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四十五章 人间歧途客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四十五章 人间歧途客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将身上衣服脱下,珍而重之的保管好,杨?在告辞众人之后,快马加鞭的回到了建康。

如同杨沂中这种身份,不仅仅在临安有府邸,在建康中也有宅院,只不过规制稍小一些罢了。

今日恰巧,胡子衙班并没有当值,而是在家中歇息,杨?在回家之后,连身上的酒气都没有清洗,就来到正堂,拜见父亲。

杨沂中此时并没有披甲,而是穿着一身粗麻衣服,看着手中的文书,并用毛笔勾勾画画。

见到二儿子快步入内,躬身行礼,杨沂中只是抬了抬眼皮,随后冷哼一声:“儿子都那般大了,还如此毛毛躁躁。”

杨?只是憨笑两声,随后没有反驳,就将今日发生之事原原本本讲得清楚。

而杨沂中则是将手中书册放在膝盖上,靠着椅背,微眯双眼,似乎在沉思,似乎又是睡着了。

杨?说完之后,只是静静肃立在一旁,等待着自家父亲的判断。

虽然朝中主战主和两派斗得不可开交,但如果论及杨沂中的政治光谱,他却是哪一派都不属于。

杨沂中是将门出身,经常率军上阵,与金军厮杀,虽然能力比较菜,经常性的被金军打败,但是胆气还是不缺的,最起码并不会听闻金军到来就退避三舍。

在完颜亮南侵前期,杨沂中也并没有如汤思退这群人一样,无底线的卖国求和,而是坚定的准备备战,以至于被部下弹劾,赵构怀疑他是喜功生事,短暂将其剥夺兵权剥夺。

但是在完颜亮正式南侵之后,赵构又觉得杨沂中果真是为自己着想的心腹,又给予他兵权,让他率军屯驻京口。

而且到了此时,杨沂中已经隐约的与张浚有了些政治共识,似乎想要将张浚推到两淮主帅的位置上来。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杨沂中乃是地地道道的主战派。

然而,杨沂中曾经与岳飞交好,却以往交情将岳飞骗到大理寺中。是谋害岳飞的黑手之一。

秦桧当权的时候,他也曾经依附过秦桧,成为南宋窒息式苟安的一员大将。

从这里讲,他就是十分明显的主和派了。

如同精神分裂一般。

然而杨沂中的这些行为其实很容易解释。

因为他是不折不扣的帝觉。

当靖康年间,赵构还是康王,元帅府都还没有成型的时候,杨沂中就是赵构的亲信了,日夜护卫赵构的帅帐,没有片刻工夫离开过。

有这层关系在,杨沂中只要死死与赵构站在一起,那就一定会前途无量。

事实也是如此,赵构想要锻炼禁军,杨沂中就率军出征;

赵构想要议和,杨沂中就替他陷害大将;

赵构想要保全性命,杨沂中就替他组织兵马防御。

可以说杨沂中乃是实实在在的赵构铁杆心腹,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替赵构分忧。

杨沂中之所以成为政坛常青树的原因也在于此了,他不是为了家国天下,而是只奉赵构一人,无论好事坏事他都会去做,也因此,只要赵构不倒,杨沂中就绝不会倒。

“二郎,你怎么看?”

沉默半晌之后,杨沂中方才沉声询问。

杨?低头思片刻:“我觉得张先生有些异想天开了,大人毕竟是统帅殿前司,哪里能与外将频繁交涉,哪怕山东诸将有极大帮助也不行。

不,倒不如说就因为互相可以成事,方才不能勾兑。”

杨沂中点了点头:“二郎有些长进了,最起码没有看见好处就直接扑上去。不过还有一点想差了。”

杨?再次躬身说道:“孩儿自然比不过大人思虑周全。”

杨沂中嘴角扯出一丝微笑:“这不是周不周全,而是有些事情你不懂。老夫绝对当不了这个荆襄、江淮宣抚使的。

杨?倒也没有惊讶:“是因为朝臣反对吗?”

杨沂中沉默片刻,似乎在犹豫是不是要与杨?明言。

片刻之后,他还是张口:“不仅仅是朝臣反对,而是因为官家根本就没想过让谁掌握这个职位。”

“荆襄、江淮宣抚使可以有权利调动荆襄、两淮、大江上的所有兵马,成闵、吴拱、张子盖、李显忠、刘宝、邵宏渊这些人都在宣抚使的指挥之下。

虽然到了临阵之时,哪怕顶着个宣抚使的名头,也不可能指挥得动所有大将,肯定有许多乱子,但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官家不会将这种职位交出去的,哪怕名义上可以也不成。”

杨连连点头,但还是有些疑惑:“那官家为什么要拿父亲作伐?”

杨沂中摆了摆手笑道:“这算什么作伐?只能是小风浪,当日那大小眼......”

说到这里,杨沂中再次沉默了。

这次沉默的时间更长,大约一刻钟后,杨沂中方才说道:“官家想用这个职位掀起一些风浪,也想要看清楚一些人,一些事。就比如张浚那厮......”

说着,杨沂中冷笑起来:“如果不是让他去两淮募兵,又如何能看出来这厮依旧是个眼高手低的蠢物?”

杨?站在原地思量片刻,终于还是犹豫着说道:“既然朝廷不准备设立荆襄、江淮宣抚使,是不是说明,朝廷不准备与金国继续开战了?”

如果没有位高权重之人统筹规划,将数州之地划分为战区统一指挥,很难发动主动进攻。

杨沂中却再次摇头:“二郎,非是如此,这次金贼毁约南侵实在是过于无耻,朝野上下不会再相信他们了,因此,主战或者主守之人都会得到重用。

也只有北伐失败之后,那些主和之人才会再次受到重用。无论如何,都会先打一场再论其他。

因此,虽然不会有荆襄、江淮宣抚使,却一定会有江淮宣抚使,这个人选可能是老夫,可能是张浚,也可能是虞允文。”

杨?听得入神:“大人,那么谁会成为江淮宣抚使呢?”

杨沂中摇头:“这是圣心独断之事,老夫不能僭越,但想来老夫机会最小,因为老夫还要护卫官家左右;虞允文虽然隐隐有大宋第一帅臣的样子,却还是资历尚浅;最有可能的,反而是张浚那厮。”

杨?微微一愣:“张相公?大人不是刚刚才说张相公是个眼高手低的蠢物吗?”

杨沂中深深的看了自家二儿子一眼:“正因为张浚不能成事,所以官家才会让他主持北伐。莫忘了,官家的亲信都是何人...………”

杨沂中说的十分隐晦。

而杨?则是在春日的熏风中汗如雨下。

刚刚才说,只有北伐大败一场,主和派才能重新登上政治舞台。而主和派是谁的班底?

当然是赵构的!

到时候赵构即便禅让,也可以成为只享受权利却不用肩负任何责任的太上皇,只要有这群主和派班底存在,他的地位就会稳固到不可动摇。

但为了自己一人的权利,却让天下遭灾,这不是独夫是什么?

“大......大人......这………………这这这………………”杨?张口结舌。

杨沂中摇头叹气:“官家对我有知遇之恩,既然他想要做此事,那我就会不计生死,为他完成,至于身后名,管不了太多了。”

杨?突然泪如雨下:“大人做得此事,史书上将会如何看大人?!天下人又如何看咱们杨家,大人,曾祖与祖父可都是为国战死的忠良……………”

“够了。”杨沂中不耐的拿起茶盏,重重在了地上:“今日与你说的这么明白,不是让你在这里哭哭啼啼,作小儿女态的。今后你是要做大事之人,若再这般,杨家的家业谁来看顾?!“

听到父亲还有安排,杨抹了抹眼泪,低头应诺。

“第一,张孝祥所要开的宴会,邀请殿前司的军官,老夫允了,总该犯些错误,留个尾巴,让官家与百官来抓一抓,否则这个宣抚使还真的不容易推掉。

说到这里,杨沂中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赵密那厮不是想要掌管军权吗?就让他跟山东大将们亲近去吧。”

赵密原本是龙神卫四厢指挥使,主管侍卫步军司,属于赵构禁卫军序列中的一员大将,是殿前司少有能打硬仗的悍将,同时也是杨沂中的亲信。

但这厮实在是过于贪权,之前所说的那名在杨沂中备战完颜亮的时候弹劾与他人,就是赵密。而此举竟然是为了将杨沂中排挤走,从而彻底掌管殿前司,实在是过于目光短浅。

事实上,这封弹劾的确奏效了。

赵构果然怀疑了杨沂中,而杨沂中也很干脆,听说此事之后,直接上书请求免职。

赵密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殿前都指挥使,总领宿卫。

但完颜亮正式撕毁绍兴和议开始南侵之后,赵密就傻眼了。

合着杨沂中全对,自己成了不识大体的小人了。

趁着赵构没发脾气,赵密连忙自请解除殿帅的职位,并且向赵构献上酒库十六座、钱十万缗、银五万两,以赞助军需,才算又官复原职,继续在杨沂中麾下当二把手。

此时杨沂中腾出手来,不找机会收拾一下这厮,岂不是让人小觑了他这名胡子衙班兼同安郡王?

吩咐完第一件事,杨沂中再次沉默,犹豫了将近一刻钟,方才说道:“第二件事,二郎,你一生浪荡,却还想要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头,但有老夫的连累,却是千难万难。

你跟着那刘大郎回山东吧,莫要大张旗鼓,悄悄的跟着他们回去,到时候用于文事也好,当个刀笔吏也罢,乃至于拿着老夫的药方,当了寻常郎中也可以,山东此时什么都缺,你去了总归还能有所作为的。

老夫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到时候不怕那刘大郎不接纳你。”

杨?惊愕抬头:“大人莫非以为那刘大郎真的能成一些大事。”

杨沂中摇头:“我已经老迈昏聩了,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也许他是武侯再世,也许他只是个马谡,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再强悍的人也犹如齑粉,我一个凡夫俗子,如何看得清楚呢?

只不过既然巢县大战是那刘大郎一手催动并参与的,终究还是能被称作天下英雄,虽然年纪尚小,你追随他不算吃亏。”

“官家已经年逾五旬,非是春秋鼎盛的年纪了,来日终究还是太子的,到时候太子与那刘大郎作一对长久君臣,你跟在刘大郎身边,终究还是有些好处的。”

杨?原本心中已经有些意动,然而听到太子之后,浑身剧烈的打了个哆嗦。

自古以来,事涉储君都是极为要命的事情,尤其是杨沂中的位置,宿卫与机密一把抓,如果被赵构怀疑与太子有染,那可是宁杀错不放过的。

“太子......太子与刘大郎?”杨?犹豫片刻,还是颤颤巍巍的询问:“这二人......二人......”

杨沂中再次沉默半晌,然而想到儿子将要出去闯荡,无法继续被遮蔽于羽翼之下,不由得再次叹了一声,将话说得更明白了一些。

“老夫掌握皇城司,自然有一些消息来源,史浩那厮简直是愚蠢至极,居然想要在此时替太子与外将勾结,不知道是如何想的。”

“然而,此事到老夫为止,并没有其余人知晓。因为太子是要主战的,他也只能依靠那些主战派,张浚这个废物已经指望不上了,若不给太子引荐一些真正的能人,岂不是北伐真的会成为泡影?”

杨?心乱如麻,抬头看向自家父亲,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这也就是杨沂中的拧巴之处了。

他当然是想要北伐成功,回到家乡的。

别的不说,杨沂中的父祖二人皆是与金人作战时战死,这可是切切实实的家仇国恨。

但他效忠的君王却是那副模样,而杨中本身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并没有自己扩开大业的本事。

所以他也只能在赵构被金军威胁的时刻才能站在主战派的一方,为主战派张目。

杨沂中能发觉赵构的想法,但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干涉,甚至不敢对赵构说一个不字,也只能用装聋作哑的方式来加强主战派与太子的力量。

见到杨?的表情,杨沂中再次深深叹气:“二郎,有些事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对即错。老夫也只是中人之姿,难以......”

仿佛在儿子面前承认自己无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杨沂中只说了一句,就长叹连连,神情也随之黯然起来。

片刻之后,杨沂中挥了挥手:“二郎,且去吧,速速与妻子告别。你已经四十岁,想要名垂青史,还是得多努力一些才行。”

杨?跪地,向着杨沂中重重叩首:“唯愿父亲保重身体!安康百年。”

大声三呼之后,杨?转身而去。

“二郎。”

当杨?走到门口的时候,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

“老夫......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在绍兴十一年将那大小眼诓到大理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他当时跟我说,十哥,何至如此。我却不能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掉。”

“二十年了,我时常在想这条路究竟是对是错。我十分愚钝,确实是看不明白。但金人又南侵了,我.......可能真的选错路了。

二郎你还年轻,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且出去看一看吧。”

杨再次回身叩首,却见到杨沂中已经转过身来,望着空白的墙壁默然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