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32章 俘虏来历

世子稳重点 第432章 俘虏来历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6 10:27:57 来源:源1

第432章俘虏来历

马蹄声声,踏着初春融化的冰雪,出现在这片惨烈的战场边沿。

战场上还剩下一万馀辽军,一边与宋军厮杀,一边在苦苦等候主帅耶律淳退兵的命令。

谁都不知道,他们的主帅耶律淳已逃走了。

而且,他们注定被牺牲。

战场外的远处,辽军的中阵,那面独属于耶律淳的帅旗仍在迎风招展,可帅旗下已没有了人影。

一万馀辽军早已发现情况不对了,刚才上空炸响的那枚响箭,明显代表着宋军的某种讯号,大概率是宋军的援兵已至。

与眼前这一万馀宋军厮杀,已让辽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宋军还有援兵来,那麽所有辽军将会全军覆没,没有任何悬念。

尤其是,当那枚响箭炸响后,战场上原本苦苦支撑的宋军将士,突然打了强心针似的一个个振奋起来,身上的力气仿佛也恢复了,更证明了他们援兵已至,

只等收割最后的战果了。

此时的辽军将士军心已开始动摇,杀敌也显得不那麽尽力,反而心不在焉地频频回顾,眺望远处的中军,看着耶律淳的那面师旗,等待中的鸣金收兵命令却迟迟不至。

战场上,主帅未鸣金,而将士擅退者,是必斩之罪。

所以辽军将士不敢退,仍硬着头皮与宋军斯杀。

终于,在辽军的军心士气动摇越来越严重,人群里已经开始出现少数溃逃现象时,战场的边沿,隆隆的马蹄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

辽军将士惊骇四顾,发现战场周围出现了许多面旌旗,旌旗的下方是密密麻麻的身影,黑压压的一大片,极为缓慢,又仿佛疾若迅雷般出现在地平线尽头。

战场上的宋军将士顿时欢呼起来,远处那一面面林立的旌旗没人不认识,正是赵都公的旗帜。

黑底红字,硕大的「赵」字在旗帜上猎猎飞舞。

张和折可适已累到快瘫倒,二人浑身浴血,互相扶着才没让自己的身躯倒下,看着远处赵孝骞的旌旗,二人相视一眼,嘴角露出了笑意,接着笑声越来越大,仰天凄然,喜中带悲。

援兵终于来了!

这场意料之外的大战,大宋竟然胜利了!

旌旗迎风招展,宋军的援兵大约万人左右,这是赵孝骞能拿出来的所有骑兵了。

万人不是在同一个地点出现的,而是出现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刚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内,便已对战场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战场上辽军已陷入了包围圈中,唯独北面放开一阙。

远处的地平线上,种建中勒马立于旌旗下,看着惨烈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痛惜,沉声道:「着令各营各部合围,拢上去!」

冗长的号角突然吹响,悲凉的号声在战场上回荡。

令旗挥落,龙卫营一万骑兵分三面朝战场中心围拢,而处于战场中心的张折可适以及剩馀的近千名厢军则奋起挥刀,一万馀辽军顿时陷入内外夹击的绝境中。

军心彻底崩溃,许多辽军将士纷纷扔了兵器,朝北面溃逃,又有许多溃逃的人被气急败坏的将领当场斩杀。

也有不甘逃跑,不甘就的,仍然疯狂地举起刀剑,对宋军发起临死反扑。

无论逃跑还是反扑,辽军的败局已定。

那些被围在战场中心的辽军,眼睁睁看着宋军骑兵疾驰而来,将他们围拢,

斩杀,辽军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随着刀剑的落下,彻底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种建中在西面指挥围剿辽军,赵孝骞却没与他一路,此时的他出现在南面。

按他的说法,战场上的战术部署全部交给种建中,赵孝骞是外行,外行没资格领导内行,不然会出事。

所以将指挥权交给种建中后,赵孝骞领着陈守贾实等数百名禁军和高手,从南面直奔战场。

距离战场只有一里左右的路程,赵孝骞甚至能听到远处依稀传来的激烈喊杀声,那是宋辽两军仍在交战,不过此时宋军援兵已至,说是交战,不如说是宋军对辽军最后的收割。

大势已定,赵孝骞不着急了,脚程都不自觉地放慢了许多。

人还没到战场,不知战况如何,但赵孝骞可以肯定,辽军这次必然吃了大亏。

这场仗根本就不该这麽打,也不知耶律淳吃错了什麽药,明明是身经百战的老帅,却做出这种糊涂至极的决定。

赵孝骞这个外行都知道,两军交战,重要的是各部各营战术配合,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以正为主,以奇为辅。

华夏积累数千年的兵法,耶律淳是一点都没有敬畏之心,就这麽下令全军一股脑儿冲上去了,喷!

当然,赵孝骞还是觉得这件事透着诡异,只是目前不知原因。

距离战场一里的南面,仍是一片平原,但平原上鼓起了一座低矮的小山包。

赵孝骞随意警了一眼,正欲路过,却见山包的背阴处转出来几个人。

陈守和贾实也见到了这几个人,眼神顿时犀利起来,右手不自觉地按在腰侧的刀柄上。

这几人朝赵孝骞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欢呼。

「赵郡公,没错!是赵郡公的帅旗,我认得字的!」

再看这几人的服饰,穿着暗红色的布衣,头带圆形毡帽,这是典型的大宋厢军制服。

赵孝骞笑了,挥手示意陈守放这几人靠近。

这几人倒也不敢逾矩,走到距离赵孝骞马前五步便自觉停步,恭恭敬敬地朝他行礼。

「你们是邵靖冯晟魔下厢军?」赵孝骞笑吟吟地问道。

「是,我等正是邵将军摩下。」

「前方打得那麽热闹,你们却出现在这里,不要告诉我你们当了逃兵,遇到了我,你们可遭老罪喽!」

为首一人急忙道:「我等绝非逃兵,是邵将军令我等在此看守人犯-——·

「什麽人犯?」

这人侧身,朝山包方向打了个呼哨儿,很快从山包后闪出一串人影。

没错,就是「一串儿」。

大约上百来人,都是辽军打扮,被一根长绳绑着,前后串联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一条绳上的蚂蚱」。

赵孝骞扫了一眼,笑道:「邵靖是不是有病?战场上那麽多辽军,想抓就抓,想杀就杀,为何对这一百来人如此隆重?居然还串起来,用来当食材啊?」

「」..别的不提,我真的很好奇,你们从哪儿找的这麽长的绳子,回头弄根细的给我,我拿来钓鱼。」

为首一人苦笑道:「邵将军的军令,小人不敢不从,也不知邵将军为何对这些人如此隆重,将军上战场前将他们交给小人,说这群辽人衣着有点不同,为首的是个年轻人—.」

说着突然扇了为首一名年轻辽人一记耳光,辽人被啪得有点懵,接着勃然大怒,然而见到赵孝骞似笑非笑的眼神后,年轻辽人立马垂头不敢哎声,心虚躲避赵孝骞的眼神。

不仅这年轻的辽人心虚,身后那一串辽人都心虚地低着头。

那名厢军接着道:「就是这人,邵将军说,此人看起来脑子不大灵光,应该小时候发高烧耽误了治疗,尤其笑的时候,看起来特别傻,就差流口水了-——」

年轻辽人双目赤红,咬牙低吼:「.——-士可杀不可辱!」

啪!

又一记无情的耳光,原本高肿的脸,更肿了。而他,也瞬间老实了。

厢军将士甩了甩手掌,若无其事继续道:「.———」-邵将军说,这人看起来傻,

但他穿的衣裳却颇为华贵,身份应该不简单。」

「当时战事紧张,邵将军来不及仔细审问,便命我等在此看守他们,还交代小人,若遇我大宋援兵,可移交给龙卫营。」

赵孝骞恍然:「难怪用绳子串起来,原来真是珍贵的食材啊·———」

于是赵孝骞眯眼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年轻辽人,见他穿着的是一身熊皮裁制的擎服,腰间系着一根各种宝石镶嵌的玉带,脚下一双鹿皮云靴,手指上还戴着两个硕大的宝石戒指。

赵孝骞点点头,没错,这人应该来头不小,辽人这般打扮,不是富商就是权贵。

百年以来,受中原文化的薰陶,曾经的游牧民族倒也懂得享受生活了,但中原文化显然没将他们熏入味儿,只学了一点皮毛。

辽人的德行,就是恨不得把能够彰显身份的东西全都挂在身上,无论值钱的还是带有荣誉性质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或有权。

再加上他身后的一百来人,明显是这人的亲卫,出门能带一百亲卫的,一定不是什麽简单角色。

「好像确实是一条大鱼—————」赵孝骞低声嘟着,随即抬头看着那辽人。

「喂,邵靖说你笑起来傻傻的,你现在给我笑一个,我看看有多傻。」

辽人怒目而视,正要大骂。

然而眼角的馀光赫然发现,看押他的那名厢军手掌又开始蠢蠢欲动,一记**兜眼看又要落在他脸上。

辽人一惊,急忙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什麽士可杀不可辱,只要士能活下去,可以尽情地辱。

难看的笑容落在赵孝骞眼里,下意识战术性后仰了一下,嫌弃地撇撇嘴:「

邵靖好眼光,确实傻傻的——.—

上半身伏在马鞍上,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他:「说吧,你到底是什麽人。—————-说实话,别糊弄,不然后果不是你能承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