渔娘靠过去撒娇:“要不说您跟师父配呢,师父就需要您为他出头。”

于氏大笑:“有本事这话你去你师父跟前说,看他认不认。”

“事实如此,他否认也无用。”

于氏又笑起来:“是了,你师父那人,有时候就是好面子,咱不用全听他的话。”

范江桥和孙浔刚进门,听到这话,范江桥安慰地拍拍他肩膀:“孙兄,嫂子真是快言快语。”

孙浔能怎么办,只能装作没听到,请范江桥去书房。

温子乔一家已经到南溪县了,温家人还是住在梅家东北角,温子乔去孙家读书,乔氏歇了两日就带着儿媳去前头拜见主家。

渔娘不在家,林氏见了乔石婆媳俩,留人喝茶,说了会儿话,人走时林氏补送了一份新婚贺礼。

“我看这位小娘子是个实诚人,不像是会作妖的。”林妈妈如是道。

林氏也觉得这个谢氏不错,应不会生出事端来。

谢氏何止不会生事端,她稳重的性子跟温子乔一模一样,夫妻俩能过到一块儿去再正常不过了。

谢氏跟着林妈妈学人情来往,算账办事,渔娘在主院见过几回谢氏,她觉得谢氏聪明,就把谢氏带去师娘跟前,叫谢氏跟着师娘读书,琴棋书画学不来,也能懂几分。

这下好了,每日早上夫妻俩一块儿去孙家读书,夫妻之情中,竟生出几分同窗并肩战斗的情谊,感情越来越好了。

乔老夫人高兴,后头给娘送了几回小点心当作感谢。

今年天气不似去年热,入夏后,五月六月早晚都凉快,等到七月天气热起来,贺文嘉、温子乔他们要出发去益州府了。

渔娘要去益州府,于是叫阿青去问问谢氏,谢氏也说要去,她还没去过省城,正好去开开眼界。

黄有功、朱润玉、汪直、胡玮及府学内十几个甲班乙班的学子们都要去益州府,大家约好了从叙州府一块儿出发。

贺文嘉一行人到叙州府时,在府学后门的宅子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出发。

这日早上送行,渔娘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刘舒娘,还有几年前在田家有过一面之缘的魏小娘子。

三年前刘舒娘嫁给高县汪家汪四郎汪直,汪直跟贺文嘉是府学同窗,去年冬日里汪直跟许耕和范江桥来她家书楼看书,渔娘还客气地跟汪直问起过刘舒娘。

这会儿再见,刘舒娘比三年前胖了一些,刘舒娘笑着抱怨说她去年秋天生了个儿子,还没瘦下来。

渔娘客气地点点头,说她看着挺好。

再说魏小娘子,渔娘不知道魏小娘子,魏小娘子却知道她。因为魏小娘子的夫君是朱润玉,朱润玉跟贺文嘉关系亲近,渔娘跟贺文嘉定亲时候魏小娘子就知道了。

魏小娘子拉着渔娘的手道:“益州府我是去不了了,等你从益州府回来我再来找你说话。”

渔娘笑着点点头:“你在家等着好消息吧。

魏小娘子看朱润玉一眼,笑着点点头。

朱润玉、黄有功跟贺文嘉要好,有贺文嘉在那儿比着,朱润玉和黄有功两人不敢放松,今年都冲进了甲班。

叙州府府学非同凡响,只要进府学甲班,中举的机会很大。

石匀已是举人,他不要去益州府赶考,今日特地来送别:“贺兄、朱兄、胡兄、黄兄、汪兄、温兄,祝你们一路顺风,高中桂榜!”

胡玮、朱润玉、黄有功、汪直几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气。

而贺文嘉,他心中早就有了决断,举人试罢了,他势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