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三十四章 医者之道

伏波录 第三十四章 医者之道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薛乙道:“事情还没算完。杨御医治病出了差错,却暗生诡计,干脆一股脑儿全赖到郎中身上,指责是郎中之前的治疗坏了病人的元气。他是内医院的御医,大多数人都不疑有他,即使有个别人心中疑惑,也不愿得罪有权有势的朝廷医官。眼看死者家人群情汹汹,更有人提出要将郎中送官治罪,郎中欲辩无门,只好走为上,觑了个机会悄悄遁走。后来官府还是发了海捕文书,郎中从此只能浪迹天涯。他愤愤之下,就浪迹于民间,专替贫苦百姓治病。”

霹雳堂众人唏嘘不已。

薛乙接着道:“郎中替老太太施针时,还是逃犯的有罪之身。他举止谨慎,将众人都赶出屋外,除了不欲外人窥探干扰外,他的金针与众不同,也是怕身份暴露。不过虽然金针太过招摇,他却不愿舍金针而用其他材质,也是奇人高士,一身风骨。”

喻昌十分钦佩,问道:“师父,这郎中好生令人折服,下次有机会时,一定要带上我同去拜访。”

薛乙呵呵笑道:“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过去了这么多年,老夫都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郎中还在不在了。而且我只知他姓柳,出身贫寒,名号身世他却不愿多谈。他此番和我一见如故,我又是明朝人士,所以他才告诉我这些事情。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取信于我,盼在和我交流时,我能坦承相授的意思。”

“不过在此期间,老夫也遇上了此生最大憾事”,薛乙长叹一口气道:“我和郎中彼此钦佩,互相佩服对方医术,我就留在了观察使府上和郎中交流医术心得。观察使老母亲还要指望我们继续诊治,自然求之不得,我那好友、辽东都司都指挥同知公务在身,先告辞回去。这样,我和郎中日夜研讨交流,各自医术都有很大提高。”

薛乙说到此处,久久无言,半晌后方才道:“哪知十余日后,好友忽遣信使到来,言我老母病危。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我不及多想,当即启程星夜往回赶。但老母苦候多时,等不到我回来,终于油尽灯枯,驾鹤西去…。家人等不到我,无法再拖,只好将母亲下葬。可怜老母临终我都无缘再见上一面…,从此阴阳二途,天人相隔…。”

薛乙越说越悲切,到后来竟然摇头顿足,眼泪流了出来。

陈家旺受他感染,想到父亲已去,从此“父亲”二字,自己今生今世是再也不能喊出口了,不禁悲从中来,眼圈顿时红了。

喻昌慌忙来给薛乙抚胸拍背,秦敬泉唤人递上绢帕,好言宽慰。

过了半晌,薛乙平复了情绪,道:“一提到老母这段事,老夫就压抑不住,悲从中来,失礼之处,让掌门见笑了。”

秦敬泉道:“薛太医是我辈性情中人。母子天性,人同此理,前段时间我老岳母仅仅胃口不好,我就担忧了很久呢。”

薛乙道:“这其中尤其让老夫感到心痛的是,老母亲并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只是重病时身边没有良医而已。”

他苦笑道:“可笑我空负一身医术,但人在远方,缓不济急,又有何用?我成名之初,只顾自己专研医术,藏秘自珍,以治别人不能治的病而傲,从没有想过和别的同道医家交流研习。报应来临,老母亲病重时周边竟没一个大夫可以施以援手,此时才痛悔自己眼光局促。其实天下之大,足可以容纳下千千万万个良医,我在朝鲜遇到了郎中,方知才有如此人物,但四海之滨,我没遇到的良医,又何止千千万万?”

薛乙一席话,秦敬泉、翟敬承、王敬得听在耳里,皆心下默然。其实从霹雳堂上代掌门开始,各项火药、火器研发进度已有放缓、迟滞迹象,其中缘由,正暗合了薛乙所说的道理。

薛乙接着道:“自此过后,老夫心有所悟,一人之力受制于时域,而众人之力,可以星火燎原,况且后生中聪慧睿智之人,还能更加发扬光大。从此老夫致力培养门徒,悉心传授。”

秦敬泉应和道:“薛太医医术得以薪火相传,是苍生百姓之福啊!”

“老夫年老了,尽在这里絮絮叨叨”,薛乙饮了一口茶,道:“刚才听秦掌门言道岳母胃口不好,不知现在身体如何,可需老夫看上一看?”

秦敬泉闻言大喜。岳母年事已高,这段时间胃口不好,有心请大夫来看看,可老岳母又忌讳看医问诊,自己也担忧一般大夫不济事,反添烦扰,正在纠结之时,薛乙恰逢其时,自然再好不过。

秦敬泉请贾先生到后堂向老岳母通报,做好准备。贾先生在府上数十年,深得岳母信任,有他去禀报,当可安排的妥妥当当。

诸事安排已毕,秦敬泉再次向薛乙致谢。

薛乙道:“些许小事能致绵薄之力,何其幸也,掌门何须多礼!况且老夫此次前来,亦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掌门能够玉成。”

秦敬泉见他郑重其事,抱拳道:“但凭太医吩咐。”

薛乙庄重行了一礼,道:“秦掌门,实不相瞒,老夫近来精力不济,视物模糊,连取个穴道都要费劲摸索了,传授喻昌这孩子辨穴认脉时,倍感吃力。掌门方便之时,如能指点喻昌一二,薛某万分感谢。”

秦敬泉微感意外,道:“薛太医嘱咐,自当尽绵薄之力,霹雳堂每天都有晨课,让喻昌直接来就是。不过李某看薛太医身体康健、一如往昔,长寿定然可期。”

薛乙摇摇头,道:“老夫身为名医,自己身体情况如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将喻昌招到身前,转头看向秦敬泉,道:“老夫一生收徒不少,可这些人中,日后能传我衣钵的,只有喻昌这孩子一人而已。”

喻昌没想到薛乙忽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夸起自己,不禁满面通红,低下头去道:“师父,您太抬举我了…。许师兄、吴师兄他们几个人最早拜在您老门下,已经大有名气,比我强多了。”

“老夫传授的不是医术,而是医道”,薛乙神情庄重,道:“医道,古称仙道也。古人有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太上有好生之德,有恻隐之心,一药之投,生死所系,责任重大,”

薛乙叹口气道:“你那几个师兄,要么学医资质有限,要么名利心太重,我多年研修的一点医术心得到了他们手上,不坏事已属侥幸,顶多能够守成而已。听说有几个人戴上了‘名医’的名头后沾沾自喜,开始讲究规矩、排场了。哼,本事不见长,臭毛病不少。”

他伸手拍拍喻昌,道:“老夫时日不多,一点微末名声,日后就指望你来发扬光大了。”

薛乙说这话时的语气颇为苍凉,喻昌闻言,心中难过,眼圈顿时红了,低下头强制忍住不让眼泪流下。

王敬得见气氛有些沉闷,转移话题道:“难得薛神医光临,正好我还收藏了几坛‘金陵春’,是用灵谷寺前霹雳沟之水酿成的。此酒性平和味甘饴,相传李太白品了此酒后也赞不绝口,赋诗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机缘巧合,今日咱们不可错过。”

翟敬承调侃道:“师弟是自己的酒虫在叫唤了吧?”

王敬得笑道:“正所谓‘一人不喝酒’,你们二个又不好杯中物,这么好的酒,我一个人喝可就糟蹋了,难得薛神医这样的名士到场,名士饮名酒,最好不过。”

薛乙道:“三掌柜美意,老夫心领了。想当年薛某在酒场上也曾经身经百战,那时候是年少逞英雄,可年老了就不中用了,现在是一喝就多,一多就醉,不服老不行啊。再者永和绸庄的柏掌柜已几次来请老夫了,一直没有空闲,今日既然到此,再不去一趟也说不过去了。”

秦敬泉问道:“是永和绸缎庄?哪一位生病了?”

薛乙道:“就是柏掌柜自己生病了。他一个多月前气郁结于胸,据说现在暴躁多怒,夜间盗汗,不思饮食。真是穷有穷的苦,富有富的愁,这柏掌柜年纪还不算老,又家财雄厚,不知生了哪一门子的闷气。”

陳家旺心中一动,看来这个柏掌柜的病因,多半还是老许上吊闹的那一出。此时,贾先生回转来,说老太太在内宅已经准备好了。秦敬泉起身,嘱咐二个师弟安排好下午的事情,自己陪同薛乙进内宅给老太太看诊。

翟敬承看看时辰,招呼常志捷集合众弟子门人,继续到后山赶制火药。

陈家旺正待起身随常志捷同去,翟敬承招手喊住他,对王敬得道:“三师弟,书房干系重大,不能出半点纰漏。家旺初次接手,请师弟带着他,实地做个详细交代”。

王敬得点点头,带着陈家旺向书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