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折紙花 > 第三章3年會帳

折紙花 第三章3年會帳

簡繁轉換
作者:胃炎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47:54 来源:搜书1

夥計魚貫而出,門臉全掛上門板。

待最後一個夥計掛好,陳大幫擺上今日休業的題板。

康文樸正焚香祭祖,將一炷高香插入香爐。

帶著一眾執事進入排房。

排房擺九張方桌,桌上各一本帳冊。

各地掌櫃分四方就座,面朝康文樸,起身抱拳:“財東早安”

康文樸壓了壓手,“大家請坐,今年是三年一次的大合帳年,老四。”

康維樞翻開帳冊,高唱:“驗”

眾執事人手翻開一塊算盤,上撥下挑。

最後匯總到康維樞處。

“啟稟東家,四核已畢,各號三年盈利增加三成,櫃上現銀一百八十二萬五千一百一十七兩,七十萬五千二百三十五兩尚未結余”

康四爺唱罷,康文樸提著拐杖:“咱們不比其他商號,三年全仰仗陳掌櫃和大家不辭辛苦”說完立身一拜。

“按照規矩財東及股東的財股是自負盈虧,各位大幫夥計的身股是分盈不分虧,按照比例攤分,今年每一份身股可得的紅利為5000兩銀!。”轉身看了一眼總櫃陳掌櫃:“陳大幫“,陳掌櫃一揖到底:“是”。

滿面紅光的上一級台階,亮開嗓子:

“總櫃陳掌櫃八萬兩”

“南昌號張掌櫃六萬兩”

“杭州號曹掌櫃兩萬兩”

“濟南號崔掌櫃三萬兩”

各地掌櫃各個喜不自勝,互相作揖道賀,合帳年分紅,平時百十兩的月例也就堪堪維持,剛唱完分紅就有濟南號崔掌櫃就嚷嚷著要做東。杭州號曹掌櫃說崔掌櫃的你做東可以,酒錢須得我老曹付。

.....

待掌櫃們熱情稍消散些,康文樸坐定開口:“沿途雖說是走熟的,強人已打通過關節,今年地面上或許不太平,杭州號今年本可以比肩總號,我決定,除了盈利中抽出一分,另外總櫃再加一分作財神股”

康家每次除了筆墨紙硯,還有茶葉瓷器一同押運,一次便有上百輛車隨行,加上掌櫃執事隨扈人員更是以千計。一般蟊賊也不敢動這念想,往年太太平平,今年杭州分號在海寧遇倭寇襲擾,損失八十車貨。

杭州分號曹掌櫃叫起了抱天屈:“這次會帳,我事先匡算好路程,又提前三日起行,本該是萬無一失,一路官道,實在難行的也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誰料倭寇卻好似早已打探好了我們的行經的路線和時辰,剛出海寧府兩個時辰,頭車便掉到早已挖好的土坑,倭寇四面八方殺來,隊伍首尾不能銜,最後隻好棄了車馬,保全性命。”

眾人見康文樸滿腹心事,各自坐定。

康文樸雙手握著拐杖,一杵,靜謐的房間傳來與地板接觸的聲響。

“以管窺豹不可不防,這次入安徽,本家帶隊,老三、陳右、陳左。”

康維柱、陳右、陳左上前。

“此行徽州,務必安插好手,先探地面,以防強人”

三人稱“是”。

張、崔掌櫃裹挾著陳掌櫃和曹掌櫃往紫竹樓而去,康維柱前去作陪。

剛要出門,管事張彪的攔住康維柱,“二爺”

康維柱會意,快步跟上張彪。

康文樸:“此番被倭寇襲擾,頗有些蹊蹺,海寧至寧波大小路交叉更行,極難預料,外人覬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怕是我隨行之人”

康維柱勃然大怒:“父親意思,有奸細內應通倭?”

康文樸:“此番遣你前去”看著康維柱英挺的身姿,頓了頓。

“你三弟玲瓏有余,只怕辦事不足,維樞恰恰相反”

“此去,一則防微杜漸,二則串聯南北。”

康文樸抬手撣去二爺的肩膀上灰塵,將二爺雙膀扶助,:“當年剛接你回家的時候,跟六兩一般大,纏著我和你母親要糖吃,如今也是英武的漢子了,我百年後。”

康文樸似是回憶著康維柱的成長,面帶微笑道:“北面的四家歸二房”

“父親”,康維柱瞬間紅了眼眶,北面四家,分潤下來恐有五十萬兩之巨,康文樸對他可謂是疼之惜之。

“別作這兒女姿態了”康文樸右手拍了拍二爺的肩膀,“此行務必平安。”

康維柱失魂落魄地走出康府前往紫竹樓赴宴。

聯系起昨天此間對話。

內間-倭寇-海寧-康府。

不由攥緊了拳頭長長吸了一口氣,

慢慢抬起頭,打開車簾,一字一句地向陳右吩咐道:“陳左,你連夜盤點府上所有兵刃,未開鋒的全部開鋒,這些日子,盡數操練,扈衛府上的人,打亂重組,莊子裡挑,月例翻倍。余者皆隨我北上”

“是!”陳左連忙應了一聲。

康家族學設在離康府約三裡的後山上,前陣子雨水頻繁。

便是做一陣歇一陣。

明日便是學堂開學的日子了。

茂茹在後面啃著雞腿,津津有味的看木工師傅做最後的微調。

嘴裡學著戲班子裡的詞:“孽畜還不顯形”,激動之余一個起手式,發現旁邊老爹康老三一臉鐵青,剛蓄的胡子上掛著雞油。

“爹.....”

康維郡看著茂茹這兩年越發偉岸的身軀,八歲的孩子,愣長成個小安祿山:

“兒子,咱們闔府上下,都沒有你這好胃口。”

茂茹趁老爹不注意,用上好的綢緞袖口擦了嘴邊的油漬:“爹說的是,爺爺說這是心寬體胖,天生不是勞碌命!”

看著老爹的面龐有逐漸猙獰的跡象,茂茹趕緊說點好話:“我一定好好學習,每日”,茂茹趕忙掰著指頭算。“吃飯三個時辰,睡覺五個時辰,聽戲兩個時辰,沐浴一個時辰”

大聲地宣誓:“以後每日花半個時辰溫書學習!”

看著兒子如小山一樣的身軀,康維郡不禁撫額。

當初老爺子重金請了鄰府新科中舉的崔營私塾開蒙。

看著每日讀書的布袋鼓鼓囊囊的,自己也去偷看了幾回,期待著三房也能出個讀書種子。家裡的黃狗平時都睡在胡同口,自從茂茹上學,見著便給上勢大力沉的一腳,便不見了蹤跡。

那布袋打開不是霞記的點心,就是陳家的燒賣。

好不容易把蹭的油漬麻花的書皮打開,念上幾句,便似中了蒙汗藥一般,小山一般的身子一動不動,崔營正值壯年竟推搡不動。

好不容易打熬到下午,那握筆的手跟雞爪子也沒甚區別。回府大快朵頤。

跟母親陳蓮兒述說學習如何刻苦,陳蓮兒憐惜兒子學業用功,總是吩咐廚房加菜。

崔師每日晨鍾暮鼓日日不綴,待候補了鄰府的教渝,臨走時熱淚盈眶,堂堂五尺男兒,牽著老太爺和他三爺的手,喃喃自語,大呼懺愧。

回想著過往種種,康老三頓時覺得風沙似乎迷了眼。

一隻剛剛破繭的蝶兒嗅著花香,奮力振著翅膀,飛了進來。

小院內,已經四歲的小六兩蹲著,目視著搬運一顆米粒行進的螞蟻小隊,時不時拿著胖嘟嘟的手指頭,打斷螞蟻原有的行進路線,一會看著高飛的蝴蝶,好奇著蝴蝶是怎麽飛起來的。

小六兩皺著眉頭思考一會怎麽跟母親交代,剛才他在父親書房讀書,茂愷哥哥和茂茹哥哥過來逗弄他,茂茹哥哥帶了點火的折子,三兄弟趁四下無人,玩起了火,火星飛舞,一不小心燎到了小六兩的眉毛。駭得哥倆趕緊跑路,叮囑小六兩千萬別說出是他們乾的。

看了一眼父親書房若隱若現的燭火,小六兩拍拍衣服上的塵土,過去拉開厚重的太師椅,連瞪帶爬的坐了上去,翻開《千字文》默讀了起來,或許還不知甚解,正讀到“左通廣內,既集墳典”,明顯停頓了一下,母親溫煦躡手躡腳地來到門外,扒拉著門縫瞅著自己兒子溫書,康茂昌兩歲開始就能讀會誦,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

老爺子大感安慰,擔心小孩子手指還沒發育好,用不了常規的毛筆,老爺子為六兩量身定做了幾套毛筆,除了寫字的狼毫,還有畫畫的羊毫兼毫,吟詩行筆都是老爺子自己操刀,旁人不敢管。

看著兒子停下來,溫煦忙端著剛切好的雪梨,擺著竹簽。比平常的尺寸略小些,剛好夠五歲的孩子一口吃下,方便咀嚼。“兒子,看會書記得遠眺一會,記得保護眼睛,母親如今已有些眼花了”,看著兒子狼吞虎咽的模樣,溫煦大感安慰,又擔心吃的急了,噎了。這兒子,都道是來報恩的,打小便不挑食,也不吵鬧,嬰孩時需要吃食或者方便,就乾嚎兩聲示意。後來稍大些,遠遠看著叔伯嬸嬸,隔著半條街就會開始行禮致意。如今到了該識文斷字的時候,無須他人督促,一坐就是半天,隻這份定力,一般人也難及。

三嫂陳蓮兒跟在後面看著六兩這副模樣,想起自家的兒子,默默搖頭。:“這六兩是真隨了根了,難怪老太爺寵愛。”

小六兩看到三嬸子來了,趕緊叫人。

“三嬸”。

“六兩真乖,煦兒你說你怎生的這般玲瓏人?”

溫煦:“嫂子哪裡的話,茂茹見了長輩亦是如此”

說起兒子陳蓮兒也就打開了話匣子:“沒想他讀書真能讀出個樣來,識文斷字,到時能在他四叔那做個帳房,也就知足了。”

陳蓮兒:“他萬般都好,就是偏愛個吃,府裡那些長工也隻一天兩頓,過午便不食了,便是吃的精細些的人家,也就三頓,他可好,一天五頓。”說到這,陳蓮兒也是頗為無奈。

想起茂茹哥哥的食量,茂昌忍不住笑出了聲,一抬頭,便被陳蓮兒發現了貓膩,“溫煦,你看六兩這眉毛怎麽回事”

溫煦忙雙手端起兒子的腦袋端詳,剛站在右側,沒注意。現在囫圇個看,小六兩竟然變成個半邊眉。

看著母親緊張的模樣,康茂昌連忙給兩個哥哥打掩護。

“母親,孩兒剛取書時,衣角勾住燭台,燎到了些,不打緊。”

不一會,坐在屋裡的小六兩眉梢便抹上了茶油還有名貴的燒傷藥,母親怕他抓撓,腦袋上還打了個小繃帶。

一邊鋪開宣紙,用鎮紙壓住,一筆一劃的勾寫生字,

想起剛才嬸嬸說的,明天便可去族學讀書,不禁有些興奮。

茂愷茂茹天天在外面晃悠,他也央著兩位哥哥帶他一起出去。

哥倆每次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少年難免活潑,康府人丁並不興旺,四房各一位子嗣,康茂昌同兩位哥哥差了六七歲,更何況,磕了碰了,不好交代,在兩個哥哥看來,就是個拖油瓶。

抬頭問旁邊給燭台添油的陳北:“北叔,族學裡是不是有很多小孩呀?”

看著即將入學的小少爺。

陳北煞有介事的介紹:“不少呢,大少爺、三少爺、各位掌櫃家的、還有老太太那邊的”。

小六兩整理好包裹,整整齊齊的碼上文房四寶。

早早的上床休息。

翌日。

老太太親自做了一碗線面,閩地有此習俗,求學出遠門,親戚朋友拜訪,無論貧富長輩會煮上一碗線面,以示鄭重。

老太太帶著溫煦帶著丫鬟們,看著六兩將線面吸到嘴裡,滿意的點點頭。丫鬟遞出一個包裹還有一絲綢做的小布袋,曾老太太叮囑著:“這是塾師的束脩, 禮不可廢,雖說你爺爺那已有安排,老太我是個沒讀書的,但也知道,禮不厭多”。

給小六兩系上絲綢布袋,“這是庫金囊,上頭奶奶放了二百文錢,底下壓著十兩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康茂茹這時候風風火火的穿了過去,:“六兩,上學去咯”。

小六兩忙背上自己的書箱,拿上包裹。大步走出去,陳北拿著衣物趕忙跟上。

母親溫煦追出門道:“六兩,在學堂要友睦同窗,短了什麽物件就吩咐陳北。”

六兩擺擺手:“曉得了,母親”

說完帶著陳北就大步流星地走去,走了幾步回頭看到奶奶及母親依舊立在門前注視著自己,六兩用力的朝康府揮了揮手。

學堂背靠筆架山,前有溪流潺潺,尚書巷在主城區,而學堂在城郊,往返步行需要一個半時辰,這次開辦學堂,本是做家族學堂,康家人丁不旺,遂改作社學,除了康家子弟,還有附近鄉鄰的孩子一同入學。一般社學的塾師大多為童生,金石學堂的幾位塾師卻是秀才,山長林邦彥更是舉人出身。

康茂茹儼然猛虎出籠,領著一眾子弟,一路小跑,揮舞著竹杖開路,好不興奮。

小六兩便亦步亦趨地跟在堂兄身後。

小六兩抬眼望去,再行百步,便是金石學堂了。佔地約三畝,前堂後舍。

跟著走進大門,中堂供奉著至聖先師行教像。

六兩放下書箱,整理衣服,對著孔子神位,鄭重其事行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