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二十二章 倭踪

伏波录 第二十二章 倭踪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春雷震、万物生,惊蛰过后,天气渐暖,很快就到了春分时节。

这一日午时,秦敬泉师兄弟和几个弟子正在垂柳堂用餐,胡管家来报,南方“裕祥庆”来人,说有要事求见。

周心勤放下碗筷,道:“弟子先去看看。”这“裕祥庆”远在福建,半官半商,做开矿的生意,因此和霹雳堂有往来,去年王敬得和周心勤还曾去过。

不一会,周心勤手拿一封信走了进来,脸上神情又是兴奋又是紧张,道:“禀掌门及几位师父,‘裕祥庆’来人报信,发现了倭寇踪迹。”当下详细报告了相关情况。

原来去年王敬得和周心勤到福建拜访“裕祥庆”,实际上是去探访扬州土地庙一干倭寇的踪迹。当时什么也没查到,临走时拜托对方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即派人相告。

没想到“裕祥庆”时隔近一年后,果真派了人来报告倭寇的踪迹。信中说,倭寇冒充商人,以高价向“裕祥庆”求购木炭和火药。“裕祥庆”之前本没有在意,在王敬得和周心勤来访通报情况之后,产生了怀疑。详细查访之下,这伙人的语言口音、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极像是倭寇。尤其是他们携带的兵器上刻有“春日大明神”字样,和倭寇遗留在扬州土地庙中的兵器一样。这伙倭寇的首领武功极高,年龄、身材和王、周两人提到的柳帮主相仿。这个首领前些日子不知道在哪里负了重伤,如今正在养伤,逗留本地未走。

翟敬承道:“这‘裕祥庆’胆子也不小,看情形是转手将咱们的木炭、火药卖给了倭寇,做起了无本万利的生意。”

王敬得苦笑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裕祥庆’能来报信,已经很不错了。二位师兄,从信中看,倭首很有可能便是柳帮主。”

提起此人,众人恨的牙痒痒的。去年的扬州土地庙、今年的金陵大报恩寺两场伏击,此人都是罪魁祸首,不设法除去,永无宁日。

从“裕祥庆”来信内容来看,信中提到的这伙人大有可疑,很可能便是霹雳堂苦苦追查的目标。

福建靠近大海,民间百姓和东瀛倭人多有各种生意往来,熟悉倭人习性,既然“裕祥庆”称对方是倭国人,那多半错不了,此其一。做生意本应大大方方,这伙倭人却掩藏身份、藏头露尾,可见心术不正、有不可告人之处,此其二。福建的这伙人偷偷摸摸收购木炭火药,而在扬州、金陵二件事中,倭寇也是直奔火药火器及配方,两者联系起来看,目的相同,此其三。此外,倭寇兵器上都刻有“春日大明神”,说明两处倭寇极有可能是同一伙人,最起码也有紧密联系,此其四。“裕祥庆”称福建倭寇的首领刚受重伤不久,算算时间,正是大报恩寺那一战之后,难道此人就是柳帮主?

秦敬泉手拂胡须,想了想,又把送信人喊来问话。

送信人又补充禀报了一些情况。本来倭寇装成生意人正常和“裕祥庆”做买卖,按说还难以察觉他们的伪装,但前阵子倭寇欠了帐款一直赖着不付,“裕祥庆”派人去收账时,双方发生了冲突。冲突中有倭寇骂了倭语,并且动用了刻有“春日大明神”字样的倭刀。

数十年前,福建是倭寇袭扰的重灾区,当地人对倭寇印象深刻,且“裕祥庆”的客商来自四面八方,不乏吕宋人、倭国人等外国人,是以倭寇一说倭语便暴露了身份。此外这些倭寇持有的倭刀制作精良,不是随便就可以仿照的,应该是真倭无疑。

周心勤当下按捺不住,进言道:“禀掌门,倭乱事件至今都没有什么线索,这封来信可谓真是及时雨。弟子也以为信中提到的倭寇很像是我们要找的人,即便不是我们要找的倭寇,也不容他们猖狂。咱们霹雳堂是名门正派,道义为先,众兄弟都摩拳擦掌,只等掌门一声令下,必当踏碎硝烟、活捉倭酋,以慰常师兄、焦师弟在天之灵。”

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扬,翟敬承和王敬得都点头称道,齐友礼、姚善瑞和常志捷交好,闻言更是激动不已、纷纷请战。

大家意见一致,秦敬泉当即定下了千里追剿倭寇的决心,众人随即商量行动计策。

秦敬泉本来准备亲赴福建,被王敬得劝止。王敬得认为掌门贵为一派之尊,不容闪失,应当坐镇霹雳堂,这样也可以防止倭寇故意放风,却行声东击西之计,趁霹雳堂精锐尽出,内部空虚而偷袭霹雳堂。几次交道下来,倭寇奸滑狡诈且又大胆冒险,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得不防。

最后商议下来的结果,秦敬泉和翟敬承在家坐镇,王敬得人脉熟,福建朋友多,由他率领周心勤、齐友礼和姚善瑞三大弟子,另外再挑十名武功硬朗的徒弟赶赴福建。了解到倭寇假扮的商人人数不多,才4、5个人,这样的阵容足可以对付了。

大家都是江湖汉子,说走就走。当日申时,王敬得即率队直下福建。

临别之际,秦敬泉再三叮嘱王敬得要小心行事,王敬得挥挥手中的金算盘,道:“师兄放心,我在江湖上的名号,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再说跟着我去的弟子,个个都精悍干练,对付几个倭寇,还不是手到擒来?”言罢仰脖一口干了送行酒,跨马扬鞭,率队绝尘而去。

看着同门师兄弟意气飞扬的模样,陈家旺热血沸腾,恨不能也随行同去。但凭目前的武功,只能是大家的累赘,只好收起心中的激情,老老实实待着。

王敬得他们走了之后,一连好多天霹雳堂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这个话题,各种各样的猜测都有。有没有遇见倭寇?倭寇首领到底是不是柳帮主?能抓住几个倭寇?…

一开始大家情绪都比较乐观,忽忽过了一旬还没有听到消息传过来,渐渐生出些忧虑。

二姝也有些心思不宁,陈家旺及时宽慰她们,让她们放心。确实从部署安排上看,这次是有备而去,三大弟子全部出动,其他人也个个都是武功好手。如果遇到的不是柳帮主,普通倭寇挡不住他们的雷霆一击,如果真是柳帮主,他受伤之余也翻不了风浪。而且王敬得黑白两道认识的人多,根据情况需要,随时可以邀请当地武林朋友助拳,还可以请动当地官府协助,可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敬泉和翟敬承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因为根据事前的约定,一旦接敌,不管情况如何,都要立即派人将情况通过军情驿站迅速传至霹雳堂。

无论怎么算,王敬得一行也该到目的地了,不应该悄无声息。又过了两日,还是没有只言片语传回来。秦敬泉心里开始有些焦灼,还不能表露出来,只能自我安慰,有可能是福建地方太大,王敬得等人说不定正在四处寻找倭寇踪迹。这样想一想,心里才算踏实一些。

再过了些天,还是音讯皆无。紧张的气息越来越浓,不过再心焦也毫无办法,此时就是想派人打探信息或者增加援兵,都无从做起,只能干等。

这一日午后,陈家旺正在书房苦读,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悸动,不断有人慌里慌张匆匆奔走。这里靠近垂柳堂和内宅,按说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走到书房门口查探情况,正见贾先生陪着二姝向外走去。小纤走在最后,看见了他,匆匆向西边竹林方向指了一指。

陈家旺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安,直觉大事不妙。他匆忙锁上书房门,向竹林方向奔去。

刚走到邓敬华宅院门口,便见祠堂外站了不少人,人群中传来阵阵哭声。

陈家旺心里“咯噔”一下,走到近前一看,却见祠堂宽敞的大厅里,齐整的摆放了两排崭新的棺木。周心勤和程筹量跪地呜咽不止,秦敬泉拉着王敬得的手,口中说着什么,王敬得失神的站在棺木前,一言不发。

一个多月不见,王敬得简直像变了个人。他脸色灰败,眼睛空洞无物,于周遭事物不闻不问,仿佛七窍都已经封闭了,只有一个空壳躯体站在那里。

秦敬泉师兄弟四人,王敬得脾气最好,也最为乐观,陈家旺从来没见过他像这样失神落魄。

一排是五口棺木、另一排是六口,两排就是十一口棺木,陈家旺情不自禁双腿发抖,心里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这次王敬得带队,随行的有三大弟子、十个门人,共计十四人。去的十个门人中,程筹量是被选中了,本来名单中还应该有单思南,恰巧那一天单思南家中有事,人不在场。

这十四个人,可以说是霹雳堂一门的精华。现场有十一口棺木,也就是说几乎有去无回,全军覆没。陈家旺一颗心沉了下去,不敢想象后果。

从父亲意外离世开始,这一年多的人生劫难可谓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坎坷的经历逼的他老成了许多,越是纷乱意外,越能保持冷静镇定。

他长吸一口气,稳定了下情绪,如今不是悲伤痛哭的时候,需要协助师父尽快处理善后事宜。

他刚向前走了两步,突然人群中一个少年越众而出,向秦敬泉、翟敬承行礼,操一口不标准的官话道:“请二位师父节哀,事情千头万绪,当务之急还是先料理后事。此处不是说话的所在,请师父移步,详情容晚辈禀报。”

说话的少年肤色微黑,年龄比陈家旺稍大,鼻梁挺直,嘴唇削薄,眼神锐利而灵活,身穿一件袖口和下摆都镶有精致金边花纹的白色锦服,看上去衣冠楚楚、落落大方。

祠堂一般只有本门子弟才能到此,面前这少年却面貌陌生,以前从来没见过。

秦敬泉初见这幅惨景,也是丝毫没有心理准备,但他毕竟是一派之尊,听了那少年的话,从最初的震惊、哀痛中很快恢复了理智,当下喊来胡管家,把如何料理后事的相关事项作了初步吩咐。

交代完毕,秦敬泉喊翟敬承、王敬得两人去内室,并把周心勤、程筹量和这少年一并喊过去,要听听当时的情况。沈嘉旺有半个弟子的身份,与莺梦、小纤一起跟了过去。

几位师父的背影透出一股无言的落寞孤单。以往有事弟子服其劳,经常是常志捷等一帮弟子簇拥在师父身边,哪里像今日此番景象?

看到王敬得步履蹒跚,竟然连路都走得不利索了,陈家旺心中难过,赶紧上前扶住他。那少年也甚乖巧,抢步上来扶住了王敬得另外一只胳膊。

进了内室,少年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把来龙去脉向秦敬泉等人禀报。

少年姓孙名兵卫,祖上世代经商,是福建长乐县一户富商。前些日子,他和父亲及保镖带了货物,途径长乐县太平港附近的一处山岭时,正遇上王敬得等人被倭寇伏击。孙氏父子起了侠义之心,出手相助,虽然最终杀退了倭寇,可孙兵卫的父亲却在这一战中不幸遇难。

说到此处,孙兵卫双眼泛红,一颗颗泪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在场众人不禁大起同情之心。

孙兵卫身体抽搐、悲痛不已,忽然一下子扑倒在秦敬泉面前,咚咚直磕响头,道:“我与倭寇仇恨不共戴天,请掌门收我为徒,我要替父报仇!”

秦敬泉伸手搀他,安慰道:“孩子,起来说话。”

孙兵卫不肯起身,磕头不止,道:“掌门不收我,我报不了仇,没有脸面起来。”

秦敬泉手上用力,想先把他扶起来,却没有效果。他咦了一声,又加了一成力。孙兵卫上身晃动,但还是努力俯下身子,又磕了一个头。

孙兵卫一个少年居然能抗下自己三成功力,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经十分罕见。秦敬泉心里微微吃惊,见他额头又红又紫,肿起了一大块,显然这个头磕的太实在了,忙道:“我知道了,先起来说话。”

孙兵卫哭倒在地,道:“我父死在倭寇之手,此仇不共戴天,请掌门收容,日后为父报仇!”

秦敬泉长叹一声,点头道:“好,你用心在霹雳堂学艺,我们迟早要和倭寇算这笔账!”

众人见孙兵卫神情凄惨,均感同身受,心中倍感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