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 46、046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46、046

簡繁轉換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9 11:43:4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国子监每月十五日考试,也称为大课,十六日学生放假一天,段之缙就是在十六日入学的,他的两个书童和马车都在国子监外等候。

入学考试在博士厅举行,偌大一个堂内,只有祭酒裴鸿大人在,出四书文一道、经解一道,又让作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裴鸿看着段之缙给出的文章还算满意:“不错,文理皆通,书读得不错。按理说应当从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开始坐监,不过你四书五经已通,便入诚心堂内班如何?”

段之缙拱手作揖:“多谢大人。”

裴鸿是当代有名的大儒,科举状元出身,写得一手雄文,对性理也有高深见解,这才有资格到国学中担任祭酒,虽然做官和做学问到底是两码事,但起码明面上的规矩没错,此时叫监丞带着段之缙去钱粮处领东西,还特意吩咐监丞把规矩给段之缙讲清。

监丞称是,招手唤段之缙出去。

“我名讳为李文翰,是国子监监丞,你们这些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奖惩都由我来负责。国子监学生正式入学都是二月份,那时候会将学规一次讲清,不过你是中途插进来的,许多规矩不知道,一定要好好听我讲。”

监丞身材瘦小,说话也细声细气,带着些南北混杂的腔调,应当是南人,说起话来你啊我的,一点架子都没有,还总回头看段之缙是否跟上。

“你是内班学生,不仅能每月领朝廷补贴的膏火费,衣物、被褥这些也由朝廷置办,除了第一次入学是在二月领衣物外,每年都是六月领夏衣,十一月领冬装,里边穿什么不拘,外边要传朝廷发的青色?衫,戴方巾,若是服装不统一会被我申斥记过一次。”

走了没多久,监丞就带着段之缙进了钱粮处,跟钱粮官说明情况,领了每月的膏火费和一应物品,李文翰将银子放入段之缙怀中,然后把被褥摞到他的手臂上,帮段之缙提着两件衣服。

段之缙一边多谢大人,一边搂紧了自己的被褥。

李文翰又带着他去号房,也就是段之缙以后几年要住的地方。

路上先后经过了博士厅和六堂,这都是学生们日常上课的场所,学内还有一个孔庙,每逢初一、十五,祭酒大人都要先领着内班诸生祭拜圣人才能在博士厅授课讲学。

一路往院子里走,就是一排排的房舍,每间房舍前都用两根木杆扎着一条麻绳,晾着一排排的衣裳。

“国子监里的规矩,除每年除夕、初一、上元节、二月二龙抬头、清明、端阳、中元、中秋、重阳和圣上万寿放假一天外,只有每月十六日放一天假,你们留在国子监内还是出去逛街都可,当天晚上戌时之前回号房,不得在外留宿,平日里也禁绝外出。”

那就是说如无节庆,一个月也只能放一天假。

段之缙回道:“多谢大人告知,学生知晓了。”

李文翰轻笑:“我的意思是,平日里洗衣吃饭都要自己解决。”

段之缙手里的被褥差点没拿住,他惊疑道:“不是会馔吗?学生以为会有大食堂。”

洗衣服能理解,国子监内除了管理人员就是学生,无半个仆从,只能自己洗衣服,但怎么还得做饭?

“前两年的确是会馔,有掌膳师傅做饭,后来圣上说国子监人多过滥,内班只收一百五十人,外班只收一百二十人,吃饭的人少了也就用不着如此,干脆就把伙食、笔墨和夜读灯油一类全折算成膏火费,一月白银二两米三斗。”

“那学生等如何吃饭?”

“许你们差家里人或是外边的酒楼来送,也许你们在原来做饭的地方做饭,自便。’

说话间监丞就已经领着段之缙进了号房,也就是他的宿舍。

里边环境简陋但十分干净,四套桌椅板凳都是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不过睡得不是上下铺也没有独立的床,一个大炕从南贯到北,上边已经铺了三套褥子。

李文翰递给段之缙一把钥匙,“最西边的柜子是你的,一应杂物都可以放在里边,外边的那张空桌子也归你,先听我说完学规,你该收拾就收拾。”

段之缙竖起耳朵听,李文翰道:“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叫你同寝的同窗讲给你听,我只说要紧事。你是诚心堂的学生,每日辰时之前到堂考勤,于考勤簿上盖红章,上午的课程午时结束,你们可以用一个时辰用饭休息,于未时之前回到学堂开始下午的学习。酉时下课,戌时之前回到号房不得在

外逗留,绳愆堂的差役会去每一个号舍点名确认………………“

李大人坐在椅子上劈里啪啦说了一大顿,除了晚上可以无限制地熬夜外,进出入管理和生活作息的管理比高中都严格,这哪是坐监啊,简直就是“坐牢”。

不仅如此,号舍的卫生都需要学生自己清扫,差役清点人数是还要检查卫生是否合格。

不过这种堪称高中三年的管理方式,的确能够叫学生们专心读书,尤其是其科考制度。

国子监内的定例,每月十五讲经之后博士厅大课,由司业大人监考,大课逢季考则由祭酒大人主持。

下一个月初一日出上一月大课的成绩,会进行四等排名,分为一、二、三等和附三等,一次排入附三等就会被停掉膏火费,三次直接劝退。

初三、十八两日还会考察经文、经解和诗策等,相当于一个月要考四次。

现在段之缙入的诚心堂属于中等的学堂,里边学生的水平为四书五经皆习,文理俱通,因而除了讲授四书五经之外,还要讲授十三经和二十一史。

监丞终于说完离开,段之缙也不是第一次住宿,手脚麻利地收拾自己的床褥,这时,号舍的木门被轻轻敲响:“是小段弟弟来了吗?”

郑?瑛!

段之缙从炕上跳下来,也管不得雪白的袜子踩得脚底板漆黑,一把拉开了门,惊喜道:“德润兄!我还以为今日放假,你能出去呢!”

郑?瑛见了他也高兴,紧紧攥住段之缙的手:“我上哪去?才收拾号舍,正准备洗衣服时听同窗说诚心堂来了新的监生,中途插进来的,我一猜就知道是你!”

段之缙嘿嘿一笑,先贺他新婚快乐,又说先生给自己取了字??允升。

两个人兴高采烈地叙话,郑?便帮着段之缙收拾,最后把段之缙的两身衣服包好拿着,又要带着他上街,把坐监需要的东西都买好。

两个人携手出了国子监,走两步路就是极为热闹的买卖街。

第一站是成衣店,也能定做衣裳,郑瑛拉着段之缙进去,老板打量一眼郑?的青色?衫,面上立刻牵起来了笑:“老爷这是来做衣裳的?“

“正是。”说着,郑?瑛把段之缙推上前:“给他做两套国子监内穿的夏衣和棉服。”然后把刚发的两套衣裳递给老板,“顺便把这两身衣服的领口处绣上名字。”

段之缙摸不着头脑,凑到德润耳边悄声说:“不是只能穿朝廷发的衣服吗?”

郑?瑛:“这家店就能做和朝廷一模一样的服制。国子监发的冬衣和夏衣俱是两套,夏天根本不够换洗,冬日寒风刺骨,洗了又干不了,因而要多备两套。绣上名字是为了洗衣后能够区分,这还是与我同号舍的同窗告诉我的。”

老板上来量尺码,比国子监发的通码衣裳更为合身,因为现在不是二月入学的时候,客人不多,十日就能赶制出来,老板打完了算盘:“国子监的老爷都是我们的常客,绣名字是不收钱的,另外夏衣、冬衣各两套,一共是二两银子。

咦,这不正好?段之缙刚要把自己才得的膏火费给出去,郑?瑛却已经给了钱,回头一笑:“你忘了?府试那次你替我交了客栈的房钱,这次衣裳钱便由我来付。”

“上次客栈还不到二两呢?”

“算这么清楚有意思吗?”

确实没意思,段之缙便没什么心理负担的用了他的钱,又是两个快乐的小伙伴。

离开了成衣店,这俩人又跑了书肆买笔墨纸砚,去了琉璃坊买杯碗茶碟,去杂货铺子里买了灯具,段之缙便和郑?瑛一起把东西抱到马车上,然后乘马车回家。

郑?瑛自然是不愿意,没准备东西怎么好贸然登门。段之缙倒是不管那些,强推着他进了门,正好是吃晚饭的时间。

小门小户,又都是熟人,连带沈白?一共三个人上了一张桌,吃饭喝酒也没什么不好。

饭桌上说起了在国子监吃饭的事情,段之缙的饭自然是家中来送,他又问起郑?瑛吃饭的法子,郑?瑛道:“带些干粮蒸一蒸,就着咸菜也是一顿饭。”

他语气如常,并无半分窘迫,因为这就是大多数国子监生的日常。

沈白?劝道:“不如也给郑哥送着饭?一个人吃也是吃,两个人吃更是吃。”

郑?瑛:“这怎么使得?”

段之缙给他倒上酒:“只许你帮着我,不许我帮着你?我的饭可不是白吃的,初来乍到还得求你看顾我。”

沈白?也称是,夫妻两个一唱一和,把郑?劝住了。

等着酒饱饭足,再看一看时间,段之缙提好了第二天早晨的早饭拉着德润兄回了国子监。

要是第一天入监就回寝迟了,叫差役在集愆册上记了一笔下个月可就没二两银子了。

马车从住处驶到国子监街就被堵住了,前头全是学生们回国子监的马车,水泄不通,段之缙和郑?瑛先去成衣店拿了绣好名字的衣服,又回马车上抱下东西步行至门口,也算是什么人都见了。

明明都是青色?衫,高低贵贱却一眼分明,在最前头还有踩着“人凳”下马车的监生,段之缙吃了一惊:“不是上谕禁止踩人凳了吗?”

许是害怕段之缙声量大了,郑?推着他去了一旁。

“他是葛礼的儿子葛观澜,踩人凳又如何?他学问好,在最高一级的率性堂,但为人极其好勇斗狠,也惯会拉帮结派,比他强的全叫他逼走了,周围只有贴着他的荫生。家世上比他强的只有国舅长孙方叙,但方叙墨年纪小,学问也一般,为人又过于绵软,压不住葛观澜。”

葛观澜?“等会儿,他们家荫生的资格不是给了长子吗?这个葛观澜瞧起来和我们一般大啊?”葛礼和当今差不多的年纪,都是六十多岁,长子怎么可能这么小?

郑?瑛苦笑:“老来得子,这不是又求着皇上恩赏了一个吗?”

好啊,真够爽的,老子是皇帝的奶兄弟就能平白得一个荫生的资格。

听郑兄说的话,段之缙便知这葛观澜不是省油的灯。

两个人默默无语地往里走,这才发现葛家的马车前竟还有一辆马车,那马儿再往前走两步都能进国子监了。

一个雪白面庞的娃娃脸青年身着青色?衫站在马车旁边,生得一副温柔似水的好相貌,指挥着仆从搬下来米面粮油和一众调味用品,国子监差役就跟没看见一样任他们往里搬。

这是恢复吃食堂了?

段之缙目瞪口呆,郑?瑛噗嗤一笑:“这就是国舅的长孙方叙墨,荫生,也在诚心堂,极为好吃,文才嘛......据说是十七岁入监,盖了七百多天的章熬上的诚心堂。不过他人甚好,在后厨的饭经常分给贫苦的同窗。”

极为好吃倒是能理解,但是掌膳师傅已经从国子监里撤出了,难道还有讲师们为他做饭?

段之缙问郑?瑛,郑瑛笑道:“别说他是国舅的长孙了,就算是皇子来也没有叫先生掌勺的道理。方叙墨不仅善吃,还擅长做饭,明儿你就能见着了。

段之缙听着兴味盎然,来国子监里掌勺,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啊?

很快他就知道是什么人了,段之缙抱着东西回到号房,里边已经有两个舍友在读书了,见他进来纷纷起身,段之缙放下书,三人相互作揖。

“在下施秉文,字章甫,家父为吏部尚书施大照。”

“在下徐明宣,字晦之,家父是一等公徐自闻。”

还不等段之缙介绍,他俩一笑:“我们知道你,几年前遇难的吏部郎中段大人之子,监丞大人已经和我们说过了。你在山东的功绩我们也知道,我辈楷模。”

段之缙口称不敢:“施兄和徐兄唤我允升即可,至于山东的事情弟不敢居功,都是当时知府调度有方。”

三个人正寒暄着,外边风风火火进来一个人,手里抱着两个坛子,瞧见屋子里来了生人也不见外,眼睛笑眯成一条缝:“段哥,你吃蜜饯不吃?”

正是刚才的方叙墨。

段之缙帮着他放下坛子,装作不知的样子问道:“不敢当一声哥,兄台唤我允升即可,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方叙墨,字文渊,我该比你小几岁,你唤我文渊弟即可。”

事情明了,这一屋子人全是荫生出身,想来该是特意安排的。

宿舍里四个人都齐了,没过一会儿差役就来查寝,因这个屋子多了一个人,监丞还特意来看。

之后大家都老老实实地点着灯读书,没再多说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