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73、第 73 章

青梅煮酒(科举) 73、第 7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快快快,快去禀报老爷夫人,咱们家小姐回来了!”梅家下人骑快马跑回家中,翻身下马就冲进大门边跑边喊。

“小姐回来了?”

“哎哟,前两日我们夫人还在念叨,说小姐和姑爷该回来了。”

“咱们姑爷如今是进士了,当官啦!”

前院听到消息的下人激动地叫嚷,不当差的下人都跑去大门跟前看热闹。

隔壁贺家门房处的下人听到响动,跑过来梅家问:“什么事啊?”

梅家管门房的管事梅大立刻就道:“你怎么还在这儿站着?咱们家小姐刚才下船回家来,你们家少爷肯定一路回来了,你还不快去禀报主子。”

“哎哟,真回来了?我这就去禀报主子!”

“真是的,咱们家去码头候着的小子干什么去的,也不知道回来报一下。”

门房的人麻溜跑去禀报,阮氏闻声大喜:“下船了?渔娘跟文嘉都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梅管家安排小厮这几日在码头候着,见到人就回来禀报了。”

阮氏这时也想不起贺家在码头的小厮来,她立即道:“快,老爷今儿上午去铺里了,你派个小子去把老爷请回来。”

“是,小的这就去。”

不用贺家下人去叫人,梅家下人跑去铺子里喊自家老爷回家,梅长湖抬脚就去贺家的绸缎铺子,把贺宁远叫上。

两人一块儿回家,刚吩咐下人把鞭炮拿出来摆好,车队就到了。

“点火。”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响,炸开的硝烟整得梅贺两家大门前烟雾缭绕,就跟仙境一样。

“爹,您也有点太多鞭炮了吧。”

“不多不多。”梅长湖笑呵呵地跑去马车跟前,亲手去扶女儿。

渔娘提着裙摆下马车,看他爹一眼,故意笑着问:“平时嫌我烦人,我这一走,您还挺想我是吧。”

“你这个不孝女,还记不记得家中还有爹娘?一大半年,我和你娘在家惦记着你跟什么似的,你倒好,一个月才给家中写一封信。”

“梅老爷,您这话说的,一月一封信您还嫌写少了?叫人送信多费劲呀!”

梅长湖心里高兴,却板着脸,很不高兴的样子:“我缺你钱花了,给你那许多嫁妆不够你使唤人送信?”

“银子啥时候都缺的,该省省,该花花嘛。”

林氏笑着瞪了他们父女俩一眼:“多大的人了,一点小事还能吵架,叫人看笑话。”

渔娘笑眯眯地松开他爹去抱她娘:“我可想您了。”

“乖乖,娘也想你。”

鞭炮声响过,街坊都来看热闹了。

另外一边,贺文嘉当众跪下给爹娘磕头:“这些年来,叫爹娘为我操心了。”

贺宁远和阮氏顿时眼泪汪汪,一点都忍不住,阮氏一把抱着儿子站起来:“我的儿呀,这些年读书可苦了你了。”

“娘,我可辛苦了!”

听儿子突然来这么一句,贺宁远忍住笑骂:“谁读书不辛苦?就你跟别人不一样似的。

贺文茂慢慢悠悠自己走出来,妻子孟氏抱着女儿安安跟在旁边。

一岁两个月的小丫头好奇地左顾右盼,咦,抱着祖母的那是谁?

渔娘给公婆行礼,扭头看到安安顿时眼前一亮:“大嫂,安安开口说话了吗?”

孟氏被白白胖胖的闺女压得胳膊疼,抱着孩子换了下手,笑道:“会喊爹娘了,祖父祖母还不会,只会喊祖祖。

渔娘忍不住捏捏她肥嘟嘟的小下巴,逗她:“知不知道我是谁呀?”

“咦,呀呀!”

小丫头扭头看她娘,又扭头看她爹,不明白的模样,傻乎乎的可爱。

孟氏再抱不住了,松手叫她站地上,小丫头不答应,抱着她娘的脖子不松手。

“给我抱试试。”

渔娘伸手,安安也不怕她,扭头就扑到渔娘怀里,把渔娘高兴坏了。

“贺文嘉,你快来看安安。”

贺文嘉扶着阮氏的胳膊笑着过来:“哟,大哥大嫂,怎么把小丫头养得这般胖?”

贺文茂瞪他:“安安可爱得很,哪里胖了。”

贺文嘉啧了声,瞧瞧这护的,胖还不许人说。

贺文嘉又看了他大哥一眼,这会儿脸上没有敷药膏,他瞧着疤痕比去年秋天他走时又淡了些。

孙浔于氏夫妻俩从街头那边过来,温子乔、梅羡林、孙平也来了。

“见过先生师娘!”

贺文嘉先行礼,渔娘抱着安安也蹲身行礼。

安安看到于氏,一边嚷嚷一边对于氏伸出了手,于氏接过她抱在怀里:“安安真乖,这项圈也好看!”

安安似乎听懂了,扬起肥脖子,努力展示脖子上挂着的金项圈。这是四月时,安安满周岁于氏送的贺礼,这几日拿出来给她戴,她竟知道是谁给她的。

孟氏笑道:“师娘您是不知,今儿本来要给她换我娘做的粉裙子,我说项圈跟裙子不配,给她换下来,她硬是不肯,我要取她的项圈她就缩成一团不叫我拿。”

于氏笑的眉尾的皱纹都散开了:“她喜欢就叫她戴着吧,孩子家的也不讲什么美丑。”

渔娘凑过去:“师娘,我也想要项圈。”

“有,你若是想要,一会儿跟我去家里拿。”

“好嘞!”

林氏笑道:“安安多大岁数你多大,你也不好意思。

渔娘轻哼,她就要。

几人说话的功夫,王苍扶着他夫人陈氏过来给孙先生行礼,陈氏行礼后还不忘看了孙先生夫妻一眼。

这位孙先生就是教出会元、榜眼、探花的先生?!

孙浔笑着道:“这一路你也辛苦了,你先家去拜见你娘吧,过几日得空闲了,再来家里坐坐。”

“是!”

王苍带着陈氏拜见梅家、贺家长辈,见礼后这就要走了。

走前,王苍仔细看了看贺文茂脸上的伤疤:“贺大哥以后有何打算?”

“养病,读书。”

离下一届会试还有三年,贺文茂知道他脸上的伤疤肯定会淡下来。

他要去考进士,他的仇,自己会报。

“以贺大哥的学识,中进士不过早晚的事。我和余庆就在京城等你来。”

贺文茂点点头:“家去吧,你家摆酒再通知我们。”

王苍点点头。

王苍夫妻上马车离开,马车上,陈氏笑着跟王苍说:“梅贺两家真是好姻缘,我一个外人瞧了都羡慕。”

夫妻感情好且不说,两家长辈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能投生在这样的人家,上辈子肯定积了许多福报。

王苍微微一笑:“我打小就羡慕渔娘和文嘉。”

陈氏主动握住他的手:“我们没有那样的父母,等我们有了儿女,我们可以成为那样的父母。”

陈氏和王苍性别不同,出身不同,受到的教养却是一样的。

从小就被教导要出色,要比别人强,要万万人之上。

他们优秀就会得到夸奖,做得不好就会被训斥,就算是他们生身父母,也不会在乎他们开不开心。

某种程度上,他们夫妻二人是同一类人。

两人对视一眼,十分温情。

目送王苍夫妻离开,三家人说笑着进了贺家,梅羡林一直跟在姐姐身边。

姐弟俩走在后面,渔娘主动牵他的手问他:“最近读书可累?”

“不累。”

渔娘摸摸他的发髻:“这才大半年不见,你长高了不少嘛,头发也长了。”

梅羡林抿嘴笑,娘也说今年开年他长高了许多,他现在比孙平还高了一点,孙平比他大呢。

贺家的下人殷勤地摆好茶点,孙浔和贺宁远坐在上首,坐在右下首的梅长湖问:“文嘉何时摆酒?”

“后日吧,进士牌坊都建好了,街坊们都问了几回了,如今二郎既回来,那就早些请客。”

阮氏点点头:“早点办了也好,后头的日子才好安排。”

林氏忙问女儿女婿:“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京城?”

贺文嘉:“我有三月假期,师父叫我不要等到最后一日才去翰林院报到,最好提前几日去。”

梅长湖算了算日子:“这般说,只能在家停大半个月?”

“差不多就是这样,我们回来时路过淮安,大堂哥特地在码头上等着我们,给我们带话,叫我们回去时一定要去淮安住两日,叫文嘉见见梅家的长辈们。”

渔娘接着说:“我答应了,我觉得该去一趟,有些话若是不说透,我怕后头梅家栽了,我们帮或不帮都不好做。”

“出什么事了?”

渔娘看贺文嘉一眼:“朝堂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你说吧。”

贺文嘉轻咳一声:“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朝廷今年会继续推行清算丈量田亩罢了。”

“山东那边......”

“听说派兵镇压后老实多了。”

贺文茂:“山东已解决,剩下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听文嘉的意思,是要动江苏了?”

“我师父亲口说的。”

他师父一介书生哪里知道这些事,只可能是他从范尚书那儿听来的。

“你们两个小辈过去,有些话只怕不好讲,不如我跟你们一块儿去。”梅长湖有些心急。

渔娘不赞同:“爹,就是因为我们是小辈,有些话我们才好说。”

“就是,岳父别为我们担心,我和渔娘年纪小,说话没分寸,得罪了也就得罪了。”

孙浔同样的意思:“师弟,渔娘和文嘉的话说得对,梅家主支若是连这话都听不明白,纵使他们了,那也是他们该的。”

林氏也赞同,转头看向他。梅长湖点头,他相信堂哥不会胡来。

阮氏笑道:“今儿文嘉和渔娘才回来,这些事以后有空闲再说,渔娘赶紧说说文嘉游街的事吧,那日可热闹是不?”

“热闹得很,听说那日有三个进士游街的时候被抢走了,有个抵死不从跑回来了,有两个被拉回去当天就拜堂成亲了。”

“呀,京城的小娘子这般凶?竟然敢当街强抢民男。”

“哪能呢,都准备好当天拜堂成亲了,肯定是早就说好的,抢亲也是沾沾喜气。

孟氏大笑:“咱们二郎这般俊秀,一看年纪就小,没人抢他吗?”

贺文嘉得意道:“我早就知道肯定有人眼热我,所以会试的时候我就当众说了我已经成亲,我可不是《青云志》里的张青云,就算中进士也不会撇开原配另攀高枝的。”

梅长湖和林氏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他们从小看到的孩子,品性就是好。

一大家子说说笑笑,外头摆饭了,都去花厅用饭。

用完饭长辈们也累了,各自回家歇息,贺文嘉渔夫妻俩回房洗漱也睡了。

天上的太阳晒人,屋外花园里鸟雀鸣虫叽叽喳喳,卧房的窗开着,几阵山风吹过来,舒坦的直叫人想睡到天长地久。

贺文嘉读书多年养成的习惯,中午睡一会儿就醒了。怕打扰渔娘休息,他悄摸出去,不想看书,没地方可去,就去大哥大嫂的东跨院。

贺文茂也起了,独自在廊下看书喝茶。

贺文嘉坐过去,打了个哈欠:“大嫂和安安没醒。”

“嗯,想喝茶自己倒。”

给自己倒了杯茶,吃一口,竟是冷的,他喝了半盏:“哥,你现在能喝冷茶呀?”

“不多喝,天热,冷茶喝着舒坦点。”贺文茂的目光没有离开书本。

贺文嘉趴过去,隔着茶桌看他哥的脸,看得格外仔细,半晌也不曾坐回去。

“看够了?”

贺文嘉坐回自己的椅子:“李晓月怎么说?”

“她说前头用的药好,也对症,加上我听医嘱没有胡来,伤口长得好,伤疤没有长出凸起的肉龙,就成功大半了。”

“李大夫去益州府后,每月都叫瑞鹤堂的小大夫来给我送药,顺便看看我的伤口。若不出意外,再有半年就能恢复得差不多了。”

“伤口还是会留下白印吧?”

“嗯,以后多晒晒太阳,脸晒黑了就看不太出来了。”

贺文嘉看他哥,跟他一样皮肤白,他们哥俩肤白都是随他们母亲。

“能考科举吧?”

“能”

春天时田知府来南溪县看田地,他见过田知府一面,田知府说这点伤痕不碍事。

当官要求不能有残缺,不起眼的伤疤不算残缺。

贺文嘉放心下来。

“去岁腊月初八,我跟渔娘随林家舅母去安国侯府给老夫人贺寿,渔娘在后院碰到郑良欲玷污一个小娘子,渔娘暗中帮了那小娘子一把。”

“开始只听说那小娘子是侍郎家的庶女,后来林舅母那边送来的消息,那小娘子是兵部左侍郎任得的二女儿,那小娘子虽是庶女,却极得家中祖母宠爱。”

“这件事被安国侯府暗中处理了,郑良被禁足,那任二娘子嫁给了京卫指挥使司的经历高金。”

“安国侯府牵的线?”

贺文嘉点点头。

贺文茂冷笑,那等玩意儿,若不是出身好,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郑家除了宫中那位贵妃,只有郑匡一个户部左侍郎还算拿得出手。任得立是侍郎,郑匡也不过是侍郎,郑良算什么东西?

任二娘子不声不响地低嫁,郑良跟没事儿人一样禁足,任家不记仇就怪了。

“任二娘子嫁的那家是安国侯府牵的线,他们还同为武将之家,本来就同气连枝,以后联系只怕越发紧了。”

不过是一个贵妃的侄子,就敢在侯府就玷污武将家的女儿,这事儿若是叫人知道,其他武将不知道要作何感想。

郑家,就等着吧。

贺文茂相信他会看到郑家落魄那一日。

兄弟俩说完话,贺文茂继续看书,赶他走。

贺文嘉喝完茶起身走了,这会儿该叫渔娘起了。

贺文嘉回来时渔娘刚起,醒了醒神,两人撑伞去孙家师父师娘那儿坐一坐。

去的时候碰到温子乔正在休息,温子乔过来笑道:“拜见贺大人,拜见梅夫人。”

贺文嘉捶他肩膀,温子乔笑着后退两步:“你们来找先生的?”

“嗯,先生可忙?”

“不忙,一会儿我写文章,先生不用给我讲课。”

“我弟弟和孙平呢?”渔娘问。

“他们俩下午背书,也不用先生。

贺文嘉:“既然这样,我们俩先去找先生了,你自己用功。”

温子乔点点头。

走到一半,渔娘回头道:“差点忘了,我们给你在京城收集了各地往年乡试的书册,一会儿回去我叫人收拾好了送去你家。”

“多谢您。”

“不用这般客气。”

目送两人走远,温子乔轻叹一声,距离下一回乡试还有两年,他要再努力些。

贺文嘉和渔娘在孙家留了半下午,陪着师父和师娘说笑,等到快晚食的时候,两人这才回去。

回的是梅家,中午时就说好了,晚上他们夫妻去梅家用饭。

回家的头一天忙忙碌碌,隔天他们休息,家里为了准备贺文嘉中举的宴席忙碌起来。

家中不用他们夫妻帮忙,两人就去梅家书楼里消磨时光。

午时,贺升去王家送帖子回来,说王家后日摆宴,正巧比他们家迟一日。

正好,不用打挤。

贺文嘉和王苍两人都是一榜进士,还都是南溪县人,他们俩可给罗县令的政绩单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两家摆宴,罗县令都是亲到的。

田知府人没来,派人给两家送了贺礼来。

贺文嘉和王苍两人都知礼,罗县令和田知府那儿,他们肯定要亲自上门道谢。

去罗县令那儿两人一块儿去的,去田知府那儿王苍先去,贺文嘉过了一日才去。

王苍比贺文嘉早去,是因为胡玮家也要办宴,他是胡玮的舅哥,当然要提早一日去。

王苍上午去叙州府拜见田知府,下午去胡家。

贺文嘉则是等到胡玮办宴会那日早上去胡家赴宴,下午去拜见田知府。

贺文嘉去的巧,他去的时候田知府正巧不忙。

田知府轻笑,哪里是不忙,只是猜到了他今日下午要来,所以专程在府中等他。

“听说我先生点你为状元?”

我先生?贺文嘉脑子转了一圈才想起田知府的先生就是首辅姚大人。

田知府嘴角微翘:“本官是先生的亲传弟子,当年我考会试时,我先生说以我的学识,不落到三榜进士就算运气好了。”

“大人,会读书不一定会当官。”

“哦,你说你不会当官?”

贺文嘉愣了一下:“倒也......不能这么说,我可能是那个既会当官又会读书的。”

“小子猖狂,你既说你会当官,你说这官,该如何当?”

“明哲保身?”贺文嘉试探道。

田知府冷笑:“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贺文嘉本来小心翼翼怕说错话,听他这般说他,贺文嘉反而昂头挺胸了:“活得久才能笑到最后,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呵,虽很想骂你几句,你这话倒是没甚可骂的。”

贺文嘉眉头微扬,他当然知道这两句话挑不出错来。

“如果皇上问你,你也这般说?”

“肯定不能,若是皇上问,那我肯定要说臣甘愿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为皇上?”

贺文嘉想了想,还是决定遵从本心:“我这个人还是挺惜命的,若一定要拿命去拼,还是为天下百姓吧。”

田知府笑了:“你才多大,就算要冲在前头也轮不到你,你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

田知府语重心长道:“朝廷之事复杂,就算皇上宠爱于你也别乱开口,多听多看,不明白地回去问你先生去。”

“是,小子一定记住知府大人的话。”

田知府拿起桌子上一封信交给他:“给我先生的,你帮我送去。”

“我送啊?”

姚大人是当朝首辅,又是寒门领袖,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他一个小官儿哪儿敢去敲姚大人家的门。

“怎么,不愿意?怕挨着我们师徒给你惹麻烦?”

贺文嘉假装高兴:“当然愿意啦,能帮田知府办事是我的荣幸。”

田知府眼中含笑:“还有话可说?”

贺文嘉摇摇头。

“那就去吧。家中事情办完早点回京,说不定还能看一场热闹。”

热闹,京中有什么热闹可看?

就算能看热闹,有些热闹是他能看的?

贺文嘉不敢乱说,把田知府给的信塞怀里,施施然出了田府。

他家的马车就停在田家门外,贺文嘉上车就跟渔娘说:“我觉得田知府好像挺喜欢我的。”

渔娘看他一眼,摆明了不信。

“真的,知府还叫我帮他送信。”

贺文嘉掏出给姚大人的信,渔娘惊了一下。

田知府这是什么意思?

“愿意我搭上他们师徒二人?愿意护着我的意思?”

贺文嘉不明白,渔娘也是。

赶紧的,回家问先生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