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嶺南九狀元傳奇 > 6 街頭相遇

嶺南九狀元傳奇 6 街頭相遇

簡繁轉換
作者:烈火祖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07:29 来源:搜书1

當然更熱鬧的是在貢院前照著板樣“家狀”填寫自己的履歷表,去尚書省的戶部遞交自己的“文解”(介紹信)。“家狀”包含考生姓名、年齡、籍貫、父祖姓名、父祖官職、舉數、場第、相貌特征等內容,州府開具的“解狀”,是證明考生具備考試資格。

舉子交納文解、家狀後,要結款通保,並寫明在京都的住處。通保的辦法或是舉子互保,或是請一名在朝為官者擔保。

於是,嶺南舉子們紛紛互相組合結款通保。

莫宣卿也不例外,和張賦、陳舉子寫了互保書遞了上去。

現在整個長安城,恐怕最多人集結的就是禮部的南貢院了。各地州府所貢的舉子陸續集中到了長安與兩京國子監的學生匯合,總人數在千人以上。立刻形成“麻衣如雪,滿於九衢”的景象。

在正式考試前,按照《唐大詔令》裡的《令明經進士就國子監謁先師敕》舉子們還要到國子監去拜謁孔子像,“學官為之開講,質問其義。仍令所司優厚設食,兩館及監內得舉人亦準此”。去國子監去大吃大喝一頓是個重要事情。

張賦自然選擇的不是明經而是進士,唐朝考試設科及禮部試的科目雖多,但要說真正顯貴的卻只有進士科。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兩句說的就是進士科。各科加起來,朝廷每年取士百多人,但真正尊榮無比的卻只有進士科的二十多個,掛花遊街、曲江賜宴,人們看的,傳誦的名字也都是進士科的新進士們,而“士林華選”也只是進士科的專有稱呼。至於其它諸科的新選之士們則幾乎全是陪襯。

舍去這些面上的榮耀,即便是通過吏部關試後分發職司時,分的最好,升遷最快的也是進士科,總之,對於新進士們而言,無論啥好事兒都被進士科士子們給佔全了。

張賦的家世寧可選擇恩蔭,也不會選擇除了進士以外的科去考,考個明經,從個縣尉主薄起步去當官,他張賦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啊!

要知道,由吏到官可是千難萬難,即便能入流品,以後升遷也極是艱難。從流外熬到流內要花了十幾年,從進縣衙當差差不多要二三十年了,才能熬到從八品。而同樣年齡相仿,入仕時間也差不多,如無意外,進士科的熬個從五品下也未必不能。

五品可以算邁入大唐高級官員的行列,而八品,當縣令都還不夠格呢!

相差六級啊!

這是多大的差距?

其實成敗之間,他們就差在一個科舉功名上!

張賦決心,這次必要考個甲等,金榜題名,絕不在其他的功名上花時間,考不上,就接著考,反正自己還很年輕,自己的目標就是像祖先張九齡三兄弟一樣出將入相,賜封國公。考進士再艱難也是快車道。

交了互保書的張賦今天看什麽都特別順眼。

因為年近歲晚,墳典行也不怎麽營業了,所以也不再讓莫宣卿抄書了。不過莫宣卿也為此小小地掙了幾文錢,至少這幾個月的起居生活吃飯都能對付了。而且他也很是用心填寫了幾首琵琶詞,被張賦找了人賣去了梨園弟子那裡,也得了數貫錢,著實富裕了一把,沒有剛來的時候那般窮酸了。

此時見他頭戴折角方巾,身穿厚厚的圓領白色絲綢綿袍,內裡是小羊皮裘,腰系水火絲絛,懸著一枚白色藍田玉玦,加上他瘦削的身材,看上去真真是稱得上“玉樹臨風”四個字。

莫宣卿對長安元正節前布置景象也很是新奇。

幾乎每一個人都在為過年,不,過元正節而忙碌而喜慶。面對馬上就要來到的元旦和上元節,莫宣卿他們也不禁被整個長安城裡的喜氣洋洋所感染,雖說身處的不是貞觀、開元那樣的太平盛世,但畢竟大中年間也算是大唐難得的太平時光,長安更是如此。

唐玄宗時曾專門頒布《假寧令》,規定道:“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瞧見沒,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黃金周”了。

冬天的雪,下起來總是紛紛揚揚,漫天飛舞的,只有銀裝素裹,不見一絲兒綠色。

今日,新雪初晴。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張賦哼著盧照鄰的《元日述懷》,搖頭晃腦地走著,看著積雪和披紅掛綠的一家家庭院顯得十分好奇。

嶺南是沒有這樣的景象。

嶺南到處都是綠色,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綠,一年四季,姹紫嫣紅開遍,白色的是玉蘭樹,紅色的是杜鵑花,紫色的藤蘿爬滿了眼簾。

沒有積雪,哪怕是最冷的時候,廣州也看不到積雪,也許,在五嶺上的爭奇鬥豔的梅花叢中可以看見吧。

而長安卻是富貴而雍容的。

莫宣卿和張賦正在沿街觀看賞玩間,見前面幾個胡商家奴正圍著一個少年在那裡爭吵,那些胡商家奴個個堵在路上,挽袖擼拳,眼看那少年便要吃虧。

莫宣卿聽那少年似有嶺南口音,不覺走過去,聽得那少年叫嚷道:“你一班兒波斯奴如何懂得堪輿風水?爾等庫房宅邸胡亂建築,全不以法度,自家受了破敗,卻來尋某晦氣。”

莫宣卿忙分開圍觀之人,上前道:“小郎君休怕,此是長安,金吾衛、巡城武侯隨時可至,諒這些奴才不敢傷你。”

這時候,一個站在旁邊的卷須胡商上來道:“你這郎君好不曉事,這小奴自稱懂堪輿風水,來誑我,我家奴才並不與他計較,他便指著某的貨倉口吐不吉之言,某的貨倉便於昨夜被火燒了,我足足二百匹絹帛都被燒盡了。某氣不過,在這路上正正遇見這小奴,便著家奴攔下與他理論短長,你這郎君前來打岔,莫非要代這小奴賠償?”

聽得那莫宣卿登時便無名火直衝頂梁門,怒喝道:“朗朗乾坤,你這人好生無禮!”

隨著他走來的張賦聽了更是發了公子脾氣,道:“你自家燒了絹帛,卻來怪人,便是這小郎指出你的貨倉修築無方也是這小郎好心,你卻作了驢肝肺不說,還要來怪人口吐不吉,真真是不講理了,好,好好,你若有理不講,待巡城武侯來再與你作道理,休要怪我大唐法度無情了!”

張賦回身“嗆啷”一聲拔劍在手,怒喝道:“爾等若敢上前無禮,某手中利劍也不認得爾這班兒波斯奴!”

西域路上各類胡商裡就數昭武九姓的粟特人與大唐來往最多,這些胡商也不是波斯人,而是粟特人,張賦哪裡分得清波斯和粟特人的區別,所以隻好罵到波斯人頭上去了。

而粟特胡商極會看風向,本來是抓住這個少年想出出氣,沒想到惹動了幾個舉子文人,而且還有一個鮮衣怒馬,出身高貴,不覺心下便怯了幾分,正待沒奈何轉彎,卻見人群中走出一個碧眼胡姬來。

那胡姬俯身下拜,道:“張郎君、莫郎君、陳郎君萬福。”

莫宣卿一看,認得卻是快活林逆旅的胡姬康娘子。

康娘子對他甚好,多有照顧,雖說平日裡,這康娘子不時丟個媚眼,撒個嬌,淺笑薄嗔地調笑兩句,但對莫宣卿還是極好的,莫宣卿見到她,一肚子火登時去了一半。

張賦雖認得康娘子,但脾氣發作了,哪裡收得住,隻將長劍還鞘,勉強道:“康娘子何事?”

康娘子往日言笑無忌,今日卻是肅容道:“三位郎君,這是奴奴故國之人,不合頂撞了郎君,奴奴且來說合一番,望三位郎君寬恕則個!”

張賦按劍道:“康娘子,這些個胡商與你素不相識,雖說與你有故國之情,但不合在這誣賴好人,欺負這少年硬索強要,若今日不是某等遇見,在這長安城裡卻教這胡兒欺負了我大唐男兒。”

莫宣卿回頭看著那少年,溫言道:“這位小郎君,如何稱呼?”

“在下嶺南東道竇州府(今信宜市鎮隆鎮八坊村)楊益,字叔茂,號筠松。”那少年叉手為禮回答。

這楊益楊筠松可是未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日後,他登科成為進士,直做到金紫光祿大夫,掌管靈台地理事,成為一代堪輿大師,中國測繪學的開山祖師。

他的諸多著作被悉數收入《四庫全書》,其中《撼龍經》更是形勢派風水鼻祖的代表作,此後的風水術中崇尚理氣的一派都推崇他的理論,在地理堪輿學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學上的地位相當,其所有的著作,均為地理風水上的必學經典著作。

但現在,他還不過是個尚未長成的少年,惹了一身的麻煩。

莫宣卿還禮道:“某也是嶺南東道之人,封州莫宣卿,字仲節,號片玉;這位是廣州張賦,字展詩,號劍魂;這位是廣州陳度,字有衡。”

楊筠松趕忙見禮。

康娘子見狀,忙走到那卷須胡商面前,嘰嘰咕咕用那粟特語交談了一番,那胡商卻是說道:“今日見得娘子,便是折光了這些財物也不打緊。既然娘子說合我等也不與這少年人計較許多,只需他來日為我指點一處貨倉所在則可。”

康娘子忙衝莫宣卿、張賦、陳度、楊筠松幾人,道:“我這故國的商人也不追究楊郎君無心之過,望各位郎君也念在奴的薄面上休要與他們一般見識,兩下不追究,可好?”

那胡商道:“這長安城恁地如此之大,西市也需找半日都不得見,不若娘子為我引路,我去整治一番席面,算是今日交得楊郎君這個朋友,請各位喝一杯酒如何?”

見這胡商也算知機,雖不是正式地賠禮,卻也放下臉面請喝酒,於是幾人便都罷了,圍觀的人群見雙方不再衝突,都一窩蜂地散了。

到了西市,尋了個酒樓,那胡商也不會點菜,康娘子便去點了酒菜來,盡有那什麽禦黃王母飯、什麽畢羅、什麽蝦炙、什麽乳釀魚,劍南燒春酒之類的長安名菜,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比年夜飯的質量還要強,倒也算狠狠地宰了那胡商一刀。

待散了席,康娘子又和那胡商用粟特語說了好一會話方才去雇了輛驢車,將喝得昏天黑地的三個,不,四個嶺南士子給拉回了快活林逆旅。

次日醒來,莫宣卿仍覺腦袋昏沉,口渴得緊,正摸索著去找水,卻見門開處,康娘子提著一罐熱騰騰的開水進來,在杯中倒了杯熱水,扶起莫宣卿,喂他喝了半盞水。

這滾水下肚,莫宣卿隻覺得胸中溫暖,登時便清醒了不少,而肚子卻不爭氣地咕咕叫了起來。

卻聽得康娘子一聲輕笑,道:“莫小郎君,餓了?”

康娘子變戲法似的從身邊拿出兩個胡麻餅來,遞了一個給莫宣卿,自己就一小條一小條地撕著吃了起來。

莫宣卿臉上一紅,接過來慢慢地咬著在嘴裡細細咀嚼著。

嗅著康娘子身上成熟女人特有的若有若無的香氣,莫宣卿的臉紅的更加厲害了。

康娘子笑著道:“昨日那些人是我故國康國的商人,在絲路之上來往販運貨品,每每可得巨利,奴昨日見得他們,打聽了故國親人消息,說不定有一日也可以回轉康國見到親人。”

唐朝時,在今中亞錫爾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帶, 分布著所謂“昭武九姓國”,他們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帶,為匈奴所迫,遷居此地,分為九個小國,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國。他們處在古絲綢之路上,世代善於經商。唐中葉平定西突厥後,這九個國家便臣服於大唐王朝,總稱“昭武九姓國”。他們都是粟特族人,很早就和中國發生了關系,有相當多的粟特人遷居於中國。

唐朝的康國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當時康國為昭武九國之首,是西域的大城。

莫宣卿不禁好奇地問道:“康娘子你是如何來到大唐的,也是隨商隊來的嗎?”

康娘子神色有些黯然,低頭沉默了一會,才說:“奴是康國大族家的女兒,不合被那大食人拐了,隨商隊賣到長安來了,幸得老天垂憐,皇帝大赦,脫了奴的奴籍,急切間回不得家鄉,隻好在這快活林逆旅安身,尋覓機會,好有一日能回去。”

莫宣卿道:“如今你尋覓得他們不就可以回去了嗎?”

康娘子幽幽地道:“難啊!現在安西、北庭都失陷吐蕃賊的手裡,日日打仗,他們來到中土大唐已然不易,帶我回去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莫宣卿心裡忽然一跳,鼓足勇氣,呐呐不清地說:“那,要不你就不回去了,留在大唐吧。”

康娘子眼波流轉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留下,這裡無親無故的,留下何用?奴一個弱女子能倚靠誰?奴年歲漸長,胡旋舞是跳不了了啊!”

莫宣卿心頭狂跳,道:“某,某,某願娘子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