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嶺南九狀元傳奇 > 12 辭去

嶺南九狀元傳奇 12 辭去

簡繁轉換
作者:烈火祖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07:29 来源:搜书1

而康娘子的第一次海貿行商已然成行,所得利潤之豐厚,便是有心理預期的康娘子也是目瞪口呆。莫宣卿居然憑借著康娘子的打理,竟是不用向寺院借貸“慈悲錢”(當時放高利貸的主要是寺院)而能在長安買得了一所三進的小院子而不必租房,卻是很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大中七年,楊筠松也考上了進士。莫宣卿也從翰林院的供奉成為了學士,由翰林院學士(這時候的翰林學士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和顧問,從宰相級別的大員到九品小官都可以擔任,屬於內廷並沒有任何品級,跟明清的翰林學士無法相比)又成為了右拾遺,由右拾遺又繼續升遷,幾乎一年一個台階地升到了秘書省的秘書丞,這已經是穿著緋袍,佩銀魚袋的中高級官員了。

可是,他依舊是一個詞臣,除了寫文章,寫詔書,寫應和詩歌,別的軍政大事卻完全沒有機會出聲。而張賦雖然沒有他的品級高,但卻是已經出了地方,擔任上州的司馬,實權在握。柳珪更是做到了從四品上的衛尉少卿,掌器械文物,總武庫、武器、守宮三署。已經奔著尚書省的各部侍郎、州刺史這一級別的官爵去了,超出他這個狀元三級。

沒辦法,家世才有青雲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五月起,李忱因為食用太醫李元伯所獻的仙丹中毒,八月七日,病入膏肓的李忱駕崩,享年五十歲。群臣上其諡號為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鄆王李溫為皇太子。李溫改名李漼,繼位成為新的鹹通天子(唐懿宗)。

鹹通天子喜愛樂律、洞曉音律,對遊宴、樂舞的興趣遠高於政事。天子即位之初,就罷免了令狐綯的相位,讓令狐綯出任宣武軍節度使,改任了白敏中為相。白敏中在入朝時不慎摔傷,一直臥病在床無法辦公,三次上表請求辭職,李漼都不批準。因為,白敏中有病,正中鹹通天子下懷,可以借故不理朝政,和其他的宰相朝會討論政事也是敷衍了事,他心思根本不在這裡。

李漼除了喜歡飲酒,就是觀看樂工優伶演出,宮中供養的樂工有五百人之多,只要他高興時,就會對這些人大加賞賜,動不動就是上千貫錢。他在宮中膩煩了,就隨時到長安郊外的行宮別館。由於他來去不定,行宮負責接待的官員隨時都要備好食宿,音樂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親王,也常常要備好坐騎,以備李漼隨時可能招呼他們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李漼這麽一來,就把唐宣宗的“大中之治”的成果給敗了家了。

對於這樣的天子,一味逢迎天子的宰相令狐綯,驕縱不法,受賄賣官的“白衣宰相、無解進士”令狐滈,還有大唐的頑疾——宦官、藩鎮、胡虜,現在還多了一個崛起的南詔。

作為秘書丞,莫宣卿早就沒有了剛剛考中進士時的銳氣,而且白敏中早就私下提醒過他朝堂的局勢,這些人他哪個都得罪不起。

嫣紅如火的夕陽已消沉,莫宣卿卻仍然獨坐在黑暗的晚窗前,手中有筆未落,屋裡有燈未點,窗外什麽都看不見,夜空下只有一顆寒星升起,卻是那麽的遙遠。

用山泉水自釀成的新酒,當然不是好酒,卻自有一種清冽的香氣。

莫宣卿嗅著酒香,孤獨地想著。

封州並不大,那裡鬱鬱蔥蔥到處是雨林密布,土地很肥沃,灑下一把種子就可以瘋長,無論是禾苗還是雜草。

隨處都可以聞到草木的芬芳。

就像他的生命中隨處都有母親的印跡一樣。

他心裡依舊掛念著母親。

多久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了,多久沒有聽到母親的呼喚了。

莫宣卿的思潮像山林間的溪流一樣放縱流淌。

他那時年幼,在私塾讀書的時候,雖然記憶力超群,能達到過目不忘的地步,但並不刻苦,表現得相對懶散。縣學裡的老師勸他好好學習,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他卻以一首自題詩來回應自己的老師:少年立志早登科,世上文章奈我何?賦讀五經猶恨少,詩吟萬卷未為多。江湖海闊為池硯,出水高山作墨磨。願意借瑗為白紙,將來寫盡太平歌。

縣學老師們希望的學生是那種能頭懸梁、錐刺股的苦吟派。看到小小年紀的莫宣卿口出狂言,老師不禁大怒。堅決不肯再教這樣桀驁不馴、自視甚高的學生,即使繼父莫及芝出再多的錢,也要將他領回去。最後還是莫宣卿的母親出面,讓他在學堂做一個雜工,不耽誤其他同學學業,才得以能夠繼續學習。

十二歲那年府試舉秀才,他在舅父的保薦下得到了應試資格,於是寫下了《答問讀書居》詩,“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床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簷無外物,只見青雲護。”隻此一首詩,讓他高中。繼父因為他讀書好,大喜過望,就在麒麟山側建了一個小小的書屋,讓他在那裡刻苦攻讀了五年。

五年中,母親給他送飯,給他洗衣,給他勉勵,給他壯行。

他記得那時候,他上京趕考的時候,母親偷偷給他懷裡塞的碎銀。

七錢四分銀子,救急的時候拿出來用。

他記得母親低聲的囑咐。

已經整整十六年了,他離開母親在這長安城闖蕩了十六年了。

來時他還是一個懵懂少年,如今他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

“嚓”莫宣卿用火石點亮了油燈,照亮了床榻上已經熟睡的康娘子那依舊豔麗卻已不算年輕的容顏。

他望了一眼康娘子,在面前的白麻紙上用端麗的小楷寫下《陳情表》三個字。

也許,是該離開了!

“什麽?秘書丞莫宣卿自請外放?”一個綠袍低品官員瞪著眼睛問。

另一個綠袍低品官員捋了捋胡子道:“恐怕是白相國的授意吧!畢竟他是白家的女婿,不歷州縣不擬台省乃是常理也。何況,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說不得,這個年少成名,又得宰相家世垂青的狀元郎有青雲之想也!”

“可是,怎地自請為孝老母,去往南方州郡的道理,難道是用這樣自貶遠州的方式以得聖人憐憫?”

“也未必,雖然遠去南方,卻好過中原之地。藩鎮自大,出為北地州郡,難免面對強藩惡鄰,朝夕不保,南方雖僻,卻是安全得緊。人家堂堂狀元郎,秘書丞難道還不比你會想事?這是極聰明的方式!”

走廊上的木地板“橐橐”地響起了皮靴的聲音,兩個綠袍小官忙噤了聲,這時候,傳來了宦官尖利的聲音:“著翰林供奉擬旨,莫宣卿孝親之情可憫,著給假三月,回鄉省親,再去往台州任別駕。速速擬旨,送交中書省審閱。”

“青驄聚送謫仙人,南國榮親不及君。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侵五嶺雲。想到故鄉應臘過,藥欄猶有異花薰。”衛尉少卿柳珪剛剛吟罷詩,與莫宣卿飲盡了一杯梨花白酒。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柳兄保重,請回吧。”莫宣卿緋袍襆頭,唇上已有短短的髭須修剪得整整齊齊,正是一副標準的風流才子模樣。

他手執一把柳枝,可是在灞橋亭邊那些長安的好友所折下贈與的,可他卻是要決意南下。

他已經聞夠了長安那深沉的卻是已經腐朽了的氣息。

忽聽得馬蹄滾滾而來之聲,卻見一個士子打扮的人縱馬飛奔而來。

他騎著一匹土黃色的馬,風塵滾滾,甚至連眸子和頭髮眉毛都已經被黃土高原上滾滾的砂塵染黃。在他褐黃皮馬鞍旁所系著的是土黃布包袱。他的靴是黃色的牛皮靴,他靴下蹬著的是黃銅做的馬蹬。可是,非常奇怪的,在所有人第一眼看見他的時候,隻覺得他是一個完全黑色的人。

“莫兄留步。”那人呼喊著。

莫宣卿定睛一看,卻原來是楊筠松,那個風水相卜都十分精通的楊筠松。

如今在靈台苦苦研究尋龍點穴陰陽卜算的楊筠松。

楊筠松滾鞍下馬,一把抱住了莫宣卿的肩頭,急匆匆地道:“莫兄不可回鄉啊!”

莫宣卿道:“為何?”

楊筠松道:“此去嶺南,兄不得歸來矣!且不要去,不要去。”

莫宣卿笑了笑道:“楊郎君莫嚇我,這次某只是歸去省親,然後赴台州上任,絕無問題。況且一路皆有軍士扈衛,怎會去不得?”

楊筠松忙道:“此行某已卜算數次,不利於兄,莫兄休要固執。”

楊筠松不再年輕的臉上滿是惶急。

“楊郎君何出此言?”見得如此莫宣卿不禁詫異。

楊筠松拭了一下臉上的汗珠和胡須上的塵土,道:“某昨日入值靈台,得聞兄歸省故裡探母之事,不覺心血來潮,便先以銅錢卜了一卦,竟作大凶之兆。某大驚,先後以奇門遁甲、紫微鬥數、扶乩各術細細推演了莫兄此行,皆是大凶。某自拜師昆侖以來,雖無所修真大成,但人間卜筮、點穴尋龍未嘗失手,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無一不準,是以兄之吉凶某已成數。今年年交戊子,對應兄之年庚八字,此行而去,路上並無災難,只是兄歸省就任途中難免乾犯廉貞七殺,且衝大限,流年災厄必有生死之事!望莫兄鑒之。”

莫宣卿聽後一怔,又複哈哈大笑道:“多年至交,我知楊郎君愛我,某已心領。然老母在堂,孝心不進已十六年矣!此次必一去見慈顏,以報母恩。況諺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某以狀元之榮待罪長安十六載,事君之事未嘗不兢兢業業;為大唐中興之業,未嘗不是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莫某,一介書生,得此際遇,夫複何求?此去嶺南省親,台州荷任,隻為‘忠孝’而已,何懼生死哉!且某等讀書人,胸中有浩然氣,頭頂有文曲星,區區災厄,小小病痛,也難奈我何!我意已決,郎君勿勸。”

莫宣卿招手命仆人取來一方絹帕,遞給楊筠松,讓他擦了擦臉上身上的塵土,道:“可惜張展詩在鳳翔任官,不得見他。楊郎君,你我相識十余年,是為知交,某感激楊郎君為我操心奔波,且與汝飲去杯別離酒,相會定有來日。切莫做兒女沾巾之態!”

楊筠松沉默了一會道:“莫兄且珍重!”然後回頭取了一杯酒,仰頭一飲而盡道:“希望來日能與莫兄再會痛飲。”

莫宣卿也喝了酒,與眾人拱手辭別。

遠遠地只聽得楊筠松放聲而歌: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裡道,淒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此一去,果然只能是夢中人!

莫宣卿回到家鄉封州,當地官員耆老都出城歡迎,極是熱鬧,他領著夫人兒子拜了祖宗,又去拜了繼父慈母,再又拜了舅舅兼老師梁明甫,一時都成為了小小封州城的熱鬧事。不久,他便攜帶老母和夫人上路,去往台州上任。在路上感遇風寒,本來吃上兩劑藥就好了的事情,偏偏遇上連日天降大雨,道路崎嶇難行,莫宣卿的病就被耽擱了,結果,才走到福建莆田便一病不起,魂歸天國,年僅三十四歲。

莫宣卿的三個兒子在家鄉聽到父親離世的消息後趕忙趕去了莆田,然而幾個孩子趕到福建莆田的時侯已經是幾個月後,莫宣卿早已經被當地的莫姓同宗族人就地安葬。鹹通十一年,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皇帝,敕封莫宣卿為正奏狀元,諡孝肅。莫宣卿十七歲中科舉頭名,是我國科舉歷史上最為年輕的狀元,也是兩廣地區的第一位狀元。

注:莫宣卿與李郜為大中五年狀元之說都有出處,未知孰是。故並列於此。

附:

莫孝肅公詩集序

白鴻儒

唐宣宗大中五年,龍集辛未,設科求賢。合天下士對策於大延,臚傳以莫公宣卿為第一。 公字仲節,廣南封州人也。所產之鄉曰文德,所居之裡曰長樂。厥考諱曰讓仁,雖不任,亦有隱德。蚤年不祿,公母梁氏,恐公孤立無倚,改適。繼父亦莫氏,諱及芝,乃開建籍也。公隨母往,並而為昆仲者三。長曰莫儔,次曰莫群。公年最少,乃其季也。繼父亦樂善好施,歲歉則出粟以周鄰裡。嘗遣二兄習讀,公幼在側,天性迥異,聞言即悟。甫七歲資識豁然手不釋卷,過目輒成誦,時人目為神童,入郡庠從遊於梁明甫先生。梁母尤氏嚴於內訓。試於有司,薦於大延。對揚清問,首魁天下。初典翰林,未服官政。後以母老,具表陳情。乞官外補,以便就養。上可其奏,賜官台州別駕。歸省迎母,未至官所,而尋卒故裡。葬之於文德鄉鑼鼓岡。鹹通九年,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其事於朝,欽奉上敕為唐正奏狀元莫孝肅公,祀以廟食,表其裡居曰文德。蠲其賦稅,以充烝嘗之需,永為常典。公自幼以至登第,所撰詞賦詩歌,皆操筆立成。誦而詠之,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跡。如化工生物,不事妝點,而生氣宛然如在也。及今公族子姓言動氣象,猶有公之遺風。雖鄉曲五尺童子與夫田野愚夫愚婦,皆重公名,莫不喜談樂道之。凡遊於庠序者,罔不賢其賢。守其宗祀者,莫不親其親。得非狀元公神化之所感也耶?是請也,公之嫡孫莫立之,郡之庠生也。述公行實以告,且請予為記,以垂悠久。余無似,叨治公郡,恨弗獲睹公而徒慕公也,因以為記雲。時有唐乾符五年,歲在甲午秋仲望日。

(選自《全唐文?第09部卷八百十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