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青梅煮酒(科举) > 82、第 82 章

青梅煮酒(科举) 82、第 8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吾栖春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6 21:45:23 来源:源1

朝堂内外关于钟应芳的闲话数不胜数,朝廷官员上折子弹劾,京城百姓更是大骂钟应芳是奸臣,该被诛之。

下头普通官员和百姓沸反盈天,上头的皇帝、内阁、六部尚书都闭嘴不言,皇上不提,他们绝不会主动提起钟应芳来。

皇上和高官们的态度叫下头的官员看在眼里,钟应芳的事闹得这般大,似乎,皇上还是偏向钟大人的。

贺文嘉这些日子日日进宫,跟在皇上跟前久了,听多了皇上跟内阁阁老们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话,贺文嘉渐渐琢磨出味儿了,皇上只怕要换掉钟大人了。

不过也是,民间的骂战,朝堂上的弹劾,排山倒海般冲钟大人而去,皇上想救只怕也有心无力。

再者说,钟大人的脸面早就被按在地下踩了又踩,他自己只怕也无颜再重回朝堂之上。

这几日事忙,贺文嘉编书的活儿暂且放下了,他被学士大人安排去皇上跟前轮值。他累了一天回翰林院,看到左士诚坐那儿不吭声,跟块木头一样,也只能默默叹气。

左士诚这两日越发沉默,几个往日跟他交好的老翰排挤他,肖秀暗中劝他跟钟应芳划清界限,他却一言不发。

肖秀只知道趋利避害,却不知左士诚为人,贺文嘉却是知道左士诚内心的坚持的。

眼见着他一日比日瘦,贺文嘉为他做不了什么,只能拍拍他肩膀,安慰他:“以后的路还长,一时得失起伏算不得什么。”

左士诚想对贺文嘉笑,却笑不出来。

正月二十五,皇帝派去淮安的人连夜赶回来,和御前暗卫一起回京的还有钟应芳。

这晚上刚好轮到贺文嘉、蒋雪村两人在太和殿轮值,两人正在筐子里分拣弹劾钟大人的奏章时,就看到钟大人从侧门进来。

钟大人整个人围在玄色厚棉袄中,头上包着头巾,只有一张脸露在外头。

比年前贺文嘉见钟大人时,他黑了许多,瘦了许多。曾经雄心勃勃的双眼,更是变得空洞苍老。

贺文嘉看得明明白白,钟大人的魂儿没有了。

“臣,钟应芳,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轻叹:“爱卿,辛苦了!”

趴在地上的钟应芳面对君父,忍不住心头大恸,红了眼眶。

钟应芳语气哽咽:“臣,有愧皇上信任!”

贺文嘉、蒋雪村竖起了耳朵。

高九走过来,一句话没说,笑盈盈地看着他们俩。

贺文嘉识趣,拉着蒋雪村去后殿。

高九跟着他们到后殿,还是不走。

于是,贺文嘉和蒋雪村冒着风雪默默退出去。

出门前,贺文嘉隐隐听到钟大人说崔家后人出现在淮安,崔家余孽阻挡国策。

蒋雪村显然也听到了,脚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快了半息。

两人走入雪中,没地儿可去,转头回翰林院。

去翰林院的路上,黑压压的宫城,冷得透骨的雪夜,让蒋雪村打心底生出惧怕来。

“贺兄,若是我没记错,当年皇上挥师南下,淮安崔家全族被屠,应该没有漏网之鱼?”

“那时候我还没降生在这个世上,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蒋雪村抿嘴:“你妻族乃是淮安府安东县人,前朝崔家还在时,两家应该有来往吧。”

“呵,蒋大人,我妻娘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家族,那时候世家林立,就算要抱崔家大腿,轮得上他们吗?”

蒋雪村还想再说,贺文嘉冷眼看过去:“我知你害怕,却不必拉我下水。”

“贺兄,我......”

贺文嘉打断他:“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蒋家若想全身而退不被世家头衔连累,皇上早就划下道来,你们照做就是。你这般聪明,不会不懂吧?“

蒋雪村摇摇头,一家有一家的难处,他们家,本也轮不到他一个小辈做主。

蒋家最不缺的就是生意人,只要刀子还没落在他们头上之前,比起直接献出土地财产认罚,他们更愿意周旋到最后一刻。

说不定上头就变天了,换个主子后或许就能保住蒋家的一切了呢。

蒋雪村真的知道怕了!

如今,蒋雪村只希望家中长辈没有暗中勾连崔王谢薛几家,否则,若是被皇上查出来,只怕蒋家鸡犬不留。

崔王谢薛四大家满门被屠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大族家的旧时堂前燕,就算逃过一劫,也早就另谋出路了。

这时候再有人打着崔家后人的名声出来搅和,蒋雪村只能暗骂那些作死的怎么不早些去死。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翰林院,蒋雪村的靴子已经半湿,赶紧叫值夜的役丁给他打热水来,他要泡一泡脚。

贺文嘉全身都暖和,抖落肩上的雪,自己去给自己倒杯热茶来。

他心好,给蒋雪村也茶了一杯。

蒋雪村去休息的屋里给自己换了身备用的衣裳出来,看到贺文嘉这般闲适,笑着道:“你的靴子谁给做的,竟一点都没沾湿?”

“皮靴子若是做得好,再厚的雪也湿不了。”贺文嘉道。

蒋雪村这会儿已经回过神来了,笑着跟贺文嘉说笑,贺文嘉自然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不过,他也不是陪聊的,说了几句话后,贺文嘉就去里头休息。

再有两三个时辰就天亮了,不知道天亮后又有什么糟心事等着他们。

蒋雪村心里担忧到睡不着,可这会儿宫门未开,他也不敢贸然送信回家,只能在翰林院熬着。就着一盏灯,想着这江苏的事,担忧着蒋家的前程。

真是,寒灯一点静相照,风雪打窗冬夜长。

早上宫门才开,翰林院学士张长广就进宫了,等他从宫里出来到翰林院,推开门看到贺文嘉精神奕奕地在屋里打五段锦,蒋雪村一脸憔悴地枯坐在那儿。

“行了,昨儿晚上你们辛苦了。本官刚才去见皇上,皇上说起你们来,叫你们早点家去休息,明日早上再来吧。”

贺文嘉笑问:“张大人,咱们翰林院值夜以后要成定例了?若以后都如此,咱们翰林院这点人可不够白天黑夜轮着转。再说了,就算咱们轮着来熬得住,皇上的身子也熬不住啊。”

“哼,你们这些年轻后生就是吃不得苦,你们才值几次夜就这般絮叨?“

张长广训了两句,才说:“这几日事情忙,皇上那儿离不得人,等这几日忙过了,就不须值夜了。

“是。”

贺文嘉和蒋雪村家去时,在衙门外头碰到六部的官员,一个个面色沉重,好似都在为国事担忧的模样。

贺文嘉觉得自己还是有点长进,当官不到半年,竟能从这一张张正派君子的脸上,看出背后隐藏的虚伪,装腔作势、心里藏奸。

呵,他也是有出息了。

贺文嘉回到家,进门就说:“叫厨房煮一碗青菜汤面,一会儿送到主院去,我要吃。”

贺升点头称是,转身就去厨房。

贺文嘉去前院给师父请安,这会儿范江桥刚用了早食,见他来,就问他用过饭没有。

“叫人煮面了,一会儿就去吃。”

贺文嘉进门:“师父今日可要去哪儿?”

“去范家瞧瞧。

“这会儿去?”

“范江阔上朝去了,这会儿去了家中也没人,下午再去。”范江桥很警醒:“怎的,出什么事了?”

“应该是要出事了,不过跟咱们两家没关系。”

贺文嘉小声告诉师父昨晚上钟应芳回京了,还提到崔家余孽作乱,他其实也担心,万一皇上大开杀戒,被卷入其中的无辜之人只怕不少。

范江桥恍然大悟:“我就说,好端端的年都快过完了,范家怎么这几日多了许多人上门送年礼。”

定然是淮安出事,那些有可能被牵扯其中的人到处拜门头,盼着皇上大怒时能帮着说上一两句好话。

贺文嘉连忙问:“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听您提过。”

范江桥瞥了他一眼:“除了年初二带你们夫妻去了趟范家,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春和坊,我上哪儿知道去?”

范江桥知道这件事,还是早上范家那边来人跟他说的,范江阔请他今日去范家,就是为了商量这事。

范江阔虽是工部尚书,却不是内阁阁老,那些人把范家都算上了,送礼还托的是范家的姻亲故旧,唯恐范家不收礼。

“你知道的,我们范家也是仰人鼻息的,在这些事情上范江阔谨慎,不敢胡乱做主,更不敢藏着掖着,只怕这一两日他就会去皇上跟前说出来。”

范江桥笑道:“钟应芳既已进京,今天过后,说与不说都不重要了。”

范江阔并不知道钟应芳已经秘密回京了,朝会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交弹劾钟应芳。

“钟应芳欺上瞒下,更是以严酷手段镇压百姓,治下不力,治家不严,其罪令人发指,请皇上召回钟应芳受审,还江苏百姓一个公道!”

“请皇上明鉴!”

殿内大半官员跪下,气氛几欲凝固,皇帝无声笑了。

“陈方进!”

“臣在!”

陈方进从行列中走出来,躬身行礼。

皇帝淡淡瞥了眼陈方进:“陈大人认为,钟应芳该判何罪?“

这就说到判罪了吗?

参与弹劾钟应芳的众位官员心里一凛,他们都知道,皇上不是容易被人左右的人,他这般问,为何?

陈方进规规矩矩跪下,道:“启禀皇上,钟大人为官十余年,一直兢兢业业不曾出错,这次钟大人犯了众怒,臣认为......”

陈方进犹豫了一瞬,继续道:“臣认为钟大人最多只占四成过错。”

“哦,余下的六成过错是谁的?”

“余下的六成过错是臣等,是江苏上下官员。是臣等认为以钟大人的本事,定然能妥帖办好江苏的差事,因此对江苏之事关注太少。是江苏上下官员配合不当,让钟大人办差不够顺畅。”

皇帝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你们有错,江苏官员有错,朕可有错?”

“圣人有言:天下无不是之君父!皇上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我等为人臣者,只有羞愧不能助君父一臂之力,定无推脱责怪之理。”

皇帝听得烦了,轻拍皇椅:“朕问你,钟应芳该判何罪?“

陈方进微微抬起头来:“皇上,我们大晋朝以孝治国,以法治国,臣只是吏部尚书,给朝廷重臣论罪判罚,臣认为,应该问刑部尚书周大人。

皇帝扬起头来,左看右看,指出站在右前方角落里的刑部尚书周昌:“问你,钟应芳该判什么罪?”

刑部尚书回禀道:“刑部论罪讲证据,依我大晋朝律法,要先把钟大人请回来,问清案情再行判罚。”

刑部尚书周昌立刻又道:“臣认为钟大人有失小节,大义上无甚过错。如今江苏之事紧急,不如,先叫钟大人留在江苏办好江苏的差事,毕竟审问钟大人事小,耽误了朝廷国策事大呀。”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交怒道:“文官不同武官,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套。周大人,你这是歪曲事实,强词夺理!你如何对得起受苦的江苏百姓!”

周昌很无辜:“本官也没说君命有所不受嘛,钟大人的弟子贪污,手下的官员中饱私囊,还有钟大人家里的事,该抓就抓,该杀就杀嘛。至于钟大人受人连累,该罚嘛,那就等着差事办完了一起处罚嘛。”

彭交怒火中烧,怒而指责:“你这是偏帮钟应芳!”

“那彭大人你说,把钟应芳撸下来,谁去接手江苏的烂摊子?你去?耽误了朝廷的大事,这个责任你担得起?”

“我朝廷有能力之士多如过江之鲫,难道还找不到一个为皇上分忧的人不成?”

“我看彭大人就很有能力,不如就把钟应芳抓回来,送彭大人去江苏!”

“钟应芳如今还挂着左都御史的官职,彭大人迫不及待想置钟大人于死地,不会是想弄死钟大人给你自己腾出位置吧。”

“岂有此理,本官身为御史本就有监督百官之责,你等岂敢辱我!”

“哈哈哈,说中了,说中了!”

“小贼,吃我一拳!”

“快拉开彭大人。”

“大家同朝为官,怎可动手打人!”

朝堂上乱作一团,靴子帽子到处飞,不知道谁的臭靴子扔陈方进那老小子脸上,臭得他差点呕吐出来。

皇帝扑哧笑了,又强忍住。

这样不是个事儿,姚炳这个当朝首辅站出来:“皇上,钟大人已经回京,去江苏查案的官员也已在侧殿候着,人证物证俱在,不如把钟大人请到刑部,走三法司论罪吧。”

殿内打成一团的众官员顿时愣住,什么,钟应芳已经回京?什么时候的事?

看皇上的表情他应该是知道的,说不定已经见过钟应芳了,那他们这些人在干什么?皇上故意要他们玩儿吗?

陈方进垂下眼眸,似是惊讶不敢置信。

皇帝试图看清陈方进的表情,却不能。

皇帝轻哼:“是朕错看了钟应芳,他能力欠缺不能办好江苏的差事,朕欲另选一人为钦差去江苏推行丈量田亩之事。”

“皇上圣明!”

皇帝站起身,看着台阶下跪着的众人:“朕答应你们,只要有人能办好江苏的差事,别说升官发财,就是入内阁,提拔为内阁首辅,朕也觉得他当的。”

皇帝甩袖离开,殿内众人缓缓站起身。

陈方进对姚炳道:“首辅大人,您在皇上心里一直是独一份,后面的人再如何,定然也挤不掉您的位置。”

姚炳背着手走了两步,回头看陈方进:“陈大人,皇上乃是君,你这般说,是说皇上言而无信?”

“大人说笑了,本官可没说这话。”

姚炳轻笑一声:“陈大人,将才本官说的人证物证俱在,你猜是哪些人证?哪些物证?”

呵,有空在这儿挑拨离间,不如想想怎么把陈家从淮安事情里摘出来吧。

朝会散了,钟应芳去了刑部,钟家人不敢去刑部探望,只有左士诚这个入门墙时间最短的学生,傍晚下值后,买了肉食和后棉衣送去刑部。

左士诚听到朝会上的传言,以为他先生这次只怕难以保命,去刑部探望之前原本没抱希望能见到先生。

但是,他见到了。

钟应芳也没想到,他被收押刑部的消息传出去,头一个来见他的竟然是左士诚。

钟应芳盘腿坐在天牢里,温和道:“立心呀,我这个当先生没教你什么,以后却要带累你的名声,是我之过。”

“先生别这么说,若没有您的看重,如今我还不知道在哪里煎熬。”

左士诚语气淡淡,心里难过如刀绞:“再者说,先生被人攻讦,算计,左不过是因为那些小人只顾私利,不愿见到天下海晏河清那一日。”

“立心,你可知我也有私心。”

左士诚立刻道:“人无癖好不可交,人无所求不值得信任。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先生,追求名利并不耽误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

“你是个好孩子,聪慧,通透,我活到这把年纪竟不如你看得通透。我这个当先生的,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你走吧。”

钟应芳笑着闭上眼。

钟应芳跟左士诚对话时,墙背后站着一群人。

等左士诚走后,他们也走了。

姚炳进宫去见皇帝,皇帝嘴角微翘:“钟应芳求名却不肯叫人知道,明明只是俗人,他却当自己是名士,虚伪。”

皇帝半躺在椅子上,望着屋顶缓缓道:“都察院里这种人不少呀!”

“姚炳。”

“臣在。”

“你说,钟应芳不行,下一个换谁去?”

皇帝脑中闪过田国柱的名字,该找个机会叫他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