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百年三代滇西風雲 > 第7章 “堅忍刻苦”

百年三代滇西風雲 第7章 “堅忍刻苦”

簡繁轉換
作者:筆山書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5:36 来源:搜书1

他記得母親說過燕子擇善而居,認為這窩小燕子選中自己家,尤其還把巢築在他們筆山書屋房簷下,有眼光。母親還說來的燕子都是老相識,看好的人家年年光顧,能招燕子窩的人家,必定有好兆頭。

他仔細端詳簷下的燕窩,看看是不是去年的“小剪刀”一家,默默祈禱好運連連。

母親王珍沒有喊他吃早點打斷他,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甜酒餌塊粑走過來遞給他:“認出老房客了嗎?來,趁熱喝幾口紅糖水,一會兒出去幹活身上熱和。這還是燈亮家上回帶來的紅糖。”

楊文一看是難得吃上嘴的甜食,接過來美美地咕嘟了一大口,不停地還跟母親說太久沒吃到甜味了。

王珍聽得心裡有些辣疼,她說:“乖兒,等趕場天,看我能不能碰到那個賣麥芽糖的老奶奶。還有一個老者扯的絲絲糖也好吃,裹的豆面特別香。我去遇他們。”

為了讓練功耗體力的娃兒們能多吃一口糖,只要有點多余的糯米王珍就煮甜酒,還跟伯父們商量托人養些蜜蜂,這一帶盛產油菜,可以收點菜花蜜。

吃糖不易,她自己省嘴省出幾口,多舀幾杓給娃兒。看著兒子吃得咂嘴巴,當娘親的比自己吃了還香。

春寒料峭,一碗甜湯,楊文從頭到腳都熱乎乎的。準備和弟兄們照舊勞動去,跟母親告個別。母親接過他的空碗,叮囑一句:“找完柴就徑直回來,你爹今天有要事跟你們說。”

今天有要事!兄弟幾個一直惦記這話,分頭打柴的打柴,擔水的擔水,割草的割草,三下五除二做完家務回堂屋,等著聽今天的要事。

楊文奇怪父親沒有提著戒尺,應該是不用背書吧。

平時他進來風風火火,幾乎不落座,如同巡營似的在十九人當中穿梭,識字,作文,講解文章,抽檢背誦,按部就班,一通流水,搞得眾人沒有片刻分神的機會。

此次,他一反常態,他手托一把茶壺踱著方步進來,在家神前坐下來,以教書先生特有的慢條斯理的語調開講:“‘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詩,一年一度燕歸來,清晨你們出門勞動之前,我瞟見有人注意到這間堂屋的屋簷下,我家新燕已在啄泥築巢了。”

楊文衝著父親會心一笑,沒想到父親居然偷偷觀察他。他以為父親大大咧咧,隻忙著張羅自己的事,哪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鷹眼,對,楊文找到這個詞形容他,就是一雙鷹眼。

“我們這裡地接滇桂,盛產芭蕉、甘蔗,氣候炎熱,燕子來得早。聽我的祖父說起北方,此時還寒天凍地,光禿禿一片,沒有一絲綠色,所以對春天發芽帶來的新綠,北方人的感觸比南方人深。燕子一來,時限已到。開考在即,今天必須給你們講講考學一事。”

這是楊文最感興趣的內容。在此之前,他的世界就是撒開腿跑得到的營上,睜開眼看得見的田壩。直到進了自家的私塾,才對他生活的這個世界有了意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楊文就像二姐楊新學著宰碎醃漬的那壇酸辣子,跟隨父親早功課晚自習地浸泡在筆山書屋,覺得自己開始入味了。一個不開竅的小毛孩子,倏忽之間開始長了心智。他有一種茅塞頓開、大夢初醒之感。

“我出生的前朝,人人爭相博取功名,一級過關才能參與下一關。最初參加縣、府、院三級的童試考秀才,再上省府的鄉試考舉人,然後到京城的會試考貢士,最後貢士到皇家的殿試考分為一甲狀元、二甲榜眼、三甲探花的進士。我苦讀到像你們這個年齡時,光緒帝一道聖旨,廢除科舉。”

那個改天換地的年代攪動起了內心的波瀾,他停下來,啜飲一口,說:“本以為所有的通路都堵死了,直到聽到蔡將軍的演講,他與恩師梁公批評八股文取士的流弊,闡述創辦新學的意義,給人指出另一條奮鬥之路。幸虧老楊家祖上世、起、君、文、成、廷六代行伍出身,文路不通可走武路,這是我要你們習文練武雙管齊下的原因。”

“從鹹豐帝在位的1840年到同治帝,國家內憂外患。光緒帝,有變法圖強之心,重用銳意進取的進步人士,辦洋務,練新軍,興西學。1883年本地官僚劉家就創辦培文局,將老式的書院改為新式的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打響推翻滿清第一槍,宣統帝1912退位,民國開始,新式學校如雨後春筍,以後像筆山書屋這種私塾,統統將消失於人們的視野。”

“家裡私下搞家教,目的是為了備考公立學堂。你們第一步要投考的叫初等小學堂,初等之上叫縣立高等小學堂,縣立高等之外有走幾天還得在花江坡過夜的省城的通省公立中學。 本省以外,西邊有我們此生引以為榮的雲南陸軍講武堂,南邊粵地廣州新近創辦了黃埔軍校,北方有大名鼎鼎的蔣百裡先生帶過的保定陸軍軍校,甚而更遠,還有蔡將軍和他諸多同袍曾經求學的東洋軍校。”

楊文的耳畔縈繞著父親的聲音,腦子裡勒不住的思緒卻已跨上想象力的駿馬,穿越千溝萬壑延伸到他父親去過的那些遙遠的地方。

“將軍出生於羸弱的前朝,見過東洋明治維新的繁華,兩國強弱對比,他有切膚之痛。李鴻章侄子李經羲任廣西巡撫請他帶廣西講武堂,他搞得有聲有色,帶出李宗仁、白崇禧。李經羲升雲貴總督調昆明再請他帶雲南講武堂,他幹了驚天動地的‘重九起義’和‘護國戰爭’。他是武人,也是文人,他帶兵乾革命,也編書辦學校。他讓我們念念不忘,這就是我為何逼你們考學的原因。你們應該品嘗將軍拚死掙來的新學的甘甜,接過他創新文化革命的戰旗!”

面對著一個亦父亦師、不苟言笑的男人,楊文開始理解他讓兒子們反覆書寫練習講武堂校訓“堅忍刻苦”四個字的深意。

父親雖不是什麽名師大家,但他像他們熟悉的朱家馬店揮動馬鞭的馬夫,趕著大車拉著他們認路記路,沿著一條條山道出界,神遊他戰鬥過的昆明,領略昆明之外的川康,川康之外的烏斯藏。

燕子銜泥,即將赴考。父親考前動員後,楊文更覺得時間緊迫,他拿出了百倍精力,夜以繼日備戰,就為了不負那位從未謀面卻令父親懷念終生的“將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