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麽比實話更能打動人的了,從王景弘的反應來看,他當然明白大明朝廷恐怕很難再組織下一次大規模遠航了。
而他費盡心思撰寫的《赴西洋水程》就算獻給朝廷,也只能像許長生說的那般放到倉庫裡落灰。
“朝廷禁海!”王景弘認為許長生想私自出海。
大明開國後最早沒有海禁,一開始還建立了市舶司,但是由於跟張士誠殘余勢力及江浙海商集團的矛盾無法調和,一大批不服朱家的海商出海當海盜,有錢自己撈,就是不給朱家政權交稅。
這導致朱元璋隨即在洪武四年頒布禁海令,於洪武七年撤掉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之後十數年間不斷下令強化禁海。
其後隆慶年間有過短暫的開海,但大多時候都維持著海禁政策。
一開始或許是因為朝廷的命令,到後來江浙福建的海商發現維持海禁更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便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繼續推動這一政策的執行。
明亡之後,滿清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繼續強化海禁政策。
直到被英國人的艦隊轟開國門,華夏也因此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許長生並未否定這一點,出海肯定是要出的,因為這才是歷史發展的大勢,他反問王景弘,“敢問王公,朝廷禁海就真的禁得了麽?”
“小可聽過這麽一番話,一門生意,如果有五成的利潤,就足以讓人鋌而走險;有了一倍的利潤,就有人敢違背朝廷律令;有三倍的利潤,就有人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斬首的危險!”
“海貿利潤有多大,想必整個大明沒有誰比王公更清楚的了!朝廷遲遲不派艦隊出海,這門生意肯定有人去做!”
“而且王公是福建人,福建是什麽地方?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光靠種地百姓難以生存,從宋時起就有溺嬰的傳統,那些百姓難道就不想養活自己的孩子麽?”
“可就那麽點地哪能養活這麽多人?想要活命,就只能去海上討生活,人都活不下去了,還會怕朝廷的禁海令?”
“王公難道忍心看著福建的同鄉後輩一個個葬身大海麽?要是他們能從《赴西洋水程》中學到一些東西,活命的機會就要大得多!”
“時間一久,那些出海的閩人必定會把王公當成媽祖娘娘一樣尊敬,立廟祭祀當不在話下!”
說罷許長生拱手一禮,“所以,為了數百萬閩人的性命,還請王公勿要暴殄天物,任由這部能活人無數的寶書白白在朝廷的架格庫中落灰!”
許長生這番話打動了王景弘,如果放到二十年前他肯定不會同意,因為那時候他還有繼續出海的希望,斷然不能容許海商和朝廷搶生意。
可現在朝廷已經二十年沒有重啟遠航了,今後或許也不會再有了!
王景弘也很清楚,許長生所說的都是真的,福建多山少地,百姓生活艱難,所以哪怕海上風急浪大,他們也只能冒著風險出海去搏一條生路出來。
就算他是太監,心中的鄉土之情卻一點兒也不比那些文人少,要是能讓家鄉的百姓過得好一些,王景弘還是願意做些事情的。
尤其是許長生最後一段話,自打宋後,媽祖信仰在福建愈發興盛,沿海各地遍布媽祖廟,漁民海商下海遠航時,必然到媽祖神像前擺上祭品、焚香禮拜、祈求平安,就連他當年率領船隊下西洋也是一樣。
要是自己也能像媽祖一樣,享受漁民、海商的香火供奉,那就算死了,或許也能在陰間成神吧?
一想到這些王景弘早已冷漠的心又重新變得激動起來,媽祖娘娘當年也只不過是個普通的漁家女,她能成神我為什麽不行?
見王景弘半天沒說話,許長生也不著急,就算他不同意也沒啥大不了的,看他的樣子,頂多也只有一兩年的壽命了,等他走了之後再來南京一趟便是。
王景弘經歷的事情多不好說服,他孫子就要容易多了,給他一些錢,說不定就把王景弘留下的資料全賣了。
歷史中沿海海商能弄到《赴西洋水程》的殘卷大概也是用的這法子吧?他們能用,許長生當然也能用。
王景弘終究還是沒能禁得住名聲流傳後世乃至封神的誘惑, 他吩咐孫兒道,“臣兒,去書房取一套《赴西洋水程》的抄本送給許員外吧!”
這套書編好之後,王景弘便讓人抄錄了幾套,一套交給朝廷,剩下的存在家裡,倒是省了許長生找人抄書的功夫。
“爺爺!”大明南京錦衣衛水軍所千戶王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呵呵,怕什麽,當年跟隨鄭公和我遠赴西洋的官員水手多達數萬,誰又能確定這些東西是從我手裡漏出去的呢?老夫困了,你幫我送送許員外吧!”既然已經做了決定,王景弘反倒不擔心了,說完起身走了。
“多謝王公,等小可下次去福建,定會在龍岩集賢裡為王公建廟祭祀!”許長生連忙起身恭送離開。
王景弘走後,許長生送了王臣一些銀子,這下他連最後一點兒不滿都沒了,樂呵呵地取來一整箱書送給許長生。
“多謝王千戶,小可還要在南京待上幾日,不知可有榮幸請千戶去秦淮河邊飲幾杯酒?”臨走前許長生發出邀請,這位好歹也是錦衣衛的千戶,跟他搭上關系也有一定好處。
“好說好說。”王臣爽快地答應下來。
【叮~
你獲得了王景弘編纂的《赴西洋水程》,此書記載了航海路線、船舶製造、船隊管理、航海人員選拔培訓,以及南洋、西洋各國地圖、水文風土、政治格局、物資出產等知識,代表了如今全球航海技術的最高水平!
你讓這部寶貴的航海資料得以保全,你的氣運點增加了5000,你獲得了第一個天賦——人階-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